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氣功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和功效?
養生氣功包括靜氣功和動氣功。
靜氣功門類最多,流傳百最雜,往往有很多以氣功教學為名而詐騙斂財的假大師。但實際上度靜氣功最容易學,而且從一些醫學文獻、書籍中也能學習到正確的習練辦法,比如《氣功療法實踐》一類的就是不錯的參考。
動氣功種問類也不少,但經典的是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三種。八答段錦端正大方,連綿不斷,動作簡單易學,往深處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動作對臟腑,筋骨鍛煉的針版對性強——這個在八段錦口訣中可以看到;易筋經注重揉筋壓腿,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瑜伽;太極拳兼養生和技擊的特點,動作舒緩大方,招式舒緩連綿,同樣是流傳數百年的權氣功奇葩。
2、養生氣功各有什麼保健作用?
氣功養生是在中醫養生理論指導下,運用特定的方法配合呼吸和意念來調節人體身心健康的一種祛病延年的身心鍛煉方法。
它與現代科學的預防醫學、心身醫學、運動醫學、自然醫學、老年醫學以及體育、武術等等,都有一定的聯系。它通過自我調控意念、呼吸和身軀、來調整內臟活動,加強自身穩定機制,從而達到祛病益壽的目的。
現代「氣功」一詞包括了古代的「吐納」、「導引」、「存神」、「靜功」、「辟穀」[1] 。
「動功」、「內功」、「外功」、「修練」、「打坐」、「入定」、「坐禪」、「靜坐養生」、「修身養
氣功養生
性」、「呼吸養生」等等,甚至太極拳等某些武術,只要以內功為基礎,都屬氣功的范圍。
氣功又分動功與靜功兩大類,前者也叫外功,後者也叫內功。外功以內功為基礎,靜極才能生動,所謂「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精氣神充足了,筋骨才能強壯。靜功並非靜止,而是「外靜內動」,是機體的特殊運動狀態。正如王船山所說:「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以養神,以吐納呼吸為主要練功方法;動以練形,以運動肢體為主要練功方法。無論靜功還是動功,都離不開調心、調息、調身這三項練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勢三個環節。靜則生陰、動則生陽,動靜兼練,「三調」結合,於是陰陽調和,祛病延年。正如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里所說:「能動能靜,所以長生」。 由上可知,氣功是在中醫養生理論指導下產生的一種祛病延年的身心鍛煉方法。
3、所謂硬氣功對技擊和養生真的有用嗎
氣功按用途主要分硬氣功(技擊)、內丹功(養生)這兩種。你要了解的是硬氣功吧?給你幾門功法,有機會找個好老師請教:硬氣功:少林絕學——內硬十三太保橫練功古老而精深的少林武學,以她獨有的神韻魅力展現在當今世界面前,深受世人喜愛。但卻有許多人徘徊在少林武學大門之外,難以叩開武學之門。並非他們不肯吃苦,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學到真傳的少林武學。少林內硬十三太保橫練功歷來就乃輕易不傳之功,屬少林武術絕學,乃鎮寺之功!此功法重視練氣(內功),尤重養氣,它不但練開磚碎石的功力(外功,橫練之法),而且還練瞬息萬變的真氣,即丹田之氣也。它雖名為「橫練功」,實乃內外兼修之優秀功法,注重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少林武術在實戰中的特點是朴實大方,出手明快,進逼沉猛。三十太保橫練功在技擊中尚有明勁、暗勁傷敵之法。所謂明勁者,即拳之剛勁,即練精化氣,易骨之道;所謂暗勁者,拳中之柔韌也,不過柔韌與軟不同,因軟中無力,柔並非無力,乃練氣化神易筋之道。少林內硬十三太保橫練功分十三太保內氣功、十三太保內爆功、十三太保橫練功三部分組成。其中內氣功乃從少林養生軟性氣功演化而來,此功的目的為培養內氣,強身健體,療疾養生;內爆功乃從少林硬氣功中之優秀內功演化而來,目的為激發自身潛力,強化爆發力,為橫練做基礎;橫練功則為少林七十二藝之精華,目的乃讓習者修習成開磚碎石,任人擊打無礙的金鋼不壞之身。一般身體素質者習練內氣功3—10日便會產生氣感,全身精神煥然一新,精力充沛,堅持修習1—3個月則可根治許多疾病(如高低血壓病、失眠、腎虧、月經不調等),實乃養生祛病之法寶!習內爆功3—10日會勁力大增、耐力十足,1—3個月足以激發自身潛能,再配合橫練功修習則足以讓習者於5—15日即可頭、臂、拳、掌、指、肘、膝、腳開磚1—5塊,1—3個月可全身(除眼部、襠部)抗普通人重擊、棒打而無礙,開磚碎石乃舉手之勞,並可發出強大的攻擊力、透骨力,讓每個對手都吃不消,自衛搏擊時可產生一招制敵之效!到那時,你就會被少林真傳功夫所折服!現許多硬派功法只注重外功訓練,不講究內功修練,此乃誤人也。就算修習出些許功夫也乃蠻力所致,根本無丹田真氣支持,有損身心健康。《少林易筋經》曰:若專培無形而棄有形,則不可,專練有形而棄無形,則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無形之氣相倚而不相違,乃成不壞之身。沒相違而不相倚,則有形亦化為無形矣!為了讓那些渴望學到真功而無能力修習的武術初習者學到真功,也為了發揚少林武術,特將此套珍藏修習十餘年的少林內硬十三太保橫練功詳細介紹給各武友,望刻苦習之。一、十三太保內氣功:羅漢歸位習者選擇一處空氣流通、安靜的室內外練功。全身放鬆,兩腳分開稍比肩寬,兩膝微曲,含胸拔背,雙臂抬起放於胸前,如抱球狀。舌抵上齶,雙目微閉。呼吸為鼻吸鼻呼。吸氣時要緩慢深長吸,盡量多吸些時間(不許憋氣),同時腹部鼓起,呼氣亦為緩慢均勻長呼,同時腹部內收。意念丹田部位有一火球,天地萬物之精華源源不斷湧向丹田火球匯聚,之後再通過丹田火球散發到全身各個部位,全身感到溫暖舒服。練功時間不限,一般來說習練15分鍾為宜,長則30—40分鍾足矣。一天習練1—3次即可。常練此功可對多種疾病有治療及輔助治療之效,病人應多修習,切勿輕視。無病者也應常習,它可讓你精力充沛,盡快練出丹田真氣。若習者修習一段時間後,身上有熱、脹、跳、麻、癢及打嗝、放**等屬正常現象,不必理會,也不可刻意追求這種現象,應順其自然。二、十三太保內爆功:十三太保內爆功共十三式,此處只介紹十式,其餘三式難度較大,自習不易掌握,故不介紹。實踐證明,僅修十式決不會影響功效,習者可放心練習。一式:羅漢虎嘯習者自然站立,雙腳分開略比肩寬,眼微閉,舌抵上齶,含胸拔背,全身放鬆。雙手叉於兩腰側,自然呼吸,意守丹田,不可有過多雜念。站好後以鼻深吸氣,意念天地萬物之精華由鼻吸入,通過喉嚨傳至膻中穴直達丹田(以下幾式吸氣入丹田路線均如此,以下每式就不多言)。同時雙腳跟抬起,待氣吸至不能吸時(吸滿後)由嘴大喊一聲「哈」(若大喊不便,可改為以鼻猛噴氣發「哼」聲),意念丹田之真氣由丹田至膻中至喉嚨通過嘴發聲噴瀉出去,同時雙腳跟用力著地,全身崩緊,雙眼睜開怒視前方,之後呼氣放鬆。如此習49次後可接習下一式(初習者若吃不消可習36次,逐漸增至49次)。二式:羅漢降龍習者雙腳分開略比肩寬,雙膝彎屈成高馬步站立,雙手握拳置於兩腰際,拳心向上,意守丹田,目視前方,全身放鬆。習者以鼻深吸氣,意念天地萬物之精華由鼻吸入至丹田,待吸至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雙手內旋,使拳心向下,經胸前向前用力打出,意念丹田之真氣通過雙拳面噴瀉而出,雙眼怒視前方。之後呼氣放鬆。如此習49次後可接習下一式。三式:羅漢伏虎習者雙腳分開略比肩寬,雙膝彎屈成高馬步站立,雙手成掌型置於兩腰側,掌心向上,下頜微收,目視前方,意守丹田,全身放鬆,自然呼吸。以鼻深吸氣,意念天地萬物之精華被吸入丹田,同時雙掌向上抬起至胸部,雙膝也跟著抬起,由高馬步站直。待吸至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雙掌內旋,掌心向下,用力向下壓擊,雙膝也跟著成高馬步。意念丹田之真氣通過雙掌勞宮穴噴瀉而出。之後呼氣放鬆。如此習49次後可改習下一式。四式:羅漢劈山雙腳分開略比肩寬,雙膝微屈成高馬步站立,雙手向上舉起,掌心向前,雙臂貼住耳朵,目視前方,意守丹田,全身放鬆。以鼻深吸氣,意念天地萬物之精華被吸入丹田,待吸至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雙手由兩側向下用力劈擊。意念丹田之真氣通過雙掌勞宮穴噴瀉而出。之後呼氣放鬆。如此習49次後可接習下一式。五式:羅漢拔樹習者自然站立,雙腳分開略比肩寬,雙臂自然放於兩腿側,目視前方,意守丹田,全身放鬆。以鼻深吸氣,意念天地萬物之精華被吸入丹田,同時雙臂由兩側舉起至胸部,成抱球狀,雙膝彎屈成低馬步。意念雙臂抱住一棵參天大樹。待吸至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雙膝慢慢抬起,雙臂用力崩緊向上拔,意念參天大樹被連根拔起,雙膝伸直後呼氣放鬆。如此習49次後接習下一式六式:羅漢分山習者自然站立,雙腳分開略比肩寬。雙臂側平舉,掌心向下,十指向外,自然呼吸,意守丹田,全身放鬆。習者以鼻深吸氣,意念天地萬物之精華被吸入丹田,同時兩臂屈伸彎曲,內收於肩部,掌立起來,掌心向外,十指向上。待吸至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雙掌向左右用力平推出去,意念丹田真氣通過雙掌勞宮穴噴瀉出去,之後呼氣放鬆。如此習49次後接習下一式。七式:羅漢聚氣習者自然站立,雙腳分開略比肩寬,雙手叉腰(與第一式羅漢虎嘯相同),下頜內收,眼直視前方,意守丹田,自然呼吸,全身放鬆。以鼻深吸氣,意念天地萬物之精華被吸入丹田部位,待吸至不能吸時,閉氣(即不吸也不呼),以喉發「嗯」聲,同時全身上下全部綳緊,眼怒視前方,牙齒緊叩,雙腿雙臂用力綳緊,腹胸向外鼓勁、提肛,十腳趾用力抓地,全身上下無一處不緊。如此保持綳勁持續6—10秒後呼氣放鬆(呼氣不可驟吐)。保持崩勁時意念丹田真氣充斥全身每個部位,將四面八方飛來的無數石塊全部碰碎。如此一松一緊為一次,習49次後可接習下一式。八式:羅漢抱膀習者雙腳分開略比肩寬,雙膝微屈成高馬步站立,右手放在左肩上,左手放在右肩上,雙臂在胸前交叉,左臂在外,右臂在內(女子相反)。眼直視前方,自然呼吸,意守丹田,全身放鬆。以鼻深吸氣,意念天地萬物之精華被吸入丹田,待吸至不能吸時,閉氣,以喉發「嗯」聲,全身上下綳緊,意念同第七式,如此持續6—10秒後呼氣,放鬆。如此習49次後可接習下一式。九式:羅漢坐禪習者自然盤坐於地上,雙手在丹田部位相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向上。上身正直,雙眼微閉,全身放鬆。呼吸均以鼻深長吸深長呼。意念自己坐在熱水中,全身暖烘烘的,無比舒服。如此習5—10分鍾後可接習下一式。十式:羅漢收功習者自然站立,兩腳分開略比肩寬,眼平視前方,自然呼吸,雙掌相疊放於丹田,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按順時針方向揉轉36次,逆時針方向揉轉36次,之後將雙手搓熱,按摩面部18次,最後輕輕拍打全身(由上向下)。拍打後閉上雙眼默念:「佛祖賜我少林神功,吾定會刻苦研習,日後有成定會除暴安良,阿彌陀佛!」內爆功修習後可接習橫練功。三、十三太保橫練功鐵頭功:一式:習者雙腳分開比肩寬,雙膝彎屈成高馬步站立,雙拳變掌放於兩腰側,掌心向上,眼平視前方。習者以鼻吸氣,意念丹田真氣上升至百會穴,待不能吸時以嘴大喊一聲「哈」,同時右手向上抬起拍打腦部,之後呼氣放鬆換左手。如此左右手共打頭部150—200次。初習時切不可用大力,注意循序漸進。二式:習者面牆(光滑厚實之牆)成左弓步站立,上身前俯,頭部對牆,雙手後背。以鼻深吸氣,意念丹田真氣上升至百會穴,待不能吸時用嘴大喊一聲「哈」,同時頭部向牆撞擊,意念將牆撞一個洞。之後呼氣放鬆。如此練習100次。三式:習者靠牆倒立,雙手交叉於胸前,以頭頂撐地,自然呼吸,不加意念。高血壓患者禁習此式。如此力盡為止。鐵臂功:一式:習者用緩慢速度做俯卧撐36—49次。二式:習者成高馬步站立,雙手各拿一個10—20斤重的沙包放於腰側(沙包的製法:找結實的布縫一個包,內裝鐵砂或沙子、石塊10—20斤,之後縫好),習者用雙拳輪番向前快速打出。如此左右手共習100—200次。三式:習者站於粗樹旁,以右臂內側、外側輪番擊打粗樹,之後換左手。如此左右手共習100—200次。鐵肘功:一式:習者側卧於地,僅以右肘右腳外側支撐身體,意念丹田之真氣通過右肘奔瀉於地底深層,力盡為止(一般5—15分鍾即可)。之後換左肘。二式:習者將一摞舊報紙纏釘於樹上,以雙肘輪番擊打,每打一肘均意念將樹打斷。如此左右手共習100—200次。三式:習者將砂袋(內裝圓形鐵砂或綠豆)置於與自身腹部因高的桌子上,用雙肘輪番向下砸擊,意念將袋內鐵砂或綠豆擊碎。如此左右肘共習100—200次。鐵拳功:一式:習者用雙拳面對撞100—200下。二式:習者以雙拳撐地,意念丹田之真氣通過雙拳面奔瀉於地底深處。如此力盡為止(一般習10—30分鍾)。三式:習者側卧於地,僅用右拳及右腳外側支撐全身,左拳放於左腿側,意念同上。如此力盡為止(一般3—10分鍾)後換左拳支撐。四式:習者面對樹上捆綁之報紙,以雙拳輪番擊打,每打一拳均意念將樹打斷。如此左右拳共習100—200次。鐵掌功:一式:習者用緩慢速度做俯卧撐36—49次。二式:習者用雙掌心對拍100—200次(主要著力點為掌根部位)。三式:習者以右掌劈擊左掌習100次,之後左掌劈擊右掌心100次。四式:習者將砂袋置於桌子上成高馬步站立,雙手變掌放於兩腰側,以鼻深吸氣,同時右掌抬至頭部,待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右掌向下用力劈擊砂袋,之後換左掌。如此左右掌共習100—200下。五式:與四式相同,將劈擊改為拍擊。左右掌共習100—200次。六式:面對樹上捆綁舊報紙成高馬步站立,雙掌放於兩腰側,以鼻深吸氣,同時右掌舉至頭部,待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右掌劈擊舊報紙,之後呼氣放鬆換左掌。如此左右掌共習100—200次。七式:同第六式,將劈擊改為用掌向前推擊,如此左右掌共習100—200次。鐵指功:一式:雙手十指互抵,用力相頂100—200次。二式:習者以雙手十指支撐做俯卧撐14—36次。三式:習者將砂袋置於桌上成高馬步站立,以雙手輪番抓擊砂袋。如此左右手共習100—200次。四式:習者面對舊報紙成高馬步站立,以雙手輪番抓擊舊報紙。如此左右手共習100—200次。五式:習者找尋一可裝百餘斤物品的壇子,壇口不可太大,以可抓握為宜,成高馬步站立。以右手將壇提起,以鼻緩慢吸氣,提至胸部時再以鼻緩慢呼氣,將壇放回地上(以手提起放回均為緩慢運行),之後換左手。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可向壇里放5斤左右沙石(無壇者可不習此式)。如此左右手共習100—200次。鐵膝功:一式:習者在地上置兩塊堅硬磚石,用雙膝跪於上面,雙手叉腰,自然呼吸。如此習10—30分鍾。二式:習者面對樹上之舊報紙,以鼻深吸氣,待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右膝抬起頂擊舊報紙,意念將樹頂斷,之後呼氣放鬆換左膝。如此左右膝共習100—200次。三式:成右弓步站立,以右掌用力拍擊右膝100—200次,之後換左弓步,以左掌拍擊左膝100—200次。鐵腿功:一式:低馬步站立,上身雙手合十成拜佛狀,如此力盡為止,自然呼吸。二式:習者自然站立,以鼻深吸氣,同時右腳抬起至腹部,待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右腳用力跺地,意念將地踩個坑,之後換左腳。如此左右腳共習100—200次。三式:習者面對厚牆站立。以鼻深吸氣,待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右腳抬起用力踹擊牆,意念將牆踹個洞,之後換左腳。如此左右腳共習100—200次。四式:習者面對樹上之舊報紙站立。以鼻深吸氣,待不能吸時大喊一聲「哈」,同時右腿橫踢報紙(著力點為脛骨),意念將樹踢斷。之後換左腿。如此左右腿共習100—200次。五式:習者右腿抬起至腹部伸直,僅以左腿支撐。以鼻深吸氣,同時左腿慢慢屈膝蹲下,待蹲到底後再以鼻緩慢呼氣,同時左腿慢慢抬起,之後換左腿支撐。如此左右腿共習60—100次。鐵布衫:習者自製一竹把。將20幾片長40—60厘米,寬1—1.5厘米的竹片攢在一起,捆綁緊一頭,共做兩個。一式:習者成高馬步站立。以鼻深吸氣,意念天地萬物之精華被吸入丹田,待吸至不能吸時以喉發「嗯」聲,同時全身綳緊,用雙手竹把拍打胸部,之後放鬆。如此拍打80—150次。二式:同一式,將胸部拍打改為肋部。拍打80—150次。三式:同一式,將胸部拍打改為腹部。拍打80—150次。四式:同一式,將胸部拍打改為向後拍打背部。拍打80—150次。五式:同一式,將胸部拍打改為腿部。拍打80—150次。另外十三太保橫練功還有鐵喉功、鐵肩功、鐵背功等,因練法難度較大,不適宜初習者自習,非明師耳提面命不可,故暫不介紹。四、練功注意事項:(1)每天均應堅持練習1—2遍,不可間斷(除大病外)。此套功法共修習90—120天。(2)練橫練功時切不可一開始就硬打猛拍,應注意循序漸進。(3)如習者時間緊,橫練功可選擇幾種喜歡的修練,不必全習(最好全習,有相輔作用),但內爆功不可選習,必須按順序全習。(4)練橫練功後可塗擦紅花油、正骨水來保養。有條件可泡熱水澡。(5)本功無時辰、方向禁忌,何時面對何方均可修習。(6)習本功須發聲喊「哈」,若不便可改為以鼻噴氣發「哼」。(7)本功不主張絕欲,但應節欲,煙、酒少沾。(8)習本功不會出偏,習者可大膽練習,少數人練功時會產生頭昏感,應適當減少練功量。習本功雖可治療多種疾病(因人而異),但並非包治百病,若習者練習一段時間無效或病情加重,應停練,勿再習之。(9)過飢過飽過度疲勞勿習練。(10)習完本功1小時內勿碰涼水。(11)此功乃內外兼修,勿偏廢其一。(12)此功乃實戰搏擊型硬功,絕非傳統之硬氣功,特告之習者。(13)習本功必具備三心方可有成:吃苦的決心、堅持的恆心、必成的信心。後敘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再好的老師、再真的功法擺在你面前,若不刻苦練習,也終將一無所成,切記!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其小面來說它分布於眾多流派之間,擇其大面而講它不屬於某個門派、某個人,她是屬於全中華乃至全世界的。藉此機會筆者也呼籲一下:希望各門派高手、隱士能將一些真功絕技奉獻於廣大武友,共同發揚中華武術!有道是:「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願與所有武人共交流!
4、養生氣功練什麼好 氣功養生的機理
1. 培補元氣,扶正法邪
在氣功學理論中,貫穿著以氣為本的論點,在方法鍛煉上,也強調培補元氣以固本的指導觀點。那麼,氣功是通過何種機理而實現培補元氣這一作用的呢?《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就是氣功培補元氣機理的精闢闡述與概括。祖國醫學把精、氣、神視為人體的內因,它概括地反映了人體的機能狀態,氣功就是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的動靜結合的自我鍛煉養生法。精包括先天腎精和後天水谷之精兩部分,二者通過肺心脾諸臟,敷布周身,以保證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等生理活動的實現。氣功對精有著明顯的影響和作用,只要練功得法,並持之以恆,對先天精與後天精都有加強充實作用。
男性患者的遺精、早泄、精冷、精稀及女性患者的帶下、崩漏、經少、
病理性閉經等現象,都屬於精的病理范圍,這些病理現象,通過練功都可得到程度不同的效果,此即是氣功對陰精發揮作用的佐證。消化功能紊亂、營養障礙的患者,通過氣功心腎相交之法,腎陽因秘,脾陽得腎而健運,胃陰也得腎水上濟而滋潤,從而,胃腑和降善於納腐,脾運有度、精微充脈,臨床表現為食慾大振、食量增加。消化腺分泌旺盛、合成代謝加強、營養狀態得到改善等等,這都是氣功對水谷之精發揮作用的佐證。以上是氣功對後天精的作用表現。氣功對先天之精也同樣具有充益作用。先天之精藏於腎,氣功意守丹田命門之法,就是充實精水之術。先天精依賴於後天精的索養,通過吸抵撮閉鍛煉,兼備寡慾持滿陶冶,則陰精自然充實而固澀,腎中之精得陰精濡養,則愈加壯益,元精益固、元氣自充,這就是練精化氣的必然趨勢。顯然,氣功益精固水的作用,就是氣功培補元氣 的機轉。練功元氣充益後,即可更好地激發與推動臟腑進行正常有效的生理活動,這對維持機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又能進一步發揮練氣化神的作用。神,包括了先天之神和後天識神兩種。元神生化於先天之元氣,識神生化於後天之精氣。元神、識神都來源於物質,又皆反作用於物質。《素問·移精變氣論》談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指出了神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這是氣功培補元氣的又一重要意義。
2. 調節陰陽
通過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也證實氣功對陰陽平衡的調節性影響是廣泛存在的。祖國醫學認為,形、精可以轉為功能,此乃陽源於陰的正常生理現象,但當機體功能亢進時,則可使形、精耗傷。氣功鍛煉入靜後,則交感神經興奮強度減弱,氣體代謝降低,高反應狀態得以糾正,亢強的功能得以調整,這些都是氣功抑陽扶陰作用的具體表現。氣功的補陽作用也是極其廣泛的根據腎虛的理論分型,觀察到腎陽虛者,練功後出現的四肢由厥冷變暖,尿酮類固醇恢復到正常水平,血漿三磷酸腺苷。環腺苷酸含量增加,以及白細胞吞噬能力增強等變化,都是氣功補陽作用的體現。氣功調整陰陽動態平衡的作用,是通過抑亢扶弱的雙調制效應而實現的,此作用並在不同層次水平上表現出來,這就是氣功治病、保健的機轉所在。
3. 通經活絡,調和氣血
氣功治病、保健的作用,是通過通經活絡來實現,臨床上觀察到,經絡不通、氣血不調的患者,其肢體兩側經絡測定值不等或差數懸殊;練功後,凡氣血弱者,通過練功,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強。練功過程中,還觀察到經絡感測明顯和內氣循環任、督和其他絡脈運行等現象,這都是氣功通經活絡作用的具體表現。
5、為什麼要會陰養生,不做會有什麼影響
(一)丹道氣功之所以能夠長生,鶴發童顏奧秘全在會陰上,激活會陰能夠使人精力充沛,青春復活。
真氣的聚集和意識有關,廣義而言會陰,氣海,中黃一線兼為丹田。氣海和會陰是一而二,二而一
氣海並沒有那麼大的作用,提肛收復,你會發現,練丹田其實是為激活會陰,真氣的產生和會陰密切相關,修煉中會有如痴如醉的時候,
其實就是會陰被激活了,會陰總理全身經脈,所以有會陰一動全身動的說法,其目的在於攻破會陰一關。
會陰是個鐵底是個死地,用神光直接守它容易出偏,男子性慾會大增,容易走丹。所以,在後面要用不修之修,沒有師傳是很難修成原因也就在這里。謹慎了!會陰是磨難的開始,我出偏過,後來用太極循環法,才撥亂反正。
守會陰和命門屬於安樂法(適合老年人),守丹田只是為了築基(適合中年人),建議直修中黃庭(多言數求不如守中),一切順乎自然,這才是攻破會陰的不傳之秘。無論修那種氣功,最後還是要守「中」才能更進一步。除了陽氣已經衰退的老年人,我不建議直接守會陰,當然陽痿早泄的朋友可以試試,但真陽足了就要煉精化氣,不要再去愛,否則會是致命的毒葯,因為練功的人喪失的能量會更多,因而死的更快。即使打通小周天,還是要節欲,會陰一穴講不清楚會害死人的。
(二)守丹田的作用在於真氣能按摩五臟六腑,氣功之所以有養生的作用一半的原因在於能滋養氣血固本培元,是養生的很高明的方法。有丹道氣功修煉的朋友應該有體會,我不再復言。
修煉的方法我轉帖過來大家參考:
南派入門講究意守海底(會陰)一穴,把火爐設於此,不僅修命,也同時固神。"這樣的話。從而引起我的思考。氣功入門中有鑄基。而人氣功是圍繞人的 」精氣神「而修煉。意守下丹田是煉精化氣,意守中丹田是氣精化神,意守上丹田是煉神化虛。所以個人認為 所謂的 」南派 南派入門講究意守海底(會陰)一穴「就是 「氣功入門之中的鑄基」,因為人之生長,七情六慾,房事,日常操勞耗損元,若不鑄基續命添油則何以來精來煉精化氣。所以又有」補漏堵破體,入門時一般是由命入性「。可見意守會陰是煉身(身體中的物質)化精。」古人以會陰一穴,秘不公開,蓋恐助淫,要謹慎此事「。意守會陰按理來說是好事,但若分神於性興奮則成了邪念,可引起神氣下流而化為濁精**,致使元氣元精耗散,感到精神疲憊,**耗損過甚,尚可引起神情恍惚而不能自控。若意守會陰得氣出現 活子時,**勃起,這個時候且不可有淫,仍然平靜心性,不去理睬,待**萎軟,則濁精化為「精氣神」三寶之真 「精」,此」精「既是「煉精化氣」所需之「精」,而非濁精**也!
以上只是個人淺見,希望能給有緣人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供參考。以下也是相關資料:
「又會覺周身通泰,心如迷醉,全體脈絡皆覺活動,暖溶溶如坐春風之中。這就是所謂會陰一動,百脈皆動。故只須專心安居其中,勿忘勿助。待跳動停止,更須內視虛空,自覺氣根從會陰底起,上升到肚臍。即止不上,復從肚臍下降到會陰,自是升升降降,不出此3寸1分半之間,任其流行上下,萬不可稍有意想,以免自誤。此時鼻孔呼吸。如有如無自然與內氣呼吸相合,切勿相助,如果有意識則為散亂,是有弊,須按前法重新做起。尚能煉到一二百息,日日行之,加至五六百息,約有旬日,自覺兩腰之中,及小腹之內,發熱陽舉,慎勿近女色,是為大要。此為初得先天氣,不可用采,待其舉過自軟後,不動欲才化為真精。每日行之,時過月余,日積我精,是為補法,又名添油。采葯必待精足,如何自知精足,蓋陽初動時,淫念必盛,精足後雖舉而慾念反無,這是水火互濟之象。 」
6、養生氣功練什麼功法最好?
真氣運行法。
這個是最好的功法(沒有之一)。
偏差少,見效快。(最快的半天就通了小周天)
而且其創始人李少波先生也是氣功大師裡面最長壽的,現在還健在(101歲)。
7、莊子認為的氣功養生問題有哪些?
莊子的氣功功法,主要見載於《養生主》、《刻意》、《在宥》、《達生》等篇。尤其是《達生》篇集中論述了氣功養生的問題。
在莊子看來,養形派最大的缺陷在於有為,而這是違背清凈自然的規律的。他說:「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
也就是說,養形離不開物,包括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為取得這些物品,必須勞其形體,由是造成了精神的虧損,這剛好違背了養生之旨。
莊子抓住生活中一些死於非命的現象批評「養形」,他說:「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
莊子認為,萬物為天地所生,陰陽混合則成體質,氣息離散則返歸元始。生死往來,非己所能掌握。「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既然如此,養形是徒勞無益的。
針對養形的缺陷,莊子提出了「養神」的主張。他說:「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郁閉而不流,亦不能,天德之象也。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
莊子進一步指出,養神最主要的是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志就是意念,集中意念,就能達到凝神的境界。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
8、腎陽虛每天堅持做甩手氣功養生操行嗎
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