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奢侈養生

奢侈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0 00:39:29

1、瘋狂的老子養生,養生為了什麼?為什麼養生?

老子養生之道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這就是說,災禍莫過於不知足,罪過莫過於貪欲太大,身體的大禍恐怕就要臨頭了。
現代生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即將一隻裝有兔子的籠子放在一個裝有猛虎的籠子旁邊,讓這兔子成天看著老虎而惶惶不可終日,對任何「美味」也不愛吃,也睡不好,結果不多久這兔子就萎靡不振,縮成一團,消瘦無力。
作為對照研究,另一隻兔子則被放養在自然的環境里,結果十分健壯。從這個實驗即可看出,精神、情緒對於人的健康長壽是多麼的重要。
一、強調守中
老子說「多言致窮,不如守中」,意即言多必行不通,還不如保持適中。他還說「飄風不終期,驟雨不終日」,意即狂風刮不到一個早晨,暴雨下不到一個整天,所以還是守中好,「守中」才能長久,才能長壽,狂風暴雨式的生命總是短暫的。
老子認為,應該「去甚,去奢,去泰」,意即應該去掉那些極端的、奢侈的和過分的東西。
他要求做到「方而不剖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即要做到方正而不顯得生硬勉強,有棱邊而不至於把人劃傷,正直而不至於無所顧忌,明亮而沒有刺眼的光芒。這就是說,我們養生的時候做任何事都不要過,這樣生命才不受過多的損失。
老子的養636f70797a6431333361326366生學說,兩千多年來一直被歷代養生家所繼承、發展。
如中國南朝大養生家陶弘景(公元456年~公元536年)就說過:「莫大憂愁,莫大哀思,此所謂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壽也。」儒家董仲舒也說:「能以中和養身者,其壽極命。」
二、靜以養生
老子在《道德經》中細微、深刻地描述了人做「入靜」時的體會和感覺。有人說,老子可能是由於「入靜」時深得其中奧妙,才提出了這一哲學觀點,並認為養生的道理和治理國家的道理是相通的。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
這句話的意思是:盡量使心靈虛寂,要切實堅守清靜;萬物都在生長發展,我觀察它們的循環往復,事物盡管變化紛紜,最後都各自回到它們的出發點,回到出發點,叫做「靜」。這成了後世人們經常引用的最古老、最經典的訣竅。
可見,老子在其著作中反復強調,要養生長壽,就要習靜。他的這種見解,也被中國道家繼承下來,如莊子、抱朴子、孫思邈,甚至蘇東坡、白居易、陸游等大文學家在這方面都有文字記載留傳於世。所以,老子不僅是大哲學家、思想家,而且也是大養生家。
老子養生十字訣

一、德字訣:老子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要延年益壽,返老還童,須不離常德,要做到先人後己、厚人薄己,過歸於己、功歸於人,勿執我見,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貶人以自大,勿逞強用術,逞才運巧,仗勢欺人,盛氣凌人,言筆缺德嫉謗別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切記搶騙錢財,貪污腐化。若能甘苦如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樸還真,明心見性。
二、養字訣:少言語以養內氣,寡色慾以養精氣,薄滋味以養血氣,咽津液以養臟氣,戒嗔怒以養肝氣,節飲食以養胃氣,勻胎息以養肺氣,少思慮以養腎氣,慎行藏以養神氣。
三、心字訣:萬法唯心,萬道唯心,心為人之主宰,亦為精氣神之主宰,煉精煉氣煉神,均須先從煉心始。心涵動靜,心不動則虛極靜篤,明心見性,人我兩忘,心無其心,無正其心,不為名動心,無心可動則近道矣。
四、善字訣:養善性,存善心,行善事,與人為善,勸人行善,內外存乎善則德行兼備,人人能行善則邪惡自消,國泰民安。
五、無字訣:對境無境,居塵無塵,動念無念,用心無心,無天無地,無人無我。道家最上乘功夫,旨在煉神還虛,煉虛還無。佛家要求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訣,無佛相,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佛道之最高造詣,歸根結底,亦只此一無字訣而已。
六、少字訣: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氣宜少損,福宜少享,樂宜少尋,名宜少得,利宜少積,少一分思慮多一分精神。
七、靜字訣:形欲靜,心欲靜,氣欲靜,練功中固宜求靜,平時亦應求其能靜,靜中固宜求靜,鬧中亦應求其能靜,靜能生定,定能生慧
八、寡字訣:寡言以養氣,寡視以養聰,寡得以養性,寡慾以養精,寡動以養神,無所不寡則無所不清。
九、淡字訣: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愛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勝心宜淡,無所不淡則無所不安。
十、忘字訣:忘物可以養心,忘情可以養性,忘境可以養神,忘色可以養精,忘我可以養虛,無所不忘則無所不養

2、年輕人怎麼養生

按時吃飯,少喝酒,少熬夜,盡量在家裡吃自己做的飯!多做有氧運動!多笑'凡事不要生悶氣!身心健康才最重要

3、高檔養生保健的食品有哪些?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小米;綠豆;黑米;紅豆;花扁豆;黃豆豇豆;麻豌豆;花生;決明子;蠶豆及zd其製品等。
2、肉蛋奶的選擇:牛肉、羊肉、狗肉、雞肉、肝臟、禽畜血、鯉魚、鯽魚、烏魚、鱔魚、蝦、牡蠣、蛋類、奶及其製品版等。
3、蔬菜的選擇:菠菜;番茄;香菇;黑木耳;冬菇;淮山;芹菜;南瓜;紫菜頭;花扁豆;冬瓜;苦瓜;胡蘿卜;黃瓜;生菜; 4、水果的選擇:山竹果粉;核桃;青果;木瓜粉;桂圓;草莓; 青梅;百香果;雪蓮果;蓮子等。
5、其它:核桃、芝麻、花生、栗子、枸杞、蓮子等。

最適合養生的應該權是生命匯168,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能提供全面的營養,幫助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全面鞏固健康基礎。

4、有人說老人才需要養生,有人說從年輕就開始養生比較好,哪個年齡段開始養生呢?

「有一種幸福,叫家裡沒病人!」這句話一直深深觸動著我心,養生,只是一種規劃!一種提前的准備!

一提到養生,很多人都會認為那是老年人的事,或者現在那麼忙,哪有時間養生吶,至少也要等到退休以後吧等等想法。現在就要告訴你,這種想法大錯特錯,養生貫穿於生命的整個過程,養生不僅是調身體,更是修道德,重身心,養生不嫌早,從小養成較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一、養生不嫌早,為什麼年輕人需要提前養生?

白岩松說的一段話,很有道理!

如果爺爺奶奶懂得養生,爸爸媽媽不會耗盡家財去給他們治病;

如果爸爸媽媽懂得養生,我們就不用擔心父母的醫療;

如果我們懂得養生,我們就不用給孩子增添負擔。

養生,只是一種規劃!一種提前的准備!

因為現在不養生,將來會養醫生,也是給你最愛的人增加負擔。健康是一種責任 !!

……留愛,別留債!

現如今,種種社會壓力撲面而來,就業壓力的增大,生活作息時間變得不規律,進而影響了身體狀況,很多年輕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甚至一些所謂的「老年病」也有逐漸年輕化發展的趨勢,更別提中老年人了。

總之,養生不嫌早,年輕人需要提前養生。因為此時人體各臟腑尚未衰老,思想精神尚不成熟,只要養生得當,就可延緩衰老的到來,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年輕人如何養生?

1、切勿過勞,保證睡眠時間

睡眠質量的好壞關乎第二天的精神狀態。必須保證睡眠時間,避免長期熬夜,積勞成疾。在22點至23點之間躺下,23點之前入睡最佳。

2.保持積極的心態、保持心理平衡

保持積極的心態,切莫消極,保持心理平衡,不要過於攀比,積極努力向上最重要。「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必然為你開了另一扇窗」,精神壓力大時要主動進行自我調整,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保持心理平衡。經常進行深呼吸,每日堅持運動。運動可以帶來愉悅感,是緩解壓力和疲勞的最好方法,建議大家保持每天行走3~5公里,甩掉壞情緒。

5、西方人是怎樣 養生的

中西方養生保健方法差異之解析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中國傳統的日常保健與養生方法慢慢重新為國人採用。以現代生命科學的知識來剖析其中的科學原理,及其與西方之差異,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這些方法的優劣,供不同的個體來選擇適合自身的健身之道。
中國的傳統哲學,無論儒家、道教、佛教都很注重自身修行與養生。東方哲學崇尚簡約,無論飲食、日常行為規范都無不體現這一思想。這一思想與西方具有巨大的區別。
先說飲食,佛教提倡素食,對此思想體現得最為極致,儒家、道教也都是提倡日常的簡約,遠離奢侈、浪費。素食本身是低蛋白、低脂肪、低能量、高纖維的飲食,這與目前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正好相反。西方人好吃肉食、牛奶等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從這一點往極致的方向推理,東方人比較像素食動物,西方人比較像肉食動物。通常來說,素食中纖維較多,比較難消化,其中所含的能量也較低,因而素食動物腸道比較長,以此來保證攝取足夠的營養;而肉食相反,高蛋白、高脂肪保證有足夠能量,因而肉食動物腸道較短就能攝取足夠營養。飲食的差異很明顯影響了動物的行為方式。素食動物攝取低能量的食品,其營養是緩慢長久的吸收,其各種肌肉的運動也相應和緩,因而爆發力通常較弱,但是耐力強;而肉食動物相反,其食物能迅速為期提供能量,因而爆發力強,但是耐力弱。體現在中西方人身上,西方人強壯,力量大,但是擅長長跑的通常是東方人。
飲食習慣以及思維方式影響了行為方式,東方人喜歡和緩、優雅、低對抗、技巧性的運動,西方人通常喜歡粗野、狂暴、力量對抗型的運動。在養生方式上,也體現了這一特點。東方人喜歡的太極拳、打坐等方式都是低能耗的健身方式。而西方人喜歡球類、長跑這種高能耗的運動。
無論低能耗,抑或高能耗的運動方式,我認為其目的都是讓全身的血液循環,包括微循環的暢通。在東方說法是經絡的暢通,西方的解釋我不太清楚,可能包括身體機能的提高,免疫力的增強等。中醫的說法是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我覺得這個最好的解釋了運動的保健功能。中西方採用的方式是殊途同歸,但是代價不一樣。高能耗的劇烈運動可以讓機體血液循環暢通,但是過後往往比較疲勞。而較低能耗的太極拳及打坐放鬆的方式,通過較為靜態的方式讓血液全身暢通,過後一般會覺得神采奕奕,精神倍增。
在這一點上我個人跟崇尚東方的修為方式。採用低能耗的方式達到相同的目的,對個體來說首先就是更合算的方式。低能耗說明細胞的代謝速度慢,細胞的代謝速度慢,意味著你的細胞在有限的分裂次數極限下,單個細胞的壽命更長,因而細胞形成的整體的個體的壽命就長。這一現象最好的例子就是動作緩慢的烏龜壽命很長。基本不依賴現代醫療手段的東方修行和尚壽命非常長。目前東方人的壽命平均不及西方,個人認為這是醫療和生活水平差異造成,這與修行方式無關。
東方的修行方式對周圍的環境破壞小,環保,低能耗。這無論是對物種還是單個個體都是相當有利的。人類的高能耗對地球造成的負擔已經過大了,不加以適當控制,整個地球生物圈平衡就會被破壞,最終對人類本身造成的直接打擊,可能會比其他的物種更大。

6、生命中最奢侈的10樣東西,我們到底缺失的是什麼?

用心思考,我們到底缺失的是什麼?

01

生命的覺醒和頓悟

生命的覺醒和頓悟是際遇,不一定與年齡有關,但與生命的歷練有關。

活在當下,將會使你的生命、生活的每個層面多彩多姿,讓自己活得清楚明白,對於現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來說,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02

一顆自由、喜悅、充滿愛的心

波蘭愛國詩人裴多非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可見,人最不可缺少的是自由,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自由的靈魂,擁有自由生長的靈性與個性。

世界因愛而感動,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老,比如愛,比如希望。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願我們有一顆潔凈的心、充滿自由和喜悅的愛的心,有如蓮花的花瓣,溫柔而舒展。

03

走遍天下的氣魄

世界那麼大,你想去看看嗎?坐井觀天的青蛙永遠不知道世界有多大。

生活,既要珍惜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凡,又有走遍天下的氣魄。

只讀書是不夠的,古人說:聞之不如見之。親見親歷,增長見識。

走遍天下,看的多,聽的多,學到的自然也多了,心胸也豁然開朗,不故步自封,博採眾長,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04

回歸自然

自然永遠是最具包容性的,回歸自然,會讓我們感受到平靜,美好,你可以去野餐、去探險、去浪,去體驗生活。

自然的平靜與完美,不會讓人感覺焦慮不安,回歸自然,遠離塵囂,讓生命在自然的靜謐中達到完美的境界。

05

安穩而平和的睡眠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人們的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修整和恢復,有助於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說過: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應抱著對明天的歡樂期望而入睡。同時,也應以愉快的心情早起,這是長壽的秘訣。

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勞,使人體產生新的活力外,還能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有安穩而平和的睡眠,就有了健康的人生。

06

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一杯清茶、一本心愛的書、一次冥想、一小時健身,靜靜地思考,靜靜地聽音樂.....或者乾脆什麼也不想,坐在那裡發發呆,也能將心靈釋放。

當一個人已經真正地體會了單獨的喜樂,那麼再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把他從他的單獨那裡引誘開,那麼他就再也不會想和什麼人搞在一起。

在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里,學會傾聽自己的心聲,自己與自己交流,這樣才能逐漸形成一個較有深度的內心世界。

07

彼此深愛的靈魂伴侶

靈魂伴侶,不是特定的一個對象,一種關系,他隨著我們的成長階段而呼應顯現,便呼應出同等的頻率對象。

靈魂伴侶並不一定跟我們終生不離,他的特質在於彼此心靈上的信賴和善解。

有一個人能夠互相理解,彼此深愛,可以依賴又相互獨立,是多麼的難得。與君初相識,猶如古人歸。靈魂伴侶,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能帶給我們精神上很大程度的滿足。

08

任何時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

懂你的人,可以稱作是人生的知己。

他在你的眼神里讀懂你的想法,能看穿你盔甲下的脆弱,能看穿你笑容里的寂寞,能看穿你欲言又止的無奈。

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他是安靜無求的,遠遠的觀望,不言不語;完全的給予,無怨無悔,懂你的人,能夠感知彼此相知的心靈,便是最暖的感應。

懂你的人,比愛你的人更珍貴,人生路上,任何時候都擁有真正懂你的人,是幸運,也是幸福的。

09

身體健康,內心富有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是1,而財富、感情、事業、家庭.....都是1後面的0,只有依附這個1,零的存在才有意義,如果沒有了這個1,那麼一切將不存在。

不要在年輕的時候透支身體,這會使你痛苦不堪,養生,其實是養身和養心相結合。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內心的富有,內心富有的人善良,正直,充滿正能量。

內心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裕。內心越是富有的人,越是看起來簡單。內心富有的人,與世界為善,不跟人計較,也不跟自己計較。

10

能感染並點燃他人的希望

在自身需求得到滿足以後,通過幫助他人來提升自我價值。

所謂「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沒有什麼比點燃別人的希望更能振奮人心了。

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麼。

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意義,一個能感染並點燃他人希望的人,是對社會有價值的人。最美好的人生途徑就是創造價值。

這十大奢侈品都跟物質無關,從來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需要我們回歸本心,用心思考,發現我們到底缺失的是什麼,然後學會自己去探索,去發現。

7、養生有什麼好處

所謂養生,是一種追求,一種嚮往,一種奢侈,也是一種態度。對人生的態度。養生對我們身體也好,心態也好,都是一種提升,希望每個人都注意養生

與奢侈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