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保健指的是什麼 ?平常應該注意什麼
2、腎病的中醫養生療法有什麼?
按摩療法,也是腎炎病的一種輔助治療措施。以按摩部位來分,可分為頭面頸部按摩、胸腹部按摩、腰背部按摩、肢體按摩、足部按摩等,長期堅持,也有一定作用。當然,腎臟病患者進行按摩治療,僅是一種輔助措施,對此患者應有所認識,應該全面理解腎臟病的綜合治療。適用於腎臟病患者的常用保健按摩方法較多,患者可根據病情選擇運用,對所用穴位不明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准穴位,方可進行。
腰部自我按摩
(1)推法
用兩手掌根部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推動,動作要快速有勁,直至發熱為止,每日早晚各進行1次。具有補腎通絡、行氣活血的功效。
(2)摩法
用兩手掌擦熱,按摩兩側腰部,每側50次,每日早晚各做1次。有補腎壯腰的功效。
(3)捶法
用兩手握空拳,前後來回捶擊雙側腎區,或結合捶擊與其對應的腹部,每次20下。具有通經活絡、行氣化淤止痛的功效(伴有血尿者,不宜用此法)。
本法重在腰部,通過自我按摩,對腎臟病患者具有補腎壯腰、舒筋活絡、祛風除濕、調節臟腑功能的作用,可增強身體抵抗力。
自我穴位按摩
(1)浴面
兩手搓熱,手指並攏,手掌攤開,緊貼面部,以雙手中指的指腹部為先導,分別從鼻翼兩旁的迎香穴開始,沿鼻柱兩側緣向上推擦,經目內眥、眉頭等處到達前額部,然後兩手左右分開,橫推至兩鬢,兩掌心也隨之掩眼而過,由兩鬢再向下,經過顳部的太陽穴及耳前、面頰等部,返回到鼻翼兩旁之起點,再重新開始,按上述路線循環進行。浴面具有暢通氣血、祛散風寒、明目通竅、醒腦提神及美容等功效。適用於感冒、頭痛、神經衰弱等。對腎臟病之體虛易感冒者甚宜。
(2)擦鼻
用兩手中指指腹擦鼻的兩側,由攢竹至迎香。具有通鼻開竅的功效。適用於防治腎臟病引起的體虛感冒。
(3)運頂
五指略為張開,按於額上,由前向後,順手運頂摩發,宛如梳頭之狀。因五指分開,正好作用於分布在頭頂部的五條經脈,頭領兩側又是膽經的分野,故運頂具有疏通氣血、散風行濕、清泄肝膽之火的功效,適用於防治腎臟病之高血壓、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症。
(4)抹項
兩手手指相互交叉,手掌合攏,抱於腦後項枕部,掌根部分別安置於後枕骨下項後大筋(斜方肌)外兩側凹陷處的風池穴,後沿著脊柱,由上往下按抹數次。風池穴為體表的「感風之處,停風之所,治風之穴」,用力按抹,可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宣肝膽之火、清耳目之熱。適用於防治感冒、頭痛、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症。對腎臟病高血壓型及體虛易感冒者均宜。
(5)推胸肋
用一手的手掌平放在同側胸部的乳頭上方,斜行向下推抹,途經前胸正中兩乳頭之間(膻中穴),推向對側的脅肋部。推胸肋法有寬胸利氣、止咳化痰、平喘降逆、疏肝利膽、和胃消食、散淤除積等作用。經常練習,可產生增強呼吸機能、促進血液循環,宜散郁滯之氣血等綜合效應。對腎臟病引起的水腫、高血壓、納差等均有效。
(6)揉中脘
以一手掌大魚際部緊貼中脘穴,另一手疊於掌背之上以助其力,兩手協調作順時針方向揉動。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之功。適用於腎臟病及慢性腎功能衰竭而見胃脘痞滿、脹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等症。
(7)摩腹
用一手手掌心掩於臍部,另一手手掌重疊其上,從臍下兩橫指處的氣海穴開始,手掌緊貼腹壁,作以臍為中心的順時針方向、直徑由小到大、呈螺旋狀的揉摩運動,一直擴展到整個腹部,如此反復數次。摩腹可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化濕散淤、利水通淋、補氣生血、溫養下元。因六腑以通降下行為順,臍下氣海穴為「元氣蓄藏之海」,故摩腹不僅能理氣通腑,而且能激發振奮元氣而起強壯作用,是較常用的自我保健法之一。適用於防治腎臟病所致之消化不良、腹脹、泄瀉及下元虛冷、夜尿頻多等症。
(8)擦少腹
兩手掌分別緊貼兩側肋部,由外上向內下方斜擦。具有溫補脾腎的功效。適用於腎臟病之脾腎陽虛症。
(9)搓腰
兩手掌根緊按腰部脊柱兩側,稍用力上下擦動,動作要快速有勁,配合腰部活動,以腰部發熱為度。搓腰活腰有壯腰健腎作用。如同時按摩兩側肋部,謂之「運動水土法」。「水」指腎、「土」指脾,具有加強脾腎兩臟功能的作用。適用於腎臟病之脾腎兩虛症。
(10)揉腰眼
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拳尖)按揉腰眼穴。具有健腰益腎作用,適用於防治腎臟病的腰酸腰痛。
(11)捶骶
手握空拳,敲打骶部,兩拳交替,一起一落。用勁輕重適當,靈巧而有節奏。因骶部正中一線為督脈的起始段,捶之可振奮督脈(註:督脈行於背部正中,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又稱「陽脈之海」。有調節全身諸陽經經氣的作用。)的陽氣,上病下取而用於腎臟病之高血壓,若將捶打范圍擴大至兩臀部,對防治腰腿痛也有較好效果。
(12)拿肩
以一手的四指指端與拇掌部相對合,用力攀拿對側肩胛骨上的斜方肌腱,食指、中指指端著力於肩井穴處。然後,一捏一放,一緊一松,逐漸向肩胛、肘臂處挪移,可直拿至腕掌。拿肩法可通行氣血:拿曲池穴(臂彎紋頭外側)能疏風解表、清熱降壓。適用於腎臟病之高血壓或伴有風熱感冒者;拿內關穴(掌側腕上約兩橫指處)能和胃寬胸、養心安神,適用於腎臟病及尿毒症而見惡心、嘔吐、胃病、納差、心慌、胸悶等症。
(13)運膏盲
兩手自然下垂,轉搖兩側肩關節,帶動肩胛骨,以作用於背部的膏盲穴。適用於腎臟病體虛日久或伴有肩背酸痛者。
(14)揉膝
膝關節屈曲,將兩手掌近拇指根的大魚際肌部,分別同時緊按在膝關節髕韌帶兩側的凹陷處(膝眼穴)。隨後帶動該處皮肉做輕柔緩和的迴旋揉動。一膝揉畢,再揉另一膝。揉膝有和氣血、活筋絡的作用。揉完膝眼後,膝內側手掌上行至大腿內側距髕骨上緣二橫指處的血海穴按揉,可活血通經,清血分之熱。適用於治療腎臟病之血淤有熱者;同時膝外側手下行至外膝眼下四橫指處的足二里穴按揉,可健脾扶正、和胃降濁,是腎臟病以脾虛為主者的必選穴,也是常用的強壯穴之一。
(15)擦足
屈膝盤腿,用一手靠小指一側的手掌部,反復摩擦對側一足的內側面或底部。一般從內踝的後方開始,經內踝向下,斜行至腳掌心,來回摩擦。因「濕從足入、寒從腳起」,上述按摩部位是足少陰腎經的一部分,常行擦足之法,可促進腎氣流動、精氣充溢,既能溫腎壯陽,祛除寒濕之邪,又能引熱下行、導火泄降,此即所謂「引火歸原」法。適宜於腎臟病患者長期慣用。
五步按摩法
(1)頭面頸部按摩
包括揉按雙側風池穴,面部雙側迎香穴,推揉鼻樑兩側及頸旁諸穴位,指壓雙側太陽穴,有疏風散邪之功,可預防感冒,減輕鼻塞、咽痛、頭痛等症狀。
(2)胸腹部按摩
可用雙手大魚際,輕輕叩打胸前膻中穴,推揉水分、中脘、下脘諸穴,而後順時針繞臍按摩腹部36周,逆時針繞臍按摩腹部36周。有寬胸理氣、和胃消脹的作用。大便不暢者,點按左天樞穴;大便不通者,雙手掌相疊,由右上腹到左上腹再到左下腹,推揉36次,以產生便意為佳,有利於保持大便通暢。
(4)肢體按摩
取雙手合谷穴,腕上外關穴,下肢足三里穴,三陰交俞穴,腿後側承山穴,以手按捏穴位,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作用。足三里穴則應作為重點點揉捏按,以益氣培元,增加機體抵抗力。
(5)腰背部俞穴
脊柱雙側華倫夾脊穴及腎俞、脾俞、志室、腰陽關諸穴,由家屬用手掌自上而下推揉。患者也可自我拍打腰部諸穴。有補腎強腰、疏通經絡的功效,可減輕腰痛症狀。
(6)足部按摩
取照海、太溪諸穴,指壓點按。並於每天晚上溫水泡腳30分鍾,搓湧泉穴100次,有引火下行、補腎歸元的作用,對治療腎炎、高血壓等有一定益處,可改善頭暈、口舌生瘡等症狀。
3、腎病綜合症的養生保健
腎陽虛主要變現為畏寒,可以食用冬蟲草,板栗,鹿茸等,腎陰虛表現為內熱,可以食用黑芝麻,哈士膜、黑木耳等!一般要看自己的症狀來定,看是哪種腎虛為主!45歲估計一般都是腎陽虛,可專以吃點鹿茸血,立竿見影!屬冬季多曬天陽也是補腎陽的!
4、「補腎」在養生保健中的重要意義
荔枝是一種溫性的水果,它百裡面所含的營養價值也比較高,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吃荔枝。不過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度荔枝還能幫回助益氣壯陽,溫腎固精。對於男性來講,多吃荔枝能夠幫助提高性功能,特別是一些有出現陽答痿的男性。
5、養生保健
除了保持營養均衡,適度運動以外,適當的給自己減壓也是很有必要的,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普遍都比較快,工作,生活中的壓力相當大,這就需要我們適度的調節,從而才能達到真正的養生吧 呵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6、養生保健是什麼意思
7、養生百科有嗎?想知道怎麼養生
有,具體自己去看看,通常的養生小技巧如下,可以參考一下:
1.叩齒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時,把牙齒上下叩合,先叩臼齒30次,再叩前齒30次。有助於牙齒堅固。
中醫上講腎主骨,牙齒也是骨頭的一部分。因此叩齒不僅有利於牙齒堅固,也能起到強腎的作用。在做叩齒的時候,最好同時做咽津法,既健脾又調胃。
2.閉口調息法:經常閉口調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勻、和緩。
呼吸做到平穩,是掌握閉口調息法的要領。這樣可以使得氧氣分布全身,久而久之讓氣血暢通,利於五臟六腑的協調工作。該方法建議早上做,因為此時陽氣處於上升階段,可以事半功倍。
3.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頭抵住上顎,或用舌尖舔動上顎,等唾液滿口時,分數次咽下,有助於消化。
4.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熱雙手,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到額部兩手向兩側分開,經頰而下,可反復10餘次,至面部輕輕發熱為度。可以使面部紅潤光澤,消除疲勞。
面部經絡豐富,堅持做搓面法,還有利於延緩皮膚衰老。另外,用搓熱的手心蒙雙眼,這種類似熨燙的方法對於明目有一定好處。
5.梳發:用雙手十指插入發間,用手指梳頭,從前到後按搓頭部,每次梳頭50~100次。有助於疏通氣血,清醒頭腦。
梳發時應用手指肚接觸頭皮,用力適度。長期梳發,易於毛發黝黑、烏亮。
6.運目法:將眼球自左至右轉動10餘次,再自右至左轉動10餘次,然後閉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肝開竅於目,因此運目法對於肝臟健康有益,此外還有利於降低白內障的發病幾率。
7.凝耳法:兩手掩耳,低頭、仰頭5~7次。可使頭腦清凈,驅除雜念。
腎開竅於耳,做凝耳法的時候,配合牽拉捏耳朵,對於強腎效果更佳。
8.提氣法:在吸氣時,稍用力提肛門連同會陰上升,稍後,再緩緩呼氣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於氣的運行。
提氣法在於讓體內的氣往上走,一定程度上抵消地心引力的作用。吸氣的時候搭配腳跟抬起離地的動作,效果更好。
9.摩腹法:每次飯後,用掌心在以肚臍為中心的腹部順時針方向按摩30次左右。可幫助消化,消除腹脹。
摩腹法在力度上一定要輕柔,力道太大揉痛肚子,可能事與願違。
10.足心按摩法:每日臨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有強腰固腎的作用。
8、世界腎臟病日的腎臟日百科
世界腎臟日
第十屆世界腎臟病日
第九屆世界腎臟病日
第八屆世界腎臟病日
第七屆世界腎臟病日
第六屆世界腎臟病日
第五屆世界腎臟病日
第三屆世界腎臟病日
第二屆世界腎臟病日
9、腎病的日常養生食譜有哪些?
一、起居有時 慎照陽光
夏季天氣炎熱,陽光照射時間長。腎病綜合症患者,必須順應天氣的變化規律,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中午1點左右最好安排半個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這樣可以保證體力,以利康復。陽光中有一些有害的射線如r射線,極易侵害人體造成皮膚炎症,腎病綜合症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故應慎照日光,以免因皮膚炎症加重病情。
二、飲食有節 不可貪涼
夏季瓜果蔬菜品種多,色香味逗人食慾,但腎病綜合症患者仍應嚴格執行飲食規則,切不可多食,以免增加腎臟負擔。如西瓜雖然可利尿消腫、清熱消暑,但多食則尿過頻亦增加腎臟負擔,再者西瓜糖分在體內的累計也是疾病潛在的危機。
一些患腎病綜合症的兒童,喜以冰淇淋或冰鎮飲食解渴。若偶爾為之,多次少量也並非禁忌,若一味地貪涼則對病情無益。因涼冷可以損傷胃腸功能,以致脾胃失於健運,對病情無益。若因貪涼發生急性腸炎則每使病情反復或加重。故腎病綜合症患者夏季慎用涼冷飲品。
三、適當運動 講究衛生
適當的體育運動對疾病的恢復有益。如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等。但應注意鍛煉的時間,以早晨及傍晚為宜,切不可在中午或陽光強烈時鍛煉。游泳雖是夏季運動的好項目,但由於游泳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以及游泳場地的衛生得不到保證,建議腎病綜合症患者不要游泳。
對於腎病綜合症患者夏季的衛生應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飲食衛生,不可吃酸腐、酶爛或過夜不潔的食物,以免發生胃腸疾病,影響康復。再者是個人衛生,衣物要勤洗勤換,以寬松、棉軟為宜,要常洗澡,清潔皮膚以免痱、癤感染使疾病復發或加重。要注意滅蚊、蠅及其他夏季昆蟲,防其叮咬使皮膚感染。
四、注意居室環境 重視睡眠衛生
夏季,腎病綜合症患者的居室宜布置得寬敞、明亮、通風、通氣,要保持一定的溫度。空調不宜調得太低,以低於室外氣溫5c~6°c左右為宜,否則極易因冷熱的急驟變化而發生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