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經絡穴位養生祛病法

經絡穴位養生祛病法

發布時間:2020-07-11 05:00:21

1、經絡養生的常用辦法有哪些?

2、中醫養生古法經絡是什麼?

經絡療法可達到醫療效果,有病治病,無病防病的copy療效。中醫經絡養生就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按照中醫經絡和腧穴的功效主知治,採取針、灸、推拿、按摩、導引等方式,達到梳理經絡、調和陰陽而最終實現驅道邪治病,使機體恢復陰平陽密的和諧狀態。

3、穴位按摩祛病大全集的作品目錄

人體標准經絡穴點陣圖(一)
人體標准經絡穴點陣圖(二)
序言:找准穴位,為自己的身體開方
人體穴位速查表
常見病穴位按摩速查表
上篇 穴位:自愈的良葯
第一章
認識身體的守護神:穴位
概述:穴位究竟是什麼
人體穴位知多少:穴位的分類
穴位的神奇功效:平衡機體功能
第二章
經絡,氣血運行的要道
中醫理論的瑰寶:經絡
河床之於流水:經絡對人體的重要意義
十二經脈:守護身體的忠實哨兵
奇經八脈:航行間歇的避風港
穴位與經絡的關系:穴位如開關
第三章
精準找穴:四大定位法
自然標志定位法:目標最明顯的取穴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自身測量是關鍵
指寸定位法
簡便取穴法
第四章
經穴祛病四大常用操作法
按摩:最綠色的自然療法
刮痧:給邪氣以出路
拔罐:以熱攻毒
針灸:針到病除
下篇 認准小穴位獲得大健康
第一章
手太陰肺經
中府穴:讓肺呼吸更暢快
雲門穴:肺氣出入的門戶
天府穴:消炎抗過敏
俠白穴:驅走恐懼和憂慮
尺澤穴:治療腹痛的奇效穴
孔最穴;坐得再久也不怕得痔瘡
列缺穴:止頭痛,最有效
經渠穴:呼吸系統疾病的必用穴
太淵穴:身體的平衡劑
魚際穴:摸摸小魚解疲勞
少商穴:常按少商穴不感冒
第二章
手少陰心包經
極泉穴:寧心安神,心臟的警衛員
青靈穴:消除疼痛無煩惱
少海穴:手臂不舉按少海
靈道穴:心靈的通道
通里穴:音嘹亮,面生輝
陰郄穴:踏實睡眠不起夜
神門穴:神門一開,氣血通
少府穴:調養心與腎
少沖穴:急按壓,救性命
第三章
手厥陰心包經
天池穴:池水落,活力添
天泉穴:保證心臟供血
曲澤穴:定心寧神
郄門穴:心絞痛急救穴
間使穴:直接影響心臟功能
內關穴:平復胃氣止打嗝
大陵穴:心火散,口臭清
勞宮穴:手心瘙癢掐勞宮
中沖穴:快速除去眼部脂肪粒
第四章
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穴:釋放體內熱氣和汗水
二間穴:清掃面部小疾病
三間穴:消便秘,止手疾
合谷穴:掐虎口,治牙痛
陽溪穴:緩解手肩綜合症
偏歷穴:專消水腫
溫溜穴:驅趕身體內寒流
下廉穴:收斂疼痛
上廉穴:讓不遂的半身動起來
手三里穴:掌管肚臍以上的疼痛
曲池穴:濁水氣,穩血壓
……

4、二十四節氣與經絡穴位有什麼對稱

二十四節氣與中醫養生
二十四節氣與經絡穴位養生
經絡穴位調養方法
常用穴位定位法
春百季篇
立春:養肝護陽,養肝重在疏泄(每年2月4日或5日)
謹防心腦血管疾病,以調理肝經為主
穴位度養生保健:太沖、肝俞、大椎、中脘
雨水:護脾疏肝,防濕邪(每年2月18日或19日)
謹防寒濕之邪,以調理脾經、胃經為主
穴知位養生保健:足三里、神闕、關元、脾俞、陰陵泉
驚道蟄:平衡作息,提高疾病預防意識(每年3月5日或6日)
謹防季節性的傳染病,以調理肝經為主
穴位養生保健:太沖、行間、腎俞、湧泉、足三里
春分:保持陰陽平衡,心情愉悅(每年3月20日或21日)
謹防風專邪和寒邪,以調理肝經為主
穴位養生保健:太沖、風池、命門、關元、脾俞
清明:重在養肝屬,乍暖還寒注意保暖(每年4月4日或5日)
謹防風邪和濕邪,以調理肝經、脾經為主
穴位養生保健:太沖、合谷、風池、陰陵泉、大椎
穀雨:重養肝祛濕氣,忌焦慮防過敏(每年4月20日或21日)
謹防風邪和濕邪,以調理肝經、脾經為主

5、按摩穴位真的能治病?什麼原理?

按摩穴位真的能治病。人的十二經絡的穴位分部人的全身各個不同的特定部位,每個穴位對人體的不同五臟六腑的神經相連。按摩穴位時相應的穴位對相應的臟腑進行平衡調理,同時按摩穴位還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因此,接摩可扶正散邪、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

6、經絡調理對養生有好處么?

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意指周身氣血運行的通道百。經絡是古人在長期生活保健和醫療實踐中逐漸發現並形成理論的,它是度以手、足三陰和三陽經以及任、督二脈為主體,網路遍布全身的一個綜合知系統,它內聯五臟六腑,外布五官七竅、道四肢百骸,溝通表裡、上下、內外,將人體的各部分連接成有機的、與自然界陰陽屬性密不版可分的整體。它不僅指導著中權醫各科的臨床實踐,而且是人體保健、養生祛病的重要依據。

7、中醫經絡的養生方法是怎麼按摩的?

中醫認為,衰老的發生與勞役過度、房事不節、飲食所傷、七情太過等因素有關。但人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吃五穀雜糧,所以很難避免其一。

衰老主要與五臟六腑有關,關系最直接的臟腑是腎、脾、胃、肝、肺、心。

中醫經絡養生之百會穴

百會穴在頭部,前正中發際直上5寸,兩耳尖中點連線上。稱「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是百脈交會穴。

按摩百會穴可用手指指腹按摩,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揉按50下,或各1到2分鍾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經常按揉可以健腦益智、抗老防衰,從而達到減緩衰老的作用。

中醫經絡養生之神闕穴

神闕穴在腹部,臍中央。多篇中醫古籍都稱其為「乃生命之根蒂」。

神闕穴可按揉、可艾灸以達到養生減緩衰老的作用。

中醫經絡養生之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腹部,肚臍下3寸,人體正中線上。是元陰、元陽出入之所,按揉和艾灸可以大補元氣、溫腎助陽,從而減緩衰老。

按揉法或震顫法。震顫法是雙手交叉重疊置於關元穴上,稍加壓力,然後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但是不能用力過猛,有酸脹感即可。

中醫經絡養生之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膝眼下三寸,距離腿前脛骨約一橫指距離。

足三里是強壯穴,自古以來都是養生的必備穴位之一。經常按揉或艾灸可以健脾養胃,調補氣血,促進氣血的化生。

按揉方法同百會穴相似,用指腹按揉。


中醫經絡養生之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三條經絡的交匯之處,用途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還有安神的作用。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中醫經絡養生的穴位可以減緩衰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僅是心血來潮短期的按揉穴位並沒有很好的作用,想延緩衰老還需要長期的堅持。

8、經絡養身有什麼好處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亞健康狀況的人群越來越多,健康養生越來越受人們重視。經絡養生作為健康綠色的養生方式,主張經絡調理,健康自愈。經絡貫穿於體內的各個部位,構成一個遍及滿身的縱深收集,可見經絡養生的好處是抄不可小覷的。

經絡養生是在經絡理論基礎上,通過人類生命規律,尋找增強生命活力,預防疾病的方法,同時探索衰老的機理以及益壽延年的原則。經絡養生可以襲削減無害物質在體內積累和停頓的時間,為人體各構造器官的細胞供給精良的留存環境。通過疏通經絡,可使體內氣血通順,促成各類養分物質和能量的流暢,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進而起到濡養臟腑、加速推陳出新速率的感化。

通過人體十四經絡的調理,掌握人體的自然規律,從而達到人體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十四經絡是人體做重要的經絡,對人體的好處不可小覷,通過對十四經絡的疏通和調理,可以疏散、排出體內風、寒、濕、
署、燥、毒素,從而達到百脈通,除百病的功效。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與經絡穴位養生祛病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