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鬼穀子 養生
武功很高,但傳說畢竟是傳說,誰也不知道真實的情況。誰也沒有見過他真實的打鬥。
2、道家的貴生、養生、樂生是什麼意思
貴生,指宣揚道家子華子學派以生命最為貴重的思想。樂生,指以生為樂。
養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2)道家莊養生吧擴展資料
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版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權一定的養形作用。
3、道家既然"齊生死",為何煉仙丹,求長生?
道家和道教是兩個概念,前面幾位已經說過了老莊的「齊生死」是指生和死是一樣的,他想告訴人們死亡並沒有什麼可怕的。這里的道是諸子百家裡的道家。而那些煉丹術士是道教,他們和道家 雖有一些淵源但已不是「齊生死」的道家,他們的道教大概產生於戰國時期,盛行於秦漢代左右,他們相當於古時候的化學家或工科人員這些人,他們在進行這長生不老著方面的研究,所以是煉仙丹,求長生。
4、庄政是什麼人?
莊周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戰國時期蒙人,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其故里在今民權縣順河鄉青蓮寺村。
莊子一生很窮,曾做過漆園吏這樣的小官,但不久就歸隱了。楚威王曾聘他作相,被他拒絕了。一生貧窮的莊子,思想是豐富的。他的思想集中體現在《莊子》一書中。
《莊子》一書,漢代著錄為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二篇,有十多萬字。其中《內篇》七篇,通常認為是莊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有莊周門人及後來道家的作品。
http://ke.baidu.com/view/3429.htm
5、道家養生
「追求道,體悟真」是道家養生思想的最高境界。
道家尊奉老子,其最高信仰是「道」,以信道、學道、修道、得道為目的。延年長生是道家養生的中心思想,成道必須修煉。道家養生吸取了中國古代醫學和氣功方面的知識並加以發展,與道家的修煉結合起來,主張性命雙修、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以復歸於自然之道。
道家養生版以自然天道為主,它的注意力主要著眼於人本身,強調自我生命活動的切身體驗。道家追求生命本質的解脫和精神的安寧,尤其強調精神的超然於人格的獨立。道家養生術方法眾多,特色鮮明而自成體系。其理徹上貫下,上及自然權之道,下至人體經脈氣穴。其法更是門派眾多、形式萬千,有直承老、庄的自然法門、清靜法門、虛無法門,也有從有為法術入手的導引養生法、呼吸吐納養生法、氣功養生法、內外丹養生法、房室養生法、飲食起居養生法等等,真可謂禮法完備、萬類俱全。
6、請高人介紹下老莊的道家養生功法
遠在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我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莊子,就認識到生老病死如同晝夜一樣,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他以古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的生死觀為訓,在生之年不尋歡作樂,空耗精力,也從不因為「老之將至」而畏懼死亡。莊子活到83歲,無疾而終,他的壽命比同時代的人平均壽命翻了一番多。
他的養生之術有四:
一是少私。他認為:「私」是萬惡之源,百病之根。一個人如果私心滿腹,遇事便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思想上終日不得其安,久之必致形勞精虧,積慮成疾,疲睏不堪,必「殆而已矣」。只有剔除求名貪財之心,使精神寬慰,「可以保身,可以養身,可以盡年」。心底無私的人,才能胸懷博大浩遠,不計較功名利祿,生活物質「取之有道」,才能夠知足常樂,心地坦盪,必獲大壽。「少私多壽」,是莊子總結的養生規律。
二是寡慾。「人慾不可絕,亦不可縱」。縱欲必招禍染病。一個人如果抑情慾,就不會欺男霸女,損腎傷尊;節食慾,就不會謀財害命,貪吃傷身;寡權欲,就不會投機鑽營,逢迎傷神。「多行不義必折壽」。只有做到知其榮、守其辱、安其身、圖其志、創其業、潔身自好的人,才堪稱大丈夫,偉男人。「寡慾多壽」,是莊子推崇的養生要訣。
三是清靜。莊子認為靜默祛病。如果一個人終日躁動不安,思想不能逸息,定會心力交瘁,百病叢生。他提倡,凡有志於養生者,都應當磨煉自我控制的能力,要善於在紛亂的環境中保持自我放鬆,自我穩定,做到輕松自如。為此,他首創了以「頭空、心靜、身松」為要領的「靜坐功」。「清靜多壽」,是莊子倡導的養生法則。
四是豁達。莊子認為「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莊子主張處世要樂觀。他曾形象地比喻說,水澤里的野鶴,十步一啄,百步一飲,消遙自得,幽閑自如,因而得以保生;而籠中之烏雖然飲食充足,但有翅難飛,蹦跳不能,成天低頭不鳴,無精打采,因之難以全生。一個人長期錮於自己設置的精神枷鎖之中,必然會憂愁苦惱,「病由心起」。「豁達多壽」,是莊子養生和處世的切身經驗。
7、道教或佛教中最會養生神仙是哪個?
佛教追求解脫,不以長壽養生為能。道教講究「長生久視」抄,也就是長壽。道教中最會養生的,要首推彭祖。
《列仙傳》載:"彭祖者,殷大夫也,襲姓篯名鏗,帝顓頊之孫、陸終氏之中子,歷夏至殷末壽八百餘歲。常食桂芝,善導引行氣。歷陽有彭祖仙室,前世禱請風雨,莫不輒百應。常有兩虎在祠左右,祠訖,地即有虎跡雲。後升仙而去。"
莊子這樣敘述彭祖的長壽之道:「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追引之士,度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8、什麼是道家養生功,修煉它有什麼作用?在哪裡可以系統的學習到?
就是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壽等等功效的功法,不急不緩,以人體的知最佳方式,在動靜之中,尋求身體機能的提升,生命的升華。道。。
貌似諸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就是,你可以學學,至於道家的回春功,混回元功等可以網上找找資料,可以聯系下基答本功。內功啥的還是順其自然,精氣充足,自然周天循環。
福生無量~
9、有誰知道莊子比較完整的生平事跡嗎?(附帶大致的時間)
莊子個人的生平事跡現在很難完全徹底查清了。因為莊子遠離廟堂、追求逍遙自得,所以史書上很少記錄他的事跡。我們只能通過《莊子》及其佚文大概了解,以下為張遠山著的《莊子復原本注譯》附錄五庄學分段年表中有關莊子生平的記錄:
莊子生平年表
前369年莊子生於宋國蒙邑,時為宋辟公〔恆侯〕十二年。《莊子》佚文有「宋桓侯」。辟公幼子宋君偃生年與莊子相當。
前3S3年莊子十七歲,齊威王僭稱「王」
前340年。年莊子三十歲,宋人惠施出任魏相。莊子弟子藺上且約於此年前後,生於宋國。
前337年莊子三十三歲宋君偃逐兄(宋君剔成)莊子辭漆園吏約在此後
前335年莊子三十五歲,魏惠王偕稱「王」莊子赴魏見魏惠王、蕙施(《秋水》、佚文),必在此後。
前328年莊子四十二歲,宋君偃僭稱「王」
前375年莊子四十五歲秦惠王、韓宣惠王僭稱「王「。莊子貶斥「宋王」「秦王,( 《曹商》)必在此後
前323年莊子四十七歲,『合縱」創始人公孫衍主持魏惠王、趙武靈王、韓宣惠王、燕易王、中山王「五國相王」,相互承認僭稱「王」,《史記•魯世家》:「是時六國皆稱王「
前322年莊子四+八歲,「連橫創始人秦相張儀游說魏惠王聯秦攻齊。惠施罷相返宋,首次與莊子盤桓。「惠子從車百乘以過孟諸,莊子見之,棄其餘魚」(《莊子》佚文、《淮南子》),發生月於惠施返宋之時《逍遙游》:「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瓤之種」撰於庄惠首次盤桓之後。
前320年莊子衛五十歲,莊子再傳弟子魏牟約於此年前後,生於中山
前319年莊子衛五十一歲,魏惠王卒,魏襄王立。張儀罷相返秦。惠施離宋返魏,圖謀復相失敗。
前316年莊子五十四歲,燕王哈禪位燕相子之,燕國大亂。
前313年莊子五十七歲,孟軻鼓動齊宣王伐燕,燕王噲、燕相子之皆死。「之、噲讓而絕「(《秋水》)。
前311年莊子五十九歲,燕昭王立,築黃金台招賢,蘇秦、樂毅、鄒衍往燕
前305年莊子六十五歲,惠施在魏都大梁公布「歷物」學說,多天下辯者齊集大梁,韓人桓團、趙人公孫龍擊敗惠施
(《惠施》)。『惠子(謂莊子):「今夫儒墨楊秉,且方與我以辯。」(《徐無鬼》)。中山公子魏牟崇信公孫(《列子•仲尼》)惠施辯論失敗返宋,再次與莊子盤桓
前300年莊子七十歲,惠施卒於宋葬於宋(《徐無鬼》)《齊物論》:「惠子之知幾乎?故載之末年。「撰與此後。
前296年莊子七十四歲,趙武靈王伐滅中山中山公子魏牟流落江湖,「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巍闕之下」,問道於楚人詹何(《讓王》。後成莊子再傳弟子,其師或即藺且
前296年莊子八十二歲,秦昭王僭稱「西帝」齊愍王僭稱「東帝』,月余迫於國際壓力撤銷「雞廱也,豕零也,是時為帝者也,何可勝言?(《管仲》)
前286年莊子八十四歲卒於宋國蒙邑臨終反對弟子對其厚葬(《曹商》、《莊子》佚文)。遺著內篇七,一萬三三千餘言。燕使蘇秦唆使齊愍王伐滅宋,宋王偃卒干魏國溫邑。
10、我要養生,有在行的嗎?
進山修養,清心寡慾,從大腦神經清理休息開始,凈化身心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