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要注意的事情是什麼
2、養生要做到幾個「要」?
①要心情舒暢
提倡三樂,即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快樂。有位國外醫學家說過:「健康的身體加上不好的記憶會使我們活得更快樂。」我的理解是不好的記憶是忘記憂愁和痛苦。「把快樂的香水噴灑到別人身上時總有幾滴濺在自己身上。」這又說明給人快樂,自己也會高興。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認為:「孤獨會使健康受到損害。」現實生活中老人是最怕孤獨。
知足常樂,並不是說只滿足現狀,而是要承認現實,才能消除不必要的憂慮。有人說知足就是停滯不前,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我認為爭取進步與牢騷滿腹是兩種世界觀的表現,開朗樂觀是健身的要素。
老人在老少兩輩的矛盾中,應該明確承認兩代人間的鴻溝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孩子對你不尊敬,也要責之於自己從小寵慣。婆媳之間的矛盾要看在兒子面上,不要逼兒子兩面夾攻,妨礙了他的事業,一般婆婆總認為自己的女兒比媳婦好,但是不想一想自己的女兒在做人家的媳婦,而自己的媳婦正是人家的女兒。要做到難得糊塗,不痴不聾不做阿家翁。
助人為樂,有力量幫助別人,自己也會感到快樂。給人快樂,自己也會感到高興。如醫生治好了病,病人很高興,醫生會更高興。
自尋快樂,快樂要自己去尋找,而不是自己去找麻煩。凡是自己認為好的就去做,從中尋找愉快,也可說是「樂在其中」,各人興趣不同,不必專門去學別人。
②要胸懷寬廣
氣量大一點,煩惱少一點。心情宜開不宜結,非原則性問題不計較。大人不計小人過,不斤斤於一時一事之得失。吃一塹長一智,吸取教訓。有時間走出門去旅遊一下,開闊視野,到大自然中去開敞胸懷,望長空,見大海,望高山,見流水,都會使人心胸寬廣。
③要有信心
不自卑,不自大,有一分力量發一分光。不倚老賣老,不要抱住老經驗,不做九斤老太,而要吸收新事物,對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是能做好工作的。一個人在一生中必有一個黃金時代,不為失去了黃金時代而惋惜,而是爭取能獲得第二個青春,有信心充實自己當前的狀況。
④要自病自得知
林則徐性情暴躁,他在壁上懸掛著「制怒」兩字,自己制約自己。有很多人把自己的缺點寫在本子上,把克服缺點的方法放在書桌上作為座右銘。
身體有病也要自己注意,如老人患冠心病的很多,不必為患病而擔心,而要積極治療,合理飲食,適當活動,勞逸結合,充分睡眠。如果知道自己患了潰瘍病,那必須食不過多,食不過飽,保暖,節勞,心情舒暢。
⑤要正確對待名利
努力工作的動力不是名與利,有了名,不戀名,要虛心。自己不努力,卻羨慕別人有名有利,作為鼓勵自己努力則可,切勿由羨生妒,由羨生怨,切勿不擇手段去抓名貪利。「名利皆空」是佛家的思想,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如果不擇手段去爭名奪利,得不到空悲切,得到了也不光彩。
3、養生小知識
4、不管你睡前做啥,不少人覺得很養生,最好別做哪幾件事?
都說睡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如果我們注意到的話會很好,但稍加不注意會把這些我們經常保留的習慣造成很多不良的後果,所以這些小事我們千萬不要去做。
首先,有很多人覺得洗澡的時候洗洗頭發覺得特別輕松更長久,這樣下去,因為對於女孩子來說頭發特別長,晚上盡管是用吹風機吹過之後還是會濕氣特別重。長久以往最明顯的反應就是我們每個月在來例假的時候就會有明顯的疼痛狀態,這都是我們晚上洗頭即便吹乾,但也會留下一些後遺症。還有就是我們頭發也會變得特別容易脫落,記憶力也會下降。所以這真的很不好。
其次就是泡腳泡腳而已,一定要選擇時間,不要總是泡一些亂七八糟的,總有人覺得應該用很多中葯去吸收,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越來越好。但我們要知道是葯三分毒,有很多泡腳的中葯,我們都不應該讓我們的身體去長時間的浸泡,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淺顯的危害。
最後就是不要把臉上拍過多的乳或者是精華液,都說這樣其實我們的皮膚會越來越好,但會發現我們的皮膚越抹得越多越不像我們小時候什麼也不抹會好。這就是我們晚上皮膚必須處於一種干凈的狀態,它需要呼吸,如果我們堆積太多的粉塵和粉底液,皮膚反而會被腐蝕一點點的在變蒼老反而不養生,倒不如去用一些清水干凈的潔面之後就入睡。
5、養生守則?!
我國中醫學很講究養生,特別是女性的身體比較虛弱,陰氣重而陽氣不足,更是要注意身體方方面面的調節。下面七條養生守則,是最合理也是最易踐行的養生法則。
第一條:晨起第一件事就是喝涼開水
第一條:
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涼開水。這就是中醫說的:「晨起胃氣最弱。故爾飲涼水以激胃氣。此為養生第一。」也就是說,人剛睡醒的時候胃氣最弱,還不能吃東西;只能喝涼開水去刺激胃腸道,使得下丘腦產生飢餓感。
然後再去撒尿、洗臉、鍛煉身體、吃早飯。剛開始喝涼開水的時候,不要一次喝得很多;要從幾百毫升開始,慢慢增加水量。早晨鍛煉身體不要過份用力,否則一天沒力氣。早飯必需吃,但是不要吃得太多。建議吃營養豐富的高蛋白健康早餐。省時方便有營養。
現代醫學發現,人類的新陳代謝率在凌晨四時左右是最低的。心跳次數很少,呼吸次數很少,消化液分泌也很少。因此早晨起床,確實不能吃難於消化的食物。但是人類早晨必需吃東西,否則不能補充上午的能量,而且容易發生膽結石。那麼怎樣才能快速讓胃腸道工作呢?答案是喝水!因為水是最容易被胃腸道吸收的。為什麼要喝涼開水呢-要刺激胃腸道蠕動,使得下丘腦產生飢餓感。臨床證明,許多胃病患者,都是因為早晨起床就吃食物而造成的。
有人說,你讓小孩子喝涼開水,小孩子豈不拉稀?你讓有胃病的人喝涼開水,胃病人豈不胃疼?你讓來月經的婦人喝涼開水,婦人豈不腹疼?是的,可能如此。因此要慢慢來,要逐漸培養這個習慣。
但是有許多人早晨一睜眼就吃早餐,甚至在床上吃飯;這是享福嗎?不是。也有些人早晨一睜眼就喝茶、喝飲料、甚至喝酒;這是享福嗎?不是。還有些人早晨一睜眼就撒尿、洗臉、鍛煉身體,這是享福嗎?不是。這都是違反了人生規律。
第二條:午飯喝肉湯
第二條:
午飯了,你首先要喝豬蹄熬的保元湯,然後吃粗糧,以及小菜。這就是中醫說的:「午時喝保元湯勿食肉。進補而避肉毒。又進粗食小菜以裹腸毒。謂之七分飽。此為養生第二。」。
肉湯可以分別是牛筋湯、豬蹄湯、羊蹄湯、肉皮湯、鯽魚湯、牛肉湯、排骨湯、雞湯。粗糧可以分別是玉米、小米、蕎麥、大麥、豆類、紅薯、芋頭等。小菜可以分別是土豆、柿子茭、蘿卜、茄子、冬瓜等。
在這里,我們不得不佩服歷史上著名的中醫劉純的主張。你看,他讓你吃肉,又說吃肉塊容易中毒,而讓你喝肉湯。你看,他怕你喝肉湯沒有糞便,沒有糞便也會中毒;又讓你吃粗糧小菜去排大便。因此,這種飲食方法受到了世界上千百萬人的推崇。
第三條:午飯後要散步半小時
第三條:
午飯之後要散步半小時,然後午睡。這就是中醫養生法說的:「飯後小憩。以養精神。此為養生第三。」午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午飯是一天之內的最重要的補充營養的時機。而午睡的時候,就減少了其它部位的血液供應;使得胃腸道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去充分吸收食物。但是午睡時間不要太長,有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第四條:午睡之後要喝果汁
第四條:
午睡之後要喝果汁,這是補充維生素的時候。這就是中醫養生說的:「小憩之後喝果汁。以滋血脈。此為養生第四。」不要圖省事買果汁喝,要自己動手壓榨水果。最安全好喝的水果汁,是梨和蘋果等量壓榨而成。為什麼要喝果汁呢-要補充大量的維生素!那麼吃水果豈不是更好嗎-是的,如果你每天能夠吃3-5斤水果,那麼當然可以。
第五條:下午要做健身
第五條:
下午要做健身。這就是中醫養生說的:「申時。動而汗出。喊叫為樂。此為養生第五。」每天下午大約16點的時候,是人體新陳代謝率最高的時候,此時鍛煉身體不容易受傷。有些人認為活動身體,就叫鍛煉身體。錯了!不管你採取什麼方式鍛煉身體,必需全身出汗,必需大聲喊叫,只有這樣才能強身健體。
因為一個人:「老在腿上,死在嘴上。」因此老年人的腿腳鍛煉最重要,而腿腳的鍛煉要以足弓為主。鍛煉足弓的方法是蹦跳,其中做跳繩運動最安全。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健身方法,只要堅持都很好。有人說,每天忙極了;哪有時間做健身。告訴你,抽出半個小時就行了。現在有人願意練氣功、練武術、練健美都很好。但是千萬別當啞巴,只有這樣才能讓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第六條:睡覺之前要燙腳
第六條:
睡覺之前要燙腳。這就是中醫養生說的:「臨睡燙腳。溫經絡以升清氣。清氣升而不死。此為養生第六。」一個人,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在睡夢中猝死。其原因有血粘度增高,心律紋亂、呼吸暫停等各種推測;但是往往防不勝防。但是中醫強調睡前燙腳,刺激足部的穴位,利用經絡的作用是可以預防的。燙腳的水應當是滾開的,先用開水熏腳,然後用熱水泡腳;水變溫之後再把腳擦乾。
第七條:每個月要清腸一次
第七條:
每個月要清腸一次。這就是中醫養生說的:「人慾長生。腸欲常清。逢月圓而清腸。瀉污濁而去毒。此為養生第七。」
結腸是人的垃圾桶。每個人每天都揣著一個垃圾桶去學習、工作、甚至性交也揣著它。一個人每天排泄糞便,並不能幹凈徹底地清除糞便。這是因為結腸的袋狀結構,就像一串糖葫蘆一樣,雖然能夠阻止糞便的自由排瀉,但是也造成了糞便與腸壁的粘連,而如此就造成了自體中毒和靜脈血液迴流不暢的現像。因此一個人每月應當選擇一天清腸。屆時可以喝20%的20-50克甘露醇溶液;也可以用開水沏5-20克番瀉葉喝。
—— 轉自 魅網女性
對此答案滿意的話,請記得立即採納喲,謝謝!
6、俗話說一日之際在於晨,早起養生的七件事你能做到多少?
一日之計在於晨,古人認為早晨是一天之中最為寶貴的時刻,然而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不注意養生了,尤其是早晨這段時間,都用來了趕路,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早上睡醒後,發現很多事情都來不及做了,甚至很多人連早飯都來不及吃了,其實這樣對身體很不好。
我們應該試著每天早睡半個小時,再早起半小時,這樣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養生了,當然早上也不建議大家做劇烈運動,中醫早就給我們安排好了,古代中醫養生有七件適合早晨做的事,非常簡單方便,無論是在床上還是在公交上都可以試著做一做。
第一件是叩齒揉腹,每天早上醒來時,放鬆全身,仰卧,做咀嚼狀,輕輕叩齒60~100次,有益於健齒、強身。
第二件是「擊鼓」揉鼻,坐位,用雙手掌心緊按住兩耳孔,兩手的中間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輕擊後枕骨十幾次,然後,掌心按耳孔、手指按枕骨幾秒鍾不動,再驟然抬離,過一會兒又如前法按耳、擊枕骨,擊時如聞鼓聲,故名。這樣重復多遍。
第三件是適當飲水,每天起床洗漱完畢後,即喝一杯溫開水,可以增加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而且潤腸、通便。
第四件是吃好早飯。
第五件是排凈大便。
第六件是深呼吸。
第七件是遠眺四方。
每天早上做好這七件事,所需的時間不會太長,而且你將收獲滿滿的能量,保證你這一天都有使不完的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