1、在不能自拍的古代,美女怎麼留影?
如今又到了「修眉不如修圖」的年代。很多養生APP都愛掛上華佗的名字,如果有APP開發商做款美圖軟體叫「毛延壽」,不知道會不會紅?
西漢第十一個皇帝是漢元帝,他是個糊里糊塗的人。比如說,他覺得宮里的妃子宮女太多,挑不過來,便讓畫師畫成像來選。妃子為了得寵,紛紛給畫師塞錢求「修圖」,誰給的錢多,畫師就把誰畫得美,漢元帝按圖挑人,按圖寵幸,竟然從不起疑心。就這樣過了幾年,有個匈奴國的單於跑到大漢求結親,漢元帝假大方,忙說好啊好啊,暗地裡則從畫師給的美人圖挑了五個最不起眼的給單於,其中一個的名字叫王嬙,就是後來的王昭君。漢元帝初見昭君,只覺得比他寵過的所有後宮佳麗都美呀。可現在拒絕單於就得丟面子,為了面子,漢元帝硬把王昭君送出了塞。他回過頭才終於明白——我這些年挑的妃子原來比見網友的水分還大啊!哎呦喂萬惡的「修圖手」們!哎呦喂我痛失真愛!哎呦我真是??漢元帝大概在心裡罵了一百句臟話,然後就氣呼呼地把所有宮廷畫師都殺死了。
這個如今人人皆知的傳說,出自《西京雜記》,名叫「畫工棄市」。聯系《漢書》與《後漢書》的正史來看,這其實是個魚死網破的故事——糊塗的漢元帝在昭君出塞的當年不知怎麼就死了,時年四十二;王昭君一說是為了正義,一說是自負於美貌,又一說是家裡貧困,總之就因為沒給畫師「修圖費」而遠嫁他鄉,從此再沒回來,雖然後世不斷給她的出塞賦予正面價值,但於一個20歲少女當時的人生毫無幫助;至於畫師們啊,《西京雜記》里講,他們靠「修圖」各個攢來了萬貫家財,這下全被查抄,命也搭上了,真是成也「修圖」,敗也「修圖」。《西京雜記》還特意用惋惜的口吻點名了其中幾個手藝最好的畫師,說他們一死,京城就沒了好畫工。這些人中有擅於畫牛馬飛鳥的陳敞,擅於布色的杜陽望,還有人物畫最棒、畫誰像誰的毛延壽。本來這是純誇毛延壽繪畫水平高,可後世傳啊傳,「害王昭君不幸福」就成了毛延壽一個人的鍋??
《西京雜記》的作者一說是漢朝人劉歆,又一說是東晉葛洪借前人名義所作。葛洪寫的其他書還有《抱朴子》和《神仙傳》,創作風格向來飄忽又八卦,《西京雜記》里還首次出現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和「匡衡鑿壁偷光」兩個故事,杜撰成分很大。不過在他所生活的年代,畫家愛給高貴女性畫像的風氣正剛剛形成,這種畫後被叫做仕女畫。
仕女畫,就是古代宮廷和貴族家的美人肖像畫。兩晉時候,畫中人還多是「神仙姐姐」,例如水墨畫的鼻祖顧愷之就以曹植《洛神賦》為靈感,畫了《洛神賦圖》。《洛神賦》里有個很「仙」的詞叫「凌波微步」,顧愷之畫中的女神也是輕盈骨幹型,同時身姿挺拔。等到了仕女畫的黃金時代唐代,畫中的人輕盈也還輕盈,輪廓則像氣球般圓圓地吹了起來。
唐代畫仕女圖最厲害的兩個人是張萱和周?P。這兩人的畫又被叫作「綺羅人物」,意指這類畫擅長表現美人們輕羅薄紗的華服。張萱的名作是《搗練圖》和《虢國夫人游春圖》,比起著迷刻畫仙女的前代畫家,他更愛畫美人們忙忙活活、喜氣洋洋的日常生活,什麼納涼啊,梳妝啊,騎游啊,縫縫洗洗啊。比他晚些的周?P筆下的仕女們則更加好靜不好動,什麼《攢花侍女圖》啊,《揮扇仕女圖》啊,基本走坐著長肉的路線。雖是坐著長肉,卻一個個怡然自得,生動恬淡,看起來相當幸福。
到了動盪的五代十國時代,仕女們漸漸瘦下去了,但人還是健美的。南唐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畫的是中書侍郎在家大開派對的事。畫上女性佔了半數,一個個站得直坐得正,秀秀氣氣、精神抖擻,彷彿剛練完瑜伽普拉提。這大概是中國古代繪畫里女性最健康舒展的時期之一,往後到宋朝,仕女畫中的美人就全改了瓜子臉、小削肩、纖腰一握,窄裙一彎,嫻靜得好像一隻只小綿羊。再看元代呢?當時漢族畫家與文人的生活實在不如意,壯志難抒,便只好把眼光從現實世界移開,扎著堆去寄情山水梅竹,他們大力發展了文人水墨,仕女畫則暫時被丟在一邊了。
這情形一直延續到明朝,明朝中期出了「明四家」——沈周、文徵明,仇英,唐伯虎。前兩人好山水,後兩人工人物。仇英不是文人而是畫匠,工筆畫認真精細,非常靠譜。唐伯虎則是人聰明,天賦高,屬於人物花鳥山水樣樣行。他畫的仕女圖有唐朝遺風,選材立意又有趣,工筆重彩也行,白描淡彩更佳。且唐寅是個落拓人,一輩子賣字畫為生,他畫的仕女並不止貴族,還有縉紳家的小姐,鄰家的少女,青樓的艷姬,正是「不拘一格」畫美人,美人百態,也豐富了明朝仕女圖的姿態與故事。
唐寅之後,明朝仕女畫一度了無新意,直到明末出了大畫家陳洪綬。陳洪綬畫的美人屬於誇張寫意型,求拙不求巧,主要看意趣。同時在他那個的年代,中國版畫正流行,陳洪綬就為當時的許多流行小說做了版畫插圖,其中有《水滸》和《西廂記》,這些人物形象不斷被臨摹,放在小說前幾頁於坊間流傳,這就是綉像本小說。
綉像本在清朝更加流行,同期流行起來的是貴族人家的仕女圖,不過,清朝仕女圖多匠氣,追求病病歪歪的死板造型,已經無法再和魏晉時的仙風道骨、唐代的豐腴華麗、宋明的靈秀平民氣息相比了。1839年,法國向世界公開了達蓋爾銀版攝影術的專利權,隔年就是鴉片戰爭,照相術進入了中國。起先是軍中有隨軍攝影師,接著19世紀50年代,香港、廣州和上海都先後開了照相館,許多肖像畫師改行當了攝影師,貴族們的時髦也從畫像變為拍照留念。
銀版照相術的曝光時間很長,照片中的人物常常肩膀僵硬板著臉,但好處是,光線在銀鹽反應中留下的痕跡絕不會騙人,美就是美,胖就是胖,不以畫師的筆頭改變。電影《末代皇帝》里,溥儀選妻看的也是照片,他在這方面可比糊塗被坑的漢元帝幸運多了。
想一想啊,如今又到了「修眉不如修圖」的年代啦。不是有很多養生APP都愛掛上華佗的名字嗎?那如果有APP開發商做款美圖軟體叫「毛延壽」,不知道會不會紅?
2、島國最大寫真偶像自拍大賽冠軍是誰啊?求名字
能不能給個 ѵ6at.c₀m 我用過的,,現在仍然可以用的工具,並且無所謂都可以下載。
3、求韓國人在北京30部種子
我記得目前只有這還可以的
4、喜歡在朋友圈發自拍,但圖文無關,這類人大多是什麼心態?
我覺得這類人就是無病呻吟,有的時候我真想給這個人一巴掌。真的是看不下去。
5、最會保養的女星誰能排第一?
我覺得沒有第一之說,見仁見智,舉幾個例子。如果在娛樂圈裡評出一個養生達人,一定非「娘娘」孫儷莫屬。孫儷是明星圈裡最會養生的,養生圈裡最會演戲的。
孫儷是個健身達人,高難度瑜伽什麼的,讓她做起來就是小菜一碟,動作標準的同時還能看到她平坦的小腹。孫儷還經常帶著等等和小花妹妹一起練瑜伽,把健康留給下一代。清淡的飲食可以有效減少身體的負擔,就像一個人沒負擔的走路一樣,所以很多人都追求清淡的飲食習慣。最好的清潔毛孔的辦法就是用熱毛巾敷臉。來回敷上個三五回,之後做個補水面膜,再給自己輕輕按摩一下,第二天皮膚會特別的清透,容易上妝。和許多女生一樣,孫儷也常常有痘痘的煩惱,微博的自拍照好多都帶痘出鏡。孫儷對抗痘痘的辦法有兩個,一是早起喝淡鹽水,二是要保證飲食清淡。
黎姿,這個從14歲出道,創造了無數經典影視角色,1971年出生的她,在香港演藝圈也有一定的地位,最初因《古惑仔系列》里的小結巴一角讓人熟知,之後更是通過《金枝欲孽》、《倚天屠龍記》這些經典作品,給人留下更深的印象。黎姿的美貌與才氣在娛樂圈中是公認的,自零九年與富商馬廷強成婚成家後,逐漸淡出演藝圈,如今也是兒女雙全,家庭美滿。
趙雅芝,最後一位的名字對於八零,九零後的人來說耳熟能詳,她是人們記憶中最美的白娘子,氣質溫柔出塵,仿若仙子一般,讓人為之傾倒。如今64的她,其顏值、身材、氣質樣樣不輸那些年輕女孩,比起同齡人也出色不少,與老公的愛情故事也是讓人羨慕,結婚幾十年夫妻恩愛如舊。這些不老女神們在歷經數年,依然魅力如初,她們的美驚艷了歲月。
6、為一副對聯:自拍發吃新媽曬娃秀方向盤,養生雞湯
自拍發吃新媽曬娃秀方向盤,養生雞湯菩薩生辰給我點贊。橫批:專業代購。
7、如果你在朋友圈發了一張自拍照,說:黑眼圈 細紋。正在變老。你的一個女生朋友評論說挺好,這就是經歷滄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必然會在各個方面出現衰老的症狀,此時惹能很好地注意養生,勞逸適度、不熬夜和保證充足的睡眠,將會杜絕和延緩眼袋的產生。
下面這款湯品,可讓你輕輕鬆鬆去眼袋,快快樂樂做佳人。
原料:蘋果3隻,生魚1條,紅棗10枚,生薑2片。
製法:蘋果去皮去心去蒂,切成塊狀紅棗去核生魚煎至魚身成微黃色。瓦煲內加入清水,用猛火煲滾,然後放入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兩小時左右,加鹽、味精調味食用。
功效:此湯可治脾虛血氣不足,防止眼袋生成,消除黑眼圈。
8、老年人養生太盲目,你的父母經常給你發養生推文,你怎麼辦?
我會告訴他們,他們看的養生文養活一條黑產鏈。
自從微信有了朋友圈這個功能以後,我們不管幹什麼都會找一些時間看朋友圈,這樣就讓小小社交圈建立起來了,謠言也隨之而來。 養生偽科學是我們受其迫害最為嚴重的一股黑產勢力,在2015年,中山大學聯合微信官方發布網路謠言報告,微信每天收到用戶發起的謠言舉報就有3萬次,日均謠言攔截量達到2,100,000次。更有甚者,出現在權威媒體上,上演李鬼上位的鬧劇!偽科學主要是指一切宣稱科學、或描述方式看起來像科學,但實際上並不符合科學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識,缺乏支持證據的所謂理論和假設。 在朋友圈中,養生偽科學主要指廣泛傳播的關於養生健康的偽科學。
這些文章其實什麼效果都沒有,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都相信,因為每個人都在發。在互聯網興起之前,他們誕生在三流情感雜志,報紙中縫廣告以及午夜FM。他們跟進互聯網熱潮,高舉互聯網+旗幟,抱緊微信大腿兒,搖身一變,成為父母朋友圈裡絕對的權威。我們暫不討論此種方法的治療效果,令人擔心的是這些替代療法本身的不確定性,而在「養生文」中相關資料僅為截取部分對其營銷有利的點,這樣一來整個養生信息的參考價值就更低,甚至在內容准確度上出現嚴重偏差。
當這些文章准備好來源後,他們就在大數據上造假。他們通過各大自媒體進行內容輸出之外,還有很多醫葯公司會請寫手,門檻並不高。在各平台搜索養生文章徵稿可以發現不少養生科普類徵稿的群組。最後我認為應該多陪陪父母,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低頭玩手機。這個網路上流傳很廣的抱怨,是現代人真實生活的寫照。智能手機的普及,讓父母也都成了時尚潮人,刷刷朋友圈、自拍、發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