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耿老話養生廣播

耿老話養生廣播

發布時間:2020-07-11 08:28:54

1、請問老是山東耿老師嗎?

山東人豪爽耿直,是出了名的,我見過大多山東人都是這樣。

2、中央台耿老健康講座

健康知識可以上查查健康網上看看,特別適合健康講座的時候用的。因為這個公益性的網站就是專門做健康教育的

3、百草堂耿老話養生肝,脾,不合有哪些現象

肝失疏泄與脾失健運互相影響,肝脾失卻正常的協調關系而成肝脾不和copy證。治宜疏肝健脾,方用逍遙散、痛瀉要方。肝脾不和證與肝氣犯胃證均由肝氣橫逆侵犯中焦而致。脾胃同居中焦屬土,因此,兩證均屬木旺乘土,均可出現胸脅脹滿疼痛、精神抑鬱或煩躁易怒等臨床表現。但脾主運化,其氣主升;胃主受納,其氣主降,因此肝脾知不和證除見肝氣郁結表現外,兼見腹脹泄瀉等脾失健運道之症狀;而肝氣犯胃,除肝氣郁結外,常伴有胃脘脹滿疼痛,呃逆噯氣,吞酸嘈雜,嘔吐等胃氣上逆的表現。

4、老耿釣魚小葯私人訂制大家不要相信老耿小葯我用了一點都不好使

老耿小葯真扯蛋。收了錢,就閉了!

5、主角是叫老耿的電視劇是什麼

應該是《回歸愛的世界》
是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的親情勵志情感劇,由張新建執導,賈一平、胡可、曹磊等主演 。
該劇講述的是文革時期,兩個軍人家庭涉及三代人的愛恨情仇故事 。

6、老耿小葯是假的

他自稱是耿彭,使用多個微信號,真正的騙子,收了錢就沒了消息,葯連20元都不值,何談效果!

7、有個人說姓耿好,不得病,這人說,我就是老耿家的人,從來沒病,我們...

有病沒病還與姓有關?沒聽說過。怎麼我有個同學,女,姓耿,20出頭就得白血病了,怎麼解釋?

8、央視新聞主持人耿莎的個人資料

耿薩,中央電視台《新聞直播間》新聞主播,中國播音員主持人管理機構的「播音主持委員會」指導老師成員之一。

中文名:耿薩
別名:余恩慧
國籍:中國
民族:藏族
出生地:甘肅省隴南市文縣
出生日期:1966年6月11日
職業:新聞主播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蘭州大學
主要成就: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主播
代表作品:《新聞直播間》《朝聞天下》《新聞30分》
現居地:北京市東城區
分享
人物簡介

姓名:耿薩

原名:余恩慧

籍貫:甘肅省隴南市文縣

出生年月:1966-06-11

血型:AB

身高:165 CM

體重:50KG

生肖:馬

星座:雙子座

學歷:本科

愛好:播音與主持

人物履歷

耿薩工作照
圖冊 21張
1966年6月11日,耿薩出生於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鐵樓藏族鄉強曲行政村。

1982年,耿薩考入甘南民族學校。

1985年,耿薩進入甘南廣播電台。

1989年,耿薩進入甘肅電視台,並主持《甘肅新聞》《新聞大觀園》節目。期間獲得蘭州大學新聞系的大專文憑和甘肅省委黨校的本科文憑。

1993年10月,耿薩第一次應聘中央電視台,經推薦進入浙江電視台,後又回到甘肅電視台。

1995年,耿薩再次應聘中央電視台,被錄取。但由於甘肅電視台的工作需要,最終未能同意她離開。

2000年,耿薩結束了中國傳媒大學研修班學習,進入中央電視台實習,成為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的播音員,先後主持《朝聞天下》《新聞30分》等。

2009年至今,主持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

人物相關

從文縣白馬河畔走出來的著名播音員耿薩——一個地地道道的白馬藏族姑娘。她的名字伴隨著她甜美的聲音早已蜚聲隴原,走向全國。

耿薩的老家在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鐵樓藏族鄉強曲行政村。這是一個典型的達嘎山寨,錯落有致的木板房,高高聳立的燕麥架,山雀壘窩的大槐樹,叮咚歡唱的山泉水,豪邁奔放的面具舞,悠揚動聽的酒麴子,把山寨的原始古樸和清新秀麗勾畫得淋漓盡致。山寨捻羊毛線的老阿媽,還有酣飲青稞酒的老阿爸,他們做夢也不曾想到遠在天涯海角被人們遺忘的藏家山寨里,會走出一位在北京城裡中央電視台工作的藏家姑娘,但這一切都變成了現實。這位姑娘就是耿薩,原名余恩慧。

無邪童年
耿薩生於1966年,父親是一位優秀的白馬藏族幹部,母親是一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醫務工作者。耿薩家中共有四姊妹,她排行老二,從小就是一隻快樂的百靈鳥,學校里每次演節目,哪一次也少不了她表演唱歌、朗誦詩歌。放學回到家裡,她幫母親做飯,嘴裡也哼著歌或朗誦幾首詩歌。耿薩在爸爸嚴厲的目光下,在媽媽疼愛的眼神里,在姊妹間天真無邪的笑聲里逐漸長大。

電台陪伴
1979年,春風吹綠山岡的時候,身患絕症的爸爸在和病魔經過一番搏鬥後撒手西去。那一年,耿薩13歲。 爸爸的離去帶走了全家的歡樂。那是—段憂傷和毫無生氣的日子,全家生活的重擔落在了母親一個人的肩上。繁重的勞作累壞了母親的身體,也讓小恩慧逐漸成熟起來。雖然這成熟包含著幾多辛酸、幾多苦澀。那段日子,爸爸留下的小收音機成了她的好夥伴,收音機里的歌曲帶給了她一絲歡樂,收音機里電台播音員的播音成了她學習普通話最好的老師,想不到正是這個小寶貝成為她來事業成功的搖籃。

播音之路
艱辛的日子也養成了小恩慧倔犟好強的性格。1982年,余恩慧考入甘南民族學校。這所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牧區、藏區,普通話顯得極為重要,也給了耿薩一個很大的發展空間。她以流利的普通話成為學校廣播站的廣播員。學校每次舉辦節慶活動或是文藝晚會,耿薩成為理所當然的主持人。

1985年,余恩慧憑著自己的才華被甘南廣播電台錄取。從此,余恩慧用她的藏語名字耿薩作為播音名走上了播音崗位,開始了她的播音生涯。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她漸漸地成長起來,並在全省播音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人生轉折
耿薩與電視播音結緣是在1989年10月。那是一個平平常常的秋天,她偶然看到《甘肅電視報》上一則消息:甘肅電視台招考播音員。她連夜離開了甘南草原,前往省城應考。她秀麗端莊的形象和圓潤甜美的音色征服了考官,被招考人員慧眼識中。經過初試、復試,她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被甘肅電視台正式錄取。正是這一偶然的舉動,又成了她從甘南到省城蘭州的人生轉折。

耿薩在甘肅電視台主持《甘肅新聞》、《新聞大觀園》這兩個「重頭戲」。她熱愛播音工作,孜孜不倦地鑽研播音業務,對工作精益求精,逐漸成為台柱子。

初露鋒芒
耿薩雖然出了名,但她卻毫不滿足,業余時間嗜好讀書,後來她拿到了蘭州大學新聞系的大專文憑和甘肅省委黨校的本科文憑。當初暫時沒有大學文憑這塊敲門磚的耿薩,曾痛失良機。1993年10月,她悄悄地上北京應考中央電視台的招聘,但由於文憑有限未被錄取,但是她的資料卻被放在了中央台的人才庫里。正是由於中央台的推薦,浙江電視台向耿薩伸出了熱情的雙手

與耿老話養生廣播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