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保持腎健康
1, 食物養腎:養腎食物很多,但最有效之物當屬動物腎臟。豬、狗、羊、牛之腎臟均有養腎氣、益精髓之作用。腎虛腰痛、遺精、遺尿等症均可以食動物腎臟來補益。如羊腎甘溫,可補腎氣;豬腎咸平,有助腎氣、利膀胱功能,對腎虛浮腫亦有效;狗腎性平,最適合腎虛體弱,手足發冷之老年婦女患者。 2, 葯物補腎:腎陰虛可常用六味地黃丸,其中的熟地黃、山茱萸、山葯、澤瀉、茯苓、丹皮等有補腎陰之效。肝腎陰虛,兩眼昏花,以六味地黃丸加枸杞、菊花為湯。腎陽虛型可選用腎氣丸,即以六味地黃丸另加桂枝、附子。另外,人參、首烏、黃芪、甘草、胎盤、蟲草等葯也有強身補腎,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作用。 3, 節欲護腎:養腎就是養精,養精必須節欲。漢代名醫張景岳說:"欲不可縱,縱則精竭,竭則真散。蓋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故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房勞過度,精氣外泄,易耗傷身體;節制房事,保養精氣,即能抗衰延年。但也不可過分抑制性慾,以免引起身體不適和心理不暢而影響身體健康。 4, 浴足助腎:在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引血下行,補益腎氣,安定心神,有助於安睡。清代有位總督,晚年有"養生秘訣":"晨散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就強調在睡前用熱水泡腳。這種足浴,水溫應在40度左右,時間不少於5分鍾,雙腳要不停地互相摩擦,出浴後,立即揩乾,並用手在腳心揉擦二、三百次。 常咽唾液能滋養腎精,潤澤肌膚毛發;多飲水可防津液耗損過多等。總之,老年疾病及早衰多源於腎精虧虛,真元耗散,陽氣衰竭,故中老年人應注意保養腎氣。
2、強腎的鍛煉方法
1. 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於無名指的根部,然後屈曲其餘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抬腳時五趾抓地,兩腿並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腳後跟先著地,不要彎曲膝蓋。並腿坐於床沿,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發熱,分別按在後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腎腧穴,至有熱感為止。
2. 將手掌搓至手心發熱後,分別放到腰部,手掌在上面上下按摩腰部直至產生熱感為止。每天堅持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200下左右。這樣做可以起到溫補命門,健腎納氣的作用。
3. 首先兩手要握拳,手臂往後用兩手拇指的掌關節突出的部位來按摩腰眼,注意要向內做環形旋轉的按摩,漸漸地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度,這樣持續按摩大約10分鍾,在早、中、晚時段各按摩一次。
4. 以雙手把耳朵由後面向前掃,這時會聽到「嚓嚓」的聲音。每次20下,每日數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
5.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 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湧泉穴。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湧泉穴,按摩湧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6.正坐垂足,將一隻腳抬起,放在另一隻腳的膝蓋上翹起;以另一側的手輕輕握腳,四指放在腳背,大拇指的指腹從下往上推揉穴位,有酸痛感;左右兩腳上的穴位,每天早晚各推揉1~3分鍾。長期按摩對醫治腎炎、神經衰弱、精力減退,記憶力減退、手腳冰涼等有很大幫助。
7.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向後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耳背面,反復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8.將手掌搓熱之後,用左手來搓右腳腳心,而右手則搓左腳腳心。每日早晚各這樣進行一次,每次擦搓約300下。根據中醫的介紹,腳底的湧泉穴是腎經的井穴,若能夠常常按摩湧泉穴,可以起到益精補腎、疏肝明目、幫助睡眠、強身健體、清新靈神以及防衰抗老的作用。另外,按摩這個穴位還能夠有助於治療腎虛導致的眩暈、失眠、耳鳴、頭頂痛等疾病。
9.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抗過敏、養腎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皮膚病。
(2)名醫話養生腎擴展資料
補腎的好習慣:
一、定時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如果缺水,一天都很難熬。尤其是如果想要補腎,一定要喝充足的水,有利於體內循環排毒,增強腎的功能性。
二、少鹽少油少飲料
攝入過多的鹽、油或者飲料會給腎臟造成壓力,加重腎臟的負擔,尤其是一些功能飲料,刺激成分太多,喝多了沒好處。
三、不要憋尿
人的排尿是一種條件反射,取決於膀胱的貯存量,如果強行憋尿,會對膀胱造成損傷,嚴重的影響腎臟中廢物的排出,從而造成腎臟的病變。
四、大便要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惡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
五、避免勞累過度、適量房事
腎臟里蘊藏男人的「精氣神」,而房事過度會傷精,體力勞損會傷氣,腦力勞損會傷神,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這樣才有助於養腎護腎精。
六、警惕葯物
現在的一些西葯,尤其是鎮痛類葯物和壯陽葯,如果服用過多,都會給腎臟帶來傷害,所以在服用時應遵照醫囑。
參考資料:運動養生:9個小運動強腎健體--人民網
3、腎!!!
腎虛宜食物品
腎虛者宜吃下列食物。
芝麻
甘平,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如《本草經疏》中就曾記載:「芝麻,氣味和平,不寒不熱,補肝腎之佳谷也。」尤其是腎虛之人腰酸腿軟,頭昏耳鳴,發枯發落及早年白發,大便燥結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稱穀子、稞子。能補益腎氣。《名醫別錄》及《滇南本草》中都說到「粟米養腎氣。」明·李時珍還說:「粟,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
豇豆
又稱飯豆、長豆。性平,味甘,能補腎健脾,除脾虛者宜食外,腎虛之人也宜食用,對腎虛消渴、遺精、白濁,或小便頻數,婦女白帶,食之最宜。《本草綱目》曾這樣記載:「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葯志》也說它能「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和腎虛遺精。」
牛骨髓
有潤肺、補腎、益髓的作用。《本草綱目》說它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對腎虛羸瘦、精血虧損者,尤為適宜。
狗肉
性溫,味咸,除有補中益氣作用外,還能溫腎助陽,故腎陽不足、腰膝軟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華子本草》認為: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功。」《醫林纂要》亦雲:「狗肉補肺氣,固腎氣。」清代醫家張璐還說:「犬肉,下元虛人,食之最宜。」下元虛者,即腎陽虛弱、命門火衰是也。
羊骨
性溫,味甘,能補腎強筋骨。《飲膳正要》認為:「羊尾骨益腎明日,補下焦虛冷。」《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脊骨補骨虛,通督脈,治腰痛下痢;羊脛骨主脾弱,腎虛不能攝精,白濁。」唐代《食醫心鏡》還介紹:「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爛,空腹食之。」對腎虛勞損,腰膝無力怕冷,筋骨攣痛者,最宜食之。
豬腎
性平,味咸。唐·孟詵認為豬腎「主人腎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臟,治耳聾」。水臟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酸腰痛、遺精、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淡菜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隨宜居飲食譜》中說它「補腎,益血填精」。《本草匯言》亦雲:「淡菜,補虛養腎之葯也,此物本屬介類,氣味甘美而淡,性本清涼,善治腎虛有熱。」所以,凡腎虛羸瘦、勞熱骨蒸、眩暈盜汗、腰痛陽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貝
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干貝補腎,與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說它能「滋真陰」,實則指滋補腎陰之義。
鱸魚
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本草經疏》曾有記載:「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於臟,益二臟之陰氣,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認為:「鱸魚,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腎陰虛,或脾虛胃弱者皆宜。
桑椹
俗稱桑果。性寒,味甘,有補肝、益腎、滋陰的作用。如《滇南本草》雲:「桑椹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清·王孟英還說:「桑椹滋肝腎,充血液,健步履。」故腎虛之人,尤其是腎陰不足者,食之最宜。
芡實
性平,味甘澀,有益腎固澀、補脾止泄的雙重功效。《本草經百種錄》稱之為「脾腎之葯也」。《本草從新》亦說它能「補脾固精」。《本草新編》中還說:「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與山葯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飯調服。」凡腎虛之人遺精、早泄、帶下、小便不禁或頻多者,宜常食之。
栗子
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曾說:「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明·李時珍亦曾記載:「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干,每旦吃十餘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
胡桃
性溫,味甘,既能補肺止喘,又能補腎固精,還能潤腸通便。適宜腎虛喘嗽、遺精陽痿、腰痛腳弱、小便頻數、大便燥結之人服食。正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說:「胡桃,為滋補肝腎,強健筋骨之要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為其能補腎,故能固齒牙,烏須發,治虛勞喘嗽,氣不歸元,下焦虛寒,小便頻數,女子崩帶等症。」
山葯
性平,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葯,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如明·李時珍指出:山葯「益腎氣,健脾胃。」《本草正》亦載:「山葯,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本草經讀》還說:「山葯,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凡上品之葯,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穀之養人相佐,以臻壽考。」所以,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豇豆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和健脾的雙重作用。如《本草綱目》記載:「豇豆補腎健胃,生精髓。昔盧廉夫教人補腎氣,每日空心煮豇豆,入少鹽食之。」現代《四川中葯志》也介紹:「豇豆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及腎虛遺精。」對腎虛小便頻數者亦宜。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腎虛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記載:「枸杞子,補腎益精,水旺則骨強,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無不愈矣。」《本草經疏》中也說:「枸杞子,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葯。老人陰虛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為益精明目之上品。」
冬蟲夏草
性溫,味甘,有補腎和補肺的作用,是一種平補陰陽的名貴葯材。如《本草從新》說它「保肺益腎。」《葯性考》亦雲:「蟲草秘精益氣,專補命門。」《柑園小識》還說:「以酒浸數枚啖之,治腰膝間痛楚,有益腎之功。」冬蟲夏草雖然是一種副作用很少的滋補強壯中葯,但直接用於方劑者不多。凡腎虛者最宜用蟲草配合肉類如豬瘦肉、雞肉或鴨肉,甚至新鮮胎盤等共燉,成為補益食品,更為有益。
杜仲
性溫,味甘微辛,能補肝腎、強筋骨,對腎虛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軟弱無力、小兒腎虛兩下肢麻痹以及婦女腎虧引起的習慣性流產者,最為適宜。正如明代醫家繆希雍解釋說:「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氣,堅筋骨,腳中酸痛。蓋腰為腎之府,動搖不能,腎將憊矣。杜仲補其不足,益腎故也。」
何首烏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歷代醫家均用之於腎虛之人。明·李時珍說過:「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葯,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葯之上。」清代名醫黃宮綉亦雲:「何首烏,諸書皆言滋水補腎,黑發輕身,備極贊賞。」凡是腎虛之人頭發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海參
性溫,味咸,質地雖陰柔,但能補腎之陽氣,為腎陰腎陽雙補之品。如《本草從新》中說:「海參補腎益精,壯陽療痿。」《隨息居飲食譜》也說它「滋陰,健陽」。故凡腎虛之人,皆宜食之。
海馬
性溫,味甘,能補腎壯陽,故凡腎陽不足之人,皆宜食之,包括腎陽虛所致的陽痿、不育、多尿、夜遺、虛喘等,食之頗宜。可用海馬研細,每次1~2克,黃酒送服,1日2~3次。
蝦子
性溫,味甘咸,入腎經,有補腎壯陽的作用。凡因腎氣虛弱、腎陽不足所致的腰腳軟弱無力,或陽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蝦。《食物中葯與便方》還曾介紹:「腎虛,陽痿,腰腳痿弱無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蝦肉90~120克,搗和為丸,黃酒送服,每服3~6克,1日2次。」
此外,腎虛者還宜服食龜肉、鴿肉、豬肉、甲魚、蛤蚧、蓮子、松子、薺菜、韭菜、蜂王漿、靈芝、燕窩、阿膠、紫河車、地黃、鎖陽、肉蓯蓉等。
http://community.39.net/Topics/jkht/802692.xml
4、男人如何保養腎 男人養腎知識
男人腎虛的話,不僅會影響自身的健康,還會對工作、性生活質量等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一旦出現了腎虛的情況,男性朋友就應該及時的補腎。
5、人天生只有一個腎怎麼保養
1, 食物養腎:養腎食物很多,但最有效之物當屬動物腎臟。豬、狗、羊、牛之腎臟均有養腎氣、益精髓之作用。腎虛腰痛、遺精、遺尿等症均可以食動物腎臟來補益。如羊腎甘溫,可補腎氣;豬腎咸平,有助腎氣、利膀胱功能,對腎虛浮腫亦有效;狗腎性平,最適合腎虛體弱,手足發冷之老年婦女患者。
2, 葯物補腎:腎陰虛可常用六味地黃丸,其中的熟地黃、山茱萸、山葯、澤瀉、茯苓、丹皮等有補腎陰之效。肝腎陰虛,兩眼昏花,以六味地黃丸加枸杞、菊花為湯。腎陽虛型可選用腎氣丸,即以六味地黃丸另加桂枝、附子。另外,人參、首烏、黃芪、甘草、胎盤、蟲草等葯也有強身補腎,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作用。
3, 節欲護腎:養腎就是養精,養精必須節欲。漢代名醫張景岳說:"欲不可縱,縱則精竭,竭則真散。蓋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故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房勞過度,精氣外泄,易耗傷身體;節制房事,保養精氣,即能抗衰延年。但也不可過分抑制性慾,以免引起身體不適和心理不暢而影響身體健康。
4, 浴足助腎:在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引血下行,補益腎氣,安定心神,有助於安睡。清代有位總督,晚年有"養生秘訣":"晨散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就強調在睡前用熱水泡腳。這種足浴,水溫應在40度左右,時間不少於5分鍾,雙腳要不停地互相摩擦,出浴後,立即揩乾,並用手在腳心揉擦二、三百次。 常咽唾液能滋養腎精,潤澤肌膚毛發;多飲水可防津液耗損過多等。總之,老年疾病及早衰多源於腎精虧虛,真元耗散,陽氣衰竭,故中老年人應注意保養腎氣。
6、怎樣保養腎?
1, 食物養腎:養腎食物很多,但最有效之物當屬動物腎臟。豬、狗、羊、牛之腎臟均有養腎氣、益精髓之作用。腎虛腰痛、遺精、遺尿等症均可以食動物腎臟來補益。如羊腎甘溫,可補腎氣;豬腎咸平,有助腎氣、利膀胱功能,對腎虛浮腫亦有效;狗腎性平,最適合腎虛體弱,手足發冷之老年婦女患者。 2, 葯物補腎:腎陰虛可常用六味地黃丸,其中的熟地黃、山茱萸、山葯、澤瀉、茯苓、丹皮等有補腎陰之效。肝腎陰虛,兩眼昏花,以六味地黃丸加枸杞、菊花為湯。腎陽虛型可選用腎氣丸,即以六味地黃丸另加桂枝、附子。另外,人參、首烏、黃芪、甘草、胎盤、蟲草等葯也有強身補腎,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作用。 3, 節欲護腎:養腎就是養精,養精必須節欲。漢代名醫張景岳說:"欲不可縱,縱則精竭,竭則真散。蓋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故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房勞過度,精氣外泄,易耗傷身體;節制房事,保養精氣,即能抗衰延年。但也不可過分抑制性慾,以免引起身體不適和心理不暢而影響身體健康。 4, 浴足助腎:在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引血下行,補益腎氣,安定心神,有助於安睡。清代有位總督,晚年有"養生秘訣":"晨散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就強調在睡前用熱水泡腳。這種足浴,水溫應在40度左右,時間不少於5分鍾,雙腳要不停地互相摩擦,出浴後,立即揩乾,並用手在腳心揉擦二、三百次。 常咽唾液能滋養腎精,潤澤肌膚毛發;多飲水可防津液耗損過多等。總之,老年疾病及早衰多源於腎精虧虛,真元耗散,陽氣衰竭,故中老年人應注意保養腎氣。
7、腎¤求救!!!
腎虛者宜吃下列食物。
芝麻
甘平,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如《本草經疏》中就曾記載:「芝麻,氣味和平,不寒不熱,補肝腎之佳谷也。」尤其是腎虛之人腰酸腿軟,頭昏耳鳴,發枯發落及早年白發,大便燥結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稱穀子、稞子。能補益腎氣。《名醫別錄》及《滇南本草》中都說到「粟米養腎氣。」明·李時珍還說:「粟,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
豇豆
又稱飯豆、長豆。性平,味甘,能補腎健脾,除脾虛者宜食外,腎虛之人也宜食用,對腎虛消渴、遺精、白濁,或小便頻數,婦女白帶,食之最宜。《本草綱目》曾這樣記載:「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葯志》也說它能「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和腎虛遺精。」
牛骨髓
有潤肺、補腎、益髓的作用。《本草綱目》說它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對腎虛羸瘦、精血虧損者,尤為適宜。
狗肉
性溫,味咸,除有補中益氣作用外,還能溫腎助陽,故腎陽不足、腰膝軟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華子本草》認為: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功。」《醫林纂要》亦雲:「狗肉補肺氣,固腎氣。」清代醫家張璐還說:「犬肉,下元虛人,食之最宜。」下元虛者,即腎陽虛弱、命門火衰是也。
羊骨
性溫,味甘,能補腎強筋骨。《飲膳正要》認為:「羊尾骨益腎明日,補下焦虛冷。」《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脊骨補骨虛,通督脈,治腰痛下痢;羊脛骨主脾弱,腎虛不能攝精,白濁。」唐代《食醫心鏡》還介紹:「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爛,空腹食之。」對腎虛勞損,腰膝無力怕冷,筋骨攣痛者,最宜食之。
豬腎
性平,味咸。唐·孟詵認為豬腎「主人腎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臟,治耳聾」。水臟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酸腰痛、遺精、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淡菜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隨宜居飲食譜》中說它「補腎,益血填精」。《本草匯言》亦雲:「淡菜,補虛養腎之葯也,此物本屬介類,氣味甘美而淡,性本清涼,善治腎虛有熱。」所以,凡腎虛羸瘦、勞熱骨蒸、眩暈盜汗、腰痛陽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貝
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干貝補腎,與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說它能「滋真陰」,實則指滋補腎陰之義。
鱸魚
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本草經疏》曾有記載:「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於臟,益二臟之陰氣,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認為:「鱸魚,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腎陰虛,或脾虛胃弱者皆宜。
桑椹
俗稱桑果。性寒,味甘,有補肝、益腎、滋陰的作用。如《滇南本草》雲:「桑椹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清·王孟英還說:「桑椹滋肝腎,充血液,健步履。」故腎虛之人,尤其是腎陰不足者,食之最宜。
芡實
性平,味甘澀,有益腎固澀、補脾止泄的雙重功效。《本草經百種錄》稱之為「脾腎之葯也」。《本草從新》亦說它能「補脾固精」。《本草新編》中還說:「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與山葯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飯調服。」凡腎虛之人遺精、早泄、帶下、小便不禁或頻多者,宜常食之。
栗子
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曾說:「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明·李時珍亦曾記載:「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干,每旦吃十餘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
胡桃
性溫,味甘,既能補肺止喘,又能補腎固精,還能潤腸通便。適宜腎虛喘嗽、遺精陽痿、腰痛腳弱、小便頻數、大便燥結之人服食。正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說:「胡桃,為滋補肝腎,強健筋骨之要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為其能補腎,故能固齒牙,烏須發,治虛勞喘嗽,氣不歸元,下焦虛寒,小便頻數,女子崩帶等症。」
山葯
性平,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葯,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如明·李時珍指出:山葯「益腎氣,健脾胃。」《本草正》亦載:「山葯,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本草經讀》還說:「山葯,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凡上品之葯,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穀之養人相佐,以臻壽考。」所以,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豇豆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和健脾的雙重作用。如《本草綱目》記載:「豇豆補腎健胃,生精髓。昔盧廉夫教人補腎氣,每日空心煮豇豆,入少鹽食之。」現代《四川中葯志》也介紹:「豇豆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及腎虛遺精。」對腎虛小便頻數者亦宜。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腎虛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記載:「枸杞子,補腎益精,水旺則骨強,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無不愈矣。」《本草經疏》中也說:「枸杞子,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葯。老人陰虛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為益精明目之上品。」
冬蟲夏草
性溫,味甘,有補腎和補肺的作用,是一種平補陰陽的名貴葯材。如《本草從新》說它「保肺益腎。」《葯性考》亦雲:「蟲草秘精益氣,專補命門。」《柑園小識》還說:「以酒浸數枚啖之,治腰膝間痛楚,有益腎之功。」冬蟲夏草雖然是一種副作用很少的滋補強壯中葯,但直接用於方劑者不多。凡腎虛者最宜用蟲草配合肉類如豬瘦肉、雞肉或鴨肉,甚至新鮮胎盤等共燉,成為補益食品,更為有益。
杜仲
性溫,味甘微辛,能補肝腎、強筋骨,對腎虛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軟弱無力、小兒腎虛兩下肢麻痹以及婦女腎虧引起的習慣性流產者,最為適宜。正如明代醫家繆希雍解釋說:「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氣,堅筋骨,腳中酸痛。蓋腰為腎之府,動搖不能,腎將憊矣。杜仲補其不足,益腎故也。」
何首烏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歷代醫家均用之於腎虛之人。明·李時珍說過:「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葯,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葯之上。」清代名醫黃宮綉亦雲:「何首烏,諸書皆言滋水補腎,黑發輕身,備極贊賞。」凡是腎虛之人頭發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海參
性溫,味咸,質地雖陰柔,但能補腎之陽氣,為腎陰腎陽雙補之品。如《本草從新》中說:「海參補腎益精,壯陽療痿。」《隨息居飲食譜》也說它「滋陰,健陽」。故凡腎虛之人,皆宜食之。
海馬
性溫,味甘,能補腎壯陽,故凡腎陽不足之人,皆宜食之,包括腎陽虛所致的陽痿、不育、多尿、夜遺、虛喘等,食之頗宜。可用海馬研細,每次1~2克,黃酒送服,1日2~3次。
蝦子
性溫,味甘咸,入腎經,有補腎壯陽的作用。凡因腎氣虛弱、腎陽不足所致的腰腳軟弱無力,或陽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蝦。《食物中葯與便方》還曾介紹:「腎虛,陽痿,腰腳痿弱無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蝦肉90~120克,搗和為丸,黃酒送服,每服3~6克,1日2次。」
此外,腎虛者還宜服食龜肉、鴿肉、豬肉、甲魚、蛤蚧、蓮子、松子、薺菜、韭菜、蜂王漿、靈芝、燕窩、阿膠、紫河車、地黃、鎖陽、肉蓯蓉等。
8、7月1日東方衛視的《名醫話養生》,何裕民教授講阿爾茨海默病那期,在哪裡可以重新看?
網上可以看,只要進入看看新聞網回看東方衛視的《名醫話養生》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