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湯怎樣才能保鮮保味
將裝有酸湯的碗保鮮膜封好放入冰箱冷藏,最好盡快飲用,畢竟間隔時間越久味道多少會受影響的;
2、養生美容湯有哪些
3、養生酸湯魚怎麼樣
去過很多次,湯的味道非常好!都是黑魚,做法挺獨特的,小料也很有特色。
4、酸湯面片圖片,酸湯面片的做法和技巧有哪些
1、原料:胡蘿卜80g,青椒80g,土豆180g,姜7g,大蒜12g,黃酒5ml,醋10ml,香油3ml,西紅柿180g,清水500g,凱里紅酸湯80g,鹽適量。
2、製作菜料:鍋燒熱後放油,下胡蘿卜丁翻炒至軟;放入薑末、蒜末炒出香味後,放入土豆丁、黃酒、醋炒至土豆色至半透明;放入青椒丁旺火快炒,加鹽調味、淋香油出鍋備用。
3、製作酸湯:鍋中放少許油,倒入西紅柿碎炒至軟爛;加入清水煮開;倒入酸湯再次煮開,灑入蔥末,加鹽、香油調味後盛出們,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半個小時。
4、製作冷麵:鍋中清水燒開後,下面條煮熟,然後立即撈出放入涼水中拔涼。最後,將涼面盛到碗中,澆上冷酸湯,灑上菜料,可以根據口味再加點鹽、辣椒油等調味即可。
5、酸湯餃子圖片
這可以自己去搜吧?
6、如何製做美味酸湯
7、酸湯水的來歷簡介
酸湯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候,苗嶺山上居住著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僅長得貌美,能歌善舞,且會釀制美酒,
她釀的酒有幽蘭之香,清如山泉。方圓幾百里的小夥子都來求愛,凡來求愛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釀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這碗酒,只覺其味甚酸,心裡透涼,但又不願離去,當夜幕臨近,蘆笙悠悠,山歌陣陣,小夥子們房前屋後用山歌呼喚著姑娘來相會,姑娘就只好隔籬唱著:「酸溜溜的湯喲,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喲聽阿妹來唱,三月檳榔不結果,九月蘭草無芳香,有情山泉變美酒,無情美酒變酸湯……」這個傳說說明酸湯的食用歷史悠久,最初的酸湯是用釀酒後的尾酒制的,後改用熱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他許多做法製成。
酸湯的成份
貴州酸湯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而且在以下要介紹的幾種酸湯中的含特色酸湯雜圖(19張)量相對穩定。人體內礦物質主要存在於骨骼中,它起著維持骨骼剛性的作用。因此,苗族酸湯豐富的鈣、磷、鐵等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並非所有具有酸味的食品都是酸性食品,苗族酸湯菜就是酸性和鹼性相對平衡的食品。首先,苗族酸湯中的乳酸是自發酵產生的,而乳酸在體內燃燒後變成水和二氧化碳,依據此,可以認為苗族酸湯是中性食品。第二,酸湯中含有豐富的鈣、鐵等鹼性成分,而在酸湯魚中含有豐富的酸性成分(如磷和蛋白質等),它們在體內形成酸性物質,可降低血液的Ph值。第三,苗族酸湯食品中的蔬菜,由於含有鈣、鎂等元素,在體內代謝後則生產鹼性物質,能阻止血液等向酸性變化。因此,貴州酸湯屬中性食品。
常見酸湯的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面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其他酸湯圖片(17張)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酸湯的多種分類:
以湯的質量和清澈度來分有: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清酸湯、濃酸湯等。
以湯的味道來分有:咸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鮮酸湯、澀酸湯等。
以湯的原料來分有:雞酸湯、魚酸湯、蝦酸湯、肉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等。
以民族來分有: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與眾不同的地方是酸香豐富。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制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米制白酸湯、面制白酸湯、毛辣角酸湯、紅油酸湯都適合在酒店裡製作,且已被廣泛地應用於餐飲業。而辣醬酸湯、蝦酸湯、臭酸湯則是少數民族特有的製法,地方口味較濃,在酒店的應用率較低。
製作酸湯有講究
選料:用當地杉木做成的敞口大木桶(當地市場有售),或者選用瓷器廠生產的火色老、抽瓷好、無穹筋、無沙眼、體形美的敞口或有壇沿的瓷壇。
主料:大米,當地產的各種秈米,粳米和糯米,初起酸湯用糯米會酸得快些。淘米水和米湯均可用,以米湯為多,也可以單獨用米煮米羹製作酸湯;野生西紅柿(在當地稱為毛辣角,角,地方音,音guo國),在儲存和烹調過程中,有有機酸的保護,所含的維生素C不易遭到破壞,人體利用率很高;西紅柿含糖量很高,大部分是易於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
用水:一定要用山泉水,生熟均可。
密封:酸湯預制好放入木桶(泡壇)後,可以不用密閉封存隔絕空氣,但必須用新鮮樹葉、紗布、木板等蓋住,以防混入雜物、雜菌而酸敗變質。
放置:初制時應置於火塘邊,讓它的活性酶處於最佳生長狀態,快速成酸。泡製過程中因為不需要大量的酸湯。泡壇宜置於乾燥、陰涼、通風、易取用的地方,並保持清潔衛生。
泡時:根據所用主料、季節氣溫、裝壇方式、個人口味嗜好而定,幾天乃至數年不等。
用鹽:選用鹹度好、色潔白、顆粒細、雜質少的自貢井精鹽為宜。
小料:製作酸湯一般不用小料,但根據個人嗜好和民族、地區不一,常選用的有白酒、料酒、甜酒(又名醪糟汁,用於滲透精鹽水、保持湯的清澈和起殺菌增香作用、增加發酵速度及增味)、甘蔗(吸異味、防變質)、紅白糖、冰糖、干辣椒(調味提鮮)、姜、蒜、八角、桂皮、草果、花椒、胡椒、羚草等(除異、去腥、增香),根據實際需要,還可加蔥、洋蔥、芥菜、芫荽等提鮮增香除異味。
常用製作種類和方法:
苗族有很多種酸湯。初步列出幾種。
1.用米湯做的米湯酸
製作過程為當米用大量的水煮半熟後,把半熟的米用漏斗過濾。一般先將淘米水放到腌制壇里,煮飯時熱的米湯倒入腌制壇里和淘米水充分混合,米湯不會馬上酸,只要腌制壇子里還剩一點點酸湯,只要2天左右就會全酸了。這樣的酸湯時間長點了就會因發酵過度而發臭,所以酸湯在做飯的時候一般人家是天天都換,加淘米水或米湯均可,當地有酸湯越倒越酸的說法。所以一般你到了當地,去誰家要點酸湯是不用付錢的。這也應該是當地的一個美德吧。但是千萬不能用帶油的勺子去舀哦,不然一鍋酸湯會全壞掉的。
8、什麼素菜和酸湯搭配好?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面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 其他酸湯圖片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酸湯的多種分類:
以湯的質量和清澈度來分有: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清酸湯、濃酸湯等。
以湯的味道來分有:咸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鮮酸湯和澀酸湯等。
以湯的原料來分有:雞酸湯、魚酸湯、蝦酸湯、肉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等。
以民族來分有: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與眾不同的地方是酸香豐富。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制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9、急求河南酸湯面葉的高清圖片
http://q.sohu.com/forum/18/topic/1989690
這個論壇上有。看看是不是你需要的
10、酸湯手動八碗做法及圖片
酸湯排骨筍
原料:西紅柿、春筍、洋蔥、排骨、姜、鹽做法
1. 煮開水,把去皮切段的春筍放入水中煮兩分鍾,撈出瀝干備用,鍋里的水繼續做開,然後把排骨放入煮一分鍾,除去血末,撈出洗凈;
2. 鍋里放適量油,炒香洋蔥小片,放入西紅柿翻炒,直到炒成醬;
3. 放入排骨翻炒,讓排骨都裹上番茄,倒適量水;
4. 把所有的湯和料轉入砂鍋中,放入兩片姜。中火煮開;
5. 煮開後轉小火,煮約十分鍾,放入焯好的筍,煮開轉小火慢燉一個小時;
6.然後加鹽調味,轉中小火稍微收一下汁即可。
酸湯黃骨魚
原料:黃骨魚、蒜苗、蔥、香菜、姜蒜、豆瓣醬、油、鹽、雞粉、醬油、酸湯、紅辣椒做法
1. 黃骨魚處理好洗凈控水備用;
2.煎黃骨魚,煎至略有焦黃,撈起;
3. 把姜蔥蒜辣椒等一起放到油鍋里煎一下,加一勺豆瓣醬稍微煎三分鍾,直到香味出來;
4. 加一碗水,把煎好的黃骨魚放鍋里,加三勺酸湯,加一點醬油,煮五分鍾收汁;
5. 放蒜葉,鹽,和一點雞粉下去,翻炒均勻,撒上香菜末,出鍋即可。
酸湯三黃雞
原料:三黃雞、西紅柿酸湯、豆腐、蘑菇、發酵米湯、鹽、胡椒粉、木姜子油、生抽、植物油做法
1.三黃雞洗凈斬塊,冷水下鍋汆燙去雜質,撈出備用;
2.炒鍋熱油,把酸湯中的西紅柿撈出下入油鍋,翻炒至出紅油;
3.倒入酸湯,放豆腐、蘑菇,加適量鹽、胡椒粉、1湯匙生抽,大火燒開;
4.倒入發酵的米湯,湯頭翻滾後下入雞塊,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燉煮20分鍾至雞肉熟;
5.最後加1湯匙木姜子油,關火出鍋即可。
西紅柿酸湯肥牛
原料:西紅柿、肥牛、金針菇、豌豆苗、黃燈籠辣椒醬、白鬍椒、薑片、生抽、醋、香菜做法
1. 肥牛加蚝油和生抽,一點薑片腌一會;
2. 西紅柿用熱水燙一下去皮,鍋里熱油,放去好皮的西紅柿,用鏟子壓碎;
3.鍋里加水,加入2小勺黃燈籠辣椒醬,小火熬煮10分鍾;
4. 另起鍋把金針茹和碗豆苗,肥牛焯好撈出,放碗里備用;
5.湯里加些醋和鹽,根據個人口味調味;
6. 把調好味的酸湯趁熱倒入剛才的肥牛碗中,撒點胡椒粉和香菜末即可。
酸湯泡椒豬蹄煲
原料:豬蹄、番茄、鹽、雞粉、泡野山椒、泡紅辣椒、老薑、蒜瓣、花椒、干辣椒、香料、白鬍椒面、白醋、料酒、油做法
1. 豬蹄洗凈,水裡加點料酒,汆水;
2. 將汆好的豬蹄進高壓鍋,放干辣椒、花椒、老薑、香料;
3. 加水,沒過豬蹄,上氣後燉30分鍾,熱鍋倒油,放姜蒜炒香;
4. 放泡紅辣椒和野山椒,大火翻炒,炒出湯汁,放一湯匙白醋,放入西紅柿提味;
5.撈出燉好的豬蹄進炒鍋,加胡椒面翻炒片刻,加入燉出來的豬蹄湯,煮開小火再燉十分鍾左右,酌情放鹽調味,關火加少許味精;
6. 裝盤,撒上蔥花即可。
酸湯冷麵
原料:胡蘿卜、土豆、西紅柿、高筋麵粉、姜、青椒、大蒜、黃酒、醋、香油、清水、酸湯、鹽做法
1.鍋燒熱後放油,下胡蘿卜丁翻炒至軟;
2. 放入薑末、蒜末炒出香味後,放入土豆丁、黃酒、醋炒至土豆色至半透明;
3. 放入青椒丁旺火快炒,加鹽調味、淋香油出鍋備用;
4. 鍋中放少許油,倒入西紅柿碎炒至軟爛,再加入清水煮開;
5. 倒入酸湯再次煮開,灑入蔥末,加鹽、香油調味後盛出們,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半個小時;
6. 鍋中清水燒開後,下面條煮熟,然後立即撈出放入涼水中拔涼;
7. 將涼面盛到碗中,澆上冷酸湯,灑上菜料,可以根據口味再加點鹽、辣椒油等調味即可。
酸湯牛腩
原料:牛腩、西紅柿、番茄醬、蔥白、姜、蚝油、料酒、鹽、生抽、老抽、陳醋、白糖、八角、桂皮、沸水做法
1. 將西紅柿洗凈後在表面輕切十字花刀,放入沸騰的水中焯燙至表麵皮捲起,去皮,放容器里壓碎;
2.牛腩切小塊後,在沸水中焯至變色後撇去浮沫,撈出備用;
3. 將牛腩、蔥、姜、蚝油、料酒、生抽、老抽、陳醋、糖、八角、桂皮及一小碗沸水倒入電壓力鍋中,攪拌均勻後壓30分鍾;
4. 炒鍋加熱後放入少許油,倒入壓好的番茄醬中火炒至起沙,加入番茄醬後繼續翻炒;
5. 將壓力鍋中燜好的牛腩挑去蔥姜八角和桂皮後,將牛腩和湯汁全部倒入鍋中,與番茄醬混合,調入鹽;
6 . 鍋中食材沸騰後,將全部食材倒進砂鍋中,小火燜40分鍾,吃時調入少許香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