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傳統保健體育的健身作用及意義
中國古代體育源遠流長,其初始可以上溯到史前時期的蠻荒時代。隨著史前人類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生活的變化和人類文化的進步,諸如球類運動、射箭、角力、搏擊,甚至保健養生體育,以及各種與後世體育項目有關的運動器械等,開始初具雛形。夏商周時期,體育活動形式的主要特點是體現在其教育性、軍事性和民間性三個方面。秦漢三國時代,中國古代體育走上了一個初步興盛的時期。總括說來,這時的體育活動規模較大,並開始逐漸演化成為幾大具有多種形式的、較具穩定性的活動體系。隨著隋唐時代統一帝國的建立和人民社會生活開始趨於穩定,特別是封建統治者對軍事和科舉(包括武舉)制度的重視,有力地促進了體育活動的全面勃興,出現了中國古代體育歷史上的鼎盛局面。隨著國內各民族之間及中外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許多中國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如球類、相撲、圍棋等傳播到了海外,而傳入的不少運動形式,又影響和豐富了中國古代多樣的體育運動形式,如技巧等。這種交流對人類體育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宋遼金元時期,隨著市民文化的勃興,城鎮的繁榮,推動了以健身、娛樂為主體的體育活動的發展,傳統的體育形式進一步深入民間。及至明、清,體育表現出兩個突出的特點:一可以說這個時期是古代體育大總結的時期;二是民眾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迅速增加,是民間體育空前活躍的時期。
中國古代體育雖數次面臨挑戰,卻始終傳承不絕,表現出了巨大的再生能力。中國古代體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其中既有體現中原文化、草原民族文化與南方水域民族文化特點的運動內容,又有盛行於歷代民間節令和宮廷中的民俗體育形式。豐富多採的古代傳統體育文化,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勇敢,體現了民族的英武與蠻健,更寄託了對民族人性完美的追求。表明了「古代體育文化長城」是由中華各民族共同構築的,它深深地影響著中國古代體育整體的發展,展現了其發展變化的生機和活力。產生、發展於中國古代社會傳統文化氛圍之中的,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古代體育發展史,其淵源之悠久、內容之豐富、方式方法之完備以及活動開展之廣泛,堪稱舉世無雙。從世界古代體育的發展進程看,中國古代體育佔有重要地位,諸多的體育活動形式,如球類、武術、保健養生、角力、技巧、水上及冰上活動、棋類以及某些「田徑」項目等,均可在世界各國體育活動中找到相近或相通的形式,這既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為後來盛行的世界奧林匹克運動作出了貢獻。作為世界體育史上的生動篇章,它將永遠載入史冊。
2、為什麼我不能入群?我想下注
去買彩票吧,那才是唯一合法的賭博。
3、閑時下棋什麼意思
本意是沒有事情的時候下象棋圍棋,其實是說自己懂得休閑養生。
4、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曹操為此做了哪些強悍貢獻?
曹操對文化貢獻可以說非常大,主要是詩歌方面的貢獻,可以說影響三國魏晉文壇數百年。
曹操畫像
曹操是漢末時期的大文學家,從小就特愛學習,並且學以致用。曹操讀申不害、商鞅的法術;學韓信、白起的兵法;能夠在亂世之中網羅人才,各盡其才,不念舊惡。《魏書·武帝紀》稱曹操是人傑,「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不害)、商(鞅)之法術,該韓(信)、白(起)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劉頌稱「魏武帝以經略之才,撥煩理亂,兼肅文教,積數十年,至於延康之初,然後吏清下順,法始大行。」
電視劇中的曹操
史書稱曹操「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就是因為曹操有傑出的文學和藝術才能,曹操登高賦詩,而且都一些流傳千年的新樂府詩,如用樂器配上旋律,就是美妙樂章。曹操的詩歌蒼涼深遠,吞吐天地,大氣雄渾且感情充沛,真摯感人,別開新境。在被譜上曲調後,亦是朗朗上口,因此傳唱的速度極快,文人、軍士、歌妓都十分喜歡。
曹操畫像
曹操除了作詩,還能歌善舞。《宋書•樂志》記載曹操能吹拉彈唱:「有但歌四曲,亦出自漢世,無弦節作伎,最先一人唱,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
曹操與其子曹魏文帝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建安時代著名的建安文豪,為那個時期三國魏晉文學繁榮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甚至可以說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5、圍棋國手劉星的爸爸
劉星的父親是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小兵,母親楊琪,目前公司是生產經營美容護膚養生保健食品,還有幹細胞醫院。--摘自飛揚圍棋論壇。
另,康婷公示號有劉星大婚的消息,言明劉星是董事長劉小兵的兒子。
6、如何「下棋」能養生?
下棋是一種有益於性情的活動,業余時間殺上幾盤,可增加生活的情趣,有益於生活的調節,又有利於智力開發。尤其是中老年人,下棋可作為一種很好的業餘生活。
在下棋的時候,可使精神集中,意守棋局,排除雜念,一心對弈。凡善弈者,深知「樂在棋中」。《古今笑史.弈》記載了李訥用弈棋制躁怒的故事:「李訥僕射,性卞急,酷尚弈棋,每下子安詳,極於寬緩。往往躁怒作,家人輩則密以弈具陳於前,訥一睹,便怡然改容,取子布算,都忘其恚矣。」雖然馮夢龍將這則故事作為笑話記載,但也說明了棋可移情的道理。
總之,下棋不僅是智力競賽,更是一項有利身心、延年益壽的文娛活動。下棋對人們有四個好處:有精神寄託,可養身怡性,鍛煉思維,使身心舒暢。因此自古有「善弈者長壽」之說。
那麼下棋要注意哪些事項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呢?
第一,不要飯後立即下棋。飯後立即下棋,使大腦供血需要量增加,從而減少了消化道的供血量。有些人尤其是老人因消化液少,消化功能低,消化道供血量少,會影響對食物的消化。
第二,不要不分場所。有的人下棋不分場所,或在馬路邊,或就地而戰,長期這樣,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第三,不要邊吃東西邊下棋。「病從口入」,邊吃東西邊下棋,容易感染各種腸道疾病,而且會引起消化道疾病。
第四,下棋時切勿吸煙。有的人一邊下棋一邊吸煙,嚴重污染環境,長期這樣對健康不利。
第五,下棋千萬不要情緒波動。老年人血管彈性差,下棋時,若精力高度集中,情緒波動,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從而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血管意外。
第六,下棋時不要坐得時間太長。頸部肌肉和頸椎長時間處於相對固定的位置,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使肌肉勞損,發生頭痛及頸椎病。另外,還可導致臀大肌和坐骨神經痛,以及下肢出現麻木、浮腫等。
下圍棋時精神高度緊張,會引起身體極度疲憊,加之長時間坐著,必然會引起各種疾病。因此,我們要針對下棋做一些小動作,以緩解下棋帶來的不利因素。
長時間站立和久坐的人會感到腳下酸脹和麻木,重者出現下肢靜脈曲張,這是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活動引起下肢血液迴流不暢而造成的。
當你下棋久坐不動時,最好一小時左右做一次「踮腳」運動,就是不斷地抬起兩腳腳跟,使下肢血液迴流順暢。抬腳後跟的目的是對小腿後部肌肉進行收縮擠壓,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量大致相當於心臟每次跳動排出的血量。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防病高手》
7、對養生的人來講,讓他學下象棋好還是學下圍棋好一些?(從智力、心理學方面分析~)謝謝
學圍棋吧,首先顯著比較有深度,其他好處我給您細細復道來!
一、煅練智慧:下圍棋是煅練智慧的好方法。對弈時,每下一子就是提出一個問題,就要想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這樣在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大腦象做體操一樣,得到良好的煅制練。二、陶冶性情:在下棋的過程中,要集中精神,心要靜、氣要定,久而久之,可以養成臨危不亂的鎮定功夫。同時,棋品的培養可以有百助於個人思想品德修行的煅練。三、訓練十種能力:1、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2、快速抓住問題重點的能力;3、面對現實的能力度;4、隨時不放棄希望和理想的能力;5、組織的能力;6、果斷的能力;7、尊重別人優點、檢討自己缺點的能力;8、眼光遠大,不求近利的能力;9、堅韌不拔的能力;10、邏輯科學的能力。
8、中國文化讀本這本書的電子書怎麼下不下來啊,誰能幫我
新浪網上可下載) 中國文化讀本記下的知識點
孔子1.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zou)邑人,今山東曲阜。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生平言論、活動記錄在弟子或再傳弟子編成的《論語》中。2.孔子是古代中國人心中的聖人。3.天:生命創造之源(天道為生,天德為一切生命之源、價值之源,天命為人的神聖使命)4.孔子關於人的學說有兩個核心概念:仁、禮。5.禮是社會生活中的禮儀,制度,規范。孔子最重視喪禮和祭禮。6.孔子在中國歷史上首開私人講學之風。弟子三千,精通六藝七十二人。被尊稱為「至聖先師」。7.孔子追求天人合一。
老子1.《老子》又稱《道德經》,只有五千多漢字,共81章,分為道篇和德篇。以他為基礎,產生了與儒家並列的哲學派別道家;根據它的思想產生了以老子為始祖的道教。2.《老子》在15世紀左右被介紹到歐洲,它是譯本最多的中國古代哲學之一。3.老子哲學的核心是自然無為。4.老子的「反者道之動」中的「反」兩層意思:一是相反的反,二是復返的返。老子的哲學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歸復於自然而然,無往不復的生命流動世界。5.無為而無不為 不爭的哲學 回到「嬰兒」的狀態
周易1.《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狹義的只指《易經》,廣義的還包括《易傳》。2 《周易》的基礎內容三千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了。據傳先後有三位聖人參與了這部作品的創作。伏羲是這部作品的奠基人。伏羲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文化之神。後來周朝開國君主周文王對《周易》加以豐富。到春秋時期孔子手裡,《周易》又有了新發展。一般認為,《周易》主要的思想史傳自孔子,孔子將其真正的理論化。3.《周易》的核心內容是八卦。4.《周易》成書後,成為儒家最重要的經典。5.《周易》的基礎是陰陽。從乾卦中,提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從坤卦中,提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6.《周易》講變的道理,易是變化的意思。7.八卦象徵著天、地、水、火、雷、山、風、澤。
孫子兵法1.記載孫武的兵學思想的古代經典,共13篇,約6000字。孫武春秋末期人,由齊入吳,受到吳王闔閭重用。《四庫全書》稱其為「百代談兵之祖」。2.戰略思想:.1、先計而後戰 2、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3.、兵以詐立 4、不戰而屈人之兵
禪宗
1.是中國佛教的一個宗派,是在融合印度大乘佛教和中國的道家學說基礎上形成的,發軔於六朝,至隋唐而趨於成熟。慧能是他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記載慧能的思想的《壇經》是禪宗的最重要著作。2.禪宗主要思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國。強調生命體驗的直接性。顯現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 有靈雲悟桃花的故事。
天壇1.北京的天壇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與紫禁城差不多同時完工(1420年)。2.天壇的祭祀活動一般每年兩次,春季和冬季。祈年殿是春季大祭的地方。寰丘則是冬天大祭的地方,時間在冬至日。有時遇到旱災、火災,皇帝也會帶文武百官來祭祀。3.天壇以藍色為主色。藍色的天幕中顯露出藍色的天壇,就是設計者追求天人和諧的境界。4.紫禁城以南門為正門,天壇以西門為正門,這是受到佛教的影響。佛祖在西方極樂世界。5.天壇中古木參天還突出綠色。綠色代表庶民,藍色代表天,綠樹烘托藍天,表示地上的芸芸眾生懷著敬慕的心情,環拱在天的左右。6.天壇是靠今天的地方,天壇是收縮性的結構。7.丹陛橋是天壇中長360米,寬30米的通道。走到末端通過祈年門就看見祈年殿。8.圜丘壇以天心石居中,被視為天所居之位。9.三才:天、地、人。
漢字1.世界上早期文字:蘇美爾和巴比倫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圖畫文字、漢字。都是象形文字。2.漢字的創造方法:象形字、會意字(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符號表達。如「信」)、指事字(就是通過在象形的基礎上加強某一點來表達。如「刃」)。形聲字占漢字八成以上,由聲符和形符組成。3.復旦名字取自《尚書大傳》。4.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每一天升起的太陽都是新的,世界蒸蒸日上,日日更新,學子們也應該以這樣的精神去學習。5.大篆是通常說的金文(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小篆是秦始皇統一文字時用的字體。
四大發明
1.中國人發明指南針技術並加以廣泛運用大概是在公元9世紀至10世紀。北宋時期,指南針被用於航海。2.戰國時期思想家惠子與莊子是朋友。惠子是邏輯學家,很有學問,人們說他「學富五車」。當時的書刻在竹子上。3.東漢末年,蔡倫的造紙術被廣泛運用。4.有人說印刷術是文明之母。5.印刷術的前身:碑刻拓印。印章。6.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發展階段。7.唐咸通九年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刻印時間的印刷品,先藏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8.公元11世紀,畢升發明活字印刷。9.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通過他的《馬可•波羅游記》將雕版印刷術介紹到歐洲。10. 煉丹所用三種原料:硝石、硫磺、木炭。促使火葯產生。11. 北宋時期,火葯在軍事上的運用更為廣泛,國家將火葯投入大規模的兵器生產中。12. 南宋,下級官員陳規發明了火槍。
絲綢之路1.絲綢之路是公元前2世紀開始出現的一條聯系中國和歐亞大陸的交通要道,由於一開始以絲綢貿易為主,陳稱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在19世紀末提出的。2.這條陸上道路從中國長安(陝西西安)開始,經甘肅、新疆,進而到中亞、西亞。並一直連接到地中海沿岸各國。只有到了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中國和歐亞大陸諸國才開始有真正的交往。3.絲綢之路更是連接古代中華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和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紐帶,是東西方文化和科學技術交流的橋梁,是橫貫歐亞大陸的歷史文化大動脈。4.傳說中,黃帝後妃嫘祖(lei2)是養蠶創始人。5.張騫是西漢時宮廷侍郎,開辟絲綢之路。人稱張騫是「鑿空西域」。6.佛教於公元前87年傳入西域於闐(tian2)後,沿絲綢之路南北兩線傳入中原。7.景教(基督教聶斯托利派)和伊斯蘭教也是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8.這條文化大動脈還傳來了異域文化和藝術,高昌、龜茲、敦煌等地的石窟藝術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9.以克孜爾為中心的龜茲石窟群(今庫車、拜城一帶)被美術史學家譽為「傑作里的傑作」,「中亞藝術的頂峰」。
中醫1.中國傳統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2.中醫預防學首先強調人體在能量攝入上的平衡。還強調能量消耗的適度。重視「固本培元」,提出「不妄勞作」。防病的關鍵在於人與自然的平衡。中醫預防學最重要在於保持精神平衡。病從心起,養生重在養心。3.五臟:心、肝、脾、肺、腎。4.六腑:大腸、小腸、膀胱、三焦、膽、胃。5.中醫將經絡學說當做「決生死,祛百病」的關鍵。針灸和推拿是中醫中兩個最典型的診治手段,就是建立在經絡學說上。
大唐氣象1.琵琶來自印度與波斯,箜篌來自印度,篳篥來自波斯。2.唐玄宗游月宮回來創作的《霓裳羽衣曲》其實是來自西域的《婆羅門曲》,經唐玄宗改編而成,應看作是漢樂和胡樂融合而成的一項藝術成果。3.基督教(聶斯托利派)傳入是在唐太宗時期。4.唐朝外來宗教還有襖教(波斯)和摩尼教。5.玄奘於公元627年8月出發去印度,公元645回長安,前後17年,游歷當時110多個國家,帶回佛教經、律、論各類經典657部。6.玄奘口述《大唐西域記》12卷(由弟子辯機筆錄)。當代學著季羨林稱「是一部稀世奇書」,「早已成了研究印度歷史、哲學史、宗教史、文學史等的瑰寶」。7.義凈年代晚於玄奘,他從廣州出海,由海路經蘇門答臘島等地赴印度取經,從公元671到695,前後24年,帶回梵本400部。8.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東西長近萬米,南北長8000多米,全城面積84萬平方公里。城內有東西向大街14條,南北向大街11條,其中最寬的大街叫朱雀街,當時又叫天街,寬達155米。長安城內有百萬以上居民,比當時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世界第二大)的人口還多出20萬。
鄭和下西洋1.公元1405年7月11日,鄭和帥208艘船下西洋。在28年時間里,他們在中東訪問過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城;在非洲,最遠到達莫三比克的貝拉港。2.鄭和出身穆斯林家庭,同時信奉佛教和媽祖。3.1492年,哥倫布率領西班牙船隊發現美洲新大陸;1497年,達•伽馬耍你另葡萄牙船隊繞過好望角穿越印度洋;1522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船隊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4.鄭和的船隊有寶船、糧船、馬船、坐船(軍用)、戰船(護航)等。5.鄭和船隊,七次下西洋。
長城1.從公元7世紀到公元16世紀,共有19個朝代在2200年的時間里修建過長城,所以長城累計都10萬公里以上。三次浩大的修建工程分別在秦、漢、明。現在遺存主要是明長城。從東邊入海口的山海關開始一直到沙漠深處的嘉峪關,全場6700公里。2.漢有匈奴,唐有突厥、回紇,宋有契丹、女真、蒙古等。3.長城跌宕起伏、迴旋流動的氣勢和韻味在司馬台長城(有35座敵台)體現得最充分。
紫禁城1.15世紀以來24個皇帝在這里行使權威。11世紀遼代開始,就在這里建都,元明清三代以北京為都城。2.北京城面貌在明朝永樂皇帝帝都北京時基本確定。3.北京中軸線長八公里,第一段最長,從城南的永定門到正陽門,節奏舒緩;第二段較短,從正陽門經過紫禁城到景山,這是它的GC;第三段最短,從景山至鍾鼓二樓。
音樂
1.編鍾是中國早期典型的樂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開始使用。1978年湖北隨州 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是現今知道的最著名的一套。編鍾分三層,65組件:第一層鈕鍾,19個;第二、三層甬鍾,45個;另一個鎛。2.中國早期文化是一種禮樂文化,禮是外在的行為規范,內容是「序」,維護社會秩序和規范;樂是內在的熏陶和感發,內容是「和」。3.琴,又稱古琴,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絲弦樂器。4.《梅花三弄》取自兩位藝術家王子猷和桓伊的故事。
青銅器1.青銅時代:公元前4000開始,持續1500多年。也就是夏、商、西周到春秋時期。2.青銅器和權力等同起來,又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上刻銘文可傳遞權威。3.三星堆遺址在四川廣漢。4.蜀國開國君主:蠶叢。
兵馬俑1.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2.一號坑是四個中最大的。3.一號坑1974年發現;二、三號坑1976年夏發現。四號坑未建成。
佛像1.佛教公元1世紀左右傳入中國。2.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重慶的大足石刻佛像。3.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莫高窟建在敦煌鳴沙山的斷崖上。4.中國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5.龍門石窟最大的而一個石窟奉先寺在武則天的主持下開鑿。
書法1.刻在龜甲上的叫甲骨文;青銅上的叫金文,又叫大篆;秦始皇統一的文字是小篆。漢代後有隸書。隸書基礎上產生楷書、行書、草書。2.中國書法藝術得益於兩方面因素:漢字、毛筆。3.書法「一筆書」的提倡者是王獻之。他有存世名作《鴨頭丸帖》 《中秋帖》。4.墨豬:由於墨太濃,筆力太弱,筆畫太肥,臃腫的樣子,就像一頭肥豬。就是沒有將線條的活力表現出來,美在流動的氣脈沒有了。5.狡兔暴駭,將奔未馳——比喻書法之妙。書法要有勢。6.東晉著名書法家 蔡邕(yong) 疾 澀7.乾隆最愛三件書法作品: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8.二王的書法被認為是書法藝術的最高典範。9.前任用「矯若游龍」評價王羲之的書法。10.書法家顏真卿的顏體注重「藏」字。藏頭護尾的顏家書風。《顏家廟碑》
水墨畫1.唐代詩人王維是中國第一位水墨畫家,在他之前,中國繪畫都是著色的。到公元9世紀中後期(唐末五代到北宋初年),水墨畫超過了著色畫的影響,一躍成為中國話的主要形式。《雪溪圖》2.郭熙論畫重「三遠」:平遠、高遠、深遠。3.元代四位著名的山水畫家:倪雲林(最典型的有超然物外情懷)、吳鎮、黃公望、王蒙。4.元代山水重在空靈淡遠的境界,而明清以來像八大山人《孤鳥圖軸》、石濤,卻重在自我個性的表現,總共在筆墨情趣。鄭板橋為代表的「揚州八怪」,更重在突破傳統範式,表達心中的宇宙。5.鄭板橋善畫蘭、竹、石。《墨竹圖》
唐詩1.《全唐詩》清代所編。2.杜甫詩的沉鬱之美。沉鬱的文化內涵是儒家的「仁」。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4.李白詩的飄逸之美。飄逸的文化內涵是道家的「游」。「游」的兩個內容:精神的自由超脫、人與大自然的生命融為一體。杜甫說李白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5.王維詩的空靈之美。空靈的文化內涵是禪宗的「悟」。
明清小說1.明清長篇小說從題材、內容和創作方法上來區分,可以分為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小說、世情小說。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名著。2.《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關羽、曹操被清初文學批評家毛宗崗稱為「三奇」、「三絕」:諸葛亮是「古今來賢相中第一奇人」,關羽是「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來奸雄中第一奇人」。3.明末清初小說評論家金聖嘆對《水滸傳》里人物的不同性格做過精彩的分析。4.《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頂峰。5.曹雪芹的人生理想是肯定「情」的價值,追求「情」的解放,要尋求「有情之天下」。大觀園就是他創造的「有情之天下」。6.《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
瓷器1.瓷器的前身是陶器,釉陶是瓷器產生的基礎。2.宋瓷代表中國瓷器的最高水平,當時有鈞、定(白瓷)、官、哥、汝五大名窯。3.自元代開始,景德鎮開始成為中國的瓷器中心。4.開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5.哥窯(浙江龍泉)是宋代諸窯中追求開片的典範。6.宋代汝窯也追求裂紋的表現,但紋理與哥窯不同,重視脈絡。7.前人談汝窯的特點時說: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8.宋瓷以天青、天藍為貴。前人形容天青說: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9.青花瓷最能體現瓷器追求純凈優雅的美。10. 明清兩代景德鎮一直是中國瓷器的中心,皇家的官窯也設於此。11.鈷料是青花瓷成功的關鍵。12.中國瓷器多體現儒家美學的特點。宋代時中國儒學復興的時代,也是瓷器成熟的時期。宋代瓷器的表現方式是「藏」,而不是「放」。元代景德鎮開始創造的釉里紅瓷器(原料氧化銅)就是「藏」的代表。13.鬥彩瓷器要經過兩次彩畫過程。鬥彩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的結合。
江南園林1.中國人建造園林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時間里,形成了皇家園林,寺觀園林,私家園林三足鼎立的格局。皇家:頤和園 寺觀:靈隱寺2.太湖石是江南園林假山常用的珍貴石料,人們用瘦、漏、透、皺四個字評價太湖石的美。3.為了豐富游覽者對空間的美感,中國造園家旺旺採取借景、分景、隔景等手法布置空間、組織空間、創造空間。
京劇1.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2.臉譜主要用在「凈」、「丑」這兩種角色的臉上。「凈」又稱「花臉」。「丑」就是「丑角」。3.「紅臉」表示這個人忠勇,「黑臉」表示這個人粗豪,「白臉」表示這個人奸惡。臉上畫上「豆腐塊」表示這個人是小人物。4.「戲」不是劇本里所寫的故事情節,而是京劇舞台在觀眾面前呈現的一個意象世界。5.梅蘭芳說京劇舞台的藝術特點是「以演員為中心」。京劇是「角兒」的藝術。6.京劇表演,最基本的手段是:唱、念、做、打。其實就是歌舞的結合。唱占首要地位。念是指念白,就是人物說話。念白分韻白(有身份的人用)和京白(身份低的人用)。做包括身段、眼神、獨舞、群舞等。打是武術、雜技的舞蹈化。7.京劇表演一個顯著地特色是「虛擬」。「虛擬」主要有兩個方面:動作的虛擬,環境的虛擬。8.京劇名角:梅蘭芳的趙艷容;蓋叫天的武松;袁世海的曹操。9.觀眾常把演員表演的技巧美和形式美從舞台整體意象世界裡分離出來欣賞。10. 梅蘭芳是旦角演員,和程硯秋、尚小雲、苟慧生並稱「京劇四大名角」。11. 梅蘭芳把崑曲中的表情、身段、步法以及載歌載舞的表演方法引入京劇。創造了綢舞、劍舞、盤舞、拂塵舞、羽舞等。他以二胡輔助京胡為旦角伴奏。代表作:《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宇宙鋒》和《穆桂英掛帥》。
民間藝術
1.景泰藍集青銅藝術、瓷器和雕刻諸種工藝製作技巧於一身,是一門地道的北京絕活。2.景泰藍始創於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初創時的顏色主要是藍色,稱為「景泰藍」。3.今天流傳的明朝景泰藍遺物,以景泰、成化兩個時代為最多 。4.北方的年畫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楊柳青,南方年畫最著名的是蘇州的桃花塢。5.楊柳青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人們稱之為「半印半畫」,也是它的重要特色。每幅畫都是畫師手工製作的。6.桃花塢年畫則體現出江南纖巧細柔的特點,它採用傳統的水印木刻方法印製。桃花塢年畫影響了日本浮世繪的繪畫。桃花塢年畫中的仕女圖廣受喜愛。
刺綉1.中國「四大名綉」,即蘇州的蘇綉,廣州的粵綉,湖南的湘綉以及四川的蜀綉。歷史上有「蘇綉貓,湘綉虎」的說法。粵綉擅長鳥類,以「百鳥朝鳳」最後名,蜀綉則擅長秀山水人物。其中,蘇綉最負盛名。上世紀,蘇綉名手沈雲芝的《義大利皇後愛麗娜像》曾作為國家禮品送給義大利,受到極高評價。
皮影戲1.「五人忙」,「前聲」負責唱,「簽手」負責操縱皮影,「做槽」負責敲鑼、打碗、打梆子,「上檔」負責拉二弦琴、吹嗩吶,「下檔」負責拉板胡、長號,並配合簽手的工作。
《清明上河圖》宮廷畫師張擇端1.「清明上河圖」五個字由宋徽宗題寫。2.長5米多,描畫了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的繁華景象。此畫共分三個部分,中心虹橋地帶是整幅畫的中心,也是汴梁的中心。3.唐代的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是當時最大的城市。唐代南北都有大型的都市:長安東邊的洛陽城,南方的商業都會揚州等。4.北宋的汴梁雖然沒有鼎盛時期的長安規模大,但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商業繁榮程度超過當年長安。5.汴梁的崛起於汴河分不開。6世紀末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北段,將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大文明連為一體。汴河是北宋國家漕運的樞紐。汴梁是文化、政治、經濟中心。
老北京1.全聚德烤鴨店開於同治三年,創始人楊全仁。2.東來順清真飯館,創始人丁德山。3.砂鍋居開業於乾隆六年。「燒」(油炸小碟)、「燎」、「白煮肉」最有名。4.烤肉季創辦於道光二十八年,創辦人季道彩。經營烤羊肉。5.偽膳飯庄開業於1925年,位於北海,由原在清宮內當差的趙仁齋創辦。6.官家菜,即譚家菜,創辦人譚宗浚是清末的以為翰林。屬粵菜。7.老北京的胡同、吆喝、天橋。8.天橋藝人中,曲藝藝人和雜技藝人佔多數。清朝末年出了三位相貌奇怪,言行怪異的藝人,他們技藝超群,被人稱為「八大怪」。此外。「人人樂」是一位口技藝人。9.最有名的廟會時福隆寺(最大)、雍和宮、白雲觀、蟠桃宮、廠甸等八大廟會。10.休閑的中心是一個「玩」字。11.喝茶、飲酒是老北京百姓休閑的主要方式。
老上海1.石庫門是伴隨上海的都市化而產生的只用民居建築。產生於19世紀為五六十年代,是一種佔地少、用料省、造價低的房型。房型大多為三上三下式,樓下正中為客堂,兩旁各一廂房。石庫門的建築用黑色厚木板做成大門,門四周是花崗石或寧波紅石做成的石條框,所以被稱為「石庫門」。後為適應中產階級的需要,出現一種新式里弄住宅,去掉高牆和烏漆大門,增添衛生間和煤氣灶,小天井改為小花圃,稱為改良式石庫門。2.20世紀20年代最著名的作家、藝術家如魯迅、茅盾。巴金、瞿秋白、郁達夫、梁實秋、鄒韜奮、沈從文、徐悲鴻、阮玲玉都住過石庫門,其中不少人在亭子間(二樓,廚房頂上,常年無陽光,冬冷夏熱租金便宜)里寫過作品。3.石庫門連成排構成里弄,弄堂生活習俗的一個特點是開放性。4.新天地就是在石庫門弄堂的基礎上改造而成。
中國服飾1.唐裝並不是唐代流行的服飾,而是20世紀形成的服裝樣式。它是在清代滿人的服裝(主要是馬褂)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並融入了一些西方服裝的元素。2.唐裝四大要素:一是對襟,女式的多是斜襟;二是立領;三是連袖;四是盤扣。3.唐裝一般都有花卉文字圖案裝飾。花卉:牡丹、梅、蘭、竹、菊。文字:福、祿、壽、雙喜等。4.旗袍本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和中國南方服飾以及西洋晚禮服的融合。5.兩千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蠟染。漢代絲綢之路的交流物品中就有蠟染。6.貴州是蠟染最普及的地方。蜂蠟是作為防止染色的材料。冰紋現象就如同開片至於瓷器,是蠟染的靈魂。7.中國戲劇服飾中旦角的水袖極有魅力。
中國的美食1.八大菜系:魯、川、粵、閩、蘇、浙、湘、徽2.四川菜辣中帶麻,麻才是它的獨有風味。「三椒」:花椒、胡椒、辣椒。3.山西刀削麵,四川擔擔面,天津那狗不理,浙江東坡肉,福建佛跳牆,四川麻婆(破)豆腐,揚州四喜丸子,東北大豐收。
茶1.四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開始有飲茶的習慣了。2.唐代時,日本的僧人從中國引入茶種,與同時引入的禪宗思想相結合,形成了日本茶道。3.英文tea是按照福建讀音翻譯。4.唐代陸羽學《茶經》,被奉為「茶聖」。5.喝茶首先取一個「清」字;追求「閑」,講究「敬」字。6.喝茶,一看水,二看茶,三看茶具,四看火。7.茶水要活水。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8.茶葉從製作方法上,可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花茶等。綠茶是中國茶中的主要種類,占產量的七成左右。著名綠茶:杭州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安徽的黃山毛峰,六安瓜片。紅茶是經過發酵的茶,以安徽的祁門紅茶,雲南的滇紅茶最為著名。烏龍茶屬於青茶,主要產於福建武夷山和台灣。黑茶以雲南的普洱茶為代表。9.南方太湖之畔的宜興紫陶器茶具很受人們的喜歡。10. 煎茶的活火指的是炭火。11. 中國茶道中,有四觀的說法:觀色、香(三受:鼻受,舌受,心受)、味、形。12.茶樹是種下種子長成的,不能移栽,由此象徵婚姻的忠貞不移。訂婚禮稱「茶禮」,女子受聘稱「吃茶」,訂婚、結婚稱為「受茶」,訂婚的定金被稱為「茶金」。
酒1.中國名酒:白酒有貴州的茅台,四川的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山西的汾酒,陝西的西鳳酒,安徽的古井貢酒,台灣的金門高粱,北京的蓮花白、二鍋頭,黃酒有浙江的女兒紅、竹葉青、花雕,啤酒有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2.唐代大書法家張旭被稱為「草聖」。唐代書法家懷素和張旭齊名,被稱為「顛張醉素」。過年喝年酒,端午節喝雄黃酒,重陽登高喝菊花酒。
民居1.北京四合院的突出特點在「院」上體現出來,是一個封閉性的院落。自元代定居北京開始,就已經出現。2.四方街是麗江的核心地帶。3.人們用「三房一照壁」概括麗江古城納西民居的特點。4.安徽的南部,有一片被稱為民間藝術博物館的徽州民居,是中國江南村落民居的傑出代表。5.被稱為徽州民居第一村的西遞,是胡姓聚居的古村落,村中重要的建築之一是建於1691年的履福堂。6.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徽州民居代表之一的宏村,就是以其獨特的排水系統享譽世界。水系就像牛腸一樣綿延過每家每戶。7.西塘在浙江嘉興,位於杭州上海之間。它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被稱為「吳根越角」,即交界處。西塘大致規模在宋代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在明清時期是江南很有名氣的商業大鎮。弄堂很有名(石皮弄)。
功夫與蹴鞠1.少林寺位於河南嵩山,初創於5世紀末。6世紀時達摩在此修禪,修出了他的壁觀禪法,此寺因而聞名天下。2.太極門派:陳式太極,楊式太極拳,吳式太極,孫式太極,武式太極。3.圓、在陰陽中追求流動的妙韻是太極的兩個特點。4.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是中國功夫的重要特點。5.中國武術立足於防守功夫,並不以攻擊為主要目標。融合了儒家的「仁愛」思想(八不打)。6.中國足球據說是在遠古的黃帝時代就以產生(不可信)。戰國時期的齊國就已經流行這樣運動,漢代更流行。漢時足球皮做的,但不充氣。7.自唐代開始,足球演化成節日民俗活動,還成了女子也能參加的運動。
圍棋1.「爛柯」是圍棋的別稱。(山上放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傳說。樵夫王質)2.為其中黑子181枚,白子180枚。圍棋是模仿天地造的,縱橫有垂直交叉的19道平衡線,361個點,被說成是模仿一年的天時。盤面上標有幾個小圓點,是所謂的「星位」,中間的星位,叫「天元」,這是模仿星象。3.棋手們也把圍棋叫做「烏鷺」。4.圍棋體現中國人的競爭哲學:1,勝者不一定消滅對方,不一定剝奪對方生存權,而是平等競賽,多的為勝。2,圍棋的勝利不是零和游戲,而在競爭中營造共存的局面。5.圍棋一個別稱:手談 (新浪網上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