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古籍養生集成

古籍養生集成

發布時間:2020-07-11 03:02:55

1、有什麼古書記載著關於養生?

《老子》《莊子》《子華子》《黃帝內經》《養生論》《養生延命錄》《顏氏家訓》《景岳全書》等等都有關於養生方法的記載。

2、從古籍中了解古人是如何養生的

古籍的養生思想一般來講,都是在黃帝內經里。具體的你可以去了解下黃帝內經裡面是怎麼說的。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這是《黃帝內經》中養生的總原則,本質的含義就是要順從自然規律生活。具體的可以去

看看

3、我國古代養生之道的典籍有哪些?

我不是內行,但是我看過許多有關養生的書籍,抄對於養生累的書籍,推薦你看黃帝內經但是如果沒怎麼讀過醫術(中醫類的,)很難透徹的理襲解裡面的意思,還有推薦你了解了解氣功。參考書籍(《黃帝內經》劉力紅的《思考中醫》)

4、古代有關養生的書籍有什麼

文獻
延年益壽,人同此心。達官貴胄、方外修真、三教九流,於此莫不關注,故而養生文獻不限於醫家,諸子百家均有所涉及。中國現存養生類著作約數百種,尚不包括涉及養生內容又非養生專著的書籍。養生書籍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通論類
主要從養生的大旨、理論、指導思想等立論,全面分述各種養生方法,泛而不專,有助於人們了解養生理論,並指導一般的養生,如漢代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梁代[[陶弘景]]著《養性延命錄》、唐代[[孫思邈]]著《孫真人養生銘》、宋代陳直著《養老奉親書》、元代李鵬飛著《三元延壽參贊書》、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箋》及胡文煥著《壽養叢書》、清代曹庭棟著《老老恆言》等。

食養類
主要從飲食物性味、補泄滑澀的效用與人體狀態、天時氣候、地理方域等的關系論述養生之道,也包括節食、辟穀等內容。著作如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道藏精華錄》收載的《服氣長生辟穀法》(著者佚名)、清代簡緣老人的《節飲集說》等。

導引類
主要從論述氣功、導引練形的理論及具體方法上闡明祛病保身、益壽延年之道,內容包括各種門派、形式的氣功,各種導引練形(如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等著述。如後人從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輯出的《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明代尹真人著《性命圭旨》和朱權著《臞仙神隱》、清代馬齊著《陸地仙經》,以及南北朝達摩祖師的《易筋經》、明代袁黃的《靜坐要訣》、清代婁傑的《八段錦坐立功法圖訣》等。

煉丹類
主要是各種煉制丹葯法的有關記述,古人曾希望通過對各種礦石葯物的復雜燒煉過程製造出令人長生不死、霞舉飛升的靈丹,雖說設想荒誕,近於虛幻,但卻也得到了一些有療效的治病丹葯,開人類葯物化學研究之先河。療疾者如紅升丹、白降丹等,臨床已有定論。這類著作主要收藏於道家的匯編類道書《道藏》中,如宋代吳悞著《丹房須知》、金陵子著《龍虎還丹訣》以及著者佚名的《黃帝九鼎神丹經訣》等,記載煉丹術最早、最著名且傳世者則是晉代葛洪的《抱朴子》。

5、中國古代論述養生的典籍主要有哪些???

中國百古代論述養生的典籍汗牛充棟,這里只選取較為著名的部分典籍供讀者參詳,包括《道德經度》、《管子》、《知莊子》、《子華子》、《黃帝內經》、《養生論》、《抱朴子》、《養生延命錄》、《顏氏家訓》道、《千金翼方》、《景岳全書》等,這些內典籍基本奠定了中醫養生的理論基礎,是後容世養生學的源泉。

6、珍本醫書集成的珍本醫書集成

裘慶元,字吉生,以字行。浙江紹興人,生於1873年,卒於1947年,享年75歲。 裘吉生是我國中醫近代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他早年因罹肺疾,遂矢志學習中醫,一面潛心攻讀歧黃墳典,一面精心研究各家學說。不多年,造詣日深,醫名大振。其時正值西學東漸,廢止中醫怪論甚囂塵上,中醫事業面臨危急存亡之秋,先生毅然以復興中醫為己任,在紹興創建並主持醫學聯合會,積極投身中醫救亡事業,並與浙江名醫何廉臣、曹炳章等創辦《紹興醫學月報》,編輯《國醫百家叢書》,被世人譽為「浙江三傑」。此後,遷寓杭州,創辦三三醫社,發行《三三醫報》,為振興中醫事業搖旗吶喊。
先生有感於中醫學術之荒疏,中醫古籍之湮滅,遂嘔心瀝血,廣收博採,常為搜求一書,費時累年,用金數百,從不吝惜,積四十餘年,藏書三千餘種,名其居為「讀有用書樓」。為使這些古籍廣為流傳,先生於1924年出版刊行了《三三醫書》三集,共九十九種醫書,其中多為瀕於亡佚的孤本善本。裘氏取《禮記》「醫不三世,不服其葯」及《左傳》「三折肱知為良醫」之典,遂題名為「三三醫書。」所輯內容包括內、外、婦、兒等臨床各科、針灸、本草、方書、醫案、醫話、醫論等各類醫著。以明、清兩代較有影響、較有代表性的醫學著作為主,並收入少數日人所撰的「漢方醫學」著作。所輯諸書大多篇幅短小,切於實用。現存初刊本。
嗣後,又從所藏的數千種醫書中,精心遴選出數百種,於1936年與上海世界書局商訂,出版《珍本醫書集成》一、二、三集。當第一集問世後,由於抗日戰爭爆發,其二、三集雖書目已定,未及付刊而被迫中止,致使《珍本醫書集成》僅有第一集流傳於世,其二、三集無緣獲睹,此實為中醫界的一大損失。先生一生行醫五十餘載,活人無算,名震江浙,是一位著名的中醫醫學家;其結社請願,創刊辦報,為中醫救亡事業奔走呼號,堪稱中醫醫事活動家;其廣收佚書,精加校雌,整理出版中醫古今醫籍數百種,又實為中醫文獻學家。他為近代中醫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珍本醫書集成》是裘吉生先生晚年所輯的一部醫學巨著,共收古今醫書九十種,具有十 分重要的學術與文獻價值。先生將九十種醫籍分隸十二類,即醫經、本草、脈學、傷寒、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方書、醫案、雜著。這種分類既符合中醫的學術特點,又便於後人對中醫理法方葯的學習與掌握。在每一類書的書目選擇上,先生不僅注重珍本、孤本、稿本等珍貴文獻的保存,更加註重其學術特點與實用價值。如其在「醫經類」中所收的五部醫書,不僅是世人少見的孤本,更主要的是這些書反映了從不同角度對《內經》《難經》理論的研究。

7、中國古書中有哪些關於養生的書

通論類
主要從養生的大旨、理論、指導思想等立論,全面分述各種養生方法,泛而不專,有助於人們了解養生理論,並指導一般的養生,如漢代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梁代[[陶弘景]]著《養性延命錄》、唐代[[孫思邈]]著《孫真人養生銘》、宋代陳直著《養老奉親書》、元代李鵬飛著《三元延壽參贊書》、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箋》及胡文煥著《壽養叢書》、清代曹庭棟著《老老恆言》等。

食養類
主要從飲食物性味、補泄滑澀的效用與人體狀態、天時氣候、地理方域等的關系論述養生之道,也包括節食、辟穀等內容。著作如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道藏精華錄》收載的《服氣長生辟穀法》(著者佚名)、清代簡緣老人的《節飲集說》等。

導引類
主要從論述氣功、導引練形的理論及具體方法上闡明祛病保身、益壽延年之道,內容包括各種門派、形式的氣功,各種導引練形(如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等著述。如後人從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輯出的《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明代尹真人著《性命圭旨》和朱權著《臞仙神隱》、清代馬齊著《陸地仙經》,以及南北朝達摩祖師的《易筋經》、明代袁黃的《靜坐要訣》、清代婁傑的《八段錦坐立功法圖訣》等。

煉丹類
主要是各種煉制丹葯法的有關記述,古人曾希望通過對各種礦石葯物的復雜燒煉過程製造出令人長生不死、霞舉飛升的靈丹,雖說設想荒誕,近於虛幻,但卻也得到了一些有療效的治病丹葯,開人類葯物化學研究之先河。療疾者如紅升丹、白降丹等,臨床已有定論。這類著作主要收藏於道家的匯編類道書《道藏》中,如宋代吳悞著《丹房須知》、金陵子著《龍虎還丹訣》以及著者佚名的《黃帝九鼎神丹經訣》等,記載煉丹術最早、最著名且傳世者則是晉代葛洪的《抱朴子》。

8、哪本古書講養生食療最好

《黃帝內經》《清碑內抄》

與古籍養生集成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