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幾首關於 養生 的詩詞
1、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門行·龜雖壽》曹操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 陶淵明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負冬日》 白居易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煉氣功。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4、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5、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蘇沈良方》蘇軾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這首詩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
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6、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龔廷《攝養詩》
明代名醫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陸游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他詩中蘊含的獨特養生之道,可以使我們參悟到這位詩人的長壽秘訣,對現代人提高健康素養無疑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陸游鍾情食養,清淡為主。在諸多食療方法中,陸游似乎對食粥有所偏好。
他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卜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2、四字經誰寫的?
《四字經》作者不詳。此書專講為人處世、孝親敬長之事,語言淺白,易於習誦。
原文:
述世俗訓,教你蒙童。人生有子,雖當教訓。父母呼喚,聲叫聲應。一叫就去,即便就行。莫要傲性,不肯動身。去到路上,志意要誠。眼莫邪視,腳莫亂行,恐防失跌,父母憂心。到了人戶,作揖要深,不可半揖,輕長慢尊。卧房廚下,不可亂行。開口說話,要識輕重。不可久坐,急宜轉身。父母在家,望你迴音,即速回去,路上莫停。歸見父母,將事告明。誠能如事,乃見精伶。
隨父飲酒,必要志誠。同兄赴席,亦宜小心。與父同路,不可並行。去到席前,側耳聽聞,見人說話,不可接聲。人說好歹,只記在心,莫到別處,說與他人。他人聽見,二家相爭,久後曉得,說是你身。道你口賤,愛管事情,從此以後,把你看輕。戒之戒之,口必要穩。
同客上席,坐依序賓,眾人坐定,你方坐身。莫朝父坐,莫對師尊。眾客舉杯,你始動巡。不可粗魯,令人談論,當面不說,過後說人。尊長出席,即立起身,不可痴坐,如木雕成。酒宜少吃,不可多飲,當吃三杯,只飲二巡,恐防醉後,心不清寧。不可纏酒,說話不清。走到家中,細語低聲。躬身作揖,莫背雙親。嫂嫂姐姐,一體而行。醉了去睡,不醉莫停。
速往學堂,去讀書文。見眾朋友,有偏一聲。即時上位,各理工程。寫字要正,讀書要明。字有同樣,辨別要清。書有同字,講義各分。細查細考,不可相混。一莫耽擱,徒混光陰,二莫閑游,假借恭迎。歸家飲酒,延混時辰。休貪玩耍,去哄先生。哄師小事,誤了終身。紙墨筆硯,各宜小心。莫愛人物,手足不清,偷人財物,不是好人。晚來窗下,高點明燈,展開書卷,即讀書文。莫貪磕睡,虛度光陰,少年不讀,老來無成。無事不讀,有事求人,那時方悔,要讀不能。良言勸你,謹記在心。
堂上父母,須當要敬。父母打罵,都是好情,無非願你,成個好人。言語躁暴,反怒雙親。父母養育,萬苦千辛。十月懷胎,數載殷勤。求神問卜,保養長生。出了痘麻,略略放心。送你讀書,望你成人。成人之日,養他老身。為人之子,要體親心。寒制衣服,奉與雙親,飢進飲食,恭敬小心。早晚問省,出入擔心,莫要放浪,不顧雙親。非有大事,不可遠行。父母年老,風前之燈,恐有不測,你不在近。沒後思想,日落西沉,縱然哀思,怎得回程?謹記在念,常放在心。齋僧布施,不如養親。孝親心重,恰似看經。切莫黑臉,答應雙親。生養死葬,禮所當行。父母過錯,莫記在心。久後你老,也有兒孫,你孝父母,兒孝你身。莫聽妻言,悖逆雙親,順妻逆母,不得長存。
父母恩德,山高水深。上古行孝,至今有名,二十四孝,標名不盡。大舜行孝,歷山親耕。文帝嘗葯,怕毒傷親。曾子打柴,報答恩親。仲由負米,萬古傳聞,董永賣身,埋葬雙親。剡子打鹿,不辭苦辛。陸績懷橘,吳郡孝聞。唐氏乳母,巾幗賢人。吳猛至孝,將身喂蚊。王祥為母,身卧寒冰。江革庸工,給母饔飧。郭巨埋兒,天賜黃金。楊香打虎,保全父身。壽昌尋母,天府辭名。庾點嘗糞,事親竭誠。黃香九歲,扇枕為親王裒伏墓,怕驚親魂。姜詩夫婦,孝感天神。老萊戲彩,歡娛二人。閔損處變,挽回母心。蔡順採桑,為母養生。丁蘭刻木,悔過心誠。孟宗哭竹,冬筍忽生。山谷至孝,不怠細行。在堂活佛,何必看經?早晚誠敬,事死如生。你若行孝,天必憐憫。
首上兄長,禮所當敬,要念同父,共母生成。小時同居,長大各分,燒香結拜,都是虛情。世間幾個,劉備關張?有患有難,還要至親。莫聽閑言,忘了弟兄。夫妻易得,手足難尋。不可輕看,當作外人。鄉黨尊長,禮所恭敬,席尊上坐,路讓前行,莫戲莫侮,最宜小心。相交朋友,要結好人,莫交浪子,賣假斯文。讀不想讀,耕不想耕,打牌飲酒,不顧雙親。吹彈歌舞,不想為人,家務不理。無故閑游。俱是損友,自當警心。
人要孝悌,好學好文,尊敬長上,和睦宗親。各安本分,行事謹慎,不作非是,便是好人。一莫說誑,二莫失信,往來交際,談敘常情。他行好事,便依他行。凡是親戚,一樣人情,人有貴賤,不必區分。切莫瑣碎,怠慢六親。或有貧窮,應濟他身,他有衣食,不忘你情。隔壁鄰舍,無事莫行,有事才去,莫去太勤。他人姊妹,禮義而行,不可戲言,令人談論。此必當戒,謹記在心。莫因小事,與人相爭。親戚有事,量力而行。你應他急,他濟你貧。你若有事,他也肯行。你若吝嗇,他尋別人。恕人恕己,皆同一心。
俗言俗語,說盡人情,訓你幼童,各記在心。若依此書,謹慎而行,不越規矩,自然福生。言之切切,誨汝諄諄,果能依此,天必從人。四字雖俗,可正人倫,朝夕誦讀,遵道而行。智愚賢否,奉為准繩,家為孝子,朝作忠臣。立身端方,品詣過人,此語淺近,可作式程。訓子教孫,傳家寶珍。
3、關於「養生」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關於「養生」的四字詞語:生聚教養、休養生息
1、生聚教養
拼音:shēng jù jiào yǎng
解釋: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同「生聚教訓」。
出處:續范亭《八一南陽府市場開幕大會朱總司令親臨訓話吳老歸來口述大概因志之以當慶祝》詩:「萬眾歡呼精神旺,老帥從容入將台。生聚教養七年苦,戰士概屬黨培栽。」
2、休養生息
拼音:xiū yǎng shēng xī
解釋:休養:休息保養;生息:人口繁殖。 指在戰爭或社會大動盪之後,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恢復元氣。
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養生息;至於玄宗;受報收功;積極而豐。」
(3)養生四字經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這是養生的第一層面;
涵養,是指開闊視野、通達心胸、廣聞博見,通過對自身的道德和素質的修煉和提升,讓身心得到一種靜養與修為,從而達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養,是指通過適時適地適人,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調配合宜食療,以滋養調理周身,達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道學等等。
4、四字經典佛語
五蘊皆空,空有不二,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請看《心經》吧!
另:「色」大致是今日所說的「物質」的意思。
5、大道至簡,用四個字概括中華飲食養生方法
1、平清溫峻
2、吃嘛嘛香
3、細嚼慢咽
4、辨證飲食
6、"四字經"是什麼意思啊?
何康興你還喜歡看NBA啊.凱爾客人不行了.還是火箭.四字經"是臟話
7、養生 四字成語
長生不老zd
cháng shēng bù lǎo
【解釋】長生:永生。原為道教的話,後也用作對年長者的祝願語。
【出處】《太上純陽真經·了三得一經》:「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腎回為北極之樞,精食萬化,滋養百骸,賴以永年而長生不老。」
【結構】聯合式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長久生存,永不衰老
【近義詞】長生久視
【反義詞】曇花一現
【例句】逍遙自在,超為上仙。正是:玉室丹書著姓,~人家。答(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藍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