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喝什麼湯潤肺?
1、胡蘿卜排骨湯
食療功效:胡蘿卜素可刺激人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維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保護氣管、支氣管和肺臟。β-胡蘿卜素有強抗氧化能力,有間接防癌功效。內含大量的維生素A是修復肝臟的重要營養素,長期喝酒、熬夜、服葯的人尤其需要補充。
排骨肥瘦適宜,不會攝入過多膽固醇,並且還具有滋陰壯陽、益精補血的功效,內含的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等,為強身健體、補充鈣質的好材料。陳皮有和中治胃、消食補氣的功效,和大肉一起食用,平時怕吃油膩消化不良的人便也可享用了。
2、翡翠南瓜湯
食療功效:南瓜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運作惟一的燃料,能製造好心情。中醫講南瓜性溫味甘,潤肺益氣。現代醫學實驗表明,南瓜還有預防前列腺疾病,防治動脈硬化,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南瓜皮含有果膠,可幫助皮膚保持水分。雞蛋和肉碎含有豐富的完全氨基酸,並且非常容易吸收。尤其是雞蛋,含有大量卵磷脂、腦磷脂和類固醇,是絕好的增強記憶力的健腦食品,並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促進肝細胞再生。肉蛋中含有的維生素B6,也有助於清除體內的致癌物質。
3、香蕉銀耳蓮子湯
食療功效:香蕉被稱為「智慧之果」,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因為吃了香蕉而獲得智慧。香蕉中含有大量快樂素5-羥色胺,影響大腦活動的每一方面,產生愉悅神經遞質,還能保護腦細胞免受「神經興奮毒素」的侵害。
另含有維生素A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維持正常生殖力,維生素B1有保e68a847a6431333431363062護神經元的作用。銀耳益氣清腸,滋陰潤肺,強心安神,其中的多糖成分可以提高機體對強刺激的耐受力。
蓮子中的生物鹼有抗心律不齊、降血壓、鎮靜的作用,其中的糖類對體弱者有補虛的作用,還能剋制過度的慾望,令人心平氣靜。
(1)冬季養生蘿卜湯擴展資料:
北方冬季,天氣乾燥,有的時候空氣質量不好,再加上室內供暖後空氣乾熱,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中醫所說的燥熱蘊肺,不少人會咳嗽不止,而且痰黃,還有胸悶氣促等症。
養肺潤肺,首先要潤燥,不僅要注意多喝水、多補水,還可喝點淡鹽水、蜂蜜水。「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北方初冬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乾燥而引起的便秘,可謂一舉三得。
養肺潤肺,飲食有講究,宜食烏骨雞、豬肺、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葡萄、菠菜、梨等,忌吃含辣椒、大蔥、生薑、肉桂等辛辣燥熱食品。需要提醒是,冬季進補應平補、清補,不宜攝人太多高熱量的食物,更不提倡盲目服用人參、鹿茸等滋補品。
現在不少人在熬制湯羹時,喜歡加人一些滋補中葯材。這也應咨詢大夫、專家意見,不可自己想當然,否則容易引起燥熱蘊肺,事與願違。
久咳不止的陰虛之人進補,更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如果自身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進補前不妨吃些蓮子、茯苓餅、芡實、山葯等。
養肺宣肺,還應重視精神調養,特別是陰虛的人,肝火易旺,動輒發脾氣,精神的調養就顯得非常重要,並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事物。
「笑能宣肺」,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笑中還會不自覺地深呼吸,清理呼吸道。在緊張的工作學習間隙,可以與親友外出遊玩散心,戶外運動,笑口常開,都有助於調攝精神,養肺宣肺。
2、冬天吃蘿卜搭配什麼是最養生
民諺有言,「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葯方。」這句話,除了說明白蘿卜是冬天的應季蔬菜外,還道出了它的食療功效。其實,白蘿卜還有不少「好搭檔」,有的可以營養互補,有的能讓滋補功效加倍。那麼冬天白蘿卜和什麼一起吃好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白蘿卜+羊肉:冬季吃羊肉可驅散寒冷、溫暖心胃,還能補氣益血、滋養肝臟、改善血液循環。但「肉生痰」,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如果和有清涼作用的白蘿卜一起燉著吃,不僅化痰、瀉火,而且還能解油膩,讓營養互補。
二、白蘿卜+鯽魚:白蘿卜和鯽魚煮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卜浸在奶白色的魚湯里,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慾。
三、白蘿卜+梨:可潤肺、清熱、化痰。梨有潤肺涼心、消痰去火的功效,跟白蘿卜一起榨汁喝,不僅能掩蓋白蘿卜的辛辣味,還可以讓食療功效加倍。冬季,脾胃不好的人,如果不能喝太涼的果汁,還可以將二者一起煮水喝。
四、白蘿卜+蔥:冬季,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感染風寒後,人會怕冷、怕風、出汗少、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此時應吃些讓人發熱的食物。把蔥段、薑片和白蘿卜片一起煮湯,有散寒、止咳的功效,這道湯還可預防感冒。
五、白蘿卜+海帶:海帶和紫菜含碘豐富。白蘿卜和海帶一起煮湯有化痰消腫的功效,對預防甲狀腺腫大有一定功效。
3、冬季滋補養生湯怎麼做好吃,冬季滋補養生湯
一、小鵪鶉銀耳蘑菇湯
材料:小鵪鶉1隻,鵪鶉蛋5顆,銀耳50克,蘑菇50克,西紅柿50克,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小鵪鶉洗凈,除去內臟,用精鹽、料酒腌制半小時。銀耳用溫水泡發,去蒂撕成小朵。蘑菇冼凈,撕成小片。
2、鵪鶉放湯鍋內,加冷水燒開,撇去浮沫,加精鹽調味,繼續燉至熟爛,取出放湯碗中。原湯燒開,放入銀耳、蘑菇、鵪鶉蛋稍煮,放入西紅柿,調入味精、胡椒粉,澆入鵪鶉湯碗中即可。
功效:美白養顏,益腎補虛。
二、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材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做法:
1、豬肺洗凈切塊,放入沸水中氽燙去血水,撈起沖洗干凈。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大塊;白茅根洗凈,切成小段;陳皮用水浸軟,颳去白瓢。
2、瓦煲內注入適量清水,放入豬肺、雪梨、白茅根和陳皮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中葯茅根和雪梨煲豬肺具清肺熱、潤肺燥的功效,茅根雪梨豬肺湯對於秋冬季身體燥熱、流鼻血、咳嗽、喉痛、唇舌乾燥等有食療的作用。
三、紅棗香菇烏雞湯
材料:烏骨雞一隻(約一斤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若干、生薑、料酒、鹽少許。
做法:
1、烏骨雞洗凈切塊,放在盆里,加入鹽、料酒、生薑腌15分鍾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洗凈,加入。
2、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鍋內,大蒸至水開,再轉中火蒸30-45分鍾。用筷子可輕松插入雞肉中即可熄火食用(中間要注意蒸鍋內的水,不要把水蒸幹了)。
功效:香菇烏雞湯可以補氣血、養顏、提高免疫力。香菇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並有防癌作用,用香菇和烏雞一起熬雞湯,香菇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湯內,可提高人體吸收率;對女人而言烏雞湯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
四、蘿卜鯽魚湯
材料:鯽魚、白蘿卜、蔥、姜、花雕酒、鹽。
做法:
1、鯽魚洗凈後瀝干,並用廚房紙巾擦乾表面水分。蘿卜去皮切條;蔥打結;姜切片。鍋內熱油,爆香幾片薑片,加入鯽魚煎透,煎至兩面的魚肉變色。鍋內加入足量的水(冷水、開水均可),加入蔥和姜,大火煮開,加入適量花雕酒,繼續煮至酒氣消散。
2、撇去浮沫後轉中火,保持一定的沸騰,加蓋燉煮至湯色發白(約30分鍾)。加入蘿卜條,繼續煮約10分鍾,加入少許鹽,略煮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消食化滯,明目潤膚。鯽魚湯有潤燥滋補的作用,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五、蘿卜羊肉湯
材料:羊腩肉750克白蘿卜一顆,香菜鹽,雞精,料酒,蔥,姜,胡椒粉。
做法:
1、將羊腩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洗凈切成絲。
2、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後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後,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
功效:蘿卜可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蘿卜羊肉湯,有溫補脾胃、健脾消積功效。
六、棗杞乳鴿湯
材料:乳鴿2隻、蔥1段、大棗10顆、姜3片、枸杞20顆、鹽1小勺、香油1/2小勺。
做法:
1、鴿子處理干凈,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燒開一壺水,將鴿子汆燙下並清洗,處理好的鴿子放進鍋里,放入切好的蔥段、薑片,加入大半鍋水開火,紅棗和枸杞事先用清水浸泡。
2、等到鍋里水燒開,用大勺將鍋中的浮沫打出,放入大棗轉最小火慢慢燉煮2小時;2小時後,鴿子基本燉好,將泡好的枸杞放入鍋中,加入1小勺鹽和幾滴香油,接著燉煮15分鍾。
功效:鴿肉有護肝補腎、益氣補血、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加入大棗和枸杞子煲湯,滋補效果更好。
七、番茄牛肉湯
材料:牛肉、洋蔥、土豆、番茄(西紅柿)、蔥白、生薑、迷迭香、番茄醬、黃油(butter)、水。
做法:
1、將牛肉切成合適的小塊,放入開水裡汆燙2-3分鍾,撈起洗凈血水備用;鍋洗凈,塗抹適量黃油,放入洋蔥丁、去皮切塊的土豆,少許干迷迭香,炒出香味。
2、倒入切成塊的番茄、蔥段、薑片繼續翻炒至到番茄變軟,溢出紅色湯汁;加入一大勺番茄醬、一枝鮮迷迭香,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將所有鍋內所有材料轉移到慢燉煲,煲制到牛肉軟爛、湯汁濃稠,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番茄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效。
八、蓮藕排骨湯
材料:排骨500g、蓮藕500g、薑片4大片、鹽10g。
做法:
1、豬肋排用流水清洗干凈,剔去多餘的油脂、血塊,用厚背廚刀剁成6cm左右的小段。燒開一鍋水,將排骨段放入沸水中汆燙,水重新沸騰後撇去血沫,撈出。
2、蓮藕切去兩頭的蒂,縱向刨開成兩半,清洗干凈,檢查藕眼內有無殘余泥沙,再切成長邊約6cm的滾刀塊。將排骨段放入湯鍋中,加薑片,注入3/4鍋的溫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煮15分鍾。放入蓮藕塊,轉成小火煮1小時。熄火後,往燉好的蓮藕排骨湯中調入鹽即可。
功效:蓮藕具有健脾開胃、益血生肌的功效;豬排骨提供人體豐富的鈣質,同時還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於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
4、冬季養生適合喝什麼湯
5、冬季吃什麼湯養生 大全
1、雙兒蘿卜湯
白蘿卜200克,水發黑木耳、水發銀耳各50克,清湯1 500毫升。
蔥段、青蒜、鹽、胡椒粉、醋、植物油。
白蘿卜去皮洗凈,切絲;水發銀耳、黑木耳去蒂洗凈,撕小朵;青蒜洗凈,切段。蔥段放入熱油鍋中爆香,加白蘿卜絲翻炒,倒清湯煮沸,加銀耳、黑木耳煮約30分鍾,加鹽、胡椒粉、醋調味,放青蒜段稍煮即可。
2、海帶黃豆湯
黃豆80克、水發海帶100克。
鹽、味精、蔥花。
黃豆洗凈,放入溫水浸泡軟,去皮,撈出備用;將海帶清洗干凈,切成細絲。鍋內加水,將黃豆先下鍋,煮至熟爛,加鹽,再下海帶絲和蔥花煮1 0分鍾至入昧,加入味精攪勻即可。
貼心小提示:海帶中含有較多的鋅元素,不僅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還能夠加快肌膚新陳代謝,改善膚質。
3、蘿卜杏仁湯
白蘿卜、胡蘿卜各200克,豬瘦肉50克,蜜棗1 O克,杏仁15克。
鹽。
白蘿卜、胡蘿卜均洗凈,切塊;豬瘦肉洗凈,切塊;杏仁、蜜棗均洗凈。將蘿卜塊、杏仁、豬瘦肉塊、蜜棗一起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4、荸薺木耳湯
荸薺200克、黑木耳30克。
姜絲、白糖、牛奶。
荸薺削去外皮,清水洗凈,搗碎用紗布絞取汁;黑木耳用溫水泡發,洗凈,擇去硬蒂,撕成小朵,入沸水鍋中焯熟備用。鍋置火上,加入適量清水及荸薺汁,大火煮沸,放入黑木耳、牛奶、姜絲煮沸。加入白糖溶化,攪勻即可。
6、白蘿卜,青蘿卜,紅蘿卜,冬季怎麼吃蘿卜最有益
想弄清這一問題,就必須明白冬吃蘿卜的養生機理和各種蘿卜的功效。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正確的養生方式和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不但達不到養生的功效,反而對身體有害。
中醫養生講究天人相應,因時而異,必須順應四季的氣候特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生與長屬陽,萬物生長靠太陽嘛,也就是中醫所謂的陽氣;相反,收與藏則屬陰。順應這一季節特點,因此,中醫養生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冬之所以主收,主藏,是因為氣候寒涼。同理,人體也一樣,如果體內有火,則不利於陽氣的內斂和收藏。所以,冬季養生宜用滋陰降火通氣的辦法。冬季吃蘿卜能起到養生的效果,就是因為蘿卜有降火順氣的功效。下面讓我們分析下,看看到底哪種蘿卜有這種功能?
白蘿卜,性涼,能消食、下氣、化痰。
青蘿卜,性涼,功效基本同白蘿卜。兩者屬於親戚,都是十字花科蘿卜屬,只是白蘿卜色白偏入肺經,青蘿卜色青偏入肝經,因為白色屬肺,青色屬肝,因此,青蘿卜偏於入肝清肝火,白蘿卜則偏於入肺清肺熱,兩者功效大同小異。
紅蘿卜是一種皮紅肉白的蘿卜,和青白蘿卜是同科同屬,歷代本草未做詳細描述,有說其性溫,但功效上又將其描述為清熱解毒,前後矛盾。
胡蘿卜,有的地方又將其稱為紅蘿卜,和皮紅肉白的紅蘿卜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雖然胡蘿卜也稱為蘿卜,但蘿卜以上三種蘿卜完全沒有血緣關系,其屬於傘形科胡蘿卜屬,關於胡蘿卜的功效,歷代描述出入較大,有言其能溫陽補腎者,又有言其能寬中下氣者,又攻又補,具體功效不甚明朗。
鑒於以上幾點,如果為達到飲食養生的目的,選用白蘿卜和青蘿卜療效最為可靠。另外,飲食養生除順應季節變化,因時而異外,還需因人而異,對於素體陽虛,體內寒氣較重,畏寒怕冷的人來說,過多食用蘿卜是無益的,反而要用溫補的辦法,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
蒸蘿卜,做餃子包子都好吃。
7、冬季有哪些養生食譜
冬季養生的食譜很多,這里簡單介紹幾個冬季養生食譜:1、蘿卜燉牛腩 2、栗子雞 3、山葯蘿卜排骨湯 4、花生雞腳湯 5、胡蘿卜燒羊肉 6、核桃仁粥7、粟米龍眼粥 等。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卜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