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清現在有電影院嘛!具體在哪裡?
舉兩個小有名氣的吧😊
臨清世紀影院――臨清市新華路魯天路口
臨清青橙影院――臨清市新華辦事處永青路銀座商城一樓。
2、臨清這座城市是不是回族特別多
臨清回族挺多的。臨清有一個村叫黑庄,裡面幾乎全是回族。
在街道上基本上看不出來,只有在一些蘭州拉麵的麵店裡會看到帶白帽子、蓋頭的回族人,但應該不是臨清本地人,因為不會說臨清話,只會說他們家鄉的話。
最基本的回族文化在臨清保存的還是挺好的。比如不吃豬肉,土葬,過年時不吃餃子,吃松花,裡脊,燜子。臨清大部分飯店也專門設有回族席。其他的繁瑣一些的風俗一些老人保存著,90後的就不太懂了。我不是回族,只是身邊有不少回族同學,所以不是特別清楚。
3、臨清的八大碗之燒肉怎麼做
臨清清真八大碗、九大碗歷史悠久,是經過幾代老廚師的不斷創造、完善,結合臨清穆斯林群眾的生活習慣,在不違背伊斯蘭教義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臨清的八大碗、九大碗都屬於飯菜,有紅、白過事之分,一般的喜慶聚會、結婚都用八大碗(歷史上,穆斯林過事是不許用酒的,故當時的酒菜不很發達)。九大碗一般是用來過白事用的,如忌日、周年,為穆聖做聖紀也都用九大碗,其菜品的區別就是在原來八大碗的基礎上去掉一個「肉雜拌」,添加上「羊尾燴海帶」和「燴全羊」,即成為九大碗。臨清的八大碗、九大碗在全國的少數民族中,特別是穆斯林生活習俗中都是獨樹一幟的,別有風味,經吃耐久,民族氣息濃厚,故此說明。
燒肉
原料:生羊肉(腹肋羊尾)一斤,薑片、花椒、芫茴、蒜片各二分,蔥段、鹽各三分,醋一兩,醬油五錢,味精一分,香油一錢,水團粉三錢,菠菜葉少許。
製作:1、把生羊肉(腹肋羊尾)塊連同蔥、姜、花椒、芫茴、鹽放入沸水鍋煮至透爛,撇出浮沫,撈出晾涼。2、羊肉面朝下切成三寸左右的長條塊,加入味精、鹽、蒜片、醬油、醋、香油拌好,順條裝入扣碗內,加少量原湯,上籠蒸兩小時左右,扣入湯盤內。3、用原白湯加入醬油、味精、食鹽、菠菜葉,水團粉勾芡,煮開撇沫後,盛入扣好熟肉的湯盤中,淋香油即可。
特點:色紅油亮,香酸透爛,肥而不膩。
清燉羊肉
原料:生羊肉一斤,蔥段三分,薑片、花椒、芫茴各二分,鹽三錢,味精一分。
製作:1、把生羊肉、鹽、蔥、姜、花椒、芫茴放入沸水鍋中煮至透爛,撇去浮沫,撈出晾涼。 2、熟羊肉切成四分方塊,加入少量食鹽、味精、原白湯,裝入扣碗內,上籠蒸兩小時左右,扣入湯盤內.3、原白湯入勺,加入味精、食鹽,燒開撇沫,澆入蒸好肉塊的湯盤內即可。
特點:軟爛醇香,爽口不膩。
圈巧閣
原料:絞好的肥羊肉三兩,雞蛋二個,粉條二兩,蔥末、薑末、醬油各二錢,鹽五錢,味精二分,香油三錢,水團粉五兩,麵粉糊三兩。
製作:1、絞好的羊肉中加入味精、鹽、醬油、蔥、薑末、香油、粉條,入沸水中煮熟,撈出晾涼,剁成二分的碎段,與以上原料拌成餡待用,剩餘的拍成燜子餅,另個菜用.2、雞蛋打成糊,加入少量水團粉,入勺攤成一尺長、五寸寬的薄餅若干張,熟後晾涼,分張鋪開,掛上麵粉糊,加入拌好的肉餡,捲成一尺左右的長鵝形卷,上籠蒸熟晾涼。3、將蒸好晾涼的長條卷順條切成一分的片,分兩層按倒塔形圓圈裝入扣碗內,加入燉肉的原白湯,放入蔥姜絲、味精、醬油少許,呈微紅色,上籠蒸兩小時左右,扣入湯盤內,成正塔形,澆上兌好的原白湯勾芡(微紅色),加菠菜葉,上桌即可。
特點:黃紅色鮮,形象美觀,爽口香嫩,甘醇不膩。
松花羊肉
原料:絞鮮瘦羊肉三兩半,雞蛋一個,食鹽五分,味精少許,蔥段、薑片各二分,芫茴三個,香油二錢,植物油二斤(耗一兩)。
製作:1、把絞好的瘦羊肉再進一步剁成泥,加入食鹽、雞蛋、味精、水團粉、香油,拌成一體,團成松花鴨蛋狀,放入五成熱的油中,炸成微紅色撈出,再放入沸水中,加蔥段、薑片、芫茴煮熟,晾涼後待用。2、將晾涼的成松花形的羊肉蛋橫刀兩開,再斜刀切成三分的片,油炸的一面向下,錯開一點,依次分兩層裝入扣碗內,澆上如上(圈巧閣)的兌汁,上籠蒸兩小時左右,然後扣入湯盤內。3、將如上(圈巧閣)出籠的上桌前勾芡的微紅原湯澆上,淋香油即可。
特點:造型美觀,醇香透爛。
清氽丸子
原料:絞好的瘦羊肉三兩半,雞蛋一個,水團粉一兩半,蔥、姜各一錢,味精少許,胡椒粉適量,鹽四分,香菜一棵,香油三錢。
製作:1、將絞好的羊肉再剁成肉泥,加入清水、雞蛋、味精、鹽、蔥、薑末、水團粉,向一個方向攪拌,感到吃力、盆內發出「叭叭」響聲、水已吃足時即可。2、湯勺內清水燒至五成開,將攪拌好的肉餡做成如棗大的丸子,氽入水中,待丸子浮起、湯燒開時打去浮沫,加味精、鹽、胡椒粉,倒入湯盤中,淋香油,撒上香菜段即成。
特點:丸子白,湯汁清,柔軟勁道,爽口清香。
黃燜雞
原料:宰好的白條雞半支(七兩),雞蛋一個,鹽三錢,醬油五錢,水團粉二兩,蔥、芫茴各二錢,姜、蒜片各一錢,味精少許,植物油二斤(約耗一兩五錢)。
製作:1、將少半支白條雞皮朝上,用刀背砸一遍,剔除雞骨,剁成三分的小塊,放入盆中,加入鹽、味精、雞蛋、醬油、水團粉,調拌均勻,使其上漿。2、勺內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把上漿的雞塊陸續放入鍋中,炸至金紅色,撈出控油。3、湯勺內放入沸水,加白湯,加入醬油、蔥、姜、蒜、芫茴和炸好的雞塊燒開,文火燉十分鍾,收汁後盛入扣碗,上籠蒸兩小時左右,扣入湯盤內,澆上如上(燒肉)的兌汁湯即可。
特點:肉爛清香,色澤金黃。
黃燜肉
原料:鮮瘦羊肉三兩,雞蛋一個,蔥絲、味精、食鹽各二分,醬油五錢,水團粉二兩,姜絲、芫茴各一分。
製作:1、將瘦羊肉切成二分左右的小丁子塊,加入食鹽、醬油、雞蛋、味精、水團粉拌勻,放入五成熱的油中炸開,撈出控油(粘連的撕成勻塊)。2、勺內放原白湯,加蔥、姜絲、芫茴、醬油、味精,將炸好的肉塊放入勺內,燒開收汁,用漏勺撈出,裝入扣碗,上籠蒸兩小時左右,扣入湯盤內,澆上兌好的原湯汁勾芡即可。
特點:色澤紅亮,香嫩透爛。
肉雜拌
原料:用如上幾個菜的主料(熟品),如熟羊肉、松花羊肉、黃燜雞塊、黃燜肉、粉燜子,分別切成片和塊,外加蒸好的硬雞蛋糕,切成幾片,紅、白雞肉丸子幾片,加入味精、鹽各少許,拌勻即可。
製作:1、將以上幾個菜裝入大碗中,加入半勺原白湯,上籠蒸兩小時左右,然後扣入湯盤內。2、將以上幾個菜出籠後所兌的原湯澆入肉雜拌內,上桌即可。
特點:品種多樣,味道各異,紅黃綠白,鮮嫩利口。
羊尾燴海帶
原料:發好的海帶切成一分寬、二寸左右的長絲,重量一斤,鮮生羊尾二兩,生羊肉一兩,蔥絲三分,姜絲一分,醬油五錢,鹽三錢,味精二分,香油二錢。
製作:1、海帶絲洗凈放入鍋中,加水和一半的原白湯燒開,將生羊尾和羊肉切成三分寬一分厚的片,放入盆內,加入蔥姜絲、味精、醬油、鹽、香油,拌勻入味。2、海帶在鍋內煮至八成熟時,將拌好的羊尾肉片氽入海帶絲鍋內,文火燜一小時左右,待海帶口感發面、湯汁醇釅時即可出鍋,盛盤上桌。
特點:黑白相間,海味鮮香,湯醇絲面,別具風味。
燴全羊
原料:生羊下水(如心、肺、肚頭等)一斤半,花椒三錢,芫茴一錢,小茴香、胡椒粉、香菜、蔥段、薑片各二錢,鹽四錢。
製作:1、湯鍋內加水燒開,放入羊下水、食鹽,將蔥、姜、花椒、芫茴、小茴裝入料包內一同下鍋,文火燉至九成熟撈出。 2、將下水撈出,切成二分寬一分厚二寸長的條,撈出原湯內的料包,下入切好的羊下水條,繼續文火煮半小時左右,加入胡椒粉,連湯出鍋,盛入大碗內,撒上香菜段即可。
特點:原汁原味,香辣爽口。
4、急!急!急!臨清高中的入取分數線是多少啊?
縣市區 單位 代碼 類別 計劃內 計劃外
計劃 實錄 分數線 計劃 實錄 分數線
城區 聊城一中 0101 普通 924 920 579 308 313 557
聊城三中 0103 普通 840 844 542 280 274 511
水城中學 0128 普通 336 335 470 112 111 452
聊一東校 0124 普通 400 399 499 496 499 439
聊城二中 0102 普通 1092 1089 437 364 364 390
特長 168 168 432 56 56 400
聊城四中 0104 普通 588 582 407 224 229 372
特長 84 84 473 28
堂邑中學 0119 普通 224 *
工業學校 0106 普通 100 100 278
世紀圓 0105 普通 100 101 271
文昌中學 0109 普通 200 200 311
育才中學 0108 普通 150 *
臨清 臨清一中 0201 普通 756 755 453 252 254 356
臨清二中 0202 普通 756 755 376 252 254 249
臨清三中 0203 普通 756 756 357 252 222 *
臨清實驗 0204 普通 756 755 404 252 253 342
冠縣 冠縣一中 2601 普通 882 881 496 294 315 446
特長 210 159 447 70 54 *
空飛 50 50 455
冠縣武訓 2604 普通 882 880 503 294 294 454
特長 126 470 42 407
冠縣二中 2602 普通 392 *
冠縣三中 2603 普通 392 *
冠城鎮高中 2607 普通 336 *
莘縣 莘縣重點 莘縣一中2301 莘縣實驗2303 普通 4032 3884 400
音樂 40 40 392
體育 60 62 439
美術 40 40 399
莘縣二中 2302 普通 784 *
莘縣三立 2309 普通 336 338 262
莘縣明天 2306 普通 336 334 108
莘縣啟明 2312 普通 112 *
莘縣職專 2311 普通 1288 *
陽谷 陽谷一中 2201 普通 1008 1010 501 336 332 440
陽谷二中 2202 普通 840 838 410 280 284 376
特長 168 170 431 56 55 398
陽谷三中 2203 普通 1008 1005 463 336 339 428
陽谷師范 普通 112 *
陽谷職專 2214 普通 112 *
華陽中學 2207 普通 112 *
東阿 東阿一中 東阿一中2501 東阿實驗 2504 普通 1680 1680 489 560 553 456
東阿職專 2505 普通 336 *
茌平 茌平一中 2401 普通 840 841 513 280 276 480
茌平二中 2402 普通 756 757 446 252 252 383
茌平實驗 2403 普通 924 922 376 308 309 298
茌平一分 2404 普通 756 757 518 252 254 487
高唐 高唐一中 高唐一中 2701 高唐二中 2702 普通 1596 1602 482 532 527 434
高唐職專 普通 336 *
高唐文匯 普通 112 *
說明:分數線為「*」者,為招生計劃未報滿
5、臨清市有幾所高中
臨清市有4所高中:
臨清一中
臨清二中
臨清三中
臨清實驗中學
高中是高級中學(high school)的簡稱,我國中學分為初級中學與高級中學,屬於中等教育的范疇。高中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後更高等的教育機構,上承初中,下啟大學,一般為三年制。
6、臨清都哪裡有瑜伽館呀?
卡庫健身APP: 量身定製個性健身計劃的工具
你知道嗎?每個人的健身方法應該不一樣的!卡庫健身提供各種場景(健身房、家庭、辦公室、戶外)的個性化健身計劃。你可以在線聘請一個專業教練量身定製,也可以填寫自己的身體數據後獲得由知名健身專家提供的健身計劃。
卡庫健身的體態分析、身體指標測算等功能可以幫助你更科學地健身。健身挑戰功能激勵你保持運動的熱情!
卡庫健身APP:還提供了健身俱樂部課程、健身教練、健身場地的預約功能。
健身前可以吃飯,但是一定在吃飯後一個小時後才能開始健身,否則影響消化。
晚上健身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要在吃過晚飯一個小時後開始
二:不要做劇烈健身運動,否則影響夜裡睡眠
三:不要太晚做運動,否則不但不能達到健身效果,還影響睡眠
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醫生要賣葯不是什麼真話都會說的,年輕時候是感覺不到副作用的,老了就會誘發病變的,還是運動健身養生的,能強化你的機體功能。
7、臨清哪裡有風水比較好,價格合理的公墓
實用、方便、舒服、安全、衛生、美觀就是好風水,用這些標准去衡量,即實在,又便於掌握。
風水就是正確選擇居住地形。本人在上百處遺址中的結論認為:那裡大多數有風水理氣、羅盤用事跡象特徵,應明顯有一定的羅盤文化含義,但基本是一票否決,是地形局限,沒有留下延續的種群。本人在現實中找到的事例是,地形不合法,風水理氣、羅盤用事如同兒戲,毫無意義。所以本人才有:」什麼叫風水?多從科學角度思考更有益」的結論。過去很多地段無法建房,現在有鋼筋、水泥、玻璃、自來水、電、氣,可建、可造,克服了劣質地形的局限。木頭、泥土、紙糊窗、提吊挑水、茅草、松木火光和鋼筋、水泥、玻璃牆、自來水、電、氣,決對是兩種風水含義,也代表時代在進步,科學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木頭、泥土、紙糊窗、提吊挑水、茅草、松木火光的時代,只能選擇背風向陽的低窪地段,房屋不能高,只能矮。低窪、低矮有一基本缺陷就是昏暗潮濕,通風條件差、潮濕而乾燥性能差和空氣質量差,易霉變,易病變。鋼筋、水泥、玻璃牆、自來水、電、氣,完全有可能使房屋建築向高處走,高大建築成為可能,高大、高處明顯明亮、通風乾燥性能好。比如台形高台地段,過去由於建材的限制,不適合建房,現在有建材的優勢,不僅可以建房,而且從某些方面如明亮、空氣流通和防水患性能的角度考慮,比窪地更好,更有利於人類的身心健康。
一個城市的風水優劣,不決定於某一狹小地段的自然風水,而決定於在整體自然地理風水基礎上形成的、佔主導地位的、主宰這個城市的政治地理風水、經濟地理風水和人文地理風水。而其中政府就是最典型的政治風水特徵。比如: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在某地原來有一個鄉級政府在河流的對岸。由於政府機構存在的原因,僅商業網點一項,河流對岸就有十幾家在當地認為是最大的商店,形成一條小小的熱鬧街市。由於種種原因,鄉級政府機構搬遷到別處,那裡立即出現了「驟冷」的狀況,十幾家最大商店,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全部維持不下去,後來留下的三家小店,每家的狀態也僅是保持一個小攤櫃的場面,再無往日的繁華興隆。一個小小的鄉級政府,沒有獨立的財政功能基礎,其影響能力帶來的風水效應就能如此,更何況更大的帶有獨立決策功能和財政功能的政府機構,其影響力的風水效應可想而知就更大。由此事例也可以推論:決定一個城市風水的是那些在自然地理風水基礎上形成的政治地理風水、經濟地理風水和人文地理風水。政治地理風水、經濟地理風水、人文地理風水和自然地理風水的緊密結合,才是完整意義上的風水。
城市,明顯在更大層度上已擺脫人類對自然地理風水的依賴。發達的交通,天空、地下、地上,像蜘蛛網一樣密布,已到了無所不及的地步,形成了網路式的交通便利,不存在對單純水力的依賴和利用的局限。自來水的實現,完全克服了逐水草而居的事實。電、氣的實現,克服了對單一自然燃料——柴、草的依賴。如此等等,包括其它因素的人為實現,這些條件的實現,完全擺脫了人類對自然地理風水的依賴,也有力地證明科學更神奇的事實。
什麼叫風水?第一是能供人類生存的條件。第二是更優良的人類生存條件。第三、營利、生意,也就是選擇生意上的優良條件。多用科學頭腦思維。比如:惠州嘉逸園風水如何?——回答是:就是現代科技的看點,也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風水,比如:沒有鋼筋、水泥?能造那麼高的房屋嗎?沒有自來水,那裡有水嗎?沒有水,那裡能住人嗎?沒有水,風水再好,也就只是水中月,鏡中花。風水,風水,能滿足人的生存、生活條件是關健。又比如:有管道橫穿自家院上方影響風水嗎?——回答是:有管道橫穿自家宅院上方,如果處理不合理,影響視線和美觀。管道經過有妨礙今後空間再利用的可能(比如房屋再造加高就存在障礙),還有一個管道技術性問題(如管道技術性能不足,有安全隱患),這些都是屬於影響到風水的一種因素。其它意義層面上的風水影響不存在。多用現代科學思考更能說明和說清問題。
風水的實質用現代漢語表達就是:創造、選擇具有更優越的生存條件、生存優勢;合理利用自然客觀條件和規律;符合規整、對稱、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的要點;合乎力學、科學原理;合乎常識、邏輯,就是好風水。不存在令人費解的特別神秘風水!古代風水,實質就是正確選擇優越的自然條件,適應人類生存。不適合人類的地方,本人從見過的上百處遺址中的結論是:人類在那裡已被徹底陶汰,沒有再延續種群到今天。風水強調的就是有利、方便、實用,是更好地適合人類生存和生活。用傳統風水理論,切入現代建築設計領域,只怕是盲人摸象,用現代高科技術設計理論切入傳統風水領域應游刃有餘。對風水要有正確認識:比如植物,可以凈化空氣,美化環境,這些能促進人的身體健康,也就是植物有旺風水作用。身體健康,精力充佩,能掙大錢,不需要耗費醫葯費用,也就是植物有旺財的效果。從科學、正面認識更能說明問題。比如高層空氣好,衛生好,這是主要的。頂層,防滲漏,防雷擊的措施要有力,當然還存在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項。風水只能提醒從多角度思考,技術層面的事,現代科技更精準。傳統建築是以中心對稱理論為主。現代建築,以實用、功能為主。二者基礎不同。打個比方,在傳統古老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古老風水理論,就象老式馬車駕駛技術,能用於指導駕駛現代汽車嗎?古代以自然風水為主,現代城市以人為風水為主,二者基礎完全不同,怎能固守舊教條。如:服裝店收銀台吧台下想接個水管放個水糙便於洗杯子、在風水上不知有沒有什麼講究?——回答是:方便、舒適、衛生、安全就是好風水。反之就是壞風水。
又如:過門磚斷裂影響風水嗎?——回答是:引起房屋牢固性變化和結構性損害,就會影響到房屋風水。房屋的風水,首先就是房屋的實用性和耐用性,也就是房屋的使用壽命。
陽台前放消防水箱會影響風水嗎?——凡是對人類社會有益的事情,不會影響風水;只有對人類社會無益的事情,甚至有害的事情,才會影響風水。陽台前放消防箱,不妨害各類活動,是對房屋安全起保駕作用的,不可能會妨礙風水,是有益於風水。
用規整、對稱、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的標准去分別評估考量各類事物。符合規整、對稱、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就是好風水。相反,就會壞事,就是壞風水。風水布局再合理,談不上規整、對稱、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等條件,那隻能認為是怪論。風水再好,核心必須要更好地適合人類的居住生活和生產活動。如:主卧的門開在背景牆上在風水上有什麼說法?——回答是:主卧的門開在背景牆上寓意、像征性的說法,到了現場可以臨機發揮。正大的道理為:合理、美觀、實用、方便、安全是真理。反之為邪門歪道。又如:風水學,門關應該安門左右邊哪個位置?——以方便、實用為准。如果左邊實用、方便就安左邊,右邊實用、方便就安右邊。如果門關安上不方便、不實用,就不要安裝門關,叫多事,自找麻煩。凡是不方便、不實用、礙手礙腳、自找麻煩的事物,都是風水大忌。
規整:規整的含義是:合理謀劃布局,在繁復中見精神。就是要有統一整齊規范標准,整齊劃一,不能七零八亂。現代城市和農村中,那些混亂建築,相互抵消,互相矛盾,從風水的角度論,零亂無序,從事實上看,哪裡存在更多貧窮和貧困。如:我家原來是東大門,現在改為南大門,但是西邊地勢高,一到下雨天,雨水就從門前過流,而且還沖刷西南牆角,這是什麼風水,求解——回答是:地形不整齊、不規范。要對地形進行必要整理,使下雨流水規范有序。現在的狀況是流水似無頭的蒼蠅,亂竄。為水流無序,或為流水亂竄。風水如此,人事會相因如形。
對稱:對稱的核心實質內容是要有中心和重點;由房屋的有中心和重點,誘道人文、行事、為人要有中心和重點,也就是人性要有主心骨,不能是糊塗蒼蠅。傳統風其實就是對稱理論,是受自然和人體美的啟發而建立起來的一種風水美學觀。從圓、方、正這些角度思考,人體其實是一不規則的凹凸形體,但人體有一主要美學特徵就是左右對稱,作為天人合一的風水觀,在傳統建築中體現的基本核心就是:左右對稱,前後對稱,在對稱中求取平衡。
必須:一、是指這些結構和設置必須要,不是多餘,是不可缺少的結構和設置。不是可要可不要;有,實質意義不大;沒有,對正常生活沒有影響的事物。這些結構和設置,是人類必須,服務於人類。二、把這些結構和設置換位置也不適合,也就說,必須是這樣。比如,鋪雙席,為什麼要鋪雙席?需要、必須、實用、舒服、喜愛、欣賞,風水必好。
家中磨砂玻璃隔兩間卧室影不影響風水?——回答是:此類問題以是否需要、必須作為衡量風水優劣的標准。家中磨砂玻璃是家中房屋和傢具的必要配置構件,不是有毒、有害物質,安裝牢固、安全,不影響風水。只有磨砂玻璃不是家中房屋和傢具的必要配置構件,是多餘配置構件,是有毒、有害物質,安裝不牢固、不安全,才會影響風水。
實用:比如窗戶只能在哪裡,採光效果好,就是好風水。放別的其它位置採光效果差,或根本就不採光,其實就是壞風水。又如:打井水井位置選取,用風水理氣的方法位置選得再好,但如果不出水,徒勞無功,完全失去意義,因此打井必須首先選擇保證能出水的位置,這就是實用。又如:床頭靠窗,化解掛銅葫蘆、五帝銅錢好嗎?————沒有實用價值。如果沒有防盜安全網或窗,床頭不能靠窗,不安全。把古今中外歷代所有皇帝的錢都找來掛上也不解決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安裝防盜安全窗,可抵除掛一萬個皇帝的風水錢。又如:卧室內放個浴桶風水有什麼不好? 回答是:物品能放在它應該放的地方,肯定最好。卧室內放個浴桶,肯定不是浴桶該放的地方。但事情總是有常就有變,在變通行事更合適的情況下,只要不影響、妨礙正常通行和活動,不影響風水,也可以放在卧室內。又如:坐北向南的兩進鋪位,我想一邊封玻璃,一邊安裝玻璃門,請教大師,封那邊,留那邊做門好?——回答是:我不在現場,不能肯定回答,只能原則回答:一、方便出入。二、根據房屋空間和房屋用途(也就是根椐房屋准備做什麼),本著合理利用空間、方便實用的原則,二者綜合考慮門安裝那一邊。
最後關於什麼叫風水?還可以從其它不同的方向去理解和定義:
為了不傷害失敗、受災的當事人的自尊心,為了不往失敗、受災的當事人的傷口上撒鹽,為了不往失敗、受災的當事人的心頭上扎針,給予這些人合理的心理安慰,風水學又可稱為「退步台階學」。很多明顯是主觀失誤造成的悲劇,很多明明是主觀「無可奈何」的悲劇,如果再從主觀上找原因,無疑對當事人的心理是一種再次傷害,而悲劇當事人往往對悲劇的發生總是耿耿於懷,不能釋疑,這時風水術總是會導引人們從客觀外界找原因,就是客觀外界中找不到原因,也可以從「無形的風水術語」定義中找到合理的解釋,其實也就是誘導當事人找一找合理「下台階」的理由,排解當事人心頭的痛傷。
為了將主觀責任歸罪於客觀,風水術又可以稱為「潑皮無奈術」。如明明是貪污受賄而獲罪,風水術可以定義為「財星犯刑沖而帶天羅」;明明是因財而生災,風水術可定義為「財殺並見而遇鬼」。總之,當事人「無過」,而是風水「出錯」。這種把主觀責任導演歸罪於客觀,其有利方面可以從客觀上起到緩解思想包袱、滿足某種虛榮心的作用;但從另一方面思考,它誘使人們不從個人主觀方向找原因,不從個人主觀方向努力,而把責任向其它方向推卸,這也正是風水術的最大缺點、錯誤和軟肋。
由此又聯想到另外別的場景。一個天高氣爽的秋天,一位可愛的母親帶著自己心愛的寶貝在室外遊玩,寶貝不慎,重重跌了一跤,大聲嚎哭,這位可愛的母親迅速將寶貝扶起來,心疼地愛撫著又輕輕拍了拍寶貝身上的灰塵,然後,這位可愛的母親對著地頭,用雙腳狠狠的連蹬帶踏了數次,邊蹬邊說:「這該死的地頭,害得我的寶貝摔跤,回家拿鋤頭來將這塊地頭挖掉,免得寶寶再摔跤」。這時,那位心愛的寶貝睜開淚眼,抽氣了幾聲,也答話了,邊哭邊說:「快回家拿鋤頭來,一定要挖掉」。於是那位可愛的母親帶著心愛的寶貝回家找鋤頭去了。這就是風水的某些作法的真實寫照和縮影。
我家祖墳坐北朝南, 西北方10米內有口井中間有條路 , 這口井影響祖墳嗎?——對於一定能出天子帝皇的風水寶地,墓地西北十米遠有井肯定風水有影響。原因是對於天子帝皇來說,天天處在高危、眾矢之鏑的位置,任何地方少有差錯,都會萬箭穿心,掉入萬世不竭的無底深淵,慘像肯定目不忍睹。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墓地那怕隔二、三米有井或無井都無所謂,因為平民百姓不怕掉入萬世不竭的無底深淵,也從來不耽心怕摔得粉身碎骨,原因是平民百姓本身就身處淵底,再也不怕往更深處掉,因此再也不會發生粉身碎骨的事。所以人們又將風水術稱為「帝皇術」;風水學稱為《帝皇學》。
什麼是最好的風水?——最好的風水是心態平衡,無貪、無欲、無奢望、無意外貪求。
要想真正懂得什麼是「風水」這二字的含義,最好去中國的西北大沙漠和高原去親身體驗一段生活,親身感悟,才能感觸到什麼叫風?什麼叫水?西北大沙漠,千里無人煙,草木不生,找不到水源,氣溫偏低,人類和一切生物均無法生存;對比之下,中國的東南方的濕潤、溫暖氣候條件下,一顆種子放在石頭上都能生根發芽,生長出可愛的植株,你就會知道,什麼是生命成活的真正動力——那隻有水;現在的那些大沙漠,只要水源蓄藏達到一定飽和層度,在極短的時間內,沙漠就會變綠洲,生機勃勃。到了高海拔地區,高原反應嚴重,呼吸困難,就會想到,低海拔地區的空氣是多麼的宜人,也就會想到空氣——即風的存在是多麼的偉大。
風水,也就是某種禁忌。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特定禁忌,外國人有外國人的特定禁忌,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定禁忌。中國人的特定禁忌叫風水,外國人的特定禁忌不一定叫風水,但不等於外國人就沒有特定禁忌。禁忌的起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起因於習俗,起因於對某一事項的看法,起因於對某些動植物的忌諱,起因於某些文字、文化含義、寓意的忌諱……等等,比如由「困」字「囚」字解釋出來的圍牆院內不能有「樹」有「人」就是典型的戲說;門窗要小,不能太大,太大漏財,這是由缺少木材的地方演進出來的一種禁忌習俗;紅色化煞,是源於某些動物對紅色特別畏懼而演進過來的禁例;床頭不能向西,源於佛、道文化的「人死是超度解脫,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是人的死亡歸屬地」等等,其它附會此禁例的說法是圍繞這一禁例,做更進一步的闡釋而存在的……等等;源於神話,如桃木避邪;源於酷暑難熬,西曬房就有許多煞的編排;源於天寒難敵,西北門、窗禁忌頗多……,如此等等,為了能更好地「從客觀外部」找原因和答案,而「不從主觀內在傷痛的心上撒鹽」,門、窗外,視野能見的尖、角、獨豎、交叉、弓射物體,石頭、破碎山體,自然而然就是犯「煞」犯「邪」的實物例證。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門、窗外視野能見的尖、角、獨豎、交叉、弓射物體,石頭、破碎山體,找到一兩處這些特徵肯定十分容易,人們在最困難的時刻,找到了一兩件不屬於自身主觀而屬於客觀存在的危害物,心中的平衡、舒服感是必定有的。
禁忌,有些是合理、科學的,有些是相因成俗,不代表全部是合理、科學。如:迷信的說法,懷孕了不能定做衣櫃?——這種習俗,只能認為在極少數地方和人群中有這種禁例,不能代表普遍。懷孕期間要以安靜為主,家中不宜搬動物件和進行修建等,但不代表在外定做都不可以,定做後不立即搬入家中是可以。有這類禁例,用現代科學常識也能解釋得通。
8、山東聊城臨清的名人有誰,請介紹一下!
如今,我們敬愛的季爺爺已病逝。雖然他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他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
他的一生
季羨林,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佛學家、作家。精通12國語言。
1911年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並入臨清市)官莊。6歲入私塾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產生興趣。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修習德文。
1934年,清華畢業後到山東省立濟南高中教國文。
1935年,作為交換生赴德留學。
1936年,在哥廷根大學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學,學梵文、巴利文。選英國語言學、斯拉夫語言學為副系,並加學南斯拉夫文。
1941年,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至1983年,回國任北大東方語言文學系系主任。「文革」中受到「四人幫」及其北大爪牙的殘酷迫害。「文革」結束後復出,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東語系主任,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曾是第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1988年,任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並以學者身份出訪多國。
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本世紀初,對文化、中國文化、東西方文化體系、東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紀的人類文化等重要問題,在文章和演講中提出了許多個人見解和論斷,在國內外引起普遍關注。
2003年,因身體原因住進301醫院,即使在病房裡,每天仍堅持讀書寫作。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季羨林愛書,平生也寫了不少書。古今中外贊美讀書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勝數。張元濟先生有一句簡單樸素的話:「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天下」而又「第一」,可見他對讀書重要性的認識。
為什麼讀書是一件「好事」呢?
也許有人認為,這問題提得幼稚而又突兀。這就等於問「為什麼人要吃飯」一樣,因為沒有人反對吃飯,也沒有人說讀書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卻認為,凡事都必須問一個「為什麼」,事出都有因,不應當馬馬虎虎,等閑視之。現在就談一談我個人的認識,談一談讀書為什麼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們常常總說「自從盤古開天地」。我現在還要從盤古開天地以前談起,從人類脫離了獸界進入人界開始談。人成了人以後,就開始積累人的智慧,這種智慧如滾雪球,越滾越大,也就是越積越多。禽獸似乎沒有發現有這種本領,一隻蠢豬一萬年以前是這樣蠢,到了今天仍然是這樣蠢,沒有增加什麼智慧。人則不然,不但能隨時增加智慧,而且根據我的觀察,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有如物體從高空下墜一般。到了今天,達到了知識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驚。有的人竟憂心忡忡,不知這種技術發展伊於胡底。信耶穌教的人擔心將來一旦「克隆」出來了人,他們的上帝將向何處躲藏。
人類千百年以來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兩端:一是實物,比如長城等等;二是書籍,以後者為主。在發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記憶;文字發明了以後,則使用書籍。把腦海里記憶的東西搬出來,搬到紙上,就形成了書籍,書籍是貯存人類代代相傳的智慧的寶庫。後一代的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能讀書又能寫書的本領。我常常想,人類向前發展,有如接力賽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過棒來,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遠跑下去,永無窮盡,這樣智慧的傳承也永無窮盡。這樣的傳承靠的主要就是書,書是事關人類智慧傳承的大事,這樣一來,讀書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麼呢?
但是,話又說了回來,中國歷代都有「讀書無用論」的說法,讀書的知識分子,古代通稱之為「秀才」,常常成為取笑的對象,比如說什麼「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無能。這話不無道理。在古代———請注意,我說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經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幾乎都是不識字的痞子流氓,中國歷史上兩個馬上皇帝、開國「英主」,劉邦和朱元璋,都屬此類。詩人只有慨嘆「可惜劉項不讀書」。「秀才」最多也只有成為這一批地痞流氓的「幫忙」或者「幫閑」,幫不上的,就只好慨嘆「儒冠多誤身」了。
但是,話還要再說回來,中國悠久的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是這一批地痞流氓,還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這一批「讀書無用論」的現身「說法」者的「高祖」、「太祖」之類,除了鎮壓人民剝削人民之外,只給後代留下了什麼陵之類,供今天搞旅遊的人賺錢而已。他們對我們國家竟無貢獻可言。
總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季羨林小時候打架很厲害 最怕寫作文
讀小學就知道賺差價
季羨林6歲時離開老家山東省清平縣(今聊城臨清市),投奔濟南的叔父。書中寫道,在濟南第一師范小學就讀期間,季羨林心裡「壓根兒就沒有『規矩』兩個字」,頑劣成性,「學校規定要寫毛筆字,他就和同學互相往臉上塗墨汁……回家以後還樂此不疲,在堂妹臉上畫畫,也讓堂妹為他畫鬍子。」
季羨林十分聰明,但都沒有用到學習上,「他把零花錢攢起來,在上學的路上看見有賣花生的鋪,就買一大包,然後分裝成小包,到學校里加價賣給同學,賺了點錢。」
帶頭組織策劃打老師
季羨林小學時候,最厲害的是打架。錢文忠寫道:「季先生因為個子小,歲數小,常被人欺負,但是他一直要把欺負他的人打服了為止。」更嚴重的是,季羨林還組織策劃轟老師。當時有一個姓孫的老師對學生很兇,季羨林就帶頭策劃,說等孫老師一進教室,一擁而上把課桌踢翻,然後把事先准備好的果子扔向孫老師的腦袋,把他打跑。不過,因為大多數同學臨陣脫逃,「起義」失敗了,季羨林被揪出來,挨了一頓板子。
怕作文怕得出毛病
除了打架,季羨林還喜歡看「閑書」,特別是武俠小說,並且學著書里的招式瞎練武功。「他聽說只要把手指在米缸里經常插,時間一長,把米換成沙子,接著再插,到最後可以練成鐵砂掌,一棵樹都可以戳倒……他就猛練起來,一直練到五個手指鮮血直流。」
季羨林玩耍有一套,對學習可不怎麼上心,極其害怕的是寫作文,特別怕用文言文寫,「大家難以想像,他怕到怕出一個毛病來。只要老師在黑板上寫上作文題目,不管什麼題目,季先生就馬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寫下四個字『人生於世』,下意識地寫這四個字,接著就沒詞兒了。」
但如今,我們敬愛的季爺爺已病逝。雖然他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他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
9、季羨林是山東臨清的嗎?
是的,下面是他的簡歷 季羨林簡介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 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 7歲後,在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12 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 在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發生興趣。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國文老師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譯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1930年,考人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從師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並選修陳寅恪教授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的陶淵明詩。與同學吳組緗、林庚、李長之結為好友,稱為"四劍客」。同學中還有胡喬木。喜歡"純詩",如法國魏爾蘭、馬拉梅。比利時維爾哈倫,以及六朝駢文,李義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譯德萊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學期間,以成績優異,獲得家鄉清平縣政府所頒獎學金。 1935年9月,根據清華大學文學院與德國交換研究生協定,清華招收赴德研究生,為期3年 。季羨林被錄取,隨即到德國。在柏林和美國與喬冠華同游。10月,抵達哥廷根,結識留學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學,"我夢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讀一點書,讀點古代有過光榮而這光榮將永遠不會消滅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這個夢。」(《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羨林選擇了梵文。他認為「中國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太大了,我要對中印文化關系徹底研究一下,或許能有所發現」。因此,「非讀梵文不行」。「我畢生要走的道路終於找到了,我沿著這一條道路一走走了半個多世紀,一直走到現在,而且還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運允許我堅定了我的信念。」 季羨林在哥廷根大學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學,學梵文、巴利文。選英國語言學、斯拉夫語言學為副系,並加學南斯拉夫文。季羨林師從"梵文講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學者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成為他唯一的聽課者。一個學期 40多堂課,季羨林學習異常勤奮。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冊,是用混合梵文寫成的,他爭分奪秒,致力於讀和寫,"開電燈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羨林在論文答辯和印度學、斯拉夫語言、英文考試中得到4個"優",獲得博士學位。因戰事方殷,歸國無路,只得留滯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學漢學研究所擔任教員,同時繼續研究佛教混合梵語,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發表多篇重要論文。"這是我畢生學術生活的黃金時期,從那以後再沒有過了。"博士後"的歲月,正是法西斯崩潰前夜,德國本土物質匱乏,外國人季羨林也難免"在飢餓地獄中"掙扎,和德國老百姓一樣經受著戰禍之苦。而作為海外遊子,故園情深,尤覺"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祖國之思和親情之思日夕 索繞,"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1941年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曾師從語言學家E.西克研究吐火羅語。 1945年10月,二戰終結不久,即匆匆束裝上道,經瑞士東歸,"宛如一場春夢,十年就飛過去了"。離開哥廷根35年後的1980年,季羨林率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重訪哥市,再謁83歲高齡的瓦爾德施米特恩師,相見如夢。後來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達上海,旋赴南京,與李長之重逢,經李介紹,結識散文家梁實秋、詩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謁清華時期的恩師陳寅恪,陳推薦他去北京大學任教,遂又拜見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會北大文學院院長湯用彤。 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學聘為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創建該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語言學家馬堅、印度學家金克木等。 解放後,繼續擔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從事系務、科研和翻譯工作。先後出版的德文中譯本有德國《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1955 年),梵文文學作品中譯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達羅》(劇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書》(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優哩婆濕》(劇本,1962年)等,學術著作有《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1957年)、《印度簡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4年、1959年、1964年當選為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並以中國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後出訪印度、緬甸、東德、前蘇聯、伊拉克、埃及、敘利亞等國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幫"及其北大爪牙的殘酷迫害。1978年復出,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東語系系主任,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 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外國語言文學評議組組長、第二屆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第6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和《語言文字卷》編輯委員會主任等等。其學術成就最突出地表現在對中世紀印歐語言的研究上頗多建樹。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1941年,系統總結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調整)、《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1944年,發現並證明了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羅語的特點之一)、《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1985年)(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闡明了原始佛教的語言政策、考證了佛教混合梵語的歷史起源和特點等)、《〈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1943年)(開創了一種成功的語義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語言論集》(1982年)等。作為文學翻譯家,他的譯著主要有:《沙恭達羅》(1956年)、《五卷書》(1959年)、《優哩婆濕》(1959年)、《羅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作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潤集》(1981年)、《季羨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雜憶》等。 1978年~1984年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其著作已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 1988年,任中國文化書院 院務委員會主席。並曾以學者身份先後出訪德國、日本、泰國。 季先生長年任教北大,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現在即使在病房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 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書,不僅是老先生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季羨林先生備受關注的《病榻雜記》近日公開發行。在書中,季羨林先生用通達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項桂冠的,他表示:「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70年代後期以來擔任的學術回體職務有:中國外國文學會副會長(1978年)、中國南亞學會會長(1979年)、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 1980年)、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1981年)、中國語言學會會長(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1983年)、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198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1984年)、中國作家學會理事(1985 年)、中國比較文學會名譽會長( 1985年)、中國亞非學會會長(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雜憶》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認為"這是一本用血淚換來的和淚寫成的文字。這是一代宗師留給後代的最佳禮品"。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 曾被「2006年感動中國」獲獎人物之一 季羨林,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散文家.東方文化研究專家。他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系。 1934年畢業後,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文。 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10、山東省臨清市劉垓子鎮南薛村,知道吧?
侯姓,是一個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
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時期倉頡的後代,據《漢上谷長史侯相碑》所記載:「侯氏,出自倉頡之後。」倉頡,即蒼頡,史書中說他是黃帝的史官,是漢字的創始者。相傳他是今河南南樂縣人。《周地記》說:「倉頡姓侯岡氏,名頡」。他的後代有一支住在馮翊衙縣(今陝西白水縣),簡稱為侯氏。
《姓氏考略》說:「侯氏出自姒姓。夏後氏之裔封於侯,子孫因以為氏。」這里的「夏後氏」,即古部落名,相傳禹是其領袖。姒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代表了源自夏禹的家族和世系。
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國是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分封的姬姓諸侯國,建都於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晉昭侯分封叔父成師於曲沃,造成分裂局面,歷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晉侯緡,於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晉武公)殺死,其子孫逃難到其他諸侯國,以祖上原來的爵號「侯」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姓還有一支也出自姬姓,據《金鄉長侯成碑》記載,春秋初期,鄭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為鄭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又稱共叔段。共叔段死後,鄭庄公賜他的兒子共仲姓侯,從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氏中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姓氏所改。《通志·氏族略》所記,鮮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為復姓「侯莫陳氏」,北魏孝文帝於494年遷都洛陽後,由於其後裔逐漸被漢族同化,於是將姓氏省略為單姓,將其改為候氏。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姓氏。
侯氏雖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東省境內,在其發展繁衍過程中,很快就播遷到河北等地。秦漢之際,在今河北省的中部、西部地區,已有侯氏,並很快成為當地的盛族。西晉至南北朝時期,侯氏有遷至今貴州、四川、廣東、內蒙、遼寧等地。唐代的《元和姓纂》中列上谷、丹徒、三水、絳郡(今山西新絳)、河南(今河南洛陽)為侯氏郡望,侯氏還分布於今陝西、福建的一些地區。到了宋、明時期,侯氏的聚居點已遍布今湖南、湖北、江蘇、江西、浙江、廣西、北京、上海等省市。從清初開始,福建、廣東的侯氏陸續有人遷至台灣,此後,又有移居海外者。
歷史上,侯氏的表現不俗。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單獨立傳者57人,被收入《中國人名大辭典》者121人。戰國時魏國人侯贏,70歲時任大梁(今河南開封)夷門的守門小吏,後被信陵君(魏公子無忌)迎為上客,曾獻計信陵君。勝秦救趙,為時人推重。西漢高帝時有酷吏侯封。東漢初有河南人侯霸,熟知舊制,官至大司徒,封關內侯。南朝人侯景,先屬北魏,繼歸高歡,又降梁,受封為河南王,後舉兵叛變,攻破建康(今南京),於 551年廢梁帝自立,國號漢,到處燒殺掠奪,次年被梁將陳霸先等所破,侯景逃亡時被部下殺死,史稱侯景之亂。隋代的侯白,性滑稽,善說諷刺詼諧的話,後世遂稱詼諧的演員為候白。唐初有大將侯君集,太宗時曾任宰相。唐代還有侯固,文宗太和中登第,官至鄜坊靈武節度使同平章事。北宋有治水專家侯叔獻。遼末有農民起義首領侯槩。明代有宦官、航海家侯顯,當時名望僅次於鄭和;還有兵部侍郎侯恂,其子侯方域,明末與方以智等稱「四公子」,後入清,能詩文,有才名,著有《庄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明代孔尚任所作傳奇劇本《桃花扇》,就是描寫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清代有女文學家侯芝。近現代有化學家侯德榜,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侯寶璋,藝術家侯俊山,表演藝術家、相聲大師侯寶林等人。
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百家姓氏中,侯姓排名第8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