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養生之飲食吃什麼好
夏季養生吃什麼
1.西瓜
西瓜是敗火的寵物,素有「吃上兩塊瓜,葯物不用抓」的說法,其除煩止渴、養心安神作用頗大
2.蘿卜纓
蘿卜纓的維生素C是蘿卜的2-3倍。將蘿卜纓洗凈搗爛用紗布包起擠出菜汁喝下可以治療久治不愈的痢疾、習慣性腹瀉、慢性腸道炎等。蘿卜纓+馬齒莧緩解復習效果更好。
3.火龍果
火龍果富含花青素可以抗自由基、抗衰老;富含植物白蛋白能解毒;還富含鉀元素能輔助將血壓。火龍果的小黑子營養非常豐富,含的花青素更多。肥胖、便秘的人可多吃火龍果。
4.綠豆
綠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熱解毒之效。綠豆湯是民間最常用的消暑與解毒良葯,夏季常吃綠豆粥消暑養胃最佳。綠豆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心、胃熱盛及癰腫、丹毒等證,對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飲服綠豆,均有解救作用。
5.苦瓜
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壓之功,對中暑、痢疾、惡瘡等有防治作用。苦瓜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苦瓜還含有一種叫「多肽-P」類似胰島素的物質,有降糖功效,是防治糖尿病的佳品。苦瓜如烹調得法,淡淡苦味中帶有清香,別有一番風味,是夏季大眾喜歡的蔬菜。
6.楊梅
夏季養生吃楊梅最好,楊梅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之功效,多食不僅無傷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不僅可直接參與體內糖的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而且還有降血脂,阻止癌細胞在體內生成的功效。所含的果酸既能開胃生津,消食解暑,又有阻止體內的糖向脂肪轉化的功能,有助於減肥。楊梅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有抑製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對下痢不止者有良效。
2、夏季養生吃什麼好 謹記十個飲食小常識
很多朋友夏季心情煩躁,食慾不佳,晚上復也休息不好。推薦每日沖泡製蜂蜜水飲用,利用蜂蜜中大量的果糖,豐富的維生百素、礦物質、氨基酸度、酶類脂類等上百種營養物質來滋補調理,調理胃酸水平,調節知腸胃,改善消化系統的運作,緩道解夏季食慾不佳睡眠不良等問題。
3、夏季養生飲食有什麼?
1、夏天愛上火的伴侶,平常宜多吃些南瓜,能補中益氣、消炎解毒。可將其蒸食,或把南瓜切成小丁煮粥喝,這兩種吃法較為清淡,最宜夏食。
2、入夏,喝苦瓜汁可排毒解熱。苦瓜含贗鹼、尿素類等苦味物質,榨汁飲用能使身體迅速吸收其大量的有用成分,有助解熱防暑、消除委頓。
3、炎熱氣候喝點兒番茄豬肝湯,豬肝補血,而番茄中有大量的維生素 D,險些是大 西瓜 的10倍,且烹飪時也不易遭到粉碎,最適於夏天潤體美顏。
4、夏日飲食豆類「當家」!炎熱氣候讓人口乾舌燥,飲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不妨常吃扁豆、綠豆、赤小豆、黑豆等,都可解暑利濕,健脾益腎。
5、空氣溫度升高易使人上火,出現痰多、喉嚨乾燥等不適,此時不妨用 蜂蜜和蘿卜一起蒸著吃,可緩解初夏季候出現的肺火症狀,有清喉之效。
6、立夏後多喝 冬瓜 粥,將適量的冬瓜和 大米 同放鍋中,先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至瓜爛米熟粥稠即可。其可生津止渴,有清熱防暑的功效。
7、夏食虯龍蝦不宜貪多,其屬寒性食物,多吃容易傷脾胃,攝入過多氨基酸,也易造成 消化不良 ,建議每次食用最好不要超過半公斤。
8、長夏時節,消化系統的保護尤為重要,要避免多吃苦寒的工具,如冰大西瓜、特濃的 綠茶 等,這些苦寒之物吃患上過多,會耗損內氣。
4、夏季養生在飲食方面應注意什麼
1、夏天飲食要清淡
夏季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食用清淡之品,這有助於開胃增食,健脾助運。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呆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因此,夏季飲食宜注重選擇綠豆、白扁豆、西瓜、荔枝、蓮子、蠶蟲、蕎麥、大棗、豬肚、豬肉、牛肉、牛肚、雞肉、鴿肉、鵪鶉肉、鯽魚、烏龜、甲魚、蜂乳、蜂蜜、鴨肉、牛乳、鵝肉、豆腐漿、甘蔗、梨等。
2、夏天要吃利水滲濕的食物
因為夏天酷熱高溫,氣溫高,濕氣重,也侵入人體,因為天熱,喜冷飲,飲水多,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脾胃升降,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能健脾,脾健而升降運化功能恢復,便可以行其水濕。
3、夏天要多吃苦味的食物
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熱、高溫濕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熱,以燥其濕,便可以健脾,增進食慾。味酸的食物能收能澀,夏季汗多易傷陰,食酸能斂汗,能止泄瀉。如番茄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
4、夏天不能暴飲暴食
能暴飲暴食就是不能過飽,尤其晚餐更不應飽食。諺語說:「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黃帝內經?素問》指出:「飲食有節」、「無使過之」。老人、小孩消化力本來不強,夏季就更差,吃得過飽,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損,導致胃病。如果吃八成飽,食慾就會繼續增強。
5、夏天飲食粗細搭配
細糧與粗糧要適當配搭吃,一個星期應吃3餐粗糧,稀與干要適當安排。夏季以二稀一干為宜,早上吃麵食、豆漿,中餐吃干飯,晚上吃粥。葷食與蔬菜配製合理,夏天應以青菜、瓜類、豆類等蔬菜為主,輔以葷食。肉類以豬瘦肉、牛肉、鴨肉及魚蝦類為好。老人以魚類為主,輔以豬瘦肉、牛肉、鴨肉。
6、夏季要多吃殺菌蔬菜
夏季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製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5、夏季養生有哪些飲食宜忌?
夏天出汗多,飲水多,胃酸被沖淡,消化功能減弱致使食慾不振。因此,夏季飲食應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這樣才能收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少油膩,多苦酸少食過於油膩的大魚大肉及用糯米、黃米等製作的黏滯性食物,人食用後容易積滯於胃內,使胃液分泌增多、加重胃腸負擔、影響胃動力,出現返酸等症。要適當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熱,增進食慾。同時,中醫認為,味酸的食物能收濕利澀。夏季汗多傷陰,食酸能斂汗,止泄瀉。
少辛辣,多清淡夏季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食用清淡之品,有助於開胃增食,健脾助運。一些人錯誤地認為進食一些辛辣食物,能夠增進食慾。可是辛辣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從而引發胃炎、胃潰瘍等症。飲食清淡,並非頓頓吃稀食素,而應該保證足夠的營養,供應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少食溫熱性食物食物有性味之分,人體有寒熱之別。體質偏熱的人夏季尤其要少吃溫熱性、熱性食物。熱性食物主要有羊肉、狗肉、草魚、桂圓、椰子等。
少冷品,多溫水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慢慢衰退,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熱濕邪的侵襲,影響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飲冷飲,就會損害脾胃,導致泄瀉、腹痛之症發生。要留心補充水、鹽。單純補充水、鹽時,可視出汗多少而定,一次飲水量不宜太多,可採取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水溫以10℃上下為宜。粥、湯是每天飲食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能夠補充水、鹽的丟失,又易消化吸收。
6、夏季養生怎麼飲食?
夏季養生原則
一是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二是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葯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三是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四是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葯配合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葯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夏季養生飲食
飲食注意收發,對應節氣而食用。平時挑食需要注意。飲食對於養生來說,就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
比如蔬菜瓜果存在著南北差異,吃異地的瓜果容易引起身體不適。
養生更偏向於中醫,但是百度的詞條更教條一些,誤讓人理解為必須這么做才能養生。最大的變數在於自己的身體因素決定了,什麼時候 吃哪產的 什麼食物。而不是像西醫打這針就能怎樣。如同吃菜一樣。大家這段時期狂熱的追求養生,視為心動。容易受損。
以下是一些小項,根據個人的需要選擇。
(1)多吃瓜類: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經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凈、營養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 多吃涼性蔬菜:吃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瓜類蔬菜除南瓜屬溫性外,其餘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屬於涼性
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於涼性蔬菜。
(3)多吃「殺菌」蔬菜:夏季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製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夏季睡眠
保持床鋪整潔
夏天炎熱,易生菌,保持床鋪整潔不但可使人有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而且還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
夏季睡眠注意寢室的溫度、濕度 一般舒適的溫度為20-23℃,相對濕度50%-70%為佳。20℃以下會使人有寒冷的感覺,而超過23℃,會使人有熱的感覺,表現為難以入睡,甚至掀開被子。另外寢室的通風要好。
注意選用卧具
卧具對睡眠質量的影響特別大,床和被子要軟硬適當。在所有卧具中,枕頭、涼席的作用舉足輕重。枕頭不宜太高,在炎熱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頭會使頭頸長痱子,汗水浸濕枕頭沒有及時洗凈晾曬,汗臭霉臭味會使人昏頭昏腦。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木植物精細編織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國特有的瓷竹、毛竹為原料製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製作的涼枕。
午睡
對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來說,適時的午睡可以作為一種補償。但午睡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左右,不要過長。
夏季養生之運動
(1)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
(2)夏季人體能量消耗很大,運動時更要控制好強度。
(3)運動後別用冷飲降溫,有的人運動後習慣吃冷飲。事實上,在身體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吃冷飲會傷害腸胃。運動後溫稀鹽水是最好的飲料。
7、夏季養生飲食有哪些?
夏季可以吃紅豆紅棗排骨湯比較養生,紅豆去濕氣、紅棗健脾養胃,排骨可以提供人體必需的優質蛋白,維生素,尤其是豐富的鈣質,可以維護骨骼健康,具有益精補血之功效,
8、夏季養生食物有哪些
夏天養生食物一:綠豆
綠豆,又名青小豆,為豆科草本植物菜豆屬綠豆的成熟種子,在我國各地都有種植。因其營養豐富,可作綠豆粥、綠豆飯,或作糕,或發芽作菜,是我國人民的傳統豆類食物,故有「食中佳品,濟世之食谷」之美稱。在炎炎夏日,綠豆湯更是老百姓最喜歡的消暑飲料。
注意事項:綠豆性寒,脾胃虛寒、腎氣不足的人不宜多吃,或者需要與其他食物合理搭配才可作為膳食經常服用。由於綠豆具有解毒的功效,所以正在吃中葯的人不要多喝綠豆湯。
夏天養生食物二:紅豆
紅豆性平、味甘酸,由於紅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古人有「多食令人瘦」的說法。紅豆含熱量低,富含維生素E及鉀、鎂、磷、鋅、硒等活性成分,是典型的高鉀食物,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補血生乳等多種功效,在治療腸炎、痢疾、腹瀉以及瘡癰癤腫上都有良好的效果。
每到炎熱的夏天,人體極易水腫,喝紅豆湯是一種最好的消腫方法。水腫患者小便少,如在初時就用紅豆煲湯作為飲料,次日腫勢就可減退,連服六七天,可能完全消散。老年人夏季腿腳出現水腫,可以食用紅豆粥,抑制病情反復發作。紅豆除了防治各種水腫外,還可緩解因氣溫升高所致的心煩易怒、口渴煩躁等症。
夏天養生生物三:薏米
薏米像米更像仁,所以也有很多地方叫它薏仁。現在更多的人喜歡吃薏米,因為薏米獨特的生活環境讓它公害更少,它喜歡生長在陰濕的地帶,很多地方薏米都種在山裡或者小河邊。
薏米性微寒,所以並不適合煮粥或者單吃。與一些能起到溫補作用的食物一起煲湯就非常適合了,可以把雞腿、番茄與薏米一起燉煮,不但容易消化,而且能起到非常好的滋補效果。薏米不容易消化,所以盡量不要多吃,尤其是老人兒童以及胃寒胃炎的人,吃薏米的時候一定要適量,不要多吃。
夏天養生食物四:小米
小米又稱粟米,小米屬熱性,黃色,最補脾胃,早晨食用好。同時,米屬涼性,尤其適合在傍晚食用,可以多吃一些。而面屬熱性,最補心氣,冬種夏收,夏季食用最好。在我國北方許多婦女在生育後,都有用小米加紅糖來調養身體的傳統。小米熬粥營養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
優質小米米粒大小、顏色均勻,呈乳白色、黃色或金黃色,有光澤,很少有碎米,無蟲,無雜質。
綜上所述,以上四種夏天養生食物,是能幫助人們解決夏天的飲食狀況,而且綠豆還有解暑的作用。小米還能養胃。
9、夏季有哪些養生食譜
夏季養生四原則 一是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二是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葯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三是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四是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葯配合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葯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編輯本段夏季養生之心理篇 心理調節法 古代沒有空調設備,因此到了夏天,酷熱難當時,心 夏季養心 情就特別煩躁;現代人到了夏天,雖有條件使用空調,但在驕陽似火的日子裡,也容易心神不安。更何況,空調並非萬能用品,只有學會自我調節才是上策。 那麼應怎樣進行自我調節呢?《內經》說得好,應「夜卧早起(稍晚一點睡覺,是為了順應自然陰氣的不足;早些起床,是為了順應陽氣的充盛。睡眠不足可適當午睡),無厭於日,使志無怒(切勿因厭惡長日而心情煩躁,濫發脾氣),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要精神飽滿,成就夏季應有的秀美,並充分宣洩),若所愛在外(就像你面對所愛的對象,情志應充分外露而不需內藏)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這才是適應夏天的氣候,保護長養之氣的方法)」。妙就妙在:通篇講的是「氣」。夏季養生的關鍵是使人「無怒」,「氣旺」可充分地、正常地「宣洩」,但不能「亂」。心情煩躁就是「亂」,就是「逆」,就會使「神志」受傷,如秋天生瘧疾即由此而來。 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了。到了夏天,一方面可在客觀上利用飲食起居的調攝而保健(這在雜志上已有許多宣傳),另一方面則不可忽視主觀上的調息靜心。到了夏天,不妨有意作一些可以使人心曠神怡的活動:適當地晨練,適當地娛樂,適當地避暑休養,適當地男歡女愛……總之,入夏之時,養「心」為上,養「心」為先。謹記馬克思所說:「一份愉快的心情勝過十劑良葯」。 護心食物 夏天養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這些都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小米、玉米、豆類、魚類、洋蔥、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香蕉、蘋果等,少吃動物內臟、雞蛋黃、肥肉、魚子、蝦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咸魚、鹹菜等。 以下四種夏日常見護心瓜果大家可以多多食用。 西瓜:除煩止渴、清熱解暑。適用於熱盛傷津、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喉痹、口瘡等症。 黃瓜:皮綠汁多脆嫩鮮美,含水量約為97%,是生津解渴的佳品。鮮黃瓜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除濕、滑腸、鎮痛也有明顯效果,夏季便秘者宜多吃。 桃:生津、潤腸、活血、消積。適用於煩渴、血淤、大便不暢,小便不利,脹滿等症。每日午、晚飯後食用兩個。 注重心理調節 苦瓜:苦瓜味甘苦性寒,老瓜逐漸變黃紅色,味甘性平。它能除熱邪、解勞乏、清心明目,工作勞累的人可以多吃些。 養心運動 夏季運動量不宜過大、過於劇烈,應以運動後少許出汗為宜,以免運動量過大、出汗過多損傷心陰。對於夏季依然堅持鍛煉身體的人可以選擇練太極拳、太極拳動靜相兼,剛柔相濟,開合適度,起伏有致,身端形正不偏倚,正氣存於內而風邪不可侵,與自然的陰陽消長相吻合,可謂夏季最佳的養心運動之一。 不少人認為太極拳套路繁復,較難學。其實套路只代表形,光是簡單的站樁動作就頗有講究,兩眼輕合,雙腳自然站立,身端形正,雙膝微曲,心靜神寧,上虛下實,腳下生根。初學者可以從站樁開始,再逐步學習簡單的招式,重要的是配合呼吸。慢、深、長、勻的呼吸,不但能消除煩慮,還能對心臟的微細血管和經絡起到養護作用。 夏季養生之飲食篇 飲食注意收發,對應節氣而食用。平時挑食需要注意。飲食對於養生來說,就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 比如蔬菜瓜果存在著南北差異,吃異地的瓜果容易引起身體不適。 養生更偏向於中醫,但是百度的詞條更教條一些,誤讓人理解為必須這么做才能養生。最大的變數在於自己的身體因素決定了,什麼時候 吃哪產的 什麼食物。而不是像西醫打這針就能怎樣。如同吃菜一樣。大家這段時期狂熱的追求養生,視為心動。容易受損。 以下這些是一些小項,根據個人的需要自行選擇。 (1)多吃瓜類: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經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凈、營養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 多吃涼性蔬菜:吃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瓜類蔬菜除南瓜屬溫性外,其餘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屬於涼性 夏季養生食譜 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於涼性蔬菜。 (3)多吃「殺菌」蔬菜:夏季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製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夏日的膳食調養,應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且清淡為主。人們出汗多,食慾不好,可用各種營養保健粥來開胃,並調理身體。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與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濕、健脾止瀉。此外,紅小豆粥、薄荷粥、銀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同時,還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1)補充充足維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梨等新鮮果蔬; (2)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製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 (3)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
10、夏季養生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些什麼?
四季養生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內容之一,遵照四季的變化調整身體的飲食、起居、情志,從而達到防病養生的目的。夏季,是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盛的時節,酷暑炎熱同時濕氣加重。北京中醫葯大學東直門醫院腫瘤血液科主任醫師李忠表示,夏季不注意養生保健,病在秋季,加重在冬天;反之,在夏季保護好體內陽氣,就能為身體秋冬的健康打下基礎,整個秋冬季節順利度過。
夏季護陽 秋冬都受益
「夏季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節,也是最容易損傷的時節。」李忠指出,夏季氣候濕熱,高溫和潮濕容易對人體脾胃功能造成損害,如果人們不注意保護陽氣,在避暑、飲食時過分「貪涼」,則會造成脾胃功能運化失調,出現不愛進食、疲勞、腹瀉等症狀。
《黃帝內經》記載「夏傷於暑,秋為瘧疾」,意思是說夏天容易中暑,如果被暑邪傷害,也許當時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等到了秋天,人體可能出現瘧疾等疾病。所以在夏季注意調養身體各項機能尤為重要,而夏季養生的關鍵在於「春夏護陽」,就是倡導人們在夏季將身體陽氣調養充足,使五臟功能協調,秋季的腹瀉、冬季的咳喘都會減輕。人們常說的「冬病夏治」與之是相似的道理。
區分寒熱 對症調理
李忠介紹說,不少患者出現口腔潰瘍、大便不通等症狀後,認定自己是熱性體質,自行服用牛黃解毒類的去火葯物,或者吃綠豆湯等敗火的食物,結果病情非但沒好,反而越來越重。醫生把脈後,患者根本不是熱性體質,而是寒性。這是因為表現出來的「熱」性症狀並非實熱,而是虛火上炎的表現,這類患者在臨床中佔到80%,所以對於這種「虛症」的患者,清熱、降火的葯物並不能治病,而是要「熱以熱治、寒以寒治」。
中醫認為,人的體質分九種,一種正常體質叫平和質,其他八種為偏頗體質。但生活中九成人不了解自己屬於何種體質,很容易在飲食調養上出現問題,不僅病沒治好,反而起到加重的作用。所以區分寒熱、對症進補非常重要。
李忠認為,體質概念較為復雜,百姓不必完全接受和領悟,可以通過簡單的測評或診斷,了解自己是平和體質、寒性體質還是熱性體質之後,就能夠在日常飲食、調養方面更有針對性。一般來講,平和質人群是正常人群,在體質上沒有偏頗,在飲食上沒有特殊要求;寒性體質人群,身體虛寒,在夏季就要注意防寒,避免著涼,避免寒性食物和辛辣食物的攝入等;熱性體質人群,則要適當進行清熱去火。 腫瘤患者要「養陽」李忠表示,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夏季是非常關鍵的時節。作為消耗性疾病,很多腫瘤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抗腫瘤治療後往往血氣不足,身體陽氣呈現出衰敗的特徵,所以在夏季更應重視「養陽」。對於消化道系統腫瘤(胃癌、腸癌、肝癌)患者來說,大部分患者在術後表現為脾胃功能差,臨床上出現脾虛、濕盛的症狀,會出現口腔潰瘍、消化不良,對消化道系統腫瘤患者來說,在夏季要注意飲食調養。70%乳腺癌疾病與患者情志因素有關,不少乳腺癌患者在其他季節都很正常,一進入夏季就出現煩躁、失眠等症狀,心情的煩躁似乎「無法控制」。李忠表示,其實這是與節氣的變化密切相關的。對此,醫生一般會用葯進行適當干預,使病情早日恢復。很多消化道腫瘤、婦科腫瘤患者在夏季都要注意情志調節。生活習慣上順應自然陽氣變化,夜卧早起,使全身氣血通暢,避免疾病上身。養生度夏 小心兩個誤區◎誤區一:苦夏要多吃「苦」夏季陽氣旺盛,烈日炎炎,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甚至食量減少、體重減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苦夏」。在民間,「苦夏吃『苦』」的說法很是流行。李忠表示,其實,夏天多吃苦味食物並不正確。李忠解釋說,在五味中,苦與心相對應,苦入心,可旺心氣。夏季心火本旺,過重的苦味或進食苦味食物過多,會引起胃部不適,出現惡心、嘔吐或泄瀉等副作用;心火過旺則通過肺經宣發,會加重咳喘等疾病。李忠認為,夏季去火應以「減苦增辛」為原則,即少吃苦味、多吃辛味食物,如蘿卜、蔥白、姜、蒜等,這樣能夠避免心氣偏亢,並有補益肺氣、活血通竅、化濕的作用。另外,從「養心」角度來說,夏季適宜吃些有清心、養心、安神作用的食物,如棗仁、百合、小麥類等。◎誤區二:夏天出汗多可以排毒很多人在夏季愛吃火鍋,覺得出汗之後很舒服;有些不愛出汗的人為了發汗甚至吃熱性辛辣食物;還有些美容機構打出「出汗排毒」美容方法。李忠表示,夏季出汗過多會損傷人體陽氣,不利於健康。中醫認為,「汗血同源」。少量出汗可調節體溫,利於氣血調和,但如果出汗過多,不僅會耗津傷血,而且也能傷及陽氣,導致氣血兩傷、心失所養。大汗淋漓後,人體會感到口渴、口乾,如不及時補充水分,還容易虛脫。有些人在夏季得了感冒「捂汗」治療,這種做法更加不可取,夏季感冒應該以清熱解暑為主。夏季要避免大汗淋漓和劇烈運動,中午可以進行午睡,讓身體和心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時間以半小時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