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冬季養生按摩

冬季養生按摩

發布時間:2020-07-11 04:44:48

1、冬天按摩什麼穴位好?

冬天養生可以按摩的穴位有足三里穴,中脘穴,腎腧穴,神闕穴,命門穴,合谷穴,三陰交穴,神門穴等等。

2、冬季為什麼適合養生?

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參,氣候變化影響著人的生理活動,春夏為陽,氣候較熱;秋冬為陰,氣候寒冷,人亦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發生生理上的變化。

冬季的三個月份,是陽氣收藏的時期,天氣非常的寒冷,必須保護身體的陽氣,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所以有些動物有冬眠的情形,人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耗散。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如果冬天過度的消耗陽氣,儲存不足,則明年春天易生四肢無力頭暈欲厥之類的問題,是不合乎養生之道。

冬季飲食小叮嚀

1、冬季忌食寒性物: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此時脾胃功能相對較弱,若再食寒涼,則會損傷脾胃陽氣。因此冬季應該少吃荸薺、柿子等性涼的食物,尤其是女性,進入冬季之後,最易發生手腳冰涼,所以一定要忌寒涼食物,而且要注意保暖。

2、冬季進食忌過飽:冬季飲食量相對增加,但是活動量相對較少,吃得過飽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因此晚餐要適當的控制,飯後要活動一下,若有腹脹,可以自己按摩腹部促進腸胃蠕動,加快對食物的吸收消化。

3、冬季忌飲酒禦寒:有些人喜歡冬季飲酒,因為飲酒後會有渾身發熱的感覺,這是酒精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的結果。但是酒勁過後,因大量熱能散出體外,反而會使人渾身發冷、陽氣不足,導致酒e68a847a6431333365636130後更寒。

4.身體虛弱忌大補:話說冬季是進補的最佳時節,但是切記猛補。有些人身體虛弱,進入冬季之後,便開始大補,身體卻出現了不良反應,如口舌生瘡、失眠、胃疼等,這是「虛不受補」的表現,這是因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一下難以承受補品,進補後消化不良,進而影響消化吸收功能,造成營養不良,氣虛血弱等。

蓯蓉溫腎補元湯

【主料】肉蓯蓉,貝殼,熟地,三七等

【功效】溫陽補腎,養神益精,養血活絡,增強體能

所以需要溫補,從內而外的徐徐圖之,且不可想著一蹴而就,既然大補不行,我們就使用葯膳食療,葯膳養生一直是被各個養生的人尚為推崇的,病者食之為葯,無病食之為食,不管是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比較符合大眾的選擇......食療如做人,不急不躁,欲速則不達!

3、冬季怎麼養生?

4、為什麼冬季養生是最好的?

冬藏,冬天是陽氣收藏的時候,如果冬天過度消耗陽氣,明年春天易生四肢無力欲昏厥的問題。

5、冬季養生穴位有哪些?

冬季防寒強身

冬季草木凋零,天寒地凍,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copy氣也要潛藏於內,此時按摩要注意以滋陰收藏為主。

一、保健穴位:太溪穴

保健功效:滋陰益腎,壯陽強腰百,改善頭痛眩暈

按摩方法:每晚泡腳後按摩太溪穴5分鍾左右。

二、保健穴位:腎腧穴

保健功效:益腎助陽,利水強腰,改善月經不調、改善耳鳴等

按摩方法:先撥罐5分鍾,之後按揉2分鍾。

三、保健穴位:迎香穴

保健功效:祛風通竅、理氣止痛,調理鼻塞、鼻出血等

按摩方法:用兩手食指尖端,點揉左右側迎香穴各10次。

冬季保健指導度:適當滋補,注意防寒防病,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添衣保暖,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每天早上跑步、散步知、練瑜伽;養腎可以多吃黑色食物。

91健康助手,不止於健康

歡迎關注《91健康助手》

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詳細咨詢專業的醫療機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別忘了點贊道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6、適合冬季保健有哪些按摩方法?

按摩是在人體一定穴位上,運用推、拿、揉、壓、搓、扣、打、動、滾、扳、捏、踩等手法,來達到舒筋、健體、防病益壽的目的。按摩不受時間、環境條件的限制,可以自我按摩,也可以由他人進行,是家族保健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些適合在冬季進行的保健按摩方法。

1.搓鼻法: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有熱感後,用拇指外側沿鼻樑、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然後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位於鼻唇溝內,橫平鼻翼外緣中點)15~20次。每天摩鼻1~2遍,可增強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傷風、鼻塞不通。

2.摩頸法:上身端直,坐立均可,仰頭,頸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雙手交替按摩20次為1遍,可連續做2~3遍。注意,按摩時拇指與其他四指張開,虎口對著咽喉部,自下頜向下按搓,可適當用力。這種方法可以利咽喉,止咳化痰。

3.按摩大椎法:兩手搓熱後輪流搓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冬季可每天早起後搓大椎,較冷時出門前也要搓熱大椎,對防治感冒有效。

4.捶背端坐法:腰背自然直立,雙目微閉,放鬆,兩手握拳,反捶脊背中央及兩側,各捶3~5遍。同時,叩齒3~10次,並緩緩吞咽津液數次。捶背時要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沿背捶打,同時閉氣不息。這種方法可以暢胸中之氣,通脊背經脈,預防感冒,還有健肺養肺之功效。

7、冬天怎麼養生

冬季養生有八宜
一宜保暖。冬季「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而暴暖大汗。

二宜健腳。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以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相當重要。

三宜防病。寒冷會誘發心肌梗死、中風,使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症狀加劇。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葯品。同時還應注意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四宜多飲。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量不應少於2000—3000ml。

五宜調神。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適宜的活動,如散步、慢跑、跳舞、滑冰、打球、跳繩、踢毽子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不錯的方法。

六宜通風。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經常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七宜粥養。冬季飲食忌黏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為適宜。

八宜早睡。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卧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陰平陽秘,陰陽調和則機體健康。

與冬季養生按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