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終南山和神仙!
終南山 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陝西武功,東至陝西藍田,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主峰位於周至縣境內,海拔2604米。對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據傳,周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傳說今天樓觀台的說經台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道教產生後,尊老子為道祖,尹喜為文始真人,奉《道德經》為根本經典。於是樓觀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
自尹喜草創樓觀後,歷朝於終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樓觀之南築廟祀老子,漢武帝則於說經台北建老子祠。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道雲集樓觀,增修殿宇,開創了樓觀道派。
進入唐代,因唐宗室認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別是因樓觀道士岐暉曾贊助李淵起義,故李淵當了皇帝後,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武德(618-26年)初,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聖宮。當時主要建築有文始、三清、玄門等列祖殿,還有紫雲衍慶樓和景陽樓等,成為古樓觀的中心。以後歷代雖時有修葺,但屢遭兵燹,至清末,宗聖宮僅存殘垣斷壁 ,一片廢墟。此後,樓觀的中心便轉移到了說經台。新中國成立後,對古樓觀進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說經台為中心的建築群。
說經台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靈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聖殿。山門兩側有鍾、鼓二樓,對峙相望。山門前,有石階盤道,蜿蜒而至台頂。山門西側不遠處有一石砌泉池,名為上善池,內有一石雕龍頭終年吐水不斷。相傳元至元二年(1283年),周至地區發生瘟疫,無葯可醫,死者無數。當時樓觀台的監院張志堅,晚上作了個夢,夢見太上老君告訴他說:「山門前有塊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內有吾煉就之丹葯,可治民疫。」張監院醒來後覺得很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門前尋找,果然在西邊的石板下,挖出一泉。張監院忙令人取水給患時疫的道士飲用,兩個時辰後疫病神奇地痊癒了。消息傳出後,遠近百姓都來取水治病,時疫遂退。三年後翰林學士趙孟瞓來此游覽,聞聽此事十分驚奇,遂索紙筆大書「上善池」三字,取《道德經》「上善若水」之意。如今每逢廟會,香客仍爭飲此水以祛病延年。
說經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煉丹爐,傳為老子當年煉丹所用。台的東南方有一個「仰天池」,傳為老子當年打鐵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養性的「棲真亭」。台的西邊有化女泉,是老子教訓弟子徐甲之處。傳說老子西遊途中將一具白骨點化成英俊少年徐甲,抵達函谷關後,老子將七香草點化成美女考驗他,徐甲經不住誘惑,剛要有所動作,被老子用手一指,立即現出白骨原形。幸有尹喜為其求情,老子方又點化白骨為徐甲,並用拐杖怒觸地面,美女遂化成一眼清澈的泉水。此泉清洌,至今尚可飲用。台的東北方有一座老子墓,墓為橢圓形,冢方四米,佔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畢沅書「老子墓」碑石。
說經台北二里處為宗聖宮遺址。臨觀遺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9株歷經千年仍然蓊鬱青翠、蒼勁挺拔的古柏。當地群眾尊稱為「樓觀九老」。其中有一棵樹傳為老子當年系牛所用,被稱為「系牛柏」。樹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頭。西南隅有三棵樹,樹上結癭酷似三隻昂首展翅、活靈活現的蒼鷹,人們被之為「三鷹柏」。
樓觀台留存有不少珍貴的碑刻,如唐代歐陽詢撰書《大唐宗聖觀記碑》、載隸書《靈應頌》、蘇靈芝行書《唐老君顯見碑》、員半千隸書《唐宗聖觀主尹文操碑》,宋米芾行書《第一山》、蘇軾行書《游樓觀台題字》;元趙孟瞓隸書「上善池」碑等。當然,最有名的還是高文舉所書《道德經》碑兩通。其字體介於石鼓文和大篆之間,書法勁力蒼古,風格絢麗,近看是字,遠看如花,字字珠璣,如梅花初放,被後人譽為「梅花篆字碑」。兩通碑側各有七個冷僻的字,為一般《字典》所不載,據稱為老君十四字養生訣,其意為「玉爐燒煉延年葯,正道行修益氣丹」。
古人雲:「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里茸翠,以樓觀為最佳。」終南山樓觀台以其悠久的道教歷史、動人的神話傳說和眾多的文物遺跡,吸引著古往今來的信士遊客。
。終南山峻拔秀麗,如錦綉畫屏、聳立在西安市之西南。翠華山距西安市30公里,以奇峰異洞、清池古廟著稱。因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曾於山口(大峪口)建太乙官,故又稱大乙山。主要景點有太乙池、風洞、冰洞、翠華廟等。
太乙池為山間湖泊,傳為唐天寶年間地震造成,四周高峰環列,池面碧波盪漾,山光水影,風景十分優美,如泛舟湖上,可穿行於峰巔之間,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情趣,其樂無窮。 太乙池之西的風洞,高15米,深40米,由兩大花崗岩夾峙而成。洞內清風習習,涼氣颼颼,故稱風洞。風洞之北的冰洞,雖盛夏亦有堅冰,寒氣逼人。 現在,山中有一正岔水庫,瀉水時飛瀑傾流。由山下望去,素練懸空,氣勢磅礴,亦成一景。 每年農歷六月初一至初三,翠華廟前皆有廟會。這時,遊人如潮,十分熱鬧。
南五台青翠峭拔,富產葯材,古人稱它為終南神秀之最。山頂有觀音、文殊、清涼、捨身、靈應5峰,俗稱南五台,以觀音台最著名。 寶泉位於山腰,形如美玉,味似甜蔗,為品茗休憩之佳地。獨松閣亦位於山腰,因閣中有一株古松,故得此名。閣周鳥語花香,景色如畫,為覽勝之佳地。 觀音台又稱大台,位於獨松閣之上,有隋國光寺遺址。此台視角開闊,北眺八百里秦川,令人胸襟為之一開,心曠神怡。
圭峰山俗稱尖山,包括紫閣、大頂、凌雲、羅漢諸峰,峭麗挺拔,形如圭玉,故稱圭峰山。主要景點為高冠瀑布。瀑布位於圭峰山北坡,落差超過20米,急流飛濺,直下深潭,響聲如雷。唐岑參有詩雲:「岸口懸飛瀑,半空白皚皚。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這是高冠瀑布真實而形象的寫照。瀑布上游巨石突兀,環繞而成一潭,稱車廂潭。潭清見底,細石如鱗,歷歷可數,為尋幽探奇之佳地。瀑布下游流勢平緩,形成一湖。水面波平如鏡,湖周青山似屏,為嬉戲野營之佳地。
2、鍾南山是中國最厲害的醫生嗎?
鍾南山是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是當代偉大的醫學家之一。
在SARS(中國大陸地區民間通稱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時期,鍾南山不但始終在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還積極奔赴各疫區指導開展醫療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之間的密切合作,因功勛卓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
2003年抗擊「非典」中,鍾南山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2020年1月21日,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第一次會議,鍾南山任組長。他再次站出來,戰斗在疫情抗爭一線。
(2)鍾南山養生之道擴展資料:
榮譽表彰:
1984年,鍾南山被授予中國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95年,鍾南山被評為中國全國先進工作者(即全國勞模)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3年,鍾南山再次被評為中國全國先進工作者(即全國勞模)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03年6月19日,鍾南山因在抗非戰斗的卓越表現,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一項特等功。
2003年,鍾南山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榮譽稱號。
2004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2004年4月8日,鍾南山被授予中國國內衛生系統的最高榮譽稱號——白求恩獎章。
2016年6月1日,鍾南山榮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鍾南山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推動者」。
2019年12月18日,鍾南山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3、終南山道士的故事
野史詳見《神鵰俠侶》中王重陽真人的情感糾葛之心歷路程。
4、從阿房宮到秦嶺別墅,達官富豪為什麼迷戀終南山?
從風水上來說終南山為處於中國的一條龍脈上,大家對於龍脈的崇拜會自然而然想要親近,會覺得這是一塊風水寶地所以都比較迷戀終南山。
終南山地處中國南北大陸板塊碰撞拼合的主體部位,是中國南北天然的地質、地理、生態、氣候、環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線,有「中國天然動物園」、「亞洲天然植物園」之稱,以秦嶺造山帶地質遺跡、第四紀地質遺跡、地貌遺跡和古人類遺跡為特色。
終南山處於秦嶺的中間位置,秦嶺這個地方又是龍脈及黃河兩大水源地,是名副其實的一個寶地。而終南山就正好又在秦嶺的中間,更加屬於一個絕佳之地。
鍾南山的氣候好,適合居住。終南山上有多種氣候。因此這里會分布著很多的植被,彷彿存在的氧吧一般。居住在這里,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在這里人的壽命都能有所增長。所以說,這就是一個適合人來居住的好地方,是一個養生之地。有句俗語,壽比南山,指的就是終南山,這其實就說明終南山存在的時間久遠,歷史也悠久,屬於歷史文化發源地之一,所以說這里是比較能吸引人的一個地方。
鍾南山自古而來。都是大家想去的地方,不管是皇上還是王爺都想去。可能也是因此,在終南山一直留存著不少聖人居住的痕跡,有著一些神秘的故事在流傳。再加上有這么多歷史名人都喜歡來到這里,出於一種跟風的習慣,所以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些人跟風想要來到這里。
5、終南山生態原漿大師級
終南山 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陝西寶雞眉縣,東至陝西藍田,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主峰位於周至縣境內,海拔2604米。對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據傳楚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傳說今天樓觀台的說經台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道教產生後,尊老子為道祖,尹喜為文始真人,奉《道德經》為根本經典。於是樓觀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
自尹喜草創樓觀後,歷朝於終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樓觀之南築廟祀老子,漢武帝則於說經台北建老子祠。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道雲集樓觀,增修殿宇,開創了樓觀道派。
進入唐代,因唐宗室認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別是因樓觀道士岐暉曾贊助李淵起義,故李淵當了皇帝後,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武德(618-26年)初,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聖宮。當時主要建築有文始、三清、玄門等列祖殿,還有紫雲衍慶樓和景陽樓等,成為古樓觀的中心。以後歷代雖時有修葺,但屢遭兵燹,至清末,宗聖宮僅存殘垣斷壁 ,一片廢墟。此後,樓觀的中心便轉移到了說經台。新中國成立後,對古樓觀進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說經台為中心的建築群。
說經台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靈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聖殿。山門兩側有鍾、鼓二樓,對峙相望。山門前,有石階盤道,蜿蜒而至台頂。山門西側不遠處有一石砌泉池,名為上善池,內有一石雕龍頭終年吐水不斷。相傳元至元二年(1283年),周至地區發生瘟疫,無葯可醫,死者無數。當時樓觀台的監院張志堅,晚上作了個夢,夢見太上老君告訴他說:「山門前有塊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內有吾煉就之丹葯,可治民疫。」張監院醒來後覺得很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門前尋找,果然在西邊的石板下,挖出一泉。張監院忙令人取水給患時疫的道士飲用,兩個時辰後疫病神奇地痊癒了。消息傳出後,遠近百姓都來取水治病,時疫遂退。三年後翰林學士趙孟瞓來此游覽,聞聽此事十分驚奇,遂索紙筆大書「上善池」三字,取《道德經》「上善若水」之意。如今每逢廟會,香客仍爭飲此水以祛病延年。
說經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煉丹爐,傳為老子當年煉丹所用。台的東南方有一個「仰天池」,傳為老子當年打鐵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養性的「棲真亭」。台的西邊有化女泉,是老子教訓弟子徐甲之處。傳說老子西遊途中將一具白骨點化成英俊少年徐甲,抵達函谷關後,老子將七香草點化成美女考驗他,徐甲經不住誘惑,剛要有所動作,被老子用手一指,立即現出白骨原形。幸有尹喜為其求情,老子方又點化白骨為徐甲,並用拐杖怒觸地面,美女遂化成一眼清澈的泉水。此泉清洌,至今尚可飲用。台的東北方有一座老子墓,墓為橢圓形,冢方四米,佔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畢沅書「老子墓」碑石。
說經台北二里處為宗聖宮遺址。臨觀遺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9株歷經千年仍然蓊鬱青翠、蒼勁挺拔的古柏。當地群眾尊稱為「樓觀九老」。其中有一棵樹傳為老子當年系牛所用,被稱為「系牛柏」。樹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頭。西南隅有三棵樹,樹上結癭酷似三隻昂首展翅、活靈活現的蒼鷹,人們被之為「三鷹柏」。
樓觀台留存有不少珍貴的碑刻,如唐代歐陽詢撰書《大唐宗聖觀記碑》、載隸書《靈應頌》、蘇靈芝行書《唐老君顯見碑》、員半千隸書《唐宗聖觀主尹文操碑》,宋米芾行書《第一山》、蘇軾行書《游樓觀台題字》;元趙孟瞓隸書「上善池」碑等。當然,最有名的還是高文舉所書《道德經》碑兩通。其字體介於石鼓文和大篆之間,書法勁力蒼古,風格絢麗,近看是字,遠看如花,字字珠璣,如梅花初放,被後人譽為「梅花篆字碑」。兩通碑側各有七個冷僻的字,為一般《字典》所不載,據稱為老君十四字養生訣,其意為「玉爐燒煉延年葯,正道行修益氣丹」。
古人雲:「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里茸翠,以樓觀為最佳。」終南山樓觀台以其悠久的道教歷史、動人的神話傳說和眾多的文物遺跡,吸引著古往今來的信士遊客。
。終南山峻拔秀麗,如錦綉畫屏、聳立在西安市之西南。翠華山距西安市30公里,以奇峰異洞、清池古廟著稱。因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曾於山口(大峪口)建太乙官,故又稱大乙山。主要景點有太乙池、風洞、冰洞、翠華廟等。
太乙池為山間湖泊,傳為唐天寶年間地震造成,四周高峰環列,池面碧波盪漾,山光水影,風景十分優美,如泛舟湖上,可穿行
6、注重養生真的有利於延年益壽嗎?
是的,注重養生的人,才會健康,一個良好的習慣,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高興上班,快樂下班,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延年益壽。
7、如果我們也按照鍾南山院士的養生之道來生活,能活到106歲嗎?
為什麼是106歲?他自己沒活到這個歲數。
有些人能活超過106歲,有些活不到。這是跟人的稟賦有關的,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我與外環境的關系也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一般當醫生的都有自己的一套保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