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樁的正確方法視頻

養生樁的正確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0-07-12 15:51:13

1、大成拳養生樁有幾種?

自學養生樁第一步階段(入門)

剛開始,我第一次站樁,還是在開著電視的情況下,因為我是怕占不了多久就堅持不下來;但是,事實證明,有時候第一次未必就不是一個好的開端,我記得很清晰,第一次站樁,在不知不覺中,我竟然,能夠聽見自己的心跳聲,而且,是那麼清晰;
自第一次後,我就再也沒能達到這種聽心跳的感覺了,至於為什麼,我到現在也沒想明白。

自學養生樁第二步(堅持)

自從取得了開門紅,我就開始堅持每天站樁,剛開始,我對時間上並沒什麼意識,每次都只是站15分鍾左右,雖然沒取得什麼功法上的突破;,但是,在那時,我感覺到,每次站完15分鍾後的樁,精神總是非常的好。

自學養生樁第三階段(呼吸方法)

自從站樁出現精神非常好的情況後,我就開始注意 起自己的呼吸方式了,那時候,因為受了金庸小說的影響,以為氣沉丹田這種呼吸方法不錯(科學叫法逆腹式呼吸,呼肚撐,吸肚收),就一直照著這種方式呼吸;

後來,無意中,又去翻書,才發現,書上寫的是順腹式呼吸(就是正常呼吸,呼肚收,吸肚撐)才比較貼近自然,然後,我就又換成了順腹式呼吸。

自學養生樁第四階段(落下病根)

殊不知,在這樣來回折騰當中,我已經犯了一個大忌,太注重呼吸,就違反了自然舒適的原則;在無知的情況下,我胸中的胃氣,越積越多,終於,後來,練出毛病了。

這毛病,具體,就表現在胸口總是感覺有一個疙瘩一樣,感覺有一團氣,憋在哪兒出不來,後來,有時候,剛吃過飯,就會吐。

接下來,大家也該猜到,我放棄繼續練下去的想法。

自學養生樁第五階段(偶然頓悟)

在放下了養生樁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後,後來,一次在上網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個樁的動作,具體就是兩只胳膊向上,向兩邊張開,有種迎接人的那種樁;
具體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那樁叫什麼名字;
後來,我就想,我是不是可以用這種樁法,來把胸口的那團氣,給吐出去,但是,在有著想法後,我也不敢貿然去試,因為,在出現病根後,只是越練胸口越疼。

終於,在一次胸口實在難受的情況下,我嘗試著用這個動作,配合自然呼吸,對著太陽開始了練習,竟然成功了,在練習樁法過程中,嘴裡一直在打虛咯,明顯的感覺到,胸口那團積壓很久的氣,終於可以吐出來了。

自學養生樁第六階段(重新來過)

後來,在練習這個樁法有幾個月的時間後,胸口那團氣終於,被我被調理過來了;這不得不說,是自己的一個造化。

在調理過來後,我又開始重新思考,我當初問題出在哪,歸根到底,就是在呼吸上面;後來,出現病根,就是因為呼吸太在意,忘記了根本原則,自然舒適的原則。

透過現象看清了本質,也就意味著,有了新的進展,我的精神又重新煥發了起來。

自學養生樁第七階段(目前階段)

現在我又重新開始練習養生樁,基本每次都可以站到一個小時左右,但是,需要有前提的,那就是天氣好壞,特別冬天的時候,站樁如果可以進入境界,那基本不會感覺到冷;但是,如果有風,那就另當別論了。

2、劉姥姥尿床捏脊的正確視頻

尿床即遺尿症。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入睡後還不能控制排尿,從而不自覺的尿床。習慣性遺尿會使孩子虛弱,影響身體健康和智力發育,經常尿床還會給家庭帶來煩惱。臨床表現為:睡眠昏沉,難以叫醒,醒後不知。平時易出汗,尤其夜間出許多。睡覺姿勢多為爬或蜷卧式。脾氣古怪、膽小怕事、性格內向,做夢找廁所、冬天或陰雨天加重。尿床應盡早治療,大約有2%的遺尿症患兒因未及時治療而持續到成年甚至終生。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療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遺尿,可以通過耐心的教育,解釋和勸
1、為避免孩子夜間熟睡後不易醒,白天應注意不要過度疲勞,中午最好安排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2、晚飯菜中少放鹽,少喝水,少喝湯。
3、睡覺前制止孩子過度興奮,要孩子養成睡覺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習慣。

3、養生樁該怎麼站,具體的姿勢和標准

【1腳】站立,兩腳跟相抵,雙腳成一條直線,然後以腳趾支地,兩腳跟旋轉使雙腳成兩條平行直線。說白了,就是兩腳的距離問題,雙腳姿勢上也可稍成內八字。
【2腰】全身站直,雙腿微曲,放鬆。全身先用力挺直一下,這時候能夠感覺到腰部是向前挺的,而後立刻雙腿微曲,只要那麼稍微一彎曲,同時全身放鬆,就可以體會到,腰部不再向前挺,而是稍微向後凸。腰部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處於這二者之間,無需用力而能自然垂直。
【3頭】腰部以上所有部位的姿勢都與腰的姿勢密切相關,也就是整個脊椎姿勢如何調節的問題。肩部放鬆,手臂自然下垂,貼於兩腿外側即可,這些簡單,重要的是頸椎腰椎的配合。腰部若是用力前挺,就利於頸椎後仰,利於腦袋後放;腰部若是往後凸,頸椎就容易前仰,腦袋前傾。這種脊椎姿勢的效果必須是在全身放鬆的狀態下來體會,體會到了,也就容易辦了。合理的姿勢就是整個脊椎自然直立,不是完全的直,是略有彎曲,那麼怎麼判斷這個直立和略彎的標准呢,藉助腦袋!腦袋有重量,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腦袋會自然的下壓和傾斜,由此,如果整個脊柱的姿勢對了,那麼腦袋將自然直立,既不前傾也不後仰,在毫不用力的情況下,呈現自然平直狀態,就是腦袋平平穩穩的「放」與頸椎之上。
【4重心】站樁姿勢的人有點像一個扁形的尖三角,腦袋應當利於正上位置,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重心最終分攤到雙腳,落於湧泉穴位置,體會的感覺就是,雙腳底各有一隻螞蟻,走不掉也踩不死。

4、健腹輪初學使用方法視頻教程

初學者最好別坐腹肌輪,容易受傷,腹肌輪主要是練習腹部深處的腹橫肌,建議你上網搜俊宇健身腹肌,腹肌階段,有,初,中,高,三個階段的教程和動作。希望能幫到你

5、求視頻:廣東公共頻度 播出的:養生一點通 養生樁 讓你抱住健康(上,中,下)三集

http://v.ku6.com/film/show_129365/5K2l_MJAMcoLrB_6.html 中集copy

6、向左.右.後轉正確姿勢的教學視頻(最好是視頻)

http://www.llzz.cn/juxun/junxun1.asp

7、站養生樁有什麼具體的細節要求?

養生樁也有很多種,這里主要圍繞平步撐抱樁來講。撐抱樁是眾多樁法中最基本的樁法,將來也是最高級的樁法,不論是養生樁中的平步撐抱還是技擊樁中的丁八步撐抱都是如此。故而這兩種撐抱樁都曾一度被稱之為「渾圓樁」。因此,雖然養生樁有很多種不同的練法,但是在實際的練習中,只要可能還是多站站撐抱樁。
具體的姿勢這里就不強調了,任何一本書上都可以找到,這里只強調一些要領。不要小看這些要領,「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站樁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領起主導作用。
一、雙膝微曲。
雙膝微曲是基本要求,關鍵是曲多少合適。我們要求站立之後,雙膝放鬆一軟剛好有個台兒,這是最舒適的狀態,我們要保持的就是這個狀態。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說法,因為意拳的樁法是很豐富的,而這么豐富的樁法並不是白白設立的,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想站低樁的話自然有低架子的樁法供我們練習。而對於這個樁法,我們求的就是舒適,——在舒適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實感,在舒適中達到「渾圓擴大,空洞無我」的境界。
二、肘下壓木板。
在剛開始站樁的時候,初學者最難放鬆的就是肩部,時常是還沒站多長時間已經酸痛難忍。很多朋友往往是憑一開始的熱情堅持一段時間,這樣有效果還好,如果沒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廢了。其實,如果大家注意到並做好「肘下壓木板」這個要領,就可以較為容易的度過這一關。
意念誘導:齊胸高的水上浮著一塊木板,想像自己將肘部放在這個木板上,放鬆肩部,僅用足夠保持間架的力量就足夠了,細心體會木板托起自己手臂的感覺。在今後的鍛煉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現象,都要首先檢查壓木板的感覺是否丟失了。
三、腳跟踩螞蟻。
在初學站樁時,很多人對「腳底重心」這個問題比較頭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學中也各不相同。我們不強調重心在哪裡,而是強調一點——「腳跟踩螞蟻」。踩重了螞蟻就死了,踩輕了螞蟻就跑了,這樣能保持腳底的彈性。大家在將來的試力發力中逐漸體會到這樣訓練的好處。老師在教學中經常這樣說「一人發給你兩只螞蟻,伴隨你們終身,不要讓它死掉,也不要讓它跑掉。」這句話形象的說明了「腳跟踩螞蟻」意念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在今後的練功過程中,這個要領要貫徹始終。
四、真實的抱球感。
在間架的調配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細節上的要求。這些要求不能說沒用,然而,由於過多和過於分散,往往會讓初學者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反復調配上,還時常丟三落四,記起這個忘了那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尋找真實的抱球感。
尋找真實的抱球感不是讓你真的拿一個球抱著,而是要求練習者一方面在動作上要像真的抱起來一個氣球,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導懷中的球體逐漸漲大。你會發現,當你的動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時候,你的身體也已經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幾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適得力。
舒適得力是站樁一個重要的要領,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卻不多。不是這個要求難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被「苦練出真功」的常規思想所引導,從而放棄了「舒適得力」的原則。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舒適得力」的原則,站樁多長時間讓自己的身體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樁之前已經自己給自己下了目標「這次我要站XX分鍾」,這樣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適得力的原則,而且還很容易思想上先緊張起來,這樣也失去了「放鬆」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以上就是我們在養生樁乃至今後的訓練中將要反復強調的幾個要領。當然,其他的要領肯定還會有,但是筆者認為初學者只要注意並遵循這五個要領可以較容易的找到感覺,而在將來高級的練習中遵循這五個要領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子午養生樁怎麼做?

子午門內養功簡單易學,不出偏差,陰陽並練,內外兼修,練子午門內養功3日後有氣感,10日後感到精力倍增,百日後可內氣外放,外氣內收,練習子午門內養功不但可祛除疾病,強身健體,還可發氣給人治病。

子午門內養功站樁:
兩小臂抬於腰間,內與上臂成90度,兩小臂平行,左腿向左橫跨一步與肩同寬,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頭正身直,百會、會陰成一直線,下頜微收舌頂上齶,嘴唇微閉,全身放鬆,意守丹田,逆腹式呼吸,逐步達到呼吸細長、均勻,站樁時間,根據年齡與身體狀況而定,由短而長,爭取每次達到30分鍾以上。
首先勞宮穴開始發熱,發麻跳動至丹田發熱,即有氣感,只要練功者身容體素質很好,練功時間長,就能在短期內打通全身大小經脈。

與養生樁的正確方法視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