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雨水節氣的飲食養生

雨水節氣的飲食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9 16:30:23

1、雨水節氣如何養生

雨水季節,氣溫開始升高,北方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天氣變知化多端。既然這說到個季節冷空氣活動頻繁,就不能不提人們常說的「春捂」。這是古人根據春季氣候變化特點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養生原則。

初春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人們逐漸去棉穿單。但此時北方陰寒未盡,氣溫變道化大,雖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臘月那樣冷冽,但由於人體皮膚腠理已變得相對疏鬆,對風寒之邪的抵抗力會有所減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時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乃至心神不安,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對高版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

為了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應當繼續進行春捂外,應採取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煉法。保持情緒穩定對身心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權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感冒。每個人應該保護好自己,注意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2、雨水吃什麼 雨水節氣飲食禁忌

雨水節氣適合吃的食物:

1、蜂蜜:春寒料峭,是最容易感冒的時節。此時喝些蜂蜜水,既有清肺解毒、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又有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的功效。

2、紅棗:隨著天氣的轉暖,人們戶外活動也會增加,對熱量的需求就會增大。我們都知道,甜食是熱量的主要來源,而紅棗不僅可以增加熱量,還有養胃健脾的功效。

雨水適宜吃谷類,豆類,麵食,新鮮蔬菜等,忌食茴香,花椒紅參等熱性物,少食狗肉羊肉等溫熱食物,油膩,腥發食物。多喝湯粥養脾胃,雨水時節,人的脾胃容易虛弱,此時應多食湯粥以滋養脾胃。湯粥容易消化,不會加重脾胃負擔,山葯粥、紅棗粥、蓮子湯都是很好的選擇。脾胃虛弱的人應避免進食餅乾等干硬食物。因為干硬食物不僅不好消化,還可能給胃黏膜造成損傷。

3、時令養生:雨水節氣的3款養生食療方

今年的2月18日即為雨水節氣,此時正是養生保健的大好時機。由於早晚溫差較大,空氣較為乾燥,常常會出現口乾舌燥、嘴唇乾裂等現象,所以在飲食上一定要多加註意食用清淡多汁的食物,多喝水,以免乾燥上火。下面向大家推薦幾款雨水節氣的養生食療方,讓你在雨水節氣吃出健康。
方法
食療一、桂圓阿膠紅棗粥
[原料]粳米100克、桂圓肉20克、阿膠10克、棗(干)1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發漲,瀝干水分;取一隻大杯,倒入開水,將阿膠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將小杯子坐於開水中直至阿膠溶解;桂圓肉去雜質,洗凈,紅棗洗凈去核;鍋內加入約2000毫升冷水和桂圓、紅棗,用中火煮至水分剩餘三分之一;加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煮成粥;加入融化的阿膠攪勻即可。
[功效]補血益氣、滋養溫補、消除疲勞。
食療二、紅棗首烏粥
[原料]何首烏50克、粳米100克、紅棗5枚,紅糖適量。
[做法]將何首烏置於砂鍋中,加水1000毫升,水開後用文火再煎15分鍾,去渣取濃汁500毫升,將粳米、紅棗放入砂鍋內煮粥。粥成後,放入紅糖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滋陰、補腎強身、活血養血、潤膚美顏。
食療三、涼拌雙耳
[原料]水發銀耳、黑木耳各100克,鹽、味精、白糖、胡椒粉、麻油適量。
[做法]水發銀耳、黑木耳除去雜質,清水洗凈,沸水焯5分鍾後放入冷水中冷卻5分鍾,控干水後裝盤。依個人口味將上述調味品放入碗中用冷開水調勻,澆在「雙耳」上拌勻即可。
[功效]益氣補血、養肝益腎。

4、二十四節氣雨水期間,從養生的角度看,飲食上應注意什麼?

暖和的春天已經到來。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暖和,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吃東西上來說,,春季要順應天時,即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留意保護陽氣,多吃點「升發」食品。

根據中醫理論:春屬木,與肝相應。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人肝,酸具收斂之性,故春季飲食調養時,應適當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食品,如馬齒莧、西紅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而應適當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品,也就是老庶民俗稱的帶有「升發」功效的食品,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卜、辣椒、生薑、蔥、大蒜、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洋白菜、芹菜、菠菜、薺菜、茴香菜、黃花菜、蕹菜、蕨菜、萵苣、茭白、竹筍、黃瓜、冬瓜、南瓜、絲瓜、茄子等。

另外,很多地方為了迎接新的一個春天的到來,還有吃春卷和春餅的民俗。

[春餅的做法]
將麵粉用開水略燙,揉合平均,製成薄餅後烙制而成,然後將春餅捲入不同的熟菜食用。春餅內卷的熟菜可分為葷素兩種,葷菜包括肉絲炒韭菜、肉絲炒菠菜,或將醬肉、醬肘子、熏雞、醬鴨等切成細絲,再加上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或甜面醬;素菜包括炒芽菜、炒韭黃、炒粉絲或將三種菜一起素炒。

[春餅的特點]
葷素搭配,營養價值高,且光彩金黃,外酥內嫩,蔥油香味濃,滿嘴盡是春天的味道,心裡頓時也一片陽光。

5、雨水節氣吃什麼 雨水節氣飲食禁忌

一、適合吃的食物

1、吃韭菜補虛益陽

韭菜,溫中下氣,能補虛益陽,調和臟腑,止瀉血膿。韭菜的助陽固精作用突出,是嬌嫩鮮美的「起陽草」。韭菜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不僅是調味佳品,而且是富含營養的佳蔬良葯。

韭菜葉熱根溫,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春季氣候忽冷忽暖,需要保養陽氣,常吃韭菜則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宜人體陽氣。韭菜中的植物性芳香揮發油、硫化物、纖維素等成分,具有促進食慾的作用,並能降低血脂,對高血脂及冠心病有好處。

2、吃蔥可補維C

在雨水節氣,大部分的食物都已經在生長,而蔥也是其中一個,大家平時可以適當的餓食用,因為在蔥的營養成分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高10倍,比柑橘高2倍。蔥還含有蔥蒜辣素,有較強的殺菌之作用。

3、吃玉米預防疾病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亞油酸能防止膽固醇向血管壁沉積,對預防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

此外,它還有利尿和降血糖的功效,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國科學家還發現,吃玉米能刺激腦細胞,增強人的記憶力。玉米中所含的黃體素和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人眼睛黃斑性病變的發生。

4、吃薏米健脾養胃

苡米又名薏米,其所含的蛋白質遠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中醫認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作用。

現代研究證明,苡米有抗、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將苡米與大米煮粥或加入冰糖食用,能使腫瘤患者食慾增強,減低放化療的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對橫紋肌有抑製作用,可減少皺紋,常食有美容效果。

二、飲食禁忌

吃食物以平性為宜。今年「倒春寒」容易使人內臟郁熱壅阻,因此不易吃燥熱食物「火上澆油」。郁熱令人「貪涼」,過於食涼,又會「同氣相求」使濕寒傷及臟腑,引起胃寒、胃涼、腹瀉之類的失衡症狀。所以,飲食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

6、雨水吃什麼,雨水節氣飲食禁忌

雨水節氣飲食禁忌介紹:

雨水最應該吃的食物,山葯,雨水時節,寒氣未消,濕zd氣又至。山葯可以健脾利濕、護衛脾胃陽氣、提高免疫力,還能調理脾胃、提高食慾,所以雨水時節應該多吃一些山葯版。蓮子,古人認為常服蓮子可治百病,故蓮子素有「蓮參」的稱號。雨水時節,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多吃蓮子可清心醒脾、明目安神、滋補元氣。

雨水時節應該保養脾胃應注意:飲食要有規律,不宜過飽;食物以清淡為主,少食油膩厚味;營養均衡,不偏食,多食五穀雜糧;禁食過冷或者權過熱的食物;不要勉強飲食,如果不渴卻強飲則傷胃,不餓而強迫進食則傷脾。

7、雨水節氣養生吃什麼,適合做哪些運動 雨水節氣三侯

雨水時節空氣濕潤,又不燥熱,正是養生的好時機,首先應調養脾胃。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則人體營養利用充分,反之則營養缺乏,體質下降。古代著名醫家李東垣提出:「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根據「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唐代葯王孫思邀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強調了這個季節調養脾胃的重要性。
調養脾胃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飲食調節、葯物調養和起居勞逸調攝。飲食調節是根據春季氣候轉暖,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見口舌千燥現象,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油膩食品。可多食大棗、山葯、蓮子、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療多以粥為好,可做成蓮子粥、山葯粥、紅棗粥等。此季節應少食羊肉、狗肉等溫熱食品。葯物調養則要考慮脾胃功能的特點,用生發陽氣之法調補脾胃,可選用沙參、西洋參、決明子、白菊花等。精神上還應注意清心寡慾,不妄勞作,以養元氣。

與雨水節氣的飲食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