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道教養生密訣

道教養生密訣

發布時間:2020-07-13 04:39:08

1、正統道教中有七仙女,織女一說嗎?

我不是道教的。但是我想回答你。
王母娘娘是有的。七仙女估計是民間的神話傳說。
西王母
道教創立以後,西王母被納入神系,成為道教至高無上的女神。東晉葛洪在《枕中書》中稱其為元始天王與太玄聖母通氣結精後所生之女,號日「太真西王母」,是西漢夫人,「所治群仙無量也」。後來《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二二又宣稱她是自「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生而飛翔,以主毓神元奧於渺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而成太陰之精,女仙之宗,與太陽之精東王公相配匹,「共理二氣,而育養天地,陶鈞萬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隸屬。凡是世上成仙之人,進入天庭,都要「先見西王母,後謁東王公」
,然後才能進入三清境,拜見元始天尊。
據說黃帝討蚩尤之暴,咸所未禁,當黃帝歸息太山之上,王母遣使者授以廣三寸,長一尺,青瑩如玉,丹血為文的真符,裁其戰略密訣:「太一在前,天一在後,得之者勝,戰則克矣。並且命九天玄女授黃帝以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黃帝細心研讀了玄子之術後,遂克蚩尤於中原。當虞舜攝位佐堯治事時,王母遣使授舜自玉環。舜即位後,又授舜以神州地圖,遂使舜建功立業。在黃帝九州疆域的基礎上,將疆域擴展為十二卅。此時王母又遣使獻給舜一種古雅的樂器——白玉管,舜吹之以和八風。
魏時,曹植作《仙人篇》頌日:「東過王母廬,俯視五嶽間。」這「王母廬」即今之山東泰山腳下王母池,唐代時稱之為瑤池。據載,王母曾於泰山王母池,集聚群仙,所以其後創建道觀加以祭祀,隋朝李諤有文日:昔黃帝建岱嶽觀,遣玉女七人,雲冠羽衣,修奉香以迎王母。
此外,崇奉西王母的內容在敦煌莫高窟壁畫中亦有體現。
在世人的心目中,西王母就是調和陰陽,致召萬靈,統括真聖,「若隱若現,運百靈而准今」的女仙。他有「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元樂,百歲蟠桃,開金碧之靈園」。他的神威,使「十方高聖同擁護,九曜仙真共策行」。如此高聖仙真,當然會贏得普遍的尊敬和信奉。據說西王母的誕辰日是七月十八,但每年的三月初三,天界各路神仙都會集於瑤池,為王母慶壽,謂為「蟠桃會」。同時,她還常出入天庭,賜福賜壽於人間的善男信女。

2、什麼是道家所推崇的治國之重要秘訣

無為而治是道家治國之根本,而黃老政治就是從其發展而來,對於農業社會國家的治理發展有巨大的做用。具體的幾條實施方法用現在的話概括的說就是,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鼓勵新農業產區的開發和利用,減輕農民負擔。抑制商業活動,對經商者提高稅收,降低經商者的社會地位。制定寬松的法律法規(雞毛蒜皮的小事能不管就不管)。開放一部分國家壟斷性產業如鹽業和冶金。鼓勵出行免除過路過橋費用。

3、姜子牙活了139歲,他的長壽秘訣究竟是什麼呢?

姜子牙的長壽的秘訣就是小就修煉道教的內家修煉之法,還有他經常去釣魚,附近的環境好,空氣清新,從而養成他超然的性格。加上他長期吃魚,魚的營養價值高,所以他可以活到139歲是很正常的。

首先我們都知道姜子牙從小就修煉道教的內家修煉之法,要知道人到了一定歲數,就可以讓自己吸收天地精華,時間一久就可以延年益壽,而姜子牙擁有豁達和淡薄的性格,就非常有利於人的健康長壽。

要知道姜子牙在沒有成名之前,他非常喜歡釣魚,基本上是天天都去,日復一日,不間斷的去釣魚,我們都知道釣魚是要耐得住性子,因為釣魚需要很長時間都要拿著一根釣竿,還不可以動。

要老老實實坐在哪裡,等魚兒上鉤,加上姜子牙從來不會想要釣多少魚,他是順其自然。可以釣到就釣,不可以釣不到也沒有什麼關系。還有就算魚自己跑到姜子牙面前,只要不魚兒自己咬到鉤上。姜子牙都不會去抓,試問一個人做到這樣超然,他能不長壽嗎?基本上他都沒有什麼煩惱了。

垂釣的溪邊氧含量充沛,通常環境清幽,聽著大自然的鳥語風聲,能夠提高人的免疫力,不斷地甩桿子,收桿子可以讓身體得到鍛煉,四肢筋骨都可以舒展,舒筋活血。

接著想說的是姜子牙在在釣魚的過程中,除了磨練自己的毅力,關鍵還是鍛煉了自己的耐性。讓姜子牙以後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寵辱不驚,不會給外界影響到,干擾到。也可以快速看出事情的發展規律,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最後就是古代的食物是純天然的,一點污染都沒有,不像我們現代,食品經常出事。加上魚類的蛋白質非常高。可以從醫學的角度上看,估計姜子牙活到150歲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4、練道教內丹術如何補漏

這個問題多了。補漏一般要經過七七四十九天修行才行。還要不能性行為。想都不可以。
每天打坐。吃素。少吃最好。以水為主。
練到陽光沖關時就好了。但緊要關頭不可以泄精氣。因為有魔擾。會前功盡棄。所以一定要清心寡慾才行。

就到這里。這只是簡單的說法。不是練功的密訣哦。

5、生活小常識:怎樣養生

您好,百我認為可以經常梳頭,伸懶腰,踮腳尖,深呼吸,搓足心,少吃鹽等等。我理解的養生是指人們通過各度種各樣的方法保護生命健康,增強體質以及預防疾病,這內樣就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關於醫事活動或者事情。謝謝。容

6、道家養生的秘訣有哪些

養生保健百秘訣一:多喝粥
粥補人、養胃,歷來都被養生家視為養生保健的最佳食物。它由大米經過熬制而成,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度。粥溫和易進食,攝生養體,適合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消化能力不好,進食比較少的老年人。常喝粥,能為老人補充能量,強身健體知,延年益壽。
養生保健秘訣二:常飲茶

也是養生保健的佳品,其抗衰老作用讓人驚嘆,甚道至超過維生素E的18倍。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色素能防治老年人常有的動脈硬化,有些茶還有高效的防癌功能。
經過調查顯示,每天飲茶的老回年人壽命普遍都比較長。喝茶的確有益答健康,比如枸杞參茶就有滋補抗衰老的作用,平日里可以在茶里加入枸杞和西洋參,充分利用了

7、"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下半句的意思? 是告訴我長生的秘訣還是祝福我長生呢?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意思是:仙人為我撫頂,結受長生命符。是指仙人指點我長生的秘訣。

結發受長生:指年輕時接受道教長生不老之術。

原文: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譯文:

天上宮闕,白玉京城,有十二樓閣,五座城池。

仙人為我撫頂,結受長生命符。

此詩流傳最廣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兩句。其意思是,像那剛出清水的芙蓉花,質朴明媚,毫無雕琢裝飾,喻指文學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樣自然清新。雕飾:指文章雕琢。

這兩句詩贊美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對詩歌的見解,主張純美自然——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風格,反對裝飾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後人經常引用這兩句評價李白的作品。

(7)道教養生密訣擴展資料

題下原註:「江夏,岳陽。」韋太守良宰:即江夏郡太守(鄂州刺史)韋良宰。《元和姓纂》卷二韋氏彭城公房:「慶祚生行祥、行誠、行佺。……行佺,尚書右丞,生亮宰、利見。」此詩之韋良宰當即其人,即韋行佺之子,韋利見之兄。

天上二句:道教認為天上有白玉京,昆侖山上有五城十二樓。

結發句:指年輕時接受道教長生不老之術。

這是詩人寫的最長一首抒情詩,詩人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同韋良宰的交往為中心,盡情抒發了自己的政治感慨。此詩作於李白從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後滯留江夏時,詩人回顧了自己的人生歷程。通過寫古述今表達了他對自身境遇和對亂世的憂憤。

8、道家煉丹術,升仙必備秘訣有沒有

這些都是不傳之秘,你在這里怎麼可能找得到真傳呢?只有因緣巧合,遇到了真正有本事的高道,又願意收你做徒弟,才會傳授給你的。

9、我對煉丹術很好奇 煉制丹葯是為了長生不老還是脫掉肉體升仙。這都是道家的秘訣本領

火葯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荒謬和可笑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太平廣記》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隋朝初年,有一個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訪一位煉丹老人。當晚住在那裡。半夜杜春子夢中驚醒,看見煉丹爐內有「紫煙穿屋上」,頓時屋子燃燒起來。這可能是煉丹家配置易燃葯物時疏忽而引起火災。還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煉丹書也談到用硫磺、硝石、雄黃和蜜一起煉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臉和手燒壞了,還直沖屋頂,把房子也燒了。書中告戒煉丹者要防止這類事故發生。這說明唐代的煉丹者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葯,這種葯被稱為「著火的葯」,即火葯。由於火葯的發明來自製丹配葯的過程中,在火葯發明之後,曾被當做葯類。

10、道家養生的睡功如何練?

睡功是為了增加修煉時間,提高功法。在睡覺時修煉功夫,道家有《蟄龍秘訣》專講睡功,據說此法為陳摶老祖所傳。
道家養生睡功的姿勢是:頭靠東方而卧,側著身體而眠。好像犬之屈身而睡,又似龍之盤曲環繞。一手屈臂而枕頭,一手直撫於臍眼(丹田)。一隻腳伸展(左手屈則右腳伸,右手屈則左腳伸),一隻腳綣回(左手伸則右腳綣,右手伸則左腳綣)。神意不可馳逐於外物,氣機自然安定和平。收斂心神含藏於下丹田之中,神與氣自然和合凝聚,結成內丹。
訣曰:「道在守本命,真火暖外腎。回光內視,神住丹田。」
其法先向左邊側身而卧,左手托腮,右手握住外腎。左腿全屈,右手半屈半伸。心神凝定於下丹田之中,默數呼吸出入數,共數360息。心息相依,神勿外馳,綿綿密密,不即不離。數過360息,夠一周天之數。之後正身仰卧,兩手握住外腎,著力往前,掙12下,兩腿往前用力伸。然後閉氣騰身,玉枕、腳跟和手掌著床,其他部位懸空,閉一口氣騰一次,連續騰身三次,而後還虛養靜。
再向右邊側身,照前行功360息,夠一周天之數。仍舊正身仰卧,兩手握住外腎,照前行功,著力12下,向上閉息騰空三次,還虛養靜。
最後,側身用手抱住腎囊,神注下丹田,若存若亡。
一念不生,主靜立極,先存後忘,入於混沌。
此種道家養生睡功法,比較適合老年人煉習。運用得宜,則外腎溫暖,而陽氣再生。以後睡眠醒來之時,便有一陽初動的景象發生,此時應當用採取外葯的功夫和煉精化氣的口訣,再用「睡功秘訣」繼續溫養。臨近天明之時,再照以上方法行功數息,最後還虛養靜。至此,則一宿之功完畢。
上面是我網上找到方法
事實只是把盤坐變成睡的姿態,方法是一樣
只是看起是睡著,事實上你在打坐

與道教養生密訣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