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用中醫養生
我以前介紹過中醫養生方法,包括如下內容:
1、食物養生:
老中醫的順口溜, 可做參照與踐行。
生梨潤肺化痰好, 蘋果止瀉營養高。
黃瓜減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獼猴桃。
番茄補血助容顏, 蓮藕除煩解酒妙。
橘子理氣好化痰, 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卜消食除脹氣, 芹菜能治血壓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腫有利尿, 綠豆解毒療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葯益腎浮腫消。
海帶含碘散淤結, 蘑菇抑制癌細胞。
胡椒驅寒兼除濕, 蔥辣姜湯治感冒。
魚蝦豬蹄補乳汁, 豬肝羊肝明目好。
益腎強腰吃核桃, 健腎補脾吃紅棗。
2、中醫養生源遠流長養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醫學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把養生防病作為主導思想,講「上醫治未病」。「養生」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的內涵,一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
3、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發之氣,被發緩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秘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養生: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人道不可廢者。成年之男女,若長期沒有性生活,對身體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這就是縱欲。《黃庭經》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這方面歷代養生家論述極多,毋用贅言。至於有的人淫樂成性,嗜欲無度,說什麼「寧可花下死,作鬼也風流」,那是咎由自取。漢代枚乘《七發》雲「明眸皓齒,命曰伐性之斧,如戲猛獸之爪牙」。呂純陽詩雲:「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代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髓骨枯。」這些決非聳人聽聞之語,而應永為警戒的。
5、氣功養生:學會吐納法: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里提出:「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吐氣的時候,不能把嘴張得太大,要無聲,長氣,吐完為止。吐氣的時候,根據每個字發音的不同,口型有輕微的變化,吐氣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氣出到最長。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達到胎吸。胎兒在母親身體里,雖然沒有呼吸,但也有生命,這就是胎吸。練氣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來,去除一切雜念,進入狀態。按照方法做完氣之後,會發現滿口生津,古書稱「上池之水」,然後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不能隨便吐掉,應做到「津常咽」。
這些內容中,第五項比較可行。其他幾項在生活中也要注意。
2、中醫養生有哪些?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
中醫養生主要包括:經絡養生、體質養生、氣功養生、運動養生、房事養生、情志養生、睡眠養生、環境養生、起居養生、食療養生、順時養生、四季養生、樂娛養生、部位養生、葯物養生、沐浴養生、減毒養生、靜神養生、瑜伽養生等內容。
中醫養生中特色療法分為:
針灸: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
拔罐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於皮膚,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後來又擴大應用於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刮痧: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氣功:是一種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形,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煉方法。
葯膳食療: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葯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葯膳配方,將中葯與某些具有葯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3、昵圖網中醫坐診台桌簽
自己用word做一面,印2張,2個一對自己再印一份就ok了。用ps作圖也可以,或者cad。
4、中醫養生一般都有哪些方法?
中醫養生方法有多種,可以嘗試艾灸養生。
原因:
1、調和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2、溫通經絡。經絡是氣血運行之通路,經絡通暢,則利於氣血運行,營養物質之輸布。寒濕等病邪,侵犯人體後,往往會閉阻經絡,導致疾病的發生。艾灸藉助其溫熱肌膚的功效,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證。
3、行氣活血。氣是人的生命之源,血為人的基本物資,氣血充足,氣機條達,人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補氣、養血,還可以疏理氣機,並且能升提中氣,使得氣血調和以達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4.散寒驅邪。氣血的運行,遇寒則凝,得溫則散。中醫認為,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故一切氣血凝澀的疾病,均可用溫灸來治療。艾灸療法通過對經絡腧穴的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絡、散寒除痹的功效,以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純陽植物加上火的熱力滲入陽氣驅出陰邪,艾灸療法對濕寒之證特別有效。
5.防病保健 。艾灸還具有防病保健、強身益壽的功效,體質不好,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的人群特別適合做艾灸,這樣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起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同時灸法還能改善人體各個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有利於多種疾病的康復,對現代的亞健康有很好的調節功效。
知識拓展:中醫養生一般還包括食材養生,運動養生、睡眠養生等等。
5、中醫養生項目,有哪些中醫養生項目?
一、推拿按摩
:
中醫推拿按摩不受時間、地點、設備等其他因素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實行,推拿按摩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中醫養生項目之一。對於有扭傷,關節脫位,腰肌勞損、偏頭痛、四肢關節痛、因風濕而引起的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的朋友們適用。
二、艾灸
艾灸就想圖中所示一樣,採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等製品,點燃通過熏烤人體的穴位,已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具有增強局部血液、淋巴循環,促進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還可以有發揮鎮靜、鎮痛作用。這也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中醫養生項目呢。
三、針灸
針灸與艾灸非常相似,但是針灸是用針刺入人體穴位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可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疾病的治療。如患有感冒、嘔吐、痛經、牙痛、便秘、哮喘、失眠等疾病就可以用針灸進行治療。而且還了解到,針灸並且沒有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還可以與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
四、經絡養生
經絡養生是在經絡理論基礎上,通過人類生命規律,尋找增強生命活力,預防疾病的方法,同時探索衰老的機理以及益壽延年的原則。經絡養生可以削減無害物質在體內積累和停頓的時間,為人體各構造器官的細胞供給精良的留存環境。通過疏通經絡,可使體內氣血通順,促成各類養分物質和能量的流暢,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進而起到濡養臟腑、加速推陳出新速率的感化。
五、養生保健茶
:
飲茶不但是傳統飲食文化,同時,由於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對於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養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兩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對於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這些都對於保健養生有一定的幫助。 但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喝茶。一般來說,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升的飲量是比較適當的。一般,人們說喝茶還指喝水。
6、中醫怎麼養生?
7、中醫養生
其實,如果學中醫養生類知識是運用到自己來身上,不需要買那種很大部頭的書,比如《黃帝內經》等來強迫自己的。比較好的方法是: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不舒服,就去找些這個方面的書看。個人認為,寫得比較實在、易懂又有中醫內涵的書還是推薦中里巴人的《求醫不如求己》系列。源
建議你看的時候,先看目錄。看到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翻去認真看,看完後可以在自己或是在家人身上實踐一下,很快能記住很多的。而且,如果實踐成功,你會越來越感興趣,就會對其它知識也很渴望,慢慢積累了一些經驗,就可以看中醫經典名著啦。
8、什麼叫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