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日常健康養生

日常健康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0 15:01:20

1、日常養生好習慣有哪些

1、每天快走半小時

久坐是健康的大敵。報告顯示,缺乏運動會使人的壽命減少3~5年,癌症、心臟病和腦卒中的風險升高25%~50%,而每天只需走路20分鍾,每年就能幫助3.7萬人遠離慢病導致的過早死亡。走路適合大多數人,每次20~30分鍾,每周2~3次。最好稍微加快速度,配合手臂擺動,拍打肩﹑胸﹑腹﹑腰等部位,有舒筋活絡﹑緩解緊張﹑消除疲勞的效果。周迎春建議,還可以一邊走一邊逆時針揉腹部,堅持「食後即以熱手摩腹」,認為「能除百病」。

2、多吃果蔬少吃肉

WHO報告指出,遏製糖尿病和肥胖的上升趨勢可減少早亡風險,這主要與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有關。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發現,50歲左右的中年人,每日攝取的熱量有20%來自動物蛋白(主要是肉類或乳製品),其死於癌症或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4倍,在接下來的18年裡死亡的風險增加近2倍,而植物性蛋白(如豆製品等)攝入較多的中年人不存在早亡風險。果蔬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質,可延緩酒精、煙草、肥胖帶來的危害。歐洲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果蔬攝入量超過569克的人,比攝入量少於249克的人早亡風險降低10%,壽命延長1年多;假如日均再多吃200克果蔬,早亡風險再降6%。經常喝酒吸煙的人,每日食用560克以上果蔬,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風險降低15%。

3、警惕盤中隱形鹽

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因高鹽飲食導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約為160萬。WHO建議,各國要通過政府幹預,把高血壓患者減少25%,平均食鹽攝入量減少30%。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是6克,但飲食中的隱形鹽也要引起注意,比如一瓶醬油的含鹽量最低也在15%以上;每100克味精中含鹽量為20.7克;漢堡、薯條、方便麵、罐頭、腌制食品也是藏鹽大戶;乳酪、麵包、餅乾等發酵前需要抹上一層鹽,也要少吃。

4、飲酒不超過一杯

早在2006年,WHO就將中國列為酒精「重災區」,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高於吸煙。研究發現,有60種疾病是酗酒造成的,其中包括引起早亡的肝硬化、肝癌等。馬上要到春節了,周迎春建議大家在聚餐時,能不喝酒就不喝,提前想好「拒酒詞」,即使喝也最好不要超過一杯,更不要空腹喝或「一口悶」。

5、每口飯嚼20次

以色列研究發現,胃口不好的老人易早亡。周迎春指出,中醫有「人以胃氣為本,以及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說法。胃不僅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還參與調節幾乎全身所有器官的活動。建議中老年人吃飯要定時定量,少吃多餐,細嚼慢咽,每口咀嚼不低於20次,以減輕腸胃負擔。平時多按摩足三里穴(位於外膝蓋下面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也能提高脾胃功能。

6、經常笑出聲來

笑聲能促使人體發生變化,改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因此小編要給的長壽處方是,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笑出聲來,並把這快樂傳遞給別人。

7、周末回歸大自然

多去戶外,重回大自然,有助於提升情緒和自信心。經常接觸自然界的人更少生氣、抑鬱和緊張。戶外散步和騎自行車等低強度有氧運動可降低心臟病風險。快走、釣魚、劃船和種花種菜等都是很好的戶外運動方式。不用擔心居住的附近沒有山脈或者海洋,利用周末去當地公園、植物園等「綠色地帶」也有同樣的效果。

8、每周花2小時熱心幫助別人

研究發現,與從來不幫助別人的老人相比,經常幫助朋友、親戚或鄰居的老人明顯感覺更快樂,身體也更健康。70歲以上老人每年參加志願活動100小時(每周只需2小時)就可獲得多種保健受益,包括緩解抑鬱、減輕體重、減少失眠和增強免疫力等。
9、多接觸動物
寵物提供給老人友誼和溫暖,讓老人擁有傾訴對象,從而釋放壓力,多接觸寵物的人,能擁有穩定的血壓、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除了貓和狗,在家中設立水族箱、養一隻小鸚鵡等都有幫助。如不願在家中養寵物,去動物園、水族館多接觸小動物,做動物收容所的志願者,或者經常遛遛鄰居家的狗,也有同樣的效果。

10、每天必聽音樂

聽音樂有助於緩解焦慮,幫助睡眠、增強記憶,還能促進傷口癒合,降低與壓力有關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從而增強免疫力。對老人來說,每天聽音樂,還可以降低血壓、緩解關節炎疼痛和加速中風後康復,甚至能抑制認知障礙症的病情發展。音樂能喚起積極的情感和態度,尤其在清晨,選擇快節奏的、愉悅的音樂能讓你維持一天的好心情。

如果我們擁有以上五個好習慣,若是大家能夠有信心自己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並不是難事,那麼平時就應該注意飲食清淡和營養均衡,多喝水這樣能讓身體的毒素可以排除體外,加強身體的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些對於我們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可見只有注重科學的養生方法才能讓我們更加健康幸福。

2、養生必知,日常健康養生小常識,飯後有哪些禁忌?

養生這個詞越來越成為當今的潮流詞。大家越來越注重健康,想要一個健康的生活,一個健康的身體。所以養生這個詞就應運而生,許多年輕人也開始了養生之路,甚至現在的00後也開始了養生。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如果年輕時肆意妄為,在老的時候就會十分痛苦。所以大家都盡早開始養生。


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但飯後需要注意的也很多。在吃完飯以後我們要首先注意不要運動,如果吃飯後急於運動的話,側腹會感覺到疼痛,長期這樣會對我們的胃部造成損傷。第二個是吃完飯以後不要急於洗澡,一般是飯後半個小時洗澡為好,飯後立刻洗澡的話會使胃裡食物消化不良。還有就是飯後不要急於吃水果,立刻吃水果的話,會造成食物在胃內堆積滯留,會引起腹脹腹瀉。


飯後的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我們需要知道。這樣我們才會在養生的路上走得長久。飯後不要急於刷牙,立刻刷牙會對我們的牙齒造成損害, 所以飯後只需要漱口即可。飯後也不要抽煙喝茶,飯後抽煙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對我們的身體會有極大的損害,這對我們的肺會造成很大的負壓,嚴重損傷肺部。喝茶的話也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消化,所以飯後一個小時內盡量不要飲茶。


做好飯後需要注意的幾點,保持我們的身體健康才是王道。養生之路道阻且長,且行且珍惜。

3、日常生活中保健養生要注意什麼

一、食飲有方

早晚食物、喝飲料要有規律、有節制。吃喝總的要求是:飲食結構合理、主餐按時定量、飲水及時充足。

按時定量:一日三餐,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

每天定時喝5-6次水,每次半斤為宜,總量保持4斤最好(含粥、湯等的液體)。多喝粥,適量飲茶,春飲香菜,夏飲緣茶,秩飲普洱、烏龍,冬飲紅茶。

二、起居有常

1、按時作息,睡「子午覺」

2、講究衛生:每天及時洗漱,經常打掃衛生,勤洗勤換衣服,適時敞開門窗。

三、適度運動

動則不衰,生命在於運動。「世衛」組織提出健康的四句  言是「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最好的葯物是鍛煉」。

四、心態平衡。

人的健康與疾病86.7%與情緒、心結密切相關。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動補不如靜補,靜補不如心補」。

情緒過激地波動,導致體內氣機逆亂,五臟功能失調而致病。「怒則氣上」就傷肝,「若則氣緩就傷心,」悲則氣「就傷肺,「恐則氣下」就傷腎,「思則氣結」就傷脾。

(3)日常健康養生擴展資料

春季保健注意事項

一、適當運動,舒展筋骨

在春季,人們應該進行適當的運動,如踏青、放風箏等戶外活動與散步、慢跑、體操、太極拳等體育活動,在舒展筋骨、放鬆形體的同時,可以通過與自然親密接觸。

二、乍暖還寒,注意春捂

在春季穿衣上首先要「養陽」,春季是有寒冬向暖春過渡的季節,氣候暖氣初生,寒氣未盡,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俗語講「春捂秋凍」就是這么一個適應季節的變化的道理。入春之後衣服不要減得太快,我們需要一些保暖的衣服來幫助抵禦寒邪、保護陽氣。

三、睡眠充足,夜卧早起

睡眠是人的一種生理需要,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說睡眠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人在睡眠狀態下,身體各組織器官大多處於休整狀態。

四、飲食辛溫,少酸多甘

在春天飲食保健上,很早就有「省酸增甘」的說法,即少吃酸食,多增加些甘味的食物。春天陽氣初升,食甘味能滋養人體的陽氣,有利於人體在春日旺盛的新陳代謝。

4、日常養生有什麼法寶?

1.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不落牙

叩齒,就是指用上下牙有節奏地反復相互叩擊的一種自我保健法,民間俗稱「叩天鍾」。事實證明經常叩齒,不僅能強腎固精,平衡陰陽疏通、局部氣血運動和局部經絡暢通,從而增強整個機體健康,還可促進口腔、整個牙體及周圍組織的健康,增強牙齒的全面抗病能力,使牙齒變得更加堅硬穩固、整齊潔白、潤豐光澤,充滿精健之象。其具體做法可概括為:精神放鬆,口唇微閉;心神合一,默念叩擊;先叩臼牙,再叩門牙;輕重交替,節奏有致。終結時,再輔以「赤龍(舌頭)攪海,漱津勻吞」,效果更佳。

2.頭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保平安

勤梳頭是一項積極的最簡單、最經濟的保健方法。為此,有人主張「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梳2~5回,下午再梳一回」,「一回以兩分鍾梳一百次」為宜。

因為梳子齒與頭發頻繁接觸產生的電感應,會疏通經脈,促進血液循環,使氣血流暢,調節大腦多路神經功能,增強腦細胞的新陳代謝,延緩腦細胞的衰老,增益腦力,聰耳明目,以及消除勞累。

3.腳為第二心臟,常搓湧泉保健康

人體健康與否,在於腳健。健腳益體,當首推熱搓湧泉穴(即腳心中央凹陷處)。湧泉屬足少陰腎經,「腎出於湧泉」。意思是說,腎經之經氣猶如水井中的井源泉水一樣,將從這里源源不斷地湧出,長久不斷。經常溫浴後搓此穴,可溫補腎經,益精填髓,舒筋活絡,平衡陰陽,調理五臟六腑;還能治療頭頂痛、癲氣、腎炎、性功能衰退、小兒驚風、失眠、高血壓、冠心病、心悸、咽喉腫痛、腳裂以及老年性四肢麻木等幾十種惡疾。因此,湧泉穴又有「健身之穴」之譽稱。

4.日咽唾液三百口,使你活到九十九

中醫理論認為,唾液在體內化生為精氣,為生命須臾不可缺少的物質,具有強腎益腦等作用。現代醫學證實:唾液除具有滅殺微生物、健齒助消化等功能外,還發現唾液含有能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和皮膚表皮細胞生長的神經生長因子和表皮生長因子;唾液能消除從氧氣和食物中產生的對人體十分有害的自由基;唾液還有很強的防癌效果。因此,如果每口飯咀嚼30次,就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有益健康。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的養生學者才把它譽為「金漿、金津、玉液、天然抗癌劑」等美稱。所以聽從「日咽唾液三百口」的忠告是很明智的。

5.日撮穀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

撮穀道,就是做收縮肛門的小動作。其具體做法概括歸納為,「吸、舔、撮、閉」四字訣。即「放鬆全身,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配合收氣,舌舔上齶,向上收提肛門,稍閉氣,然後慢呼,全身放鬆」。每天堅持收(提)縮一百,每次1~2分鍾,若大便後應延長至2~3分鍾,可以促進肛周血液循環,防治靜脈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內痔、外痔、肛瘺、肛裂、脫肛、肛門濕疹、便秘、慢性腸炎等;同時對治療和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下肢靜脈曲張、肛周炎症、肛周皮膚損傷等慢性疾病有顯著效果。

6.隨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氣血裨神元

揉腹,即用手來回擦或搓介於胸和骨盆之間,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內臟的一種養生保健法。中醫理論認為: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認為脾胃居中,負責主運化水谷精微和統攝精血神液來充養敷布全身,令五臟六腑常壯無恙。通過揉腹,可以收到調理脾胃,通和氣血,培補神元等功效。現代醫學證實:揉腹有強脾、胃、腸和腹壁肌,提高消化系統功能和減肥作用。還有治療中老年性便秘、胃腸潰腸、周期性失眠、遺精、心血管病等疾患的功效。揉腹方法,最好遵從《延年九轉法》進行:「先用右手大魚際在胃腔部按順時針方向揉摸120次,然後下移至肚臍周圍揉摸120次,再用全手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後逆向重復一遍,」至於揉腹次數可因人而異,但飽食或空腹或腹部患有炎症、腫瘤等則不宜施行。

7.人之腎氣通於耳,扯拉搓揉健身體

古人強調腎耳合一,互為作用。耳為腎唯一之上外竅,耳健則腎通;腎氣充足,腎精盈滿,則聽覺靈敏,針墜地也能聞其聲。其做法為,以右手從頭上引左耳14下(即用右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左耳)。再用左手從頭上引右耳14下(即用左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右耳),現代醫學認為:耳朵上的49個穴位和各部位與體內的五臟六腑以及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聯系密切。採用扯、拉、按、摩、搓、揉、點、捏等手法,對雙耳進行物理刺激和針炙治療,效果更好。另外,對肝、膽疾患有輔助治療作用。

8.消疲健美助血運,勤伸懶腰最為高

所謂伸懶腰,就是指伸直頸部、舉抬雙臂、呼吸擴胸、伸展腰部、活動關節、放散脊柱的自我鍛煉。這樣能使頸部血管舒暢地把血液輸送到腦子里。大腦得到充足的營養,疲勞消除,從而精神振奮;能使全身神經肌肉得以舒展,促進機體平衡;能增加吸氧量,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促進機體新陳代謝;能消除腰肌過度緊張,並防止腰肌勞損,而且能及時糾正脊柱過度向前彎曲,保持健美體型。上述八訣能否成為真正的養生之年的「千古之術」。

5、怎樣日常養生對身體好

6、女人日常養生常識有哪些

1、保持快樂的心情,把快樂的心情當成一種能力去培養,或者是加強體育鍛煉,最好一周一次大出汗,時間達四十分鍾以上的運動,讓每個毛孔張開,然後記得一定要洗一個熱(溫)水澡,洗完澡後用冷水洗臉;堅持用冷水洗臉。
2、無論早起還是午睡後起來,首先喝一杯250毫升的白開水,要一口氣喝完,不要隔開時間的喝,仔細體會,你會有種渾身在貪婪吸收的感覺,相信愛情,相信有人在不遠處痴情等待,而你要做的就是整理身形,於內內外外拾掇好美麗的自己,面帶深深的笑意向前方走去,驕傲而執著!這是最好的、最昂貴的!
3、無論晚上睡前還是午睡前,記得把臉洗干凈,抹好保濕的眼霜和面霜,早晨起來會感覺臉上不幹燥,午睡起來可不用洗臉,直接在臉上再補一次保濕,就可以直接去上班,然後臉上會感覺細胞生動活躍,人也輕快。
4、可以有選擇的吃美食,比如少吃辣,少吃腥,少油膩、少甜品,但不要節食,加強運動就好,營養均衡才能有紅有白,不要老想身材玲瓏剔透,過得去就行,想學明星,還得想想自己生存的環境與資本。
5、年青時不要去想化妝那事,那是老太太和明星上鏡才需要做的事,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群中的女子,符合大眾的健康美就行,膚色好了,看著不扎眼就是美,並且喜歡長發就要愛護它,別弄得像窩窩,用好一點的洗發水和護發素很重要,別買日化產品,超市商場基本是日化,專業的才是最好的。
6、用黃瓜、西瓜皮那是小姑娘和老太婆的專利,前者管用,後者反正不管用,三十歲左右的女人最好不要信這套,用專業的護理產品信得過些,皮膚的細胞間質、毛囊其實很小資,只認那些無添加的護理產品.
7、寧可熱死也別吹空調,實在要吹打開窗戶吹,那玩意對皮膚最壞,壞得無聲無息,要等夏天完了才知道自己的皮膚也完了,別不以為然,沒發現的是因為年青,撐得住,姐妹們記住哈。
END
注意事項

少吹空調,因為長期下來會使肌膚變的乾燥

7、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健?

1、醫療保健:盛夏季節,細菌和病毒十分活躍,容易誘發腹痛、腹瀉或食物中毒。若適當吃點生薑,或用乾薑加綠茶沸水zd沖泡後飲之,常能起到有效防治作用。 2、醫療保健:防皮膚病:夏季由於天氣潮熱,有利於各種真菌、細菌繁殖生長,加之夏季人們易出汗,皮膚易潮濕,如不及時擦凈和保持乾燥,會引起版皮膚癬病。 3、醫療保健:南瓜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中和食物中的農葯及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對糖尿病、高血壓、權動脈粥樣硬化、肝硬化、腎炎、前列腺炎等疾病有防治效果。

與日常健康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