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生理衛生的成語
溫教授從成語典故與醫學的淵源關繫上,將成語典故分為三種,第一是直接源於醫學的成語典故,如「六脈調和」、「頭昏腦脹」、「痛心疾首」、「十病九痛」、「半身不遂」、「病入膏肓」、「對症下葯」、「三年之艾」、「牛溲馬勃」、「薏苡明珠」、「蛇黃牛黃」等;第二是借用了醫學概念來說明社會現象的成語典故,如「上醫醫國」、「諱疾忌醫」、「如法炮製」、「薑桂之性」、「無病呻吟」、「霜露之疾」、「相如病渴」、「十月懷胎」、「橫生倒養」、「吮癰舐痔」、「喪心病狂」等;第三是借用其他學科而賦予醫葯內涵的成語典故,如「不合時宜」、「察言觀色」、「汗流浹背」、「掌上觀紋」、「起死回生」、「死不瞑目」等。
對第三類成語的鑒別是需要下點功夫的。溫教授在《健康長壽與成語典故》中對這些看來似乎與醫學無關的成語做了仔細地甄別、挑選,將它們紛紛放進醫學科學的圈子,從而豐富了醫學的內涵,大大拓展了醫學的范疇。如「百花齊放」、「河陽飛花」、「南山霧豹」、「飛沙走石」、「山崩地裂」、「玉女投壺」等,本意是說環境的,如今它們都屬於環境醫學范疇;「笑容可掬」、「怒發沖冠」、「樂極生悲」,屬於精神醫學范疇;「舉案齊眉」、「巾幗英雄」、「忘年之交」, 屬於社會醫學范疇;「聞雞起舞」、「安步當車」、「重陽登高」,屬於運動醫學范疇;「世外桃源」、「廢寢忘食」、「高枕無憂」,屬於養生醫學范疇;「太公釣魚」、「班姬題扇」、「古墨飄香」,屬於休閑醫學范疇;「疲於奔命」、「夜以繼日」等,屬於預防醫學范疇;「張敞畫眉」、「改頭換面」 、「楚宮細腰」,屬於美容醫學范疇。正如溫教授所說:「在成語、典故應用領域中,醫學與社會、社會與醫學的這種相互滲透和廣泛聯系,會隨著醫學進步、社會進步不斷加強。一些本來與醫學無關的成語會被賦予與醫學相關的使命,一些醫學的專用術語也會成為意義更廣泛的新成語,進入醫學界之外的更廣闊舞台」。作者企圖通過成語典故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的理性探討,建構一種「廣義的醫學」、「廣義的健康長壽」新概念,這就是:機體健康+精神健康+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道德健康=健康,這也就是作者在全書四個部分的總布局中,將「健康環境」、「健康生活」放在 「健康醫療」、「健康用葯」之前的緣由吧。
2、關於養生的詞彙
養生相關的詞語
朝 夕 吟
一日復一夕, 一夕復一朝。 顏色改平常, 精神自損消。 胸中懷湯火, 變化故相招。 萬事無窮極, 知謀苦不饒。 但恐須臾間, 魂氣隨風飄。 終身履薄冰, 誰知我心焦? 〔晉〕阮籍:《一日復一夕》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為於未有,治於未亂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老子》第64章 養壽為先,卻病為急
生身以養壽為先,養身以卻病為急。經曰:「我命在我,不在於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 〔明〕高濂:《遵生八箋》卷9《延年卻病箋上》 養生者保護為先
人之所欲,莫甚於生。欲得其生,須重其生。欲重其生,切莫輕生。 〔明〕張君寶:《張三豐先生全集•訓體文類•養生篇》 勿以小益而不修,勿以小損而不防
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
〔晉〕葛洪:《抱朴子內篇•極言》
3、百芳中醫美容養生會所,想要一副對聯,幫忙想下詞,簡單易懂的就可以
中醫美容養生會,千古流芳萬世名
中醫美容,千古流芳
美容養生,中醫會所
4、求一首描寫美容行業的詩詞!謝謝...
1、眾里尋她千百度,她在叢中(挖著鼻屎)笑。
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整得不知所蹤,或者說認不出來了。)
3、美容修身哪裡去,*******找藍翔。
5、看到美容、養生、健康,你聯想到的詞是什麼?
生活更美好~
6、和「養生"相關的成語有哪些?
存心養性【cún xīn yǎng xìng】:保存赤子之心,修養善良之性。舊時儒家宣揚的修養方法。
心平氣定【xīn píng qì dìng】:心氣平定,沒有雜念。
心平氣和【xīn píng qì hé】:內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容不急躁,不生氣。
修身養性【xiū shēn yǎng xìng】: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沁人心脾【qìn rén xīn pí】:原指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料使人感到舒適。也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新爽朗的感覺。
熱心快腸【rè xīn kuài cháng】:形容熱情直爽。
7、有關美容的成語
膚如凝脂 - 沉魚落雁 - 吹彈可破 - 閉月羞花 - 成語故事 - 東施效顰
東施效顰dōng shī xiào pín
【成語解釋】:效:仿效;顰:皺眉頭。比喻胡亂模仿,效果極壞。
【成語出自】:先秦·莊周《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專人見之屬,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8、我想要一些廣告詞,美容養生餐飲的
具體點。
9、求幾首關於 養生 的詩詞
1、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門行·龜雖壽》曹操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 陶淵明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負冬日》 白居易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煉氣功。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4、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5、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蘇沈良方》蘇軾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這首詩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
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6、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龔廷《攝養詩》
明代名醫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陸游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他詩中蘊含的獨特養生之道,可以使我們參悟到這位詩人的長壽秘訣,對現代人提高健康素養無疑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陸游鍾情食養,清淡為主。在諸多食療方法中,陸游似乎對食粥有所偏好。
他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卜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