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做到養生健康飲酒
對於喝酒的朋友來說,想要做到養生和健康有不耽誤自己喝酒,在這里介紹幾種葯酒給大家,同時需要說明一下,愛好喝酒的朋友們,葯酒雖好但不要貪杯哦!要節制!廢話不多說了!
1.益氣復元酒
【組成】黨參15克、茯苓15克、熟地15克、白術10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川芎5克、龍眼肉50克、桂花60克、冰糖200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先將以上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後裝入紗布袋中封口包好,放入黃酒中密封浸泡10日左右,開封後,取出葯袋,將酒中的葯渣濾清,再放入冰糖,一周後即可飲用。
【功效】安神催眠、健胃消食、烏發養顏。
【適用范圍】適宜脾胃虛弱、四肢乏力、須發早白等症。
【分析】黨參性平味甘,歸脾、肺二經,有益氣補血、生津止渴之功效。茯苓服用後能夠利水消腫,安神健脾。熟地黃主治腎陰不足,潮熱盜汗等症。以上諸味合用有健胃消食,潤澤秀發、安神靜心之功效。
【服法】每日一次,每次15毫升,睡前溫服。
【注意事項】腦溢血後遺症者禁止服用。
2.益氣養血酒
【組成】黃芪15克、茯苓15克、當歸8克、生地黃8克、熟地黃8克、黨參6克、白術6克、麥冬5克、陳皮5克、山茱萸6克、枸杞子6克、川芎
6克、防風6克、龍眼肉4克、五味子5克、龜板膠6克、黃酒1000毫升、冰糖200克
【製作】將以上葯劑研磨成粉末狀放入紗布袋中封好口,將葯袋放入黃酒中,加入冰糖,然後隔水加熱一小時,待葯劑冷卻後密封好,七天後取出葯袋,過濾葯渣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益胃、潤燥通便、靜心安神。
【適用范圍】適宜脾胃虛弱、氣血虧虛、須發早白、便秘等症。
【分析】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脾、肺二經,能夠補氣生陽、托毒生肌,主要用於脾肺氣虛、體表自汗、肌體浮腫等症。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脾、腎三經,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脾虛等症。以上諸味合用,有健脾益胃、潤燥通便、靜心安神之功效。
【服法】每日一至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者及孕婦禁止服用。
3.參歸益壽酒
【組成】當歸10克、白芍6克、熟地黃12克、川芎4克、人參3克、白術9克、茯苓5克、炙甘草5克、五加皮25克、紅棗12克、核桃肉12克、
糯米酒1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葯劑研磨成末,裝入紗布袋中封口,將葯袋放入酒壇內,加入糯米酒,然後將酒壇隔水加熱一小時,冷卻後密封壇口,三周後啟封取出葯袋,過濾葯渣,酒液澄清後即可飲用。
【功效】促進食慾、固腎安神、滋陰補血。
【適用范圍】適宜食慾不振、陽痿不育、氣血虧虛等症。
【分析】當歸性溫味甘,歸心、肝、脾三經,有活血補血、潤腸通便之功效。主要用於血虛、月經不調、腹痛、便秘等症。熟地黃性溫味甘,也屬於補血類葯物。核桃肉能夠滋陰潤燥,適合於便秘等症。以上諸味合用,有促進食慾、固腎安神、滋陰補血之功效。
【服法】每日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孕婦、陰虛火旺者禁服。
4.桂圓構杞酒
【組成】桂圓肉50克、枸杞子25克、當歸15克、菊花15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原料搗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封好口,放入黃酒中密封浸泡,大約浸泡一個月啟封,取出葯袋,過濾葯渣,使酒液澄清後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固腎、補血益精、強身健體。
【適用范圍】適宜身體虛弱、失眠健忘等症。
【分析】桂圓肉又名龍眼肉,其性溫味甘,歸心、脾二經,有補益心脾之功效,經常服用還能夠安神靜心,對失眠健忘、心情焦躁等症有明顯的治療作用。當歸有活血補血之功效,經常服用能夠改善血虛面黃的情況。加以枸杞子可以滋陰養顏。本方適宜氣血虧虛者服用。
【服法】每日一至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肺熱咳嗽者禁服。
5.溫腎益肝酒
【組成】牛膝40克、何首烏30克、枸杞子20克、麥冬10克、生地黃10克、天冬10克、熟地黃10克、當歸10克、人參10克、肉桂5克、黃酒
1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葯劑搗碎後,裝入紗布袋中,封好口,放入盛有黃酒的壇中浸泡,約一周後即可開封,取出葯袋,過濾葯渣,直至酒液澄清後即可飲用。
【功效】補腎益肝、潤燥通便、滋陰壯陽。
【適用范圍】適宜肝皆陰虧、須發早白、小便不暢等症。
【分析】牛膝屬於活血化瘀類葯物,其性平味苦酸,歸肝、腎二經,有補益肝腎,活血化瘀、通尿利淋之功效。主治月經不調、下肢無力、小便不利等症。何首烏屬於補血類葯物,對氣血虛弱等症有明顯的功效,經常服用還能夠緩解須發早白的症狀。以上諸味合用,有補腎益肝、潤燥通便、滋陰壯陽之功效。
【服法】每日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肺熱、感冒者禁服。
6.回春養元酒
【組成】人參25克、蒸枝肉800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蒸枝去皮和核備用,人參洗凈後切成薄片,將荔枝和人參片放入紗布袋中,封好口,放進酒壇中,加入黃酒密封浸泡,約三日後即可啟封飲用。
【功效】生津止渴、護膚養顏、安神補腦。
【適用范圍】適宜失眠多夢、皮膚干濕、體質虛弱等症。
【分析】人參屬於補益元氣的葯物,其性微溫,味甘苦,歸脾、肺二經,有大補元氣、健脾益肺、安神益智之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氣虛欲脫、脾氣不足、肺氣虧虛、心神不寧等症。荔枝肉中營養極為豐富,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水分、維生素C及礦物質,經常食用能夠滋潤皮膚、滋陰養顏,是美容佳品。二者合用能夠促進睡眠、保護皮膚,是日常美容保健良方。
【服法】每日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肺熱咳嗽、感冒發燒等症不宜服用。
7.扶正固本酒
【組成】人參8克、山葯8克、枸杞子8克、五味子5克、麥冬5克、生地黃8克、熟地黃8克、天冬8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葯劑搗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封好口,將葯袋置於裝有黃酒的酒壇中,密封浸泡,約兩周後開封取出葯袋,將葯渣過濾澄淸酒液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益氣、補益腎脾、潤腸通便。
【適用范圍】適宜腎脾虧虛、陽痿滑精、須發早白、便秘等症。
【分析】人參和山葯均屬於補氣類葯物,服用後能夠安神靜心、補益元氣,對氣血虛弱、心神不寧等症有明顯的治癒作用。五味子性溫味酸,歸肺、腎、心三經,有滋腎斂肺、生津斂汗、安神寧心之功效。以上幾味合用配以黃酒能夠達到補宜元氣、潤燥通便、安神催眠之功效。
【服法】每日兩次,早晚飯前各一次,每次10毫升。
【注意事項】感冒、內火旺盛者禁服。
8.參芪補氣酒
【組成】黃芪30克、人參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當歸30克、桂枝60克、低度白酒2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葯劑研磨成末狀,放入紗布袋中,封好袋口,放入裝有白酒的壇中,密封浸泡,一個月後即可開封,取出葯袋,濾清雜質後便可飲用。
【功效】強身健體、大補元氣、健胃消食。
【適用范圍】適宜身體虛弱、氣血不足、消化不良等症。
【分析】黃芪與人參屬於補氣的理想良葯,經常服用能夠補氣益血、利尿消腫。白與、當歸有活血止血、潤腸、止痛、柔肝明目之功效。主要用於月經不調、須發早白、肝氣不合、兩助脹痛等症。以上諸味合用,有強身健體、大補元氣、健胃消食之功效。本方是益氣補血的理想葯酒,適合氣血虛弱者經常服用。
【服法】每日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感冒者及孕婦禁服。
2、如何喝酒才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中醫養生:適當的喝酒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但是喝酒成性那就會危害健康
古人最嚮往的一種生活態度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這說明喝酒在古代也是一種使人開心快樂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是現代的人們對於酒的態度改變了很多,喝酒本來是一件對健康很有益的事情,在我小的時候在爺爺奶奶這個輩分的親戚家中很容易見到他們所制的葯酒,酒中浸泡這人參、靈芝等葯材,葯材可以藉助酒力充分的發揮出他的葯力,酒又可以達到加速人體血液循環、活血化瘀的功效,所以喝酒本身對健康是很有益處的。
但是現代的人們對於喝酒更多的是為了達到一些商業目的,為了自己的前途或者是業績拚命喝酒,大量的喝酒會損害我們的肝臟,肝臟在達到解酒的上限後就會導致酒精入侵到肝臟中,從而可能導致患上酒精肝等疾病。所以長期醺酒的朋友要開始注意了,出現以下情況就是你的身體出了問題,真的不可以在喝酒了。
長期喝酒肯定是會引起肝功能的損壞,在肝臟出現問題時會表現出鼻頭發紅、面部發黃的症狀,所以只要你一喝酒鼻頭出現發紅或者是面部發黃的現象,你就要趕快停止喝酒,避免肝硬化,長期醺酒會導致血液中凝血因子減少,這種物質的作用是與血小板一起修補破損的血管,如果你在流鼻血或者是傷口流血不止的時候就要禁止飲酒,防治疾病的發生,還有就是飲酒後會產生嘔吐的現象的話,那就可能肝臟已經患病已經達不到解酒的功能了,要及時的上醫院檢查。
如果你已經懸崖勒馬已經戒酒了,那麼我在向您推薦一些養肝食物讓你的肝臟更快的好起來,比如枸杞、芹菜、烏梅等,這些都會幫助我們清理我們的肝臟,讓毒素迅速的從肝臟排出,還可以加強肝臟的解毒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的功效。
3、女人養生美顏酒該怎麼製作?
青梅酒 -
青梅酒既有水果酒的果香甜柔,又具有蒸餾酒的濃烈,其味微酸中帶醇厚甘甜,可以長年陳放。青梅酒具有調理腸胃、澄清血液、治療風濕痛及中暑積食、消除疲勞和美容的功效,下面介紹青梅酒的製作方法:一、材料:青梅(清明節後採收新鮮和完整的為佳);冰糖;酒(可用米酒、稻香酒、威士忌等);玻璃罐(選擇寬口的,大小隨意);洗滌之盆具;小刀或竹簽。二、泡製法:首先,將青梅洗滌干凈(也可用少量米酒進行洗洗),擦乾水份或晾乾(這一點很重要);用小刀或竹簽將青梅的果蒂挑除。將玻璃罐以少許米酒刷洗干凈,放入干凈之梅子、冰糖,再倒入酒,蓋緊密封。配料比例:青梅5斤、冰糖3-4斤,白酒(35度)8-10斤(米酒或稻香酒)。此配比含糖度約18%,酒精度16-18%。青梅數量增減,其他配製比例以此類推。多加糖則甜度增加,酒精度減低。冰糖可分三次於頭三個月按月添加,更能使酒層次悠長多元,同時保持梅子形狀飽滿不皺縮。浸泡時間少則3至10個月,長則15至18個月均可,經久積累越見深厚醇美。浸泡時宜將玻璃罐置於溫度較高或有陽光斜照之場所,如閣樓、陽台,不要放在地下室。三、食用:取出飲用宜直接傾倒或用干凈沒有水份的湯勺舀出,然後再封緊蓋子,此時將玻璃罐轉置於室內恆溫下保存即可。果肉可不用撈出,繼續浸漬。喝完酒後剩餘的梅子可當做酒梅食用,或加入煮沸過的冰糖浸泡,約一個月,當蜜餞食用。
4、有什麼養生的泡酒方法啊?
養生的泡酒方法有以下幾種; 益腎明目酒 (民間驗方) 配方:肉蓯蓉、巴戟天、遠志、川牛膝、五味子、續斷各35克,覆盆子50克,山萸肉30克,醇酒1000克. 製法:將上葯共搗為粗末,用夏白布袋盛,置於凈壇中,注酒浸之密封口,舂夏5日,秋冬7日,然後添冷開水1000克,合均備用. 功效:益腎補肝,養心,聰耳明目,悅容顏.適用於肝腎虛損,耳聾目昏,腰酸腿困,神疲力衰等症.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服10-15毫升. 山萸蓯蓉酒 (驗方) 配方:肉蓯蓉60克,山蕷25克,五味子35克,炒杜仲40克,川牛膝、菟絲子、白伏苓、澤瀉、熟地、山萸肉、巴戟天、遠志各30克,醇酒2000克. 製法:上葯共加工搗碎,用絹袋或細紗布盛之,放入凈瓷壇或瓦罐內,倒入醇酒浸泡,封口.舂夏5日,秋冬7日,既可開封,取去葯袋,過濾澄清既成. 功效:滋補肝腎.適用於肝腎虧損,頭昏耳鳴,耳聾,怔仲健忘,腰腳軟弱,肢體不溫等症.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服10-15毫升. 淫羊藿蓯蓉酒 (補品補葯與補益良方) 配方:肉蓯蓉50克,淫羊藿100克,白酒(或米酒)1000克. 製法:將上葯加工碎,浸入酒中,封蓋,置陰涼處,每日搖晃數下,7天後開封即可飲用. 功效:補腎壯陽.適用於腎陽虛之陽痿,宮寒不孕,腰膝酸痛等症. 服法:每日3次,每次飲服10-15毫升. 毓麟酒方 (奇方類編) 配方:肉蓯蓉、覆盆子、炒補骨脂各30克、桑椹、枸杞子、菟絲子、韭子、楮實子、巴戟天各23克,山萸肉、牛膝各22克,連須15克,蛇床子、炒山葯、木香各7.5克,白酒3000克. 製法:將上葯加工成粗末,裝入紗布袋內,與白酒共置入容器內,密封,隔水煮4小時後,埋入土中2天,退火氣既成. 功效:補肝益腎,助陽固精.適用於陽痿,早泄,補育.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20毫升. 鹿齡集酒 (養身長壽保健法) 配方:肉蓯蓉20克.人參.熟地各15克,海馬.鹿茸各10克,白酒1000克. 製法:將人參、鹿茸研為粗末,再與其它葯物一起用白酒浸泡1個月,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補血,補腎壯陽.適用於氣虛及腎陽虛出現的腰膝酸軟,性功能衰退,耳鳴,或由於腎陽虛而致的男性不育症.此方能明顯地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並且對骨髓造血的機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服10毫升. 注意:感冒發熱、高血壓等患者忌服. 脾腎兩助酒 (中國醫學大辭典) 配方:肉蓯蓉、白術、青皮、生地、後朴、杜仲、破故紙、廣陳皮、川椒、巴戟肉、白茯苓、小茴香各30克,青鹽15克,黑豆 醫療器械60克,白酒1500克. 製法:將白術土炒,後朴、杜仲分別以薑汁炒,破故紙、黑豆分別微炒,廣陳皮去凈白.上14味葯共倒為粗末,白夏布或絹袋貯,置凈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口,舂夏7日,秋冬10日後開取. 功效:添精益髓、健脾養胃,久服身體健康.適用於脾腎兩衰,男子陽痿,女子經水不調,赤白帶下. 服法:每日早、晚 空腹溫服1-2杯. 注意:勿食牛、馬肉.婦女受胎不可再服用. 萬靈至寶仙酒 (三補簡便驗方) 配方:肉蓯蓉、仙茅各60克,淫羊藿150克,當歸120克,雄黃、黃柏、知母各30克,白酒3500克. 製法:將上葯切碎,同白酒3500克裝入瓶內封固,桑柴文武火懸瓶煮6小時,再埋地內3晝夜(去火毒),取出.待7日後將葯撈出,曬干為末,稻米面打為糊丸(桐子大)待用. 功效:生精血,益腎水,進飲食,助陽補陰,健身強體.適用於男子陽痿,遺精,滑精,白濁,小便淋瀝不盡,以及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諸風雜症等.還治婦女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腹冷臍痛,不孕症等. 服法:酒葯同服,每日早、晚服葯丸30粒,葯酒30毫升. 注意:忌食牛肉,勿入鐵器. 劉明漢補腎生精酒 (養身長壽保健法) 配方:肉蓯蓉50克,淫羊藿125克,鎖陽、巴戟天、黃芪、熟地各62克,棗皮、制附片、肉桂、當歸、各22克枸杞子、桑椹子、菟絲子各34克,韭子、前仁各16克,甘草25克,白酒2500克. 製法:將上葯加工碎,裝入絹布袋,扎緊口,放入壇內,倒入白酒,加蓋密封,置陰涼處.7-15天後開封,取去葯袋,過濾澄清既成. 功效:補腎益精,滋陰壯陽,抗老延年.適用於腎虛陽痿,精子減少症,腰酸膝軟,四肢無力,耳鳴,眼花等.是治男性不育的良方.健康男性服用,可收保健強身之效. 服法:每日3次,每次25-50毫升,飯前就菜飲服. 注意:感冒發熱、肝病、胃腸病患者,不宜服用. 仙靈脾酒 (中國中醫獨特療法大全) 配方:肉蓯蓉、益母草、當歸、川芎、赤芍、烏葯各30克、仙靈脾100克,白酒、甜酒各500克. 製法:將上葯搗粗碎裝入細紗布內,扎緊口,置於小壇里,倒入甜酒、白酒密封浸泡3-5天,棄去葯渣既成. 功效:益腎補元.適用於腎虧所致的不孕症. 服法:早、晚各一次,每次飲服25毫升. 延壽獲嗣酒 (惠直堂經驗方) 配方:肉蓯蓉、覆盆子、炒山葯、炒芡實、伏神、柏子仁、沙苑子、山萸肉、麥門冬、牛膝各15克,生地黃45克,鹿茸25克,龍眼肉、核桃肉各10克、,白酒3000克. 製法:將上葯加工成小片,與白酒共置入容器中,密封後隔水煮7小時,然後埋入土中3日,退火氣後即可服用. 功效:補精添髓,健身益壽.適用於素體虛弱,不耐風寒勞役,或思慮過度致氣血兩虧,或半身不遂,手足萎痹,或精元虛冷,久而不孕,或頻數流產. 服法:每晚睡前服15-50毫升,勿令醉.男女均可服用,服百日後,身體便可恢復正常. 肉蓯蓉酒 (民間驗方) 配方:肉蓯蓉60克,肉豆蔻、山萸肉各30克,硃砂10克白酒1200克. 製法:先將硃砂細研為末,備用,再將其餘各葯粗碎,盛入細紗布袋,置於壇中,加白酒, 醫療論壇然後將硃砂末撒進,攪勻,加蓋密封,置陰涼處.每日搖動數下 陽光醫療,經7天後即可開封飲用. 功效:溫補脾腎,養精血,安神.適用於脾腎兩虛引起的腰酸遺精,脘腹作痛,食慾不振,泄瀉,兼見心神不寧等症.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飲服10-15毫升. 注意:不宜久服,病癒既止. 蛤蚧參茸酒 (經驗方) 配方:肉蓯蓉、人參各30克,鹿茸6克,蛤蚧一對,巴戟天、桑螵蛸各20克,白酒2000克. 製法:將鹿茸切成薄片,人參碎成小段,蛤蚧去掉頭足,碎成小塊.其餘3味葯均粗碎,同前葯用紗布袋盛之,扎緊口.再將酒倒入小壇內,放入葯袋,加蓋密封,置陰涼處,經常搖動數下,經14天後即可開封飲服. 功效:補元氣,壯腎陽,益精血,強腰膝.適用於元氣虧損,神疲食少,氣短喘促,精神委靡,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夢遺滑精,腰膝寒冷酸痛,下肢軟弱無力,女子宮寒及肚腹冷痛等症.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10-15毫升. 期頤酒 (同壽錄) 配方:肉蓯蓉、菟絲子、淫羊藿各24克,陳皮、金釵石斛、牛膝、枸杞子各15克,紅棗62克,仙茅、黑豆各30克,無灰好黃酒2000克,好燒酒4500克. 製法:將上葯制為粗末,裝入絹袋,浸入上述兩種酒中,封固容器,隔水加熱1.5小時,然後取出,埋於土中7 醫療人才天,取出後便可飲用. 功效:補腎陽,益精血.適用於老年腎陽不振,精血不足,腰酸無力,小便頻數,耳鳴,視物昏花等症,偏於陽虛體質者,也可飲用 . 服法:適量飲用. 四補酒 (聖濟總錄) 配方:肉蓯蓉、柏子仁、何首烏、牛膝各30克,白酒1000克. 製法:將上葯加工切碎,入凈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固,置陰涼處,每日搖晃數下,春夏10日,秋冬20日,澄清既得. 功效:益氣血,補五臟,悅顏色.適用於氣血不足,心慌氣短等症. 服法:每日2次,每次飲服10-15毫升.
5、用什麼泡酒養生
常見養生葯酒配方
1.王益酒
【配方】 蜜 炙黃芪250g 生炒白術各100g 熟地黃250g 枸杞子250g玉竹250g 白酒1500ml
【功用】補氣養血,滋陰補腎。
【製法】1 將所有葯材洗凈後研細碎,裝入紗布袋中; 2 與白酒一起放入砂鍋內,上火煎煮40分鍾; 3 過濾去渣留液,入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1次,臨睡前飲用。
【葯材功效解析】玉竹:甘平之味,養陰生津,潤肺養胃。
黃芪:甘溫益氣。
白術:健脾助運。
地黃:養血活血。
枸杞子:補肝腎之陰。
此酒力緩,久飲對先天、後天不足有不可估量的療效。主治諸虛百損,體弱無力,頭暈目眩,胃納不佳,腰膝酸軟,男子陽萎、早泄,女子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以及盆腔炎等症。
【方劑來源】民間驗方
2.烏須酒
【配方】何首烏500g 白首烏500g 胡桃肉90g 枸杞子60g 蓮子肉90g全當歸60g 生薑汁20g 蜂蜜90g 細曲300g 生地120g麥冬30g 糯米5kg
【功用】補腎養肝,益精血。
【製法】1 先將兩種首烏洗凈,用水煮過,搗爛; 2 除生薑汁、蜂蜜外,其餘葯材搗為粗末與首烏一起裝入白布袋,封口備用; 3 將細曲搗成細末,備用; 4 生地用酒洗凈,放入煮首烏的水中去煮,等水漸干時,再用文火煨; 5 待水汁盡後,取出搗爛備用; 6 將糯米放入鍋中,加水3000ml,放在文火上熬成粥狀,然後倒入干凈的壇子里; 7 冷後加入細曲末,用柳枝拌勻,加蓋密封,放在保溫處釀制,待有酒漿時開封; 8 將生地黃倒入酒糟中,用柳枝拌勻,加蓋密封,3~5日後開封; 9 壓榨去糟渣,貯入干凈的壇子里,再將葯袋懸入酒中,加蓋; 10 將壇放入鍋中,隔水加熱約80分鍾後取出,埋入土中; 11 過5日將酒壇取出,開封,去掉葯袋,將蜂蜜煉過,倒入葯酒中,再細濾一遍,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何首烏、白首烏、枸杞子、胡桃肉、蓮子肉、當歸:補腎養肝,益精血。 紅棗:調和諸葯,並有健脾作用。 麥冬:滋陰潤燥。蜂蜜:調味,並能緩和酒性。此酒功效為補腎養肝,因肝腎精血不足而導致的腰膝酸軟,體乏無力,精神萎靡,,食慾不振,面色憔悴,須發早白,大便秘結等症。
【方劑來源】《壽世保元》
3.大補中當歸酒
【配方】當歸40g 續斷40g 肉桂40g 川芎40g 乾薑40 g 麥冬40g 芍葯60g 甘草30g 白芷30g 黃芪40g 大棗20個 乾地黃100g吳茱萸100g 黃酒2000ml
【功用】補虛損。
【製法】1 將上述葯材搗成粗末,裝入白紗布袋內; 2 將其放入干凈的器皿中,用黃酒浸泡24小時; 3 加水1000ml,上火煮至1500ml; 4 冷卻後,去掉葯袋,過濾備用。
【用法】每次15~20ml,每日3次,飯前將酒溫熱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當歸、川芎、乾地黃、白芍葯:補血而調理沖任。黃芪、續斷、白芷、麥冬、大棗:健脾益氣,補肝益腎。肉桂,吳茱萸、乾薑:溫通經脈,暖小腹而止疼。
此酒主治產後虛損,小腹疼痛。
【方劑來源】《千金方》
4.當歸地黃酒
【組成】生地黃50g 當歸尾50g 黃酒500ml
【功用】補血,止血。
【製法】1 將上述2味葯材一並搗成粗末; 2 放進鍋中,倒入黃酒,在火上煮1小時; 3 然後過濾去渣,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2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地黃:滋陰養血,治療吐血,衄血,婦女月經不調,崩漏腹痛等症。當歸:補血和血,調經止痛,當歸尾有止血的作用。但當歸性滑,生地粘膩,所以脾胃虛寒,濕阻中滿及大便溏泄者應慎服。此酒有補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產後血崩,腹痛等症。
【來源】《民間驗方》
5.當歸獨活酒
【配方】獨活60g 大豆500g 當歸10g 黃酒1500ml
【功用】祛風補血。
【製法】1 先將獨活、當歸搗碎,放入干凈的器皿中,用酒浸泡24小時; 2 之後翻炒大豆至青煙冒出,倒入酒中密封; 3 冷卻後,去渣,過濾,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15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獨活:性溫味辛苦,祛風濕,止痛,解表,是方中主葯。 當歸:補血活血。大豆:即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等,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的作用。此酒有祛風止痛,補血活血,祛濕止痹之功效,適宜產後血虛、中風口噤者服用。
【方劑來源】《民間驗方》
6.當歸紅花酒
【配方】當歸30g 紅花20g 丹參15g 月季花15g 米酒1500ml
【功用】理氣活血,調經養血。
【製法】1 將上述4味葯材研成細末,裝入白紗布袋內; 2 放進干凈的器皿中,倒入米酒浸泡,封口; 3 7日後開啟,去掉葯袋,澄清後即可飲用。
【用法】每次15~30ml,每日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當歸:補血活血,止痛潤腸,治療血虛,又可用於痛經。
丹參、紅花:活血祛瘀,通經止痛,養血安神,為調經之要葯;月季花:疏肝解郁,活血調經。此酒有理氣活血,調經養血之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方劑來源】《本草綱目》
6、養生葯酒方子
7、怎樣泡養生酒
養腎葯酒配方
人參枸杞酒
[配方]百人參200克、枸杞子3500克、熟地1000克、冰糖4000克,泡白酒適量。
[功效]大度補元氣,安神固脫,滋肝明目。適用於勞傷虛損、少食倦怠、驚悸健忘、頭痛眩暈、陽痿、腰膝酸問痛等症。
八珍酒
[配方]當歸(全用,酒洗)150克、答南芎50克、白版芍(煨)100克、生地黃(酒洗)200克、人參(去蘆)50克、白術(去蘆,炒)150克、白茯苓(去皮)100克、粉草(炙)75克、五加皮(酒洗、曬干)400克、小肥紅棗(去核)200克、核桃肉200克,煮糯米酒適量。
[功效]和氣血,養臟腑,調脾胃,強精神,悅權顏色,助勞倦,補諸虛。
8、米酒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一、米酒的功效與作用
(1)米酒是一種釀制的飲品,它的酒精度數相對比較低,對於身體有很好的保健養生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女性和老人來說,適當的喝一些米酒,能夠達到很好的調理身體的效果,對於女性來說,具有活血行經的作用,能夠預防月經不調,還有一定的能夠促進產婦催乳的作用,能夠預防乳汁不暢。
(2)糯米酒有「百葯之長」的美稱,是醫葯上很重要的輔佐料或「葯引子」。中葯處方中常用糯米酒浸泡、燒煮、蒸灸某些中草葯,或調制人參再造丸及各種葯酒。
(3)糯米酒如分別與桂圓或荔枝、紅棗、核桃、人參同煮,有助陽壯力、滋補氣血之功效,對體質虛衰、元氣降損、貧血等有療效。
(4)米酒冷喝有消食化積和鎮靜作用,對消化不良、厭食、心跳過速、煩躁等有療效;燙熱飲用能驅寒祛濕、活血化淤,對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濕性關節炎及跌打損傷等有益;如與雞蛋、紅糖同煮或沖服,則補中益氣,強健筋骨,可防止神經衰弱,神思恍惚,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症。
二、米酒的食用禁忌
(1)米酒不可空腹喝。空腹喝米酒,胃壁吸收酒精的速度比飯後快得多,此時胃酸與酒精共同作用,刺激胃黏膜,容易對胃造成損傷。
(2)米酒切勿與西葯同食。米酒是發酵製品,與西葯同服可能引發反應,導致不適。
三、米酒的適合人群
米酒適合所有人食用。溫中益氣、補氣養顏。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更加適合。
(8)如果養生黃米酒擴展資料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中國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傳統的特產酒。
米酒含有十多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這在其他營養酒類中較為罕見,因此人們稱其為「液體蛋糕」。
參考資料 網路 米酒
9、有哪些養生酒適合長期給老人喝?
家裡老人喝的是古嶺神浸泡酒,是用純米酒浸泡的,看了一下用的葯材也都比較溫和,比較適合老人喝。歡迎追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