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陸游養生詩

陸游養生詩

發布時間:2020-07-12 03:40:26

1、陸游是怎樣養生的呢

宋代詩人陸游,讀書寫作十分勤奮,但他活了86 歲,在古代詩人中,他是罕見的
一、登山陸游詩曰:「游山如讀書,深淺皆可樂。」「名山如高人,豈可久不見?」
(《夜坐忌剡溪》)他認為,好詩往往產生在旅途中:「君詩妙處吾能識,盡在
山程水驛中。就是在夢中,陸游也常常登山。」「久別名山憑夢到,每思舊友
取書看。」(《春日園中作》)
二、擊劍擊劍,練武,即是他的養生之道,也是他報效祖國,北伐抗金,所作的准
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新晴馬上》:「一劍飄然萬里身,白頭也復走京城。」陸
游還親手用劍刺死過一頭老虎。他在《夢行南鄭道中》一詩中寫道:「眈眈北山虎,食人不
知數,孤兒寡婦仇不報,日落風生行旅懼。我聞投袂起,大呼聞百步。」他的《懷惜》詩也
寫道:「挺劍刺乳虎,血濺貂裘殷。至今傳寫中,尚愧壯士顏。」可惜在現代社會,像這種能
揮劍刺虎,文武雙全的詩人是很難見到的了。
陸游在工作和寫作之餘常常去騎馬、舞劍,他常與友人「倚松論劍」,還寫下了「少
年學劍白猿公,曾破浮世十歲功」的詩句。
三掃地他認為,掃地可在多次彎腰、站立、運腕、移步的過程中,身體得到鍛煉。
他在詩中說:「按摩與導引,雖善亦多事。不如掃地去,延年至差異。」他的另一
首「掃地」詩意思是:掃帚放旁邊,有空就掃地。省得叫童奴,不能平血氣。
四、 垂鉤陸游喜歡釣魚。他在詩中寫道:「西風沙際矯輕鷗,盪日橋邊系釣舟。」
「花底清歌春載酒,江邊明月夜投竿。」「相從不厭閑風月,只有梅花與釣磯。」
五、美睡陸游在詩中多次提到「美睡」一詞,他認為,「美睡」是比美容更重要的養
生手段。陸游詩曰:「美睡常嫌鶯喚起,清愁卻要酒闌回。」「晝倦夜常成美睡,病多老卻未
全衰。」「美睡三竿日,安禪半篆香。」「放翁不管人間事,睡味無窮似蜜甜。」

2、描寫養生的古詩詞有哪些?

描寫養生的古詩詞有: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惜精養生

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養心要語》明胡文煥

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泰定養生主論》元王珪

縱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尊生八箋》明 高濂

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歲二十四泄,皆得二百歲。―――《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慾,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男貴寡慾養精,女貴平心養血。―――《廣嗣紀要》明萬全

精神養生

戒暴怒以養其性,少思慈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養其心。―――《續附·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趁取老來猶健,登臨莫放杯空。——宋·周紫芝《朝中措》

殘年所幸身猶健,閑事惟求耳不聞。——宋·陸游《獨坐閑詠》

老去身猶健,秋來日自長。——宋·陸游《小室》

3、十首陸游的詩

①初夏幽居偶題
展盡高槐日漸長,了無蜂蝶為花忙。
青梅旋摘宜鹽白,煮酒初嘗帶臘香。
林下光陰無一事,水邊窗戶有餘涼。
應門不用辭衰疾,車馬何由到野堂?
②梅花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③荷花
南浦清秋露冷時,凋紅片片已堪悲。
若教具眼高人看,風折霜枯似更奇。
④秋興
白發蕭蕭欲滿頭,歸來三見故山秋。
醉憑高閣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戰鐵衣空許國,五更畫角只生愁。
明朝煙雨桐江岸,且占丹楓系釣舟。
⑤春雨
擁被聽春雨,殘燈一點春。
吾兒歸漸近,何處宿長亭
⑥村舍雜書
東山石上茶,鷹爪初脫韝,雪落紅絲磑,香動銀毫甌。
爽如聞至言,餘味終日留,不知葉家白,亦復有此不?
⑦雜感
天際晴雲舒復卷,庭中風絮去還來。
人生自在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開?
⑧漁翁
文叔君房兩故人,可憐俱作白頭新。
桐江歸伴鄰翁醉,一笑相看意卻真。
⑨感舊絕句
南市夜夜上元燈,西鄰日日是清明。
青氈犢車碾花去,黃金馬鞭穿柳行。
⑩晨起
老病少睡眠,卧見天窗白。
棲鳥亦已鳴,一一翻去翮。
我起將何之,且復守書冊。
收歛萬里心,未厭容膝迮。
吾家讀書法,一字亦當核。
勉哉積新功,莫問幾時客。

4、求幾首關於 養生 的詩詞

1、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門行·龜雖壽》曹操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 陶淵明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負冬日》 白居易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煉氣功。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4、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5、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蘇沈良方》蘇軾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這首詩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

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6、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龔廷《攝養詩》

明代名醫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陸游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他詩中蘊含的獨特養生之道,可以使我們參悟到這位詩人的長壽秘訣,對現代人提高健康素養無疑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陸游鍾情食養,清淡為主。在諸多食療方法中,陸游似乎對食粥有所偏好。

他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卜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5、陸游是怎樣養生的?

陸游寫了一些養生詩,說明他重視養生之道。陸游認為食粥是長壽的最簡單方法,詩雲:

世人個個說長年,

不悟長年在眼前。

我得宛邱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

長年即長壽。神仙,是長壽的代換式,「食粥致神仙」,就是食粥能長壽。這是食粥長壽法。

陸游還有梳頭長壽法,有詩為證:

覺來忽見天已白,

短發蕭蕭起自梳。

中國歷來有梳頭長壽之說,因為頭上的穴位,通過梳子的刺激,使血液循環加快,有利於皮脂腺的分泌,這對防治神經衰弱、腦動脈硬化和腦血栓均有效。

陸游還有含飴弄孫長壽法,詩雲:

整書拂幾當閑嬉,

時與兒孫竹馬騎。

故爾小勞君會否?

戶樞流水即吾師。

「整書拂幾」是「動」,「含飴弄孫」也是「動」,總起來說,這長壽法是戶樞流水法。「戶樞流水」是修辭的用典,引自《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句,這里的「戶樞流水」是修辭的節縮法,即統括式。上面說的「含飴弄孫」就是逗小孩子玩,也是「動」,這與「戶樞流水」都是一種修辭的代換式。

陸游還有掃地長壽法,詩雲:

一帚常在堂,

有暇即掃地。

既省得堂奴,

亦以平血氣。

這也是「動」,「掃地」與「戶樞流水」在長壽這一點上是「同義結構」。陸游認為「按摩導引」不如「掃地」。其詩雲:

按摩與導引,

雖善亦多事。

不如掃地法,

延年直差異。

6、陸游八十種田詩講養生休閑寬心的

無題
躬逢百盛世,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年齡都給忘了。南宋詩人陸游詩雲:「養氣寬心不知度年,花開花落總欣然。淡泊寧靜三分喜知,八十九道十也少年。」陸游所處的那個時代,有這種境界的人畢竟回有也不多,哪能象今天,老年人個個放飛答好心情,想到的是健康長壽。

7、哪些詩可以養生

魏武帝曹操熱心於研究煉氣養性之理,以求健康長壽。在他的養生詩中,最精彩的一篇當推《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詩中寫道: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善於養神,是重要的修身養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壽的良方。東晉名士陶淵明《飲酒》詩曰: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家和萬事順,家和萬事興,家中人和,是人生幸福之泉。「詩聖」杜甫在安史之亂的年月里,顛沛流離,備受艱辛,體衰神傷。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體貼,小兒親昵。這在他的《江村》詩中得到印證: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復何求?

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溫馨的家庭生活給了詩人至純至厚的情,至深至廣的愛,才使他晚年一度過得安閑而自在一些。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 」之一就是勤煉氣功。他在《負冬日》詩中寫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

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這不是一般煉氣功的人所能達到的。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的一首詩,給人一個深刻的啟示: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編成《蘇沈良方》以濟世救人。他在一首養生健身詩中寫道:

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

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他詩中蘊含的獨特養生之道,可以使我們參悟到這位詩人的長壽秘訣,對現代人提高健康素養無疑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陸游鍾情食養,清淡為主。在諸多食療方法中,陸游似乎對食粥有所偏好。他寫道: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

他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卜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明代開國功臣,輔佐朱元璋打天下的軍師劉伯溫作過一首養生自娛詩:

買條黃牛可耕田,結間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無多日,且向山中過幾年。

為吏為官皆是夢,能詩能酒總神仙。

世間萬事皆增價,老了文章不值錢。

劉伯溫剛滿60歲,即看透世事,歸隱山林,給自己身心一派綠水青山,實現了返璞歸真,怡養天年。去過那「能詩能酒總神仙」的無拘無束輕松愉快逍遙自在的日子。明代名醫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詩的全文如下:

惜氣存精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
」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曹雪芹在《紅樓夢》一書中寫的《好了歌》頗耐人尋味: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家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愛,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蔡軒瑣記》中的《人心難足歌》是這樣寫的:

終日奔波只為飢,才教食足又思衣。

衣食若還多充足,洞房捻冷便思妻。

娶得妻來鴛被暖,奈何送老恐無兒。

有妻有子雙雙樂,終日思量屋舍低。

起得高樓並大廈,又無官職受人欺。

縣丞主薄皆嫌小,欲去朝中掛紫衣。

人心似海何時滿,奈何閻羅下帖追。

「閑掃蕭齋靜掃蠅,修行何必定如僧。」這是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在《偶成》詩中的詩句。他主張動靜結合,在讀書間隙不妨做點清掃書齋等事,既可活動筋骨,又可創造清潔的環境。袁枚享年82歲,被譽為「一代文星兼壽星」。到了古稀之後,從事掃書齋等活動已力不從心了,又該做何消遣呢?他在《遣懷雜詩》中寫道:

一笑老如此,做何消遣之?思量無別法,惟有多吟詩。

並寫道:

譬如將眠蠶,尚有未盡絲,何不快傾吐,一使千秋知。

字里行間充滿著樂觀進取遺囑後人的精神,頗能給人以啟迪。

清代東閣士閻敬銘寫的《不氣歌》更是使人猛悟: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

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危害太可懼,誠恐因氣命要去。

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養生之道雖無一定模式,但有規律可循。古今許多名人的養生詩歌,對自己的長壽經驗都有總結,值得我們今天學習借鑒。

8、陸游的詩要十首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書憤》
早歲哪知世事恨,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卜運算元·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釵頭鳳》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沈園懷舊》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其二: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夢游沈園》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沈園情詩》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盡淚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太匆匆

9、關於養生的古詩詞

養生詩詞 


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copy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百。―――《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度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知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道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10、陸游一生中寫那些著名的詩(十首)

七絕·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七絕·梅花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七絕·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七律·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
五律·假山擬宛陵先生體
疊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為負薪徑,中開釣魚庵。 谷聲應鍾鼓,波影倒松楠。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
七絕·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七律·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七律·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細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七絕·梅花絕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
七絕·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與陸游養生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