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有沒有推薦的患者食譜
一般糖尿病食譜一、早餐1、主食:高纖維饅頭或餅等高纖維主食2、副食:①煮雞蛋或荷包蛋一個.②淡豆漿、牛奶或小米粥可任選一種.③涼拌蔬菜.2、午餐1、主食:高纖維大米飯、高纖維饅頭、高纖維面條或其它高纖維主食2、副食:①瘦肉、魚、雞、鴨可根據情況選擇.②清炒蔬菜、涼拌蔬菜、豆製品等.3、晚餐1、主食:①高纖維饅頭、高纖維大米飯等高纖維主食.②喜歡喝粥者可根據個人習慣選擇小米粥、綠豆粥、紅小豆粥等.2、副食:①蔬菜、豆製品等.②雞、鴨、肉、魚等可根據個人喜愛情況選擇.4、晚上睡覺前喝純牛奶一杯,約300毫升.5、說明1、每日主食必須吃夠,不得少於300克(干品).2、每日所食蔬菜必須依照「糖尿病飲食治療規則」上指定的品種進行選擇,必須吃夠500克以上.3、每日所食蔬菜品種和副食要多樣化,不要單調.4、食鹽不超過6克,食用油用植物油,不超過18克為宜.5、每日主食做到大米、麵粉混合食用才有宜健康,即一天2頓大米主食、一頓面主食;或一頓大米主食、2頓面主食.6、中醫養生學認為「汗要出透,水要喝夠,便要排清,才能長壽」,所以說糖尿病人在科學合理飲食的基礎上,每天的水要喝夠,不要等渴了才暴飲.肥胖型糖尿病食譜一、早餐:主食:高纖維饅頭或花捲50克~100克(干品).副食:1、豆漿200~300毫升.2、涼拌蔬菜100克~150克2、午餐:主食:高纖維大米飯、高纖維饅頭或其它高纖維主食75克~100克.(干品)副食:1、瘦肉或雞、鴨、魚等不超過50克.2、蔬菜200克~250克,清炒或涼拌.3、豆腐、雞蛋等.(雞蛋不超過一個)3、晚餐:主食:1、高纖維大米飯、高纖維饅頭或餅等其它高纖維主食50克~100克(干品).2、小米粥,綠豆粥或者赤豆粥等,任選一種,每餐25克.(干品)副食:1、瘦肉不超過25克.2、蔬菜200克~250克,清炒或涼拌.4、晚上睡覺前喝鮮純牛奶300毫升,約一杯.5、說明:1、每日所食蔬菜必須依照「糖尿病飲食治療規則」上指定的品種任選幾種.2、每日所食蔬菜品種和副食要多樣化,不要單調.3、每日烹調油(植物油)不超過10克,食鹽不超過6克清淡為宜.4、上午、下午加餐可吃些水果,但不要過量,不超過100克為宜.選擇含糖量低的水果,(含糖量在14%以下):如西瓜、草莓、枇杷、梨、桃、菠蘿、蘋果等.5、每日的主食做到大米、麵粉混合食用才有宜健康,即一天兩頓大米主食、一頓面主食;或一頓大米主食、兩頓面主食.6、中醫養生學認為「汗要出透,水要喝夠,便要排清,才能長壽」,所以說糖尿病人在合理飲食的基礎上,每天的水要喝夠,不要等渴了才暴飲.
2、吃什麼食物可以軟化血管?
吃以下食物可以軟化血管:
1、香菇
香菇是一種核酸類的物質,可以預防膽固醇的產生,防止血管變脆和動脈硬化,對於預防心血管的產生有積極作用。
2、海帶
海帶的營養價值很高,具有葯用價值,含有水溶性纖維,可以預防血管阻塞,促進膽固醇排出,也可以預防動脈硬化。
3、大蒜
大蒜有明顯的降指功效,能消除血管中的脂肪,是治療動脈硬化的良葯。
4、芹菜
芹菜可以降血脂眾所周知,芹菜中含的芹菜鹼還可以保護心血管,而且芹菜葉也可以吃,葉子維生素C比莖還高。
5、蘋果
不管怎麼樣,每天吃一個蘋果總沒錯,蘋果中含有類黃酮、鉀、維生素C、維生素E、糖果酸等成分,可以使體內的脂肪分解,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作用。
6、洋蔥
洋蔥中含有前列腺素A,能使血管擴張,降低血管黏度,同時,還含有硫氨基酸和二烯丙基二硫化物,有降血脂和抗動脈硬化的作用。
(2)心腦血管食譜中醫經絡養生擴展資料
吃出健康血管
1、早餐喝杯豆漿
豆漿富含植物蛋白、大豆異黃酮等。大豆異黃酮是植物雌激素,可延緩衰老、應對更年期、預防動脈硬化、保護心腦。另外,喝豆漿最好別加糖,以免熱量超標。
2、午餐攝入多彩蔬菜
午餐在一天飲食中很重要,吃5種以上蔬菜,能強健血管。蔬菜含有人體不能合成的維生素C、花青素、膳食纖維等,有利於抗氧化、排腸道垃圾,保持血管彈性。不同顏色蔬菜含不同營養成分,蔬菜種類越多,營養越全。
3、吃點血管「清道夫」
山楂、燕麥、黑木耳、金桔、茄子、紅薯、大蒜、洋蔥這八大食物能疏通血管,並保持血管壁彈性。醋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脂。小秘訣:每天晚上少吃干飯,用小米加黃米熬點稀飯,再加幾顆枸杞子和大棗,保護血管。
4、喝綠茶品紅酒
綠茶中兒茶酚能減少血液中壞膽固醇含量,增加血管柔韌度、彈性,預防血管硬化。或每晚喝約100~150毫升紅酒,可抗氧化,一周喝四五次,能很好地軟化血管。
3、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一周食譜,急求兩份,各位幫忙啊
你這病人現在啥情況啊?況且,人總不能按食譜吃飯的。變換花樣才使人營養平衡啊
4、心腦血管病人飲食方面多吃什麼最好
1、少食酸。正常情況下,人的血液呈弱鹼性,如長期食用酸性食物,會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及乳酸含量升高,從而加速血管的老化。因此,魚、肉、蛋等酸性食物要少吃,肥肉、奶油、甜食及動物內臟等高脂肪、高糖、高膽固醇食物更要少吃。最好多進食粗糧、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
2、少攝鹽。食鹽過多會導致血壓升高,無形中增加了血管壁的壓力,長期處於張力過大狀態下的血管會加速老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做到清淡飲食。
3、多喝水。每天最少喝4杯水。
4、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專家研究認為,增加維生素C、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的攝入量可以有效預防動脈硬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注意多吃柑橘、棗、花椰菜、紅辣椒等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
5、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可補腎填精,有助調節血管張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損傷,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可多吃海參、泥鰍、鱔魚及芝麻、山葯、銀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6、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如果膳食中缺乏葉酸及維生素B6、B12,會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補充葉酸對降低冠心病和中風發病率有重要作用。專家建議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應多攝食富含葉酸的食物,如紅莧菜、菠菜、龍須菜、蘆筍、豆類、酵母及蘋果、柑橘等。
7、多食魚。因為魚肉富含甲硫氨酸、賴氨酸、脯氨酸及牛黃氨酸,有改善血管彈性、順應性及促進鈉鹽排泄的作用。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魚油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的功能。
8、多攝入天然抗凝與降脂食物。攝食此類食物有助減少心肌梗死與缺血性中風。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類物質如大蒜、洋蔥、青蔥、茼蒿、香菇、龍須菜及草莓、菠蘿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葡萄、橘子中含少量的水楊酸抗凝物質。降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蘿卜、山楂、紫菜、海帶、核桃及橄欖油、芝麻油等。
5、糖尿病,心腦血管每日膳食營養食譜?
1、每日主食必須吃夠,不得少於300克(干品)。2、每日所食蔬菜專品種和副食要多樣屬化,不要單調。3、食鹽不超過6克,食用油用植物油,不超過18克為宜。4、每日主食做到大米、麵粉混合食用才有宜健康,即一天二頓大米主食、一頓面主食;或一頓大米主食、二頓面主食。 。 5、養生學認為「汗要出透,水要喝夠,便要排清,才能長壽」,所以說糖尿病人在科學合理飲食的基礎上,每天的水要喝夠,不要等渴了才暴飲
6、中醫養生食譜
人們都知道,五色入五臟。給五個臟器吃飯。這五個臟器怎麼吃的飯?跟咱們人一樣,各吃各的,各好一口。不是您吃了一個饅頭,我臟器就都營養了。
大家看:肝吃綠色的,心吃紅色的,脾吃黃色的,肺吃白色的,腎吃黑色的。
舉例說,肺吃「白」 的。記得非典嗎?非典期間什麼食物賣瘋了?白蘿卜賣瘋了……為什麼?大家看,白蘿卜是不是養肺的?肺吃白的,白蘿卜賣瘋了。
想必大家也有人跟著吃的吧,怎麼吃的還有印象嗎?燉熟了吃、生著吃,就這兩種吃法。
蘿卜「生吃養肺,熟吃潤腸」。您在非典期間生吃白蘿卜,太偉大了!熟吃白蘿卜的,說句笑話兒,是跟著起鬨的……呵呵。
秋季乾燥,燥最容易傷肺!肺吃白,芸豆、那大芸豆,還有銀耳、百合、梨、白蘿卜,這不都是養肺的嘛……
什麼叫「葯食同源」?您會吃,它不就是治病的?不就叫葯嘛!您不會吃,不就叫食嗎?所以老祖宗說的,「食既能充飢,也能療疾」,關鍵看您怎麼吃,不是說我吃了就管用。
肝吃「綠」的,綠豆。肝是幹嘛的?解毒的,那綠豆是幹嘛的,綠豆是解毒的。這就順著說下來了,誰說綠豆是解毒的了?老百姓都說了,吃葯不能吃綠豆,綠豆解葯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綠豆是養肝的,肝是解毒的,傳來傳去把綠豆傳成解毒的了……呵呵。
我們每年夏天都喝綠豆湯,目的是什麼?去火,去哪兒的火,肝火!可是年年喝年年火,是不是下不來?老那麼大火?
為什麼?因為您不會喝。我們每年都喝綠豆湯、綠豆粥,可這綠豆湯怎麼做、怎麼喝,很有講究的!天天高呼喝綠豆湯,我問您那叫綠豆湯嗎?那麼,綠豆湯什麼時候喝才有養肝去火的功效呢?按你們說解暑解毒的作用,什麼時候才有作用?
開鍋5-6分鍾,綠豆似開沒開呢,那個湯最綠,那個湯才是養肝去火的!一旦您把給它熬爛了,那是解饞的!在夏天正熱的時候,每天喝點綠豆湯,降降火,去去暑氣,非常有必要。
大家現在知道怎麼熬了吧?把這綠豆洗干凈了,往鍋里加水,擱在火上,蓋著蓋兒熬,過程之中千萬不要打開鍋蓋。開鍋5-6分鍾,綠豆似開沒開呢,這是湯最綠的時候!馬上把這湯倒出來,天天白天上班帶著當水喝,喝多少煮多少。剩在鍋里的綠豆,再加水熬爛了,當飯給它吃嘍,這不就叫「葯食同源」嘛!您多了一道手續,這個湯就變成治病的湯了。
心吃「紅」,指的什麼?紅小豆!心主血,您看過去中國人貧血,老百姓補血是不是吃些紅豆沙、大棗?您再看看現在貧血的,都吃葯去了……吃葯血上來,葯一停血就下去了!沒人說從食物這兒怎麼把血養起來,沒人說用食物從根本上去調養,都在吃葯。
脾吃「黃」,黃豆!為什麼現在老提倡:喝豆漿,吃豆腐、豆製品呢?這些是健脾助消化的!所以您看,世界很多國家都在開始風行吃中國人的豆腐,還有小米、薏米,這不都是健脾助消化的嗎?脾胃與飲食消化關系最大,沒有突出的季節性,是一年四季都需要注意養護的。
7、中醫經絡的養生方法是怎麼按摩的?
中醫認為,衰老的發生與勞役過度、房事不節、飲食所傷、七情太過等因素有關。但人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吃五穀雜糧,所以很難避免其一。
衰老主要與五臟六腑有關,關系最直接的臟腑是腎、脾、胃、肝、肺、心。
中醫經絡養生之百會穴
百會穴在頭部,前正中發際直上5寸,兩耳尖中點連線上。稱「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是百脈交會穴。
按摩百會穴可用手指指腹按摩,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揉按50下,或各1到2分鍾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經常按揉可以健腦益智、抗老防衰,從而達到減緩衰老的作用。
中醫經絡養生之神闕穴
神闕穴在腹部,臍中央。多篇中醫古籍都稱其為「乃生命之根蒂」。
神闕穴可按揉、可艾灸以達到養生減緩衰老的作用。
中醫經絡養生之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腹部,肚臍下3寸,人體正中線上。是元陰、元陽出入之所,按揉和艾灸可以大補元氣、溫腎助陽,從而減緩衰老。
按揉法或震顫法。震顫法是雙手交叉重疊置於關元穴上,稍加壓力,然後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但是不能用力過猛,有酸脹感即可。
中醫經絡養生之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膝眼下三寸,距離腿前脛骨約一橫指距離。
足三里是強壯穴,自古以來都是養生的必備穴位之一。經常按揉或艾灸可以健脾養胃,調補氣血,促進氣血的化生。
按揉方法同百會穴相似,用指腹按揉。
中醫經絡養生之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三條經絡的交匯之處,用途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還有安神的作用。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中醫經絡養生的穴位可以減緩衰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僅是心血來潮短期的按揉穴位並沒有很好的作用,想延緩衰老還需要長期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