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推薦調理脾胃的養生粥
「秋季平補,冬季滋補」,所謂平補,就是宜選用補而不峻、不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如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特給大家推薦四款秋季補脾養生粥。
薏米粥 薏米70克,粳米50克,鹽適量。將粳米、薏米洗凈,放入鍋內煮成粥加鹽即可。薏米粥具有健脾胃、祛風濕、消水腫的作用,適合各類人群秋季食用。
山葯糯米粥 糯米50克,山葯300克,白砂糖適量。將糯米洗凈,加水燒開,再用溫火煮成粥。山葯洗凈去皮,切成丁狀,待粥熟後,將其放入同煮,至山葯熟透,加糖調味即可食用。山葯糯米粥具有補養脾胃、調理胃腸的作用。
茭白豬肉粥 茭白100克,粳米100克,豬肉末50克,香菇25克,精鹽、味精、食用油各適量。將茭白削皮洗凈,切絲待用;香菇切成碎末。在炒鍋內放入少量食用油,六成熱時放入豬肉末炒散,加入茭白絲、香菇末、精鹽、味精合炒入味,盛入碗內備用。將洗凈的粳米熬粥,粥成後加入炒好的茭白,稍煮即成。這款粥營養豐寓,味道鮮美,具有清熱解毒、調補脾胃、利水通便的作用。
南瓜百合粥 南瓜250克,鮮百合5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南瓜洗凈去皮、切丁,鮮百合摘瓣洗凈。粳米洗凈後用文火熬熟,加入南瓜丁煮爛,再放入冰糖、百合,煮沸即可。南瓜營養成分豐富,脂肪含量較低,易於消化和吸收,還可通便,配合滋陰潤肺的百合,具有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
2、晚上喝什麼粥好 適合晚上喝的5種養生粥
1,紅棗蓮子粥
紅棗20枚,蓮子15克,大米100克,水適量。蓮子用水泡好,紅棗與大米洗干凈,材料入鍋,加水開煮,熟後再加小火煮至濃稠。
功效:益氣健脾、補虛健身,可調理脾胃功能。
2,玉米南瓜粥
南瓜小半塊,玉米渣35克,小米35克,南瓜洗凈切好,玉米渣和小米也用清水洗干凈,將材料一起放到鍋里,加水煮沸,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至米爛瓜軟。
功效:調中開胃,降濁利尿,溫中健脾,健脾祛濕。
3,胡蘿卜香菇粥
胡蘿卜1根,香菇5朵,瘦肉100克,大米1杯,薑末、蔥花少許。瘦肉切碎,用鹽和生粉腌制半小時,大米洗凈,胡蘿卜和香菇切好,材料一起放到鍋里煮沸,最後撒上蔥花,調味。
功效:補益脾胃,養血和血,改善脾胃氣虛,食少便溏,氣血兩虛等症狀,且含較多的胡蘿卜素,可以提高機體免疫機制,間接消滅癌細胞。
4,山葯百合粥
大米100克,山葯、百合各20克。百合洗凈,用清水浸泡6小時,山葯洗凈,去皮,切薄片,將材料一起放到鍋里,先用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煮35分鍾,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滋補止咳,滋腎益精,增強體質,滋補效果是很好的。
5,鮮果燕麥粥
燕麥60克、蘋果1個、香蕉1小根、獼猴桃1個、櫻桃、葡萄乾適量,鮮奶250毫升。各水果切好,燕麥洗干凈,將燕麥煮沸,再放水果丁煮沸,撒上葡萄乾,澆上鮮奶,最後飾以櫻桃點綴。
功效: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和維生素素,可以促進消化,改善便秘,美顏護膚。
3、保健養生粥都有哪些做法?
蔥姜粥:
用料生薑10克,蔥白1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煮熬成粥;生薑切片,蔥白切段,粥熟時投入鍋中,再煮片刻,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辛溫散寒,發汗解表。
薄荷粥:
用料鮮薄荷30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將薄荷煮沸5分鍾,去渣留汁備用;粳米加水適量煮成粥,粥熟後加入薄荷湯,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咽喉。
枇杷葉粥:
用料枇杷葉15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將枇杷葉用紗布包好,入沙鍋內,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加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成粥後加冰糖即成。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降氣。
薄荷大棗粥:
用料鮮薄荷10克,大棗15枚,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沙鍋內加水適量,先煮大棗,待大棗脹大時投入粳米,煮熬成粥;粥煮好後,將薄荷撒人粥內,加白糖攪勻即成。
功效疏風清熱,宣肺解表。
百合杏仁粥:
用料鮮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杏仁入沸水中焯一下,去皮備甩;粳米洗凈人鍋內,加水適量,煮沸後放人杏仁、百合,煮熬成粥,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潤燥,化痰止咳。
薏米杏仁粥:
用料薏米50克,杏仁10克,白糖20克。
做法薏米洗凈,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半熟;杏仁入沸水中焯一下,去皮後投入粥鍋中,粥熟後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健脾祛濕,化痰止咳。
沙參粥:
用料沙參30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先用水煎煮沙參約20分鍾,去渣取汁;粳米洗凈人沙鍋中,加水適量,加入沙參汁,煮熬成粥,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潤肺養胃,祛痰止咳。
人參蛤蚧粥:
用料人參粉3克,蛤蚧粉2克,糯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將糯米洗凈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煮熬成粥,加人人參粉、蛤蚧粉一冰糖攪勻即成。
功效補益肺腎,益氣定喘。
天門冬粥:
用料天門冬20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將天門冬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熬成濃汁,去渣;將粳米與天門冬汁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煮熬成粥,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止咳。
甘蔗玉竹粥:
用料甘蔗2根,玉竹20克,粳米50克。
做法玉竹洗凈人鍋中煎取濃汁、去渣;甘蔗去皮,榨取甘蔗汁120毫升;粳米洗凈放入沙鍋中,加入玉竹汁和甘蔗汁,加水適量煮熬成粥。
功效清熱生津,養陰潤肺。
糯米阿膠粥:
用料糯米50克,阿膠30克。
做法將阿膠搗碎,置炒鍋中炒至焦黃,研末備用;糯米洗凈,放人沙鍋內,加水適量,煮熬成粥,下阿膠末,攪勻即成。
功效滋養腎陰,潤肺止咳。
檳榔粥:
用料檳榔15克,粳米50克。
做法檳榔切片,人沙鍋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粳米洗凈,入沙鍋,加入檳榔汁,加水適量,同煮成粥。
功效下氣消積,化食導滯。
中雞內金粥:
用料雞內金6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雞內金用文火炒至黃褐色,研成細末;粳米、白糖同人沙鍋,加水適量,煮成稀粥,調入雞內金粉,一沸即成。
功效消積導滯,健脾養胃。
山楂神曲粥:
用料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50克,紅糖20克。
做法將山楂、神曲搗碎,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約300毫升;粳米洗凈入沙鍋加水適量煮開,加入葯汁,共煮成粥,加入紅糖即成。
功效消食化積,健脾化濁。
香菇牛肉粥:
用料香菇50克,牛肉50克,粳米100克,蔥、生薑、精鹽適量。
做法牛肉煮熟,切成細末;將粳米、牛肉、香菇共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熬成粥;加入蔥、生薑、精鹽,一沸即成。
功效溫中和胃,補虛止痛。
中木耳大棗粥:
用料黑木耳10克,大棗10枚,粳米50克,冰糖50克。
做法黑木耳溫水泡發洗凈,粳米、大棗淘洗干凈,同入沙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轉文火熬至粳米、大棗爛熟,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滋養胃陰,養胃生津。
肉蓯蓉粥:
用料肉蓯蓉30克,羊肉60克,粳米50克,生薑3克,蔥白6克,精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肉蓯蓉人沙鍋煎煮約40分鍾,去渣取汁;將葯汁與粳米、羊肉一同下鍋,加水適量煮粥,粥將熟時下蔥、姜、精鹽、味精,再沸即成。
功效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肉桂薏米粥:
用料薏米30克,肉桂粉1克,粳米30克。
做法薏米研成細末,與粳米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煎煮成粥,粥成時加入肉桂粉攪勻即成。
功效溫腎散寒,健脾利濕。
白木耳粥:
用料白木耳20克,粳米50克,冰糖30克。
做法白木耳用溫水泡發洗凈,切成細末,與粳米一同下鍋,加水適量,煎煮成粥,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養胃生津,健脾止瀉。
梅花粥:
用料白梅花5克,粳米50克。
做法粳米洗凈入鍋加水適量煮粥,待粥成時加入白梅花,煮2~3沸即成。
功效舒肝理氣,健脾養胃。
人參魚膠糯米粥:
用料人參10克,魚膠30克,豬肉50克,糯米50克。
做法人參切片,豬肉切末,魚膠用清水浸泡一天後切細絲;粳米洗凈與人參、豬肉、魚膠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煮熬成粥。
功效益氣助陽,溫中補腎。
茯苓薏米粥:
用料赤茯苓150克,薏米300克,白糖50克。
做法用水300毫升煮薏米至稠狀;用水200毫升文火久煎赤茯苓;將兩者合並再煮至稠爛,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利濕。
中黃芪蓮子粥:
用料黃芪20克,蓮子30克,生山葯30克,葡萄乾30克。
做法用500毫升水煎黃芪,去渣;在黃芪水中加入蓮子、山葯、葡萄乾,文火煎煮成粥。
功效益氣健脾。
防風粳米粥:
用料防風12克,粳米100克,蔥白2根,生薑2片。
做法將防風、蔥白、生薑水煎後取汁;粳米洗凈加水煮粥,粥成時加入葯汁,文火再煮15分鍾即成。
功效祛風解表,散寒除濕。
牛肉粳米粥:
用料牛肉100克,粳米50克,精鹽適量。
做法牛肉煮熟切成末,將粳米與牛肉末一同入沙鍋,加水適量,文火煮粥,粥熟時調入精鹽即成。
功效補益元氣,溫經通絡。
百合粥:
用料百合3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粳米、百合一同人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煨燉,待百合爛時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滋陰養心,安神定志。
山葯桂圓粥:
用料山葯30克,桂圓15克,荔枝10克,五味子10克,粳米10克。
做法將山葯、桂圓、荔枝、五味子、粳米一同人鍋,加水適量,文火煨燉,待全部爛熟即成。
功效清熱,滋陰,潤燥。
構杞子羊腎粥:
用料枸杞子30克,羊腎1隻,肉蓯蓉15克,粳米60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羊腎剖開,去內筋膜、切碎,同枸杞子、肉蓯蓉、粳米一同下鍋,加水適量,文火煎煮,粥熟時加入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補益肝腎,滋陰壯骨。
茅根薏仁粥:
用料薏米300克,鮮白茅根30克。
做法鮮白茅根水煎20分鍾,去渣取汁;薏米入鍋,加葯汁,加水適量,文火熬煮成粥。
功效清熱涼血,除濕利尿。
茅根綠豆粥:
用料鮮茅根30克,澤瀉15克,綠豆50克,冰糖20克。
做法先將茅根、澤瀉加水煎煮15分鍾,撈去葯渣,加入綠豆、冰糖,煮至綠豆開花蛻皮後即成。
功效清熱除濕,涼血解毒。
生地粥:
用料生地黃25克,粳米?5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生地黃洗凈切細後,入鍋加清水煎煮30分鍾,取汁,再加水煎煮30分鍾取汁,合並兩次葯汁濃縮至100毫升;粳米人鍋加水適量煮熬成粥,趁熱時加入葯汁、白糖攪勻即成。
功效清熱涼血。
苓術二米粥:
用料雲苓100克,白術100克,薏米200克,糯米200克。
做法將雲苓、白術放人沙鍋水煎約20分鍾,去渣取汁;薏米、糯米人鍋,加入葯汁,加水適量,煮熬成粥。
功效健脾利濕。
桂枝當歸粳米粥:
用料桂枝10克,當歸15克,粳米60克。
做法桂枝、當歸放入沙鍋,水煎20分鍾,撈去葯渣,加入粳米,文火煮熬成粥。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通絡。
桑椹大棗小麥粥:
用料桑椹10克,大棗30克,小麥100克。
做法將桑椹、大棗、小麥一同放人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煮熬成粥。
功效補益心腎。
糯米赤豆粥:
用料糯米50克,赤豆20克,生山楂10克,紅棗50枚,薏米2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薏米、紅棗、山楂、赤豆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煎煮5分鍾,放入糯米,文火煮粥,至熟時加入紅糖即成。
功效燥濕祛痰,活血通經。
山葯扁豆粥:
用料山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15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白扁豆、粳米洗凈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時加入山葯片、白糖,繼續煮熬至熟即成。
功效健脾,除濕,止帶。
黑豆菟絲粥:
用料黑豆30克,菟絲子30克,糯米100克。
做法將菟絲子用紗布包好,水煎20分鍾,去紗袋,加入黑豆、糯米,再加水適量,文火煮熬成粥。
功效補腎安胎。
茯苓赤豆薏米粥:
用料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赤小豆浸泡半天,與薏米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煮熬至赤小豆爛後,加入茯苓粉,再煮至粥熟,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和中。
紅棗山葯粥:
用料紅棗50克,鮮山葯10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紅棗洗凈,浸泡2小時;糯米洗凈,浸泡1小時:山葯洗凈切塊。將紅棗、糯米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加入山葯塊,改用文火煮成稀粥,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養血安神,補虛健身。
核桃粥:
用料核桃仁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核桃仁搗成碎末,同粳米一起下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改文火煮成稠粥,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腦益智,補腎助陽。
核桃構杞粥:
用料核桃仁50克,枸杞子2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核桃仁搗成末,與枸杞子、糯米一同下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稠粥,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補腎益精,壯腰強骨。
板栗粥:
用料板栗80克,糯米50克,精鹽少許。
做法將栗肉煮熟,撈出搗成泥狀,同糯米一同下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稠粥,加入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補腎壯腰,健脾養胃。
栗子紅棗粥:
用料栗肉50克,紅棗50克,茯苓12克,糯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栗肉切成小塊,茯苓研成細末,與紅棗、糯米一同下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益腎,養胃強骨。
栗子桂圓粥:
用料栗子肉30克,桂圓肉15克,糯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栗肉切成小塊,與糯米一同下鍋,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時,加入桂圓肉再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即成。9
功效補腎養心,壯腰強骨。
蓮子粥:
用料蓮子肉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蓮子肉洗凈煮爛,搗成泥;粳米洗凈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加入蓮子泥,改用小火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養心,益腎固精。
蓮子芡實粥:
用料蓮子肉60克,芡實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蓮子肉洗凈,用溫水浸泡半天,下鍋內,加適量清水,
大火煮沸後,放入芡實,轉用文火煮至熟軟成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澀腸,補腎固精。
荔枝粥:
用料荔枝肉30克,糯米60克,白糖適量。
做法糯米人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加入荔枝肉,再轉用文火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補血養心,通神益氣。
荔枝山葯蓮子粥:
用料荔枝肉50克,山葯50克,蓮子肉1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荔枝肉、山葯切丁;把粳米、蓮子肉放人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煮至八成熟,加入荔枝肉丁、山葯丁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補氣血,益肝腎。
桂圓粥:
用料桂圓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桂圓肉及粳米放人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文火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補氣血,益心脾。
小米芝麻粥:
用料小米50克,糯米30克,熟芝麻25克,精鹽少許。
做法小米、糯米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文火煮成稠粥,放入熟芝麻末拌勻,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和胃,益腎補虛。
小米紅棗粥:
用料小米100克,紅棗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小米、紅棗放人鍋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文火煮成稠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補虛損,益腎氣。
黑米麥片粥:用料黑米S0克,麥片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黑米、麥片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煮成稠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養氣血,補虛損。
黑米紅棗粥:
用料黑米50克,糯米30克,紅棗3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黑米、糯米、紅棗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稠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養血健脾。
黑米桂圓粥:
用料黑米60克,桂圓肉12克,紅糖適量。
做法先把黑米人鍋,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用小火煮至八成熟,再加入桂圓肉繼續煮成稠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養心安神,補腎益精。
黑米花生粥:
用料黑米50克,糯米30克,花生仁60克,紅棗2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黑米、糯米、花生仁、紅棗一同入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煮成稠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補虛健身,抗衰益壽。
黑米山葯粥:
用料黑米100克,鮮山葯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黑米人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加入山葯丁,轉用文火煮成稀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養血益氣,補腎養精。
薏米粥:
用料薏米6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薏米、糯米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熬成稠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利腸,清熱利濕。
薏米紅棗粥:
用料薏米30克,糯米60克,紅棗30克,紅糖適量。做法薏米、糯米、紅棗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文火熬成稀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開胃,補虛強身。
蕎麥粥:
用料蕎麥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蕎麥用清水浸泡過夜,次日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稀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健胃利腸,降壓減肥。
4、秋燥喝什麼養生粥 這5款粥品不容錯過
白木耳是秋季滋陰、潤復肺、生津的滋補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於陰虛內熱燥咳、氣陰兩虛等。
鮮藕粥
中醫認為,熟藕味甘,具有補血制生津、健脾開胃、除燥潤肺的作用。鮮藕粥適用於肺胃有熱、口渴口臭、咳痰咯血、跌打損傷、瘀血滯留等。
蘋果粥
蘋果粥具有生津百、潤肺、除煩、解暑、健胃等作用,適用於氣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大便干結、高血壓等。
菊花粥
菊花粥具有散度風熱、清肝火、明知眼目等作用,適用於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症,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道
枸杞粥
枸杞粥具有滋補肝腎、明目補虛等作用,適用於中老年人肝腎陰虧、視物模糊、腰酸腿軟等。
5、補腎健脾養生粥怎麼做
補腎健脾養生粥
用料
黑豆 隨你喜歡
芸豆就是大紅豆 愛吃你就多放點
薏米百仁 我的最愛放多多
黑米 看你喜歡
花生 相對少放點
糙米 少放點容易漲
最關鍵是水 盡可能多得放度
冰糖 看你喜歡的甜度
補腎健脾養生粥知的做法
黑豆和芸豆最好提前浸泡半道天,因為我是用慢燉鍋整夜燉的,所以就不泡了,懶吃貨就這樣😁
把全部五穀內類倒進鍋里,像淘米一樣洗洗干凈,然後放少量水煮開後再煮幾分鍾,關上火把上面的浮末倒掉。容
鍋里放盡量多的水,放上冰糖,悶一夜就完事兒了,第二天起來就有糯糯的養生粥吃了。
6、幾款自製養生粥推薦,養生粥有哪些
一、適合高血脂患者食用的養生粥
山楂粳米粥:取適量的山楂洗凈去籽和粳米一起放在鍋里煮,抄不僅可以起到控制血脂的作用,還可以開胃健脾。菊花決明子粳米粥:先將決明子炒熟,然後跟菊花一起放入水中煮,將煮好的茶水倒入梗米中,煮熟即可食用,還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二、適合高血糖患者食用的養生粥
南瓜燕麥粥:將南瓜切成小塊放入鍋襲中煮至三四成熟,然後放入燕麥煮熟即可食用。玉米須粳米粥:將玉米須放在水中煮沸,然後撈出玉米須,將汁倒在粳米中煮熟即食。黑豆芝麻粥:可以將其煮成粥喝,也可以磨成粉當芝麻糊沖泡著喝。
三、適合高血壓患者喝的養生粥
粳米同樣是對高血壓患者比較好的食物,作為養生粥大全中出場率很高的一樣食材。葛根粳米粥:如果是鮮葛根要曬干後磨成粉,在做粳米粥時,放入一些葛根粉一起煮著喝。胡蘿卜粥:將胡蘿卜切成塊煮爛然後跟粳米一起煮,這款粥還可以補充維生素。銀耳粳米粥:煮粳米粥時放入一些銀耳和少許紅棗,煮熟即可。豆汁粳米粥:用豆汁煮粳米,也可以加入豆子,或者是吃豆腐腦,還可以起到補虛潤燥的作用。
7、小滿吃什麼養生 六款養生粥趕走濕氣
小滿這個節氣,養生上面可以食用赤小豆百、綠豆、絲瓜、黃瓜、黃花菜、水芹、黑木耳、藕、胡蘿卜、西紅柿、西瓜、山葯、蛇肉、鯽魚、草魚、鴨肉等度。
小滿節氣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動物脂肪、海腥魚類、性屬溫熱助火知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蔥、生蒜、生薑、芥末、茄子、蘑菇、海魚、蝦、蟹各種海鮮發物、牛、羊、狗肉等。
小滿節道氣的湯品也十分重要,宜綠豆芽蛤蜊湯、苦瓜木棉專花牛肉湯、淮山赤小豆節瓜豬月展湯、薺菜生薑魚頭湯、胡椒粒老雞豬肚湯、西洋參紅棗生魚湯,千斤拔雞腳湯等,這些湯品具清熱、養陰、祛濕、暖胃、溫補等功效屬。
8、養生粥的做法大全
9、健脾袪濕養生粥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10、健脾養生粥的做法
花生粥的做法詳細介紹
口味:清香味
工藝:煮
花生粥的製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花生45克
輔料:冰糖30克
教您花生粥怎麼做,如何做花生粥才好吃
花生洗凈,連衣皮搗碎,加入粳米、同煮為粥,將熟時加入冰糖少許,即可食用。
用法:可當早餐,可長期食用。
小帖士-健康提示:
花生能健脾胃,補中益氣;《本草逢原》載:落花生粥「潤肺、止咳、悅脾」。營養分析表明,花生仁中含有40%-50%不飽和脂肪酸及蛋白質、澱粉、卵磷脂、多種維生素以及膽鹼等多種有效成分。脾胃氣虛的人食用,煮粥時加入適量山葯、肺虛乾咳的人可加入適量百合;貧血、血小板減少者食用,可加入適量紅棗同煮食,效果更好。花生有潤腸通便作用,慢性腹瀉患者不宜吃。霉爛花生因含有黃麴黴素(致癌),不能煮食。
延緩衰老葯膳
小帖士-食物相剋:
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花生:對於腸胃虛弱者,花生不宜與黃瓜、螃蟹同食,否則易導致腹瀉。
信息來源:福道文化靈氣瑜伽傳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