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秋天的養生保健

秋天的養生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10 05:18:46

1、秋天怎麼養生保健?應該多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2、秋季的保健養生應注意什麼?

3、秋季有哪些保健方法?

秋令,天高氣爽,氣候逐漸轉涼,民間有「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之說。秋季晝夜溫差大,後半夜氣溫比較低,若防備不好容易著涼感冒或導致腹瀉,故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子,尤其要保護好腹部。民間又有「秋不忙加冠,春不忙減衣」之說,即「春捂秋凍」。這是說秋季的著裝不要一下穿得太多,趁天氣不太冷時,適當地「凍」著點,這樣有益於提高身體的耐寒和抗寒能力,以適應冬季不良的氣候條件,但也不是說,天氣很涼了還要穿著薄單衣,這樣超過了身體的抗寒限度,反而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對於秋季的養生保健,必須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而適當地增換衣著,保持精神愉快、情志安定,以及順應四時而養生的方法。秋季的鍛煉甚為重要,要常用冷水洗手、洗臉,有條件的亦可進行冷水浴,這些都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同時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清晨堅持到戶外活動,均能提高人體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秋季又為燥氣之令,燥傷津液,人們會感到咽干鼻燥,皮膚干澀,口渴欲飲。故秋季的飲食應以清淡滋潤為宜。豆漿、稀粥、牛奶是必要的飲料,並適當地多飲開水。蔬菜應選用新鮮汁多的蘿卜、冬瓜、西紅柿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葡萄、香蕉,梨有「百果之宗」之稱,是秋季的保健佳品。葯食兼優的芡實,有生津開胃、滋陰止渴之效。用銀耳泡發後煮爛加糖服食,亦是秋季的潤補之品。百合,既是佳蔬,又是良葯,能夠清熱生津、潤肺止咳。取百合適量與大米同煮,文火(即小火)熬到爛熟,加入適當的白糖,即是「百合粥」,對秋燥乾咳者,頗有療效。

秋季的飲食,總以滋潤為宜,忌食過咸以及辛辣油炸之物,少嗑瓜子,飲酒不可貪杯,以防助燥傷津。

4、秋天怎麼養生

秋季肌膚應該補水,這是最重要的。

5、秋季養生保健的方式有哪些?

1、要午睡
進入秋天後,人們會出現「秋乏」,也就是容易感到疲倦。對此,建議人們要養成午睡的習慣,這樣才能確保下午精力充沛,減輕疲倦問題。而且這樣子做,也是為了順應自然界陰陽變化規律,進而調養身體的重要方法。
還有一點是,進入秋天以後,秋燥問題會不斷變嚴重,比如說容易口乾、大便秘結等,而其中保持午睡的習慣,能夠改善此問題。
2、早上喝鹽水
入秋以後人們會覺得口很渴,所以會不斷喝白開水,但是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或是排泄出體外,因此也無法有效的抵禦秋燥。對此,建議早上的時候應該喝些鹽水,因為鹽有清熱涼血的作用,早起的時候,還未進食前喝一杯加了少許鹽的溫水,有助人體降火,促進通便,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問題。
3、晚上吃些蜂蜜
蜂蜜可是好東西,吃它具有潤燥、補中的效果,入秋後容易出現秋燥,致使燥邪入侵身體。所以說,此時吃蜂蜜很是適合。建議每天睡覺之前,取幾勺蜂蜜放入杯中,用溫開水沖開調勻飲用。又因為蜂蜜有安神除煩的效果,睡前喝一杯蜂蜜水,還能促進睡眠,讓你一覺到天亮。
4、多吃鴨肉
新鴨養到秋季以後,肉質很鮮美並且營養豐富,適當吃鴨肉喝鴨湯,能夠為人體補充必須的營養物質,比如說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等等。而且鴨為水禽性寒涼,有助滋陰。建議在秋季的時候,可以多燉些鴨肉湯進補,幫助身體滋陰降燥:

與秋天的養生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