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台灣昆侖養生庄園

台灣昆侖養生庄園

發布時間:2020-07-11 14:01:45

1、有人知道昆侖山嗎

1介紹、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昆侖山由於其高聳挺拔,成為古代中國和西部之間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中國人認為是世界的邊緣,加上昆侖山的終年積雪令中國古代以白色象徵西方。

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從東向西綿亘2,000公里(1,250哩),西起塔吉克的帕米爾,東至昆侖山口和毗鄰的青藏諸山脈——布爾汗布達山脈、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昆侖山寬度變化相當大,很少超過201公里(125哩)。在西部邊際,該山形成中國西部西藏高原與塔里木盆地之間的一個內亞壁壘。北部支脈阿爾金山繼續延伸這一山脈組合。

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最高峰在於青、新 交界處,名為新青峰──布格達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點。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區劃界線。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便是昆侖河源頭的黑海,這裏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在昆侖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距黑海不遠處是傳說中的姜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昆侖河北岸的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形成昆侖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制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發源於昆侖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

昆侖山奇峰亭亭玉立,傳說是玉帝兩個妹妹的化身。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侖派)道場所在地。是中國第一神山。玉珠峰、玉虛峰均為青海省對外開放的山峰,是朝聖和修煉的聖地,1990年推出昆侖山道教尋祖旅遊線路。1992年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登昆侖、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組成的尋根團多達上百個,有的台灣同胞連年在昆侖山修煉,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十分虔誠。

昆侖山峰巒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麗,每逢春夏之交,滿山碧樹吐翠,鮮花爭奇斗艷,使昆嵛山更具風韻,成為半島著名的風景游覽區之一。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中,稱之為「海上之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佔多」。

昆侖山自古以來就吸引佛界道家在這里建寺築觀,養性修身,傳經佈道。遠在漢唐之際這里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斷。至金元,盛極一時的中國道教全真派開山祖師王重陽同他的七弟子,把這里選為創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遺跡。 昆侖山位於中國西部的青藏高原上。

昆侖山與天山和阿爾泰山和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形成了三山夾兩盆的奇特地貌!


2、傳說

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昆侖山有關,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然而,昆侖山並非許多神話里所提到的那座「昆侖山」,而是昆侖山脈。神話中的昆侖山乃是存在於現實的「昆侖仙山」。

那麼古昆侖山的具體位置在哪裡?很多人認為是在青藏高原的山脈,

如昆侖山、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岡底斯山、喀拉昆侖山等種種說法。 而真正宗教神話中的昆侖山,則是位於青海樂都縣馬營孔家嘴附近的「昆侖仙山」。

中國道教文化里,昆侖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也是「萬神之鄉」。

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場所在地,後因變故逐漸隱出。


3、由來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甘肅省永登縣玄陽胡真人與金丹子張理清道長二人,於昆侖山脈尋找傳說中的「萬

神之鄉」,於今青海省樂都縣馬營孔家嘴附近,見周圍群山圍攏,地勢形如蓮花,玄妙異常。於花蕊之上建道觀乃絕妙之地也,於是發動善信於1916年開始修建「昆侖道觀」。至1930年,終於建成一進五院,前後八卦規式的、座北朝南的「昆侖萬神宮」群落。前後依次修建的有觀外牌坊一座,上書藍堂金字「昆侖山」三字;山門樓兩層三間,正中懸掛藍堂金字豎匾一楨,上書「萬神宮」三字;山門樓前,東西兩側豎立頂端為斗方形,高約三丈三尺圍桿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後潑水,前後出檐、前後開門的觀音殿,東西兩側建土木結構的平房各三間;第三院正北為「太極殿」,東西兩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間,下三間的鍾鼓樓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兩側建單腹腰式的「八仙觀殿」和「七貞祖殿」各三間;第五院正北為「玉皇閣」(兩層)。此建築群除平房為土木結構外,各殿宇均為磚木結構,雕梁畫棟,十分雄宏,不愧為道觀聖地。然而,在十年動亂中它變為一片廢墟。

1998年後,政府逐漸重建了昆侖道觀,可惜已非全貌。

全真龍門昆侖法統傳承人在此清修,昆侖道風,日漸恢復。


4、演變

至於為什麼昆侖山不是指日月山,這是因為漢朝的誤解。《史記·大宛列傳》中提到,張騫認為:於闐(新疆和田)流出的河流就是黃河的源頭,河中多玉石(可見和田玉就是那時開始出名的)」,而另一方面,漢朝之前的地理認識是,黃河源出昆侖山,但是這個地理認識是來之遠古祖先的神話傳說中流傳下來的,具體地點在哪裡不清楚,於是漢武帝根據張騫的見聞,就把和田河的源頭山脈命名昆侖山。

5、山脈介紹

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

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在中國境內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最高峰是位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的公格爾峰(海拔大約7649米,另說7723、7719)。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區劃界線。昆侖山,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搖籃,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穆天子傳》中就有「穆王八駿渡赤水,昆侖瑤池會王母」的傳說,在眾多古書中都有記載的「瑤池」,便是昆侖河源頭的黑海,這裏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在昆侖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距黑海不遠處是傳說中的姜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昆侖河北岸的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形成昆侖六月映雪奇觀,深幾十米的天險奇觀。

6、山脈分段


西段

從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賽圖拉與葉爾羌河上游的麻扎通過的新藏公路,構成昆侖山脈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烏孜別里山口、明鐵蓋山口、紅其拉甫達坂及康西瓦等,為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位於西昆侖山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為5500~6000米。受重重山體阻擋,使喀拉喀什河谷中的年降水量僅為25~30毫米,雪線附近的降水量則達300毫米左右;北坡降水量大於南坡,主峰形成現代高山冰川作用中心,年均溫0℃等溫線大致沿4000米等高線通過,最高山帶的年均溫為-15~-7.5℃。

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前者的冰川面積為300平方公里,有20餘條冰舌向下散射:北坡冰舌最長為23公里,東坡和西坡20公里;冰舌下達的海拔高度為3900~4900米。後者的冰川面積275平方公里,有16條冰舌下溢,東坡最長21公里,冰舌下達高度5300米。西坡冰舌的長度20公里,下達高度4000~4500米。雪線高度北坡5500米,南坡5800米,慕士塔格一帶雪線為4800~5000米。

塔什庫爾干谷地的海拔3100~3900米,年均溫3℃,年降水量70餘毫米;谷地以東山地的現代雪線,北坡為5000~5200米。

發源於西段的主要河流有葉爾羌河,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在盆地北部匯流成。

西段山地的北坡為山地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觀。低於2700米的前山及中山帶下部為紅沙與合頭草荒漠,礫-石質的山地棕漠土,上部為昆侖蒿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鈣-淡栗鈣土2700~3000米的下部沙土地帶合頭草荒漠,上部為紫花針茅、銀穗羊茅占優勢的山地草原,陰坡出現小片雪嶺雲杉林,與山地草原構成山地森林草原。在3000米的塔什庫爾干寬谷中為高位沼澤化草甸。3100~3900米乾旱冰磧丘陵與冰水沖積扇分布著雌雄麻黃為主的灌木荒漠。谷地兩側4000米以上為以粉花蒿和墊狀駝絨藜占優勢的高寒荒漠。4500~5500米的高山為刺磯松、高寒棘豆高寒半灌木荒漠。海拔5500~6500米的高山下部為高寒稀疏植被,上部為寒凍風化帶。6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


中段

位於新藏公路與車爾臣河九個大坂山即東經77°~86°,主脈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蘭山口是該段聯系新疆―西藏通道。

中昆侖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如烏孜塔格(6254米)、慕士山(6638米)、瓊木孜塔格(6920米),平均海拔5000~5500米,北坡雪線5100~5800米。主要河流有喀拉喀什河、玉龍喀什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及安迪爾河,除和田河上源喀拉喀什河和玉龍喀什河水量較大,有利灌溉外,其他河流出山後很快沒入塔克拉瑪干沙漠中。

山地下部為合頭草、紅沙半灌木荒漠,棕漠土;上部為沙生針茅、短花針茅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鈣土;向上過渡為針茅、昆生蔥、昆侖蒿為主的高寒荒源草原;在海拔4500米山地內部坡麓及岩屑坡上,墊狀駝絨藜、糙點地梅組成稀疏的高寒荒漠;在海拔4500~5500米的下部為稀疏植被,上部為寒凍風化帶,更高山峰則為冰雪帶。


東段

向東略呈扇形展開,分為3支:北支祁漫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庫木盆地,東延為唐松烏拉山、布爾汗布達山;中支阿爾格山,東延為博卡雷克塔格、唐格烏拉山與布青山,地形上與阿尼瑪卿山相接;南支為構成青南高原上的主體山脈,東延與相接。昆侖山埡口是青藏公路必經之道。

東昆侖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8座,平均海拔4500~5000米,積雪分布在5800米以上的山峰。昆侖山埡口一帶的雪線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400米。雪線附近的年均溫-9~-8℃,山間谷地西大灘(4200米)一帶的年均溫低於-3℃,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山地頂部年降水量略有增加,青藏高原北坡現代多年凍土的下界在4200米左右。

主要河流有流入塔里木盆地中的車爾臣河;流入柴達木盆地的有那仁郭勒河、烏圖美仁河、及柴達木河,前者由冰雪融水補給,屬於塔里木內流水系;後四者由降水與湖水補給,屬於柴達木內流水系。

山地北坡為荒漠化草原,在海拔3600米以下為乾燥剝蝕的基岩山地,幾無植物生長,溝坡及岩屑上堆散生有墊狀駝絨藜,紅沙、合頭草荒漠;3600~3800米過渡為紫花針茅亞高山草原;3800~4500米的山地下部是以小嵩草為主的草原化高山草甸,上部為墊狀植被;4500~5000米以上過渡為稀疏的高寒植叢和寒凍風化帶;5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

2、親,誰去做過SPA,東岸尚景周圍有好的美容養生SPA庄園嗎??

不遠處就有個泰式spa館啊,就在豐慶路龍門路可近,騎車也就幾分鍾。

3、昆侖雪菊泡水喝了有什麼作用?

昆侖雪復菊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昆侖雪菊主要產於我國的新疆,它的功效主要包括:
第一、它具有調節三高的作用,雪菊它能夠降血脂,軟化血管,去除體內的垃圾,特別血管內的垃圾,能夠軟化血管,對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預制防作用。
第二、它有一個明目潤腸的作用,它可以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第三、它有一個減肥的功效,雪菊它有抗氧化,能夠去除體內的垃圾,它還能夠通便,能夠減少腸道內的垃圾,這樣的話它對於減肥百,和排毒養顏都有效果。
第四、它可以改善睡眠,對失眠有一定的效果。
第五、它有營養心肌的作用,現代葯理研究認為,雪菊當中的揮發油,含有一些成分,對心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第六、它有抗菌消度炎的作用,雪菊的提取物,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等,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因此對於一些肺炎、鼻炎、氣管炎、腸炎都有一定的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4、朋友從台灣帶回來一套護膚品,叫奇跡庄園,不敢隨便用,靠譜嗎這個?

我自己用還可以,但是每個人體質不一樣,你試一下看看適合自己不

5、昆侖雪菊能天天喝嗎

入水浸泡後,昆侖雪菊性平,適應任何人的心情,不但能夠治療腸炎,痢疾,能使腸道暢通,心血管平衡,還可退熱排毒,消除各種腫脹,加強肝臟功能。
?理論上昆侖雪菊是能天天喝的,高寒雪菊不是屬於涼性的,恰恰相反,是屬於溫性的。許多不明白的人,全部認為和菊花一樣屬於涼性,喝多了反而會上火。不過天天喝是不會有事的。冬天喝便會有點涼,又有高血壓,對於普通的保健者來說,我建議隔一天喝一次,打個比方您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腸胃也受不了。雪菊也一樣,你不間斷的喝,不知會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雪菊是天然的保健養生飲用,多喝也是有益的,只是注意適量就好了啦!高寒香菊,品味自然清美,帶來健康快樂。添一份品味,多一份生活。

6、昆侖雪菊可不可以天天喝

昆侖雪菊在夏季可以天天喝,有利於身體健康,這是源於昆侖雪菊的特殊品質:
一、昆侖雪菊產於新疆昆侖山北麓克里陽山區,又叫克里陽雪菊、冰山雪菊、高寒香菊、天山雪菊、昆侖血菊等,昆侖雪菊是功效獨特價格適中的健康禮品之首選。昆侖雪菊是雪域高原一種無污染純天然耐高寒菊花,在無污染純天然環境生長,純手工採摘和製作,是所有菊花中的絕對珍品,不僅其如陳年普洱或紅酒般色澤紅艷、香氣撲鼻、口感極佳、昆侖雪菊適用性廣飲用方便,而且有非常顯著的葯用及保健功效。
工具/原料:昆侖雪菊茶
泡茶杯,95°左右開水。
二、昆侖雪菊功效:

1,調節三高:野生昆侖雪菊是維吾爾族世代傳承下來的一種養生、保健的天然植物。具有高效降血脂、軟化血管、去除體內垃圾、達到人體的體液平衡,主要對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有著特殊的療效。
2,減肥養顏:由於昆侖雪菊具有去除體內垃圾的功效,因此利於消脂減肥和排毒養顏。
3,抗菌消炎:中醫認為,野菊花性涼、有疏風清熱、解毒消腫、健腦明目等功效,對肺炎、鼻炎、支氣管炎、咽喉腫痛等有明顯效果。因此具有殺菌、抑菌、消炎、預防感冒和慢性腸炎的功效。
4,營養心肌:野菊花含菊醇、野菊花內酯、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種活性成分。其水提取液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保護作用,能提高心輸出量,增加心肌供氧量,保護缺血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
5,改善睡眠質量:長期飲用昆侖雪菊對經常失眠者效果也很不錯。
三、飲用步驟

1,需要按照符合個人需求的用量將昆侖雪菊放入茶杯或茶壺中。

2,將水95攝氏度左右的開水沖入已放入昆侖雪菊的茶杯或茶壺中(1/4的水量),快速沖洗昆侖雪菊(10秒以內),以去除昆侖雪菊自然晾曬時的細沙。
3,往已經沖洗好的昆侖雪菊茶杯或茶壺中注入3/4的水量,水溫在85~95攝氏度即可,10秒左右後即可品飲。
四、注意事項

無論用茶壺還是用茶杯沖泡昆侖雪菊,兩種方式都需要第一次用少許開水沖洗後倒掉洗塵,從第二泡開始飲用,因為雪菊系純天然採摘風干難免有少量沙塵。另外,開水沖泡雪菊出色很快,一般幾秒鍾後即可倒出飲用,無需像其他菊花或者茶葉那樣等待幾分鍾的時間,浸泡時間過長湯色過濃發黑,影響口感。
具體採用杯子沖泡還是茶壺沖泡方式取決於各人的健康需求或者偏好。一般來說,用茶壺沖泡每泡的湯色比較均勻,色澤和味道都更勝一籌,而用杯子沖飲則方便易行,不受條件限制,尤其適合辦公室工作期間或者出差旅行途中飲用。

7、昆侖山是人們傳說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有具體說法嗎?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昆侖山由於其高聳挺拔,成為古代中國和西部之間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中國人認為是世界的邊緣,加上昆侖山的終年積雪令中國古代以白色象徵西方。
傳說昆侖山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圍還有生長持續燃燒不滅的神樹的炎火山。昆侖山頂是黃帝的帝之下都,有開明獸守門。
古代神話認為昆侖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只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甘肅省永登縣玄陽胡真人與金丹子張理清道長二人,於昆侖山脈尋找傳說中的「萬神之鄉」,於今青海省樂都縣馬營孔家嘴附近,見周圍群山圍攏,地勢形如蓮花,玄妙異常。於花蕊之上建道觀乃絕妙之地也,於是發動善信於1916年開始修建「昆侖道觀」。至1930年,終於建成一進五院,前後八卦規式的、座北朝南的「昆侖萬神宮」群落。前後依次修建的有觀外牌坊一座,上書藍堂金字「昆侖山」三字;山門樓兩層三間,正中懸掛藍堂金字豎匾一楨,上書「萬神宮」三字;山門樓前,東西兩側豎立頂端為斗方形,高約三丈三尺圍桿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後潑水,前後出檐、前後開門的觀音殿,東西兩側建土木結構的平房各三間;第三院正北為「太極殿」,東西兩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間,下三間的鍾鼓樓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兩側建單腹腰式的「八仙觀殿」和「七貞祖殿」各三間;第五院正北為「玉皇閣」(兩層)。此建築群除平房為土木結構外,各殿宇均為磚木結構,雕梁畫棟,十分雄宏,不愧為道觀聖地。然而,在十年動亂中它變為一片廢墟。

與台灣昆侖養生庄園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