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坐灸使用方法

養生坐灸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0-07-10 19:41:36

1、坐灸儀可以天天做嗎

一般坐灸是電加熱或傳統百點燃比如艾福堂坐灸,使用艾絨或艾柱,一般建議隔天做。

(1)養生坐灸使用方法擴展資料:

灸有兩個特點:一是發熱,二是穴位度,是中華民族早期使用的一種治病方法,最具有安全、方便、無副作用的特點。燒,中醫的一種醫療方法。用艾葉等製成版艾炷或艾卷,燒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針灸(針刺與艾灸的合稱)。權

2、坐灸可以放在床上使用嗎?

可以,但要小心不要把床單弄著了,嚴重會引起火災。

3、坐灸的正確方式是怎麼樣的?

坐灸的正確方式:

1、關閉空調,移開風扇頭,且不要坐在當風口;

2、以最舒服最放鬆的方式坐好或者躺好,不要隨意走動,可以聽輕音樂但不要看電視;

3、心平氣和,注意力專注於被灸穴;簡而言之就是室內要靜,心情要靜,注意力要專。

專業的艾灸實踐也是非常的重要的,艾灸實踐就包括艾灸的操作方法了,因為再好的理論如果不實踐的話,就很難真正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多學一些艾灸知識,怎樣更好地時間呢?第一在家裡好好地實踐艾灸的基本技能,多練習,另外找一個好的老師教你練習,手把手地教更好一些,因為它能給你指出哪裡有不足的地方。

其次,艾條的選擇也非常重要。現在店裡賣的艾條好多都是粗製濫造的,撕開艾條表面的紙,你會發現裡面的都是散出來的沫子,還有明顯的枝幹碎,聞起來沒有艾味。艾條的選擇很重要。

如果你想更好地好艾灸,就需要多一些艾灸知識,多練習艾灸實操,所以我們做好艾灸其實非常的簡單,在家裡做艾灸其實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復雜,趕緊行動吧!

4、艾灸條的使用方法

艾條灸簡稱艾灸,大致可分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時離皮膚10~30mm,至皮膚溫熱發紅。

穴位艾灸

取艾條一支點燃後,在穴位上方約10~30mm處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鍾左右,至皮膚溫熱發紅,而又不致灼痛或燒傷皮膚為宜。

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准要灸的穴位或患處,進行熏燒)、迴旋灸(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皮膚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地進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的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地移動)。

也可以配合各種艾灸器使用,如溫灸盒、溫灸架等,主要是為了固定艾條、使用方便。

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條,用膠帶捆成一排,距離皮膚10~30mm,上下來回艾熏。

如痛經,用6根艾條,來回熏小腹至肚臍,一周2次,一次30~40分鍾,促進小腹的血液循環。

肩周炎,可用3~5根艾條從頸部風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鍾左右。在艾熏時,一定要保持室內溫度適宜,不能受涼。

如腹部受涼、腹瀉等,可以用幾根艾條熏小腹至肚臍的位置,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遺尿,同時伴有手腳冰涼、面色蒼白、舌質淡、舌苔白等症狀,可以用1~2根艾條熏肚臍及周圍,熏5~10分鍾,然後再到背後熏脊柱及腎,可以補氣、補腎、祛腎寒。

如有口臭,舌質暗紫或者舌苔發黑,說明脾胃寒氣非常重並伴有經絡淤阻,可以用3~5根艾條熏小腹到肚臍周圍,每天20分鍾,隔天一次,堅持一周,口臭就會消失。

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條前要喝生薑紅棗桂圓羹,以養生補陰。用3片生薑,10粒紅棗(去核),10粒桂圓(去核),加水煮15分鍾,倒入粉碎機打成糊狀喝下。

(2)將生薑切成薄片,上鍋蒸軟後備用。

(3)夏季用6~8根艾條(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點燃。

(4)將蒸好的薑片貼在後背上。點燃的成排艾條,保持離薑片半寸到一寸的距離,上下慢慢移動,通常熏30~40分鍾。

(5)在小腹及肚臍的周圍都貼上薑片,上下熏20~30分鍾。

(6)在雙小腿的外側、內側,從腳踝至膝部上下、來回各熏30~50下。

家庭灸方法:

將艾條一端點燃,讓燃端靠近皮膚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溫熱。將艾條慢慢上提,距皮膚3~4厘米,保持不動。灸時,溫熱感會使皮膚發紅卻不灼痛,局部、遠端部位還有酸、麻等舒服感覺。

要點:每次選3~5個穴位,每個穴位灸5~10分鍾,過多易疲勞,過少達不到溫熱效果。

艾灸經驗:

開始,艾條燃端距穴位不能太遠,不然溫熱感出現太慢。

艾條上提時,速度要快,避免熱感中斷;患者感覺太熱,可上、下、左、右或迴旋移動艾條,以連續地溫熱刺激穴位。

為局部皮膚感覺遲鈍者、小兒、老人施灸,可將左手中、食指張開,放在受者穴道兩旁,從而感知其局部受熱度,隨時調節。當患者有癢、發熱、痛感時,用手指揉、搓、按幫助緩解不適。

家庭艾灸注意事項:

1、艾灸火力先小後大,灸量先少後多,程度先輕後重。2.在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灸量可大一點。

3、體質強壯者,灸量可以大;久病、體質虛弱、老人、小兒,灸量宜小。

4、出現暈灸,須立即停灸,讓患者頭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輕者休息片刻或喝點溫開水,重者掐按人中、內關、足三里。

5、精神緊張、大汗、勞累或飢餓時不宜灸,妊娠期婦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4)養生坐灸使用方法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我們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3.艾灸後如果先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於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灸後30分鍾可以著涼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於用冷水。

4.如果你想懷孕,剛剛灸後就不要馬上同房,這時的女性體內環境還很熱,不利於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後24-48小時候再進行,不過也是因人而異。灸後調養口訣: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5.大悲,大喜,大怒,這樣情緒不穩定,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太飢.太飽都不適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質量,艾絨的好壞取決治療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極好的艾絨,這樣不傷經絡,不燥,比較柔和,便於點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麼一定要新姜和鮮蒜,保持新鮮。

7.施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施灸的穴位也應該是由少至多的,熱度也是逐漸適應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沒有時間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臨睡前施灸有助於睡眠。

8.很多人問,艾灸後是否可以馬上洗澡。如果是熱水,可以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鍾後,這時經絡也基本處於灸後的修整狀態,灸後的熱度也逐漸地揮發和利用,此時在用熱水洗澡會感覺很舒服。

9.施灸的反應,會出現發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會起紅疹,疲倦,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全身不適等現象,一般不要驚慌,繼續艾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這個時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這樣的症狀就會消失。

10.有的人邊灸邊吃,這樣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麼性質的?屬寒還是屬溫,如果艾灸過程中,你邊吃邊艾灸,對於胃氣也是一個挑戰。有胃腸疾病的人千萬不要這么盲目施救。

11.艾灸的返病現象,在艾灸的過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見效,而有的人遲遲不見效,這要看是什麼疾病病長多久另外人與人也不同,我們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個症狀,同一種表現。

有返病現象很正常,沒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現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證明病邪存留的撥爭狀態,也體現正氣在一點點積累。

參考鏈接:網路-艾灸條

5、坐灸儀的好處與壞處

6、怎樣使用養生桶的坐蒸模式?

好處是蒸腳可使神經系統得到強制鍛煉,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改善並提高睡眠效果,長期堅持可以恢復到正常.可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回,調節內分泌系統,清除血管壁上的血脂,排除血管垃圾,增強血管彈性,促使血流通暢,從而使血壓平穩.能促進血液循環,通絡活血,祛寒消炎,排除關節風濕,長期熏蒸對風濕性關節炎很好的理答療效果

7、坐灸真的有效嗎,求問醫生或坐過的人

坐灸時熱力緩慢由臀部向身體的其他部位放射,對臀部的代謝疏通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刺激臀部的微循環,可使臀部氣血循環加速,經絡代謝中的代謝產物迅速排出,改善肛周膿腫及痔瘡等疾病的症狀,還能刺激盆底肌的收縮與舒張,對產後的女性有一定的好處。坐灸還有祛風散寒、營衛解表的功效,對於外感受涼導致的上呼吸道炎症、咳嗽、咳痰、憋悶、喘逆,也有明顯的緩解作用。還要,三才艾灸效果真的很好,不知道你的那個品牌好不好。

8、坐灸儀可以改善身體嗎?

身體濕氣重,精神差,用了科愛元素的坐灸儀之後,狀況好多了,免疫力也提高。

9、坐灸夏天可每天用嗎

可以的。

寒濕比較重的人可以每天坐灸。

坐灸:直接利用艾熏蒸臀部會陰區,達到預防和治療和生殖系統有關的疾病。特別是夏天更適合哦,因為夏天本身就是炎症容易復發的季節。葯物離子溫熱作用透過會陰區皮膚,進入血液循環。

夏天太熱就洗完澡之後再灸,在一個通風的環境中即可。坐灸一周可以坐個三四次,也就是隔天做,給身體一個休息的時間,如果想要天天坐灸也可以,不過有些人在做艾灸的時候會感覺到刺痛,這是因為身體私處有炎症,不然用艾灸是不會感覺到刺痛的,這個時候呢就要堅持艾灸,多喝溫開水,將毒素排出體外。

(9)養生坐灸使用方法擴展資料

艾,是一種中葯,為多年生草本,葉似菊,表面深綠色,背麵灰色有茸毛。性溫芳香,五月採集,葉入葯用。以湖北蘄州者為佳,葉厚而絨多,稱為蘄艾。

艾灸,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艾用於灸法,艾火的溫熱刺激能直達深部,經久不消,使人發生暢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熱,則只覺表層灼痛,而無溫煦散寒之作用。灸法也和針法一樣,能使衰弱之機能旺盛,也能使亢進之功能得到抑制。虛寒者能補,郁結者能散,有病者能治,無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以上是經絡養生網講述艾灸的功效與作用。

以下這三種體質的人不適合做艾灸:

1、熱性體質(口腔潰瘍、膿包、怕熱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女性例假期間不可艾灸。

3.高熱病人,大飢大飽,過度疲勞,身體紅腫的人不適宜用艾灸。

與養生坐灸使用方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