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推胃

養生推胃

發布時間:2020-07-09 22:48:08

1、30養生不能無所「胃」?

早餐不吃,午餐將就,晚餐大吃,工作上拼了,生活上隨意,你是否也是這樣?以致於你的胃已經開始「罷工」了?什麼消化不良、積食、胃出血、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都排著隊來找你。還是勸你一句,30歲雖年輕,但不能無所「胃」,不要再給你的胃增加負擔了。

胃在人體中的角色必不可少,食物在經過胃的消化後進入腸道,腸道才能加以吸收。因此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納和腐熟水谷。

我們常聽到「胃寒」這個醫學名詞,但是何謂胃寒呢?是不是消化不好就叫做胃寒呢?其實這兩個說法相去不遠,消化不好指的是胃的工作狀態不好,也就是胃的肌肉蠕動能力不好,中醫形容這種不良蠕動的狀況為寒,用之於胃,即為胃寒。那麼,胃熱是不是消化很好呢?其實不然。胃熱是胃寒病態發展的一種結果,應該說是更糟才對。這胃熱的反應,將導致胃酸過度分泌,若大量到某一程度,其結果將會嚴重侵蝕胃壁。這時胃就開始萎縮,同時胃的黏膜也逐漸減少。黏膜減少之後,分泌胃酸的細胞也跟著減少,再來胃酸就沒有了。沒有了胃酸,大概胃癌就開始了。這時候胃是寒性還是熱性呢?其實這時胃已由寒轉熱,再回歸於寒,是屬於另一層次的寒性,簡單來說,胃已經是冰凍的了。 對於30歲的人來說,胃之所以會出毛病,主要原因在於飲食不規律,尤其是經常性不吃早餐引起的胃病。加之平時胃不舒服也不注重保養,照舊我行我素,從而增加了胃的負擔。而30歲正好是事業與家庭的高峰期,壓力往往伴隨期中,因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30多歲的年輕人因胃出血而住院。但大部分人都會說那我們怎麼辦?工作壓力大,一天24小時都還覺著不夠用,哪裡還有時間來保養胃呢?實際上想要保養胃有著幾個最簡單的原則,做到以下幾點,相信胃病就不會纏著你不放。

養胃口訣: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不油不膩、三餐到位、飯吃七分。

有粗有細,就是要粗細糧搭配,營養有互補作用,一星期吃三四次粗糧,如棒子麵、老玉米、紅薯等,對健康有好處。不甜不咸是說不要凈吃甜的,或不要吃太多甜的;也不要吃得太咸,一天吃6克左右的鹽就適中。不油不膩是指飲食中不要吃那些過油膩的東西,另外刺激性強的食物與飲品也應少食少飲。三餐到位,每天堅持吃飯,尤其是早餐,一分易消化又營養的早餐,是養胃的關鍵。此外,還要注意的是晚餐要節制,特別是現在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往往把晚餐安排得即豐盛又營養。這與我們的生物鍾正好相反,而晚上吃得太多則會引起消化不良,吃得太營養不僅僅不利於吸收,反而容易長肉。飯吃七分是指吃飯要七分飽———離開飯桌時還未飽,還想吃也讓自己離開飯桌。這些是針對胃健康的人來說的,那麼胃有毛病的人應當如何養胃呢?

應對輕微消化不良的小措施。避免精製的糖類、麵包、蛋糕、通心粉、乳製品、咖啡因、柳橙類水果、蕃茄、青椒、碳酸飲料、洋芋片、垃圾食物、油炸食物、辛辣食物、紅肉、豆類、可樂。減少鹽的攝取量。加工食品、垃圾食物及所有乳製品會刺激粘膜分泌過量,導致蛋白質消化不良。節制花生、扁豆及大豆的用量,它們含有一種酵素抑制劑。

除了在飲食上要注意上述要求外,這里在為介紹一個更為簡單的推拿來減緩消化不良。先准備好薑汁水,在推拿時使用。 1、推脾土、推三關。先推脾土(在拇指根部經大魚際處到腕部橫紋處)。然後向上推三關(在前臂橈側,從腕關節處到曲池穴),每次推的次數以皮膚發紅為度,大約需推200次以上,兩手交替進行。

2、推背部脊柱兩側。由上而下,從第七頸椎起,下達腰椎,或用捏脊法。若腹瀉次數較多,當加用拇指推、揉龜尾穴。

3、兩手拇指分推兩側季肋部,再推臍旁兩側。如水瀉次數過多,可用搓熱的手掌揉臍部或拿肚角。

4、按摩膝蓋下方的足三里穴,每次5分鍾,每天2-3次,同時配合按摩胃經的解溪穴(在腳腕前相當於系鞋帶處)、內庭穴(在足第2、3趾縫之間)則療效更好。或沿著胃經從腹部往下敲到足部,每天敲打10-5分鍾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對於體形較胖,體內寒濕或痰濕較重的人,用艾灸灸足三里,每次15分鍾,一天1-2次即可,如果採取隔姜灸更好,一般捏取5-7個艾柱就可以了正確護理胃出血。當胃出血後應當即時就醫,做好胃護理。胃出血時一般來說,只要無嘔血,都可以進食。但是,嘔血的病人一定要禁食,以防進食嘔吐或嘔血造成窒息。通常在停止嘔血12小時後,不管是否還有黑便均可考慮恢復進食。如又有嘔血,則再次禁食。

胃出血後吃東西的問題一般都要掌握下述原則:開始以進食流質、米湯、藕粉較好,飲用牛奶要適量。不要飲用太酸太甜的食物,這些均使產酸增多。要少量多餐,飲食溫熱,過熱的食物有可能使胃黏膜的血管擴張,不利於止血。濃茶、濃咖啡均應避免。如食物清淡無味時,添加少許食鹽無害。出血停止後,可逐步增加食物的品種與數量。

另外,還應注意的是牛奶因營養豐富而倍受青睞,但事實上,正因為牛奶中富含蛋白質,飲用後會刺激胃酸與胃消化酶的分泌,牛奶中又有大量的鈣質,吸收後高鈣會刺激一種叫胃泌素物質的釋放,繼而增加胃酸,這些對止血均不利,因此,飲用牛奶要適量。不要飲用太酸太甜的食物,這些均使產酸增多。要少量多餐,飲食溫熱,過熱的食物有可能使胃黏膜的血管擴張,不利於止血。濃茶、濃咖啡均應避免。如食物清淡無味時,添加少許食鹽無害。出血停止後,可逐步增加食物的品種與數量。

胃不好按摩左手心。中醫中有一個診斷疾病的方法就是「望」。可以是望臉部也可以是望手掌和腳步等,反正只要是人體可以觀察的部位都行。其中,我們最常看的應該就是眼睛、舌頭和手掌了。身體不舒服,觀察雙手就能看出病因,按摩手部卻可以進行治療或養護。所以說,通過雙手就可以保證全身的健康了。比如說指甲發黃可能是肝臟除了問題,而指甲上有白點可能是人體缺鋅的表現等,人只要一旦患有疾病或者營養不良就可以通過雙手觀察出來。將雙手手指彎曲後貼在手心,二三指和四五指的手指頭末端,對應的就是左右肺部,心臟的反射區對應在手心稍向上靠近手腕的地方,髖關節對應區在手背食指和無名指指根部位。經常按摩手部對應的人體反射區,是一個簡便又有效的自我保健方式。

那麼如果胃不好,應該怎麼辦呢?飯前半小時在左手心,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36次,可促進胃液、消化酶的分泌。以上講的是飯前的按摩,那麼人一旦吃得過於飽以至於到了撐的地步怎麼辦呢?也就是說我們飯後半小時改怎麼通過手掌護胃的問題。飯後半小時可稍加力再順時針按同樣的部位36次,促進胃排空食物,使胃不受累。

關於按摩手掌獲得健康還有其他的方法,如脾的保養在左手,可觸摸手心面緊靠大拇指指根的部位,力度為摩擦皮膚「似挨非挨」,順時針摩擦64次。肝的對應反射區與脾相同,不同的是反射區在右手,逆時針「似挨非挨」摩擦47下,眼睛不好的摩擦這個部位可以獲得改善。另外,經常擦手背,可使脊柱伸彎自如,頸椎活動更靈活等。手部有344個穴位70多個反射區,隨時都能做手療按摩。開會、看電視、坐車、行走都可進行。所以一旦自己吃撐到了就可以利用按摩的方式幫助胃減輕負擔。如果記不清反射區,可全手都按摩。

按摩腹部散步。俗話說的好,「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中醫傳統運動中一種「按摩腹部散步」養生法,就能調整脾胃功能,促進消化,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腸疾病?。採用「摩腹散步」法,一般最好在飯後半小時進行,每走一步用雙手旋轉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進行;散步速度保持在每分鍾40—60步,每次5—10分鍾為宜。 看完以上的內容就有人要發問了,對於一些體質較差的人,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來說,飯後不宜散步怎麼辦呢?不要緊,我們講的「摩腹散步」法其關鍵並不在於散步而是在於摩腹。也就是說這個方法中散步並不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真正重要的是摩腹。那麼對於有胃下垂的患者可以在飯後平卧十分鍾,同時雙手不停地輕柔腹部,這樣既不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又可以起到消化吸收食物的作用。很多人就是因為有效地運用了這些方法使得自己的胃永遠都處於活躍的狀態。胃的保健和養生關鍵就在於平時的保養,養成了這些習慣之後健康的胃自然屬於你。

2、人體脾胃的養生有哪些保健運動?

運動鍛煉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尤為重要。很少或完全不參加勞動或體育鍛煉,會使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進而引起機體整體功能的衰退,所以,適量的運動鍛煉是促進脾胃功能最好的養生版保健方法。

運動鍛煉體育運動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可包括各種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登山、游泳等等,中年人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選擇適合於自己的運動方式,堅持鍛煉,持之以恆,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很權有益處。

3、腸胃養生湯有哪些推薦

1、桂圓紅棗山葯湯

材料:12顆紅棗、300克山葯、兩大匙桂圓肉和適量砂糖等。
做法:首先把山葯的皮去除,然後洗凈將其切成丁,接著將山葯、紅棗一起放進煲中加水煮,一直煮至軟熟,再將桂圓肉和砂糖放入,等桂圓煮至散開之後即可。
功效:山葯有補脾胃的功效,而紅棗和桂圓能補血益氣,同時也可以健脾胃。
2、人參豬肚湯
材料:豬肚500克,人參5克,黃連5克,甘草6克,棗(干)5克,乾薑15克,黃芩9克,半夏9克,大蔥10克,姜10克,鹽6克
做法:將人參、黃連、炙乾草、大棗、乾薑、黃芩、半夏洗凈後裝入紗布袋內;生薑切成片,蔥切成段;豬肚反復搓洗干凈;凈紗布袋納入豬肚內,用繩扎緊口放入燉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及生薑、蔥、料酒,燒沸,再文火燉50分鍾,加鹽攪勻;將豬肚撈起,去葯包,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的長條,放入鍋內燒沸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補脾胃、益氣血、消癌腫之功效,對治療幽門癌症效果尤佳。
3、七物雞湯
材料:黨參15克、制半夏10克、生薑10克、黃連5克、乾薑10克、甘草5克、大棗10克、雞肉500克、料酒10克、蔥15克、胡椒粉3克、鹽6克、雞精6克。
做法:把以上7味葯物洗凈,放入盆內;雞肉洗凈,切成4厘米的塊;蔥切成段。將7味葯物用紗布袋裝好,扎緊口與雞肉同放燉鍋內,加水適量,放入料酒、蔥、胡椒粉,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0分鍾,加入鹽攪勻即成。
功效:健脾胃,益氣血。適宜胃酸過多、胃功能減退患者。
4、番茄疙瘩湯
材料:番茄兩個,雞蛋1個,麵粉200克,番茄醬適量,香蔥、食鹽、食用油、水適量。
做法:麵粉加120克水,用筷子和成麵疙瘩,去蒂洗凈切成小塊,雞蛋打散,蔥洗凈切碎備用;鍋中下油,將番茄翻炒幾下,倒入兩勺番茄醬,繼續翻炒直到炒出紅汁,成泥狀,倒入800克水,煮開;將麵疙瘩撥入鍋中,不時用筷子攪開,以免粘在一起,倒入雞蛋液,稍待片刻,再攪開,便會形成蛋花,加少許鹽調味,起鍋前撒蔥花,攪拌均勻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麵食養胃,番茄也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加上口味清爽,能夠良好調整大魚大肉後不堪重負的腸胃。
5、蟲草百合鴨肉湯
材料:冬蟲夏草3克、百合25克、鴨肉100克。
做法:先將鴨肉燉30分鍾,然後加入冬蟲夏草、百合再燉20分鍾,調味後飲湯並食蟲草和鴨肉。
功效:健脾養胃並潤肺補腎。適合脾胃虛弱、肺腎不足,元氣虧虛的患者。
6、蓮藕綠豆老鴿湯
材料:蓮藕800克、綠豆40克、老鴿1隻、豬瘦肉150克、生薑4片。
做法:蓮藕洗凈、刮皮、切塊;綠豆浸泡;老鴿宰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蓮藕粉糯香甜,且有健脾養胃之功,蓮藕入湯性溫,生食性涼。今為暖春所以適宜搭配性涼和有解毒利水補益功效的綠豆,一起煲老鴿,此湯不寒不燥且有健脾補益、養胃益氣之功,為男女老少皆宜。

4、如何保養胃

生活有規律,按時吃飯,就寢。
多做運動
不要把生活想的那麼麻煩,一切自然就好。
哪個百歲老人都會是生活很規律的人,而他們卻不一定懂得養生。

5、脾胃的運動保健方式有哪幾種?

運動鍛煉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尤為重要。很少或完全不參加勞動或體育鍛煉,會使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進而引起機體整體功能的衰退,所以,適量的運動鍛煉是促進脾胃功能最好的養生保健方法。

運動鍛煉體育運動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可包括各種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登山、游泳等等,中年人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選擇適合於自己的運動方式,堅持鍛煉,持之以恆,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很有益處。

保養脾胃的保健操揉隱白穴:赤足,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隱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內側),左旋、右旋各按揉15次;然後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足隱白穴,手法同前。

揉公孫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公孫穴(足內側,第一骨下緣),左旋、右旋各按揉15次;然後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足公孫穴,手法同前。

揉三陰交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處),左旋、右旋各按揉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足三陰交穴,手法同前。

揉陰陵泉穴:端坐位,雙手扶於雙膝,用拇指按壓陰陵泉穴(脛骨內髁下緣)旋轉按壓30次。

按揉三脘穴:平卧位,將左手掌心放於中脘穴(腹部中線,劍突與臍中間,中脘穴上1寸為上脘穴,下1寸為下脘穴)覆蓋上中下三脘穴,右手壓於左手背。向左旋轉按揉20次,向右旋轉按揉20次。

按揉天樞穴:平卧位,兩手放於腹部兩側,中指按壓天樞穴(臍旁開2寸處),上下按揉30次。

推腹:平卧位,將左手掌心按於劍突下,右手壓於左手背。自上向下推壓至小腹恥骨聯合處,推50次。

揉足三里穴:端坐位,兩手拇指按壓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旋轉按壓30次。

推胃經:兩手拇指按於足三里穴處,沿脛骨外側自上向下推至踝關節處,推30次。

做完以上保健操後,可做下蹲運動10次和闊胸運動10次,以促進全身氣血的流通,更有助於脾胃保健操的效果。本保健操有促進脾胃運化,增加食慾和增強體質的作用。

6、養生常識:怎樣養脾胃

李東恆認為,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此因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五志損耗元氣,正氣不足,再加上飲食起居失節,導致脾胃病。那麼要想養好脾胃就必須從五志與飲食來調理脾胃。

人在世間走,怎麼會沒有七情六慾。莊子說懂得道理的人在世間就能游刃有餘,而不懂道理的人,橫沖直撞,最終傷人傷己。調理好五志必須了解人情世故,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這樣才不至於被人情所傷。

修已以清心為要,處事以慎言為先。省語能養氣,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俗話說沉默是金。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少欲則能養心,火生土,也能養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養脾胃之道在於飲食不過飽,進食有規律,不吃損傷脾胃的食品,如過辣、過甜、過咸、過辛、過苦的食物。脾統血,脾還有統攝全身血液的重要功能。脾氣虛,不能升清,脾的固攝功能失職就會出現便血、尿血、崩漏(女子下血)等現象。保健的方法是飲食不要過飽也不要妄飲,要愛護自己的脾胃, 可用山葯、白術、苡仁、芡實、白扁豆,燉肉或熬粥均可。

脾陰虛的主要表現有口乾、作嘔、食少、便干、舌質紅、脈細數。可用麥冬、山葯、粳米。如感覺自己消化不良、腹脹、不思食等,飯前或飯後可服用山楂、炒谷麥芽、炒雞內金。

人生貴賤皆外相,得失有道取捨中。禍倚福兮,福倚禍兮,只有看輕得失,才能做到清心寡慾。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生不過百年,百年之後皆為塵土,名利不過是鏡花水月,得之又盼,不得又傷。保持內心的平靜虛無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得失既輕,自然陰陽協調,身體康健。

7、中醫養生可以治療胃病嗎?

胃病會帶來身體上出問題,因為胃和脾是相表裡的,如果胃病損傷,脾肯定不會好,脾胃不好在來中醫里它是後天之本。臨床上很多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舌苔厚自膩,然後身上困重以及睡眠不好,有的是睡眠多,這些通通都提示脾胃出問題了,濕氣太大了,這個時候通過針灸去百干預,調整你的脾胃,很快你的脾胃功能就恢復了正常,一旦胃的蠕動正常了,度它會協助於脾,一旦脾胃功能和諧了,胃病也就基本上解決了。在臨床上胃病往往是生活規知律不好、飲食結構不好、脾氣暴躁、急躁易怒,還有就是壓力太大,盡量在生活中一定要有規律,飲食一定要有節制,再一個主要就是保持心情舒暢,盡量不要發怒、更不要熬夜,道這樣有利於減少胃病的發生。

8、養生+排毒

很好的問題啊,最近我來都在排毒,就是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生土豆汁,全身舒服了很多,可以排毒消炎,每個吃一個蘋果,也可以和土豆一起榨汁喝,還有一個火麻茶也可排毒素,基本上這幾個就可以了是非常方便健康的,你可以持續幾天或以上感覺好多了就可以停下,還有就自是每天9點到10點泡腳,用熱點的水,出一身汗,如果zd平時沒有運動出汗的話,這個比較方便,排毒很方便,做到以上你會感覺很舒暢的試試吧

9、胃部保養是真還是假

只要你一日三餐都吃飯,對胃還是保養的。何必要去按摩呢。按摩他只是為了騙你的錢。按摩都可以保養胃的話,還要醫院干什麼,對吧。

與養生推胃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