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病患者如何養生
中醫講:「肝藏血、主筋,開竅於目。」眼睛的位置在全身至高之處,只有氣血充足的人,眼睛才能神采奕奕。如果他目光炯炯地盯著你,說明他肝臟功能良好。喜歡閉目養神,表示氣血不足,肝功能不好;昏睡而眼睛微微張開,表示脾胃不和;眼白發黃,表示是肝病引起的黃疸現象;眼睛上的紅色斑點,表示血液流通不暢;眼眶周圍發黑,表示腎陽氣不足,水的代謝發生了障礙。現在很多人11點還不睡覺,有的甚至到12點以後,這時正是肝膽經絡運行最旺盛的時間,熬夜超過這個時間,必將傷及肝膽,視力下降。那麼,如何飲食調養呢?多吃些韭菜等溫補陽氣的食物。常食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此外,蔥、蒜也是益肝養陽的佳品。大棗性平味甘,養肝健脾,還可適當吃些蕎麥、薺菜、菠菜、芹菜、茄子、黃瓜、蘑菇等。這些食物均性涼味甘,可潤肝明目。適時服用銀耳之類的滋補品,能潤肺生津,益陰養肝。同時,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肝脾兩臟,對防病保健大有裨益。另根據"以肝補肝"的古訓,慢性肝炎患者適當吃一些豬肝可以補養身體,有助於病體的康復。但豬肝內所含的膽固醇較高,老年肝炎患者及高脂血症患者不宜多食。食療是慢肝穩定期的主要療法。慢肝者宜常食瘦肉、豆製品、鮮魚和蛋奶等,以增加高蛋白營養素。還要多食木耳、靈芝、香菇類真菌食品,因真菌類除含有蛋白質、酶和礦物質等外,還含豐富的多糖類,能顯著增加機體淋巴細胞數目及其戰鬥力,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有條件者可食甲魚,因它營養價值高,口味鮮美,有滋陰清熱、健腎保肝、養血壯陽、涼血散結作用,對肝腫大、肝炎性貧血療效顯著。但滋補品每次不能進食太多,否則會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加重肝臟負擔,嚴重者可導致肝病復發或加重病情。應忌食煙酒和刺激性食品(如辛辣、油膩、熏烤品),忌食羊肉、雞、海鮮和蟹等。以上是對肝病患者在飲食上的一些小小的建議,希望對廣大病友有所幫助。抗乙肝,我責無旁貸!最後祝大家心情愉快、工作順利!
2、中醫養生 肝病毒如何保養
肝病患者的保養,大致有三個方面,即:休息、心情和飲食。
一、休息在肝病保養中十分重要。中醫學認為:肝藏血,「靜則血歸於肝臟,動則流行於四肢」,故靜卧休息,血液回歸於肝臟,肝臟得到血液的充養,則有利於肝病的恢復。從現代解剖學形態上看,肝內部充滿了臟隙(肝血竇),這與古人的認識不謀而合。肝臟又是人體的一個加工廠,一切功能活動所賴以供給的營養物質都在肝內生成、運輸、轉化和儲藏。功能活動增加,肝臟就要加速工作。所以肝病患者休息最為重要。最好的休息就是睡眠,肝病病人睡眠要充足。晚上要按時休息,最好就寢時間不超過晚上 10 點。白天也要適當卧床休息。急性肝炎的患者要完全卧床休息。慢性肝炎在急性發作期轉氨酶突然升高,如果在 150 單位以上,除了充足的睡眠,每天還要卧床休息二三個小時,活動盡量要少。當轉氨酶降至 80 單位左右,可稍事活動,如散步等。但要留有餘力。總之,要以不疲勞為原則。肝炎肝硬化患者切不可做劇烈活動,如爬山、跑步、打球等。記得有一位丙肝患者經服中葯治療一個階段,肝功能各項指標均達到正常水平,這時單位舉行一次運動會他跑了個 200 米,然後就明顯感覺不舒服,一化驗,轉氨酶達 300 多。
二、人的精神狀態對肝病的重要性。《黃帝內經》指出:「百病皆生於氣也」,情緒過激導致肝病加重者屢見不鮮。「怒則氣上甚則嘔血及飧瀉」,肝硬化病人生暴氣可引起嘔吐,嘔血和腹瀉,這在慢性病中是常見的。還有的肝病患者生暴氣之後導致肝功能異常,甚至引發肝壞死。此外,遇事著急上火也是肝病患者的一大忌。大概是在 1997 年,有一位肝病患者,平時只是病毒化驗顯陽性,肝功能基本正常,自己也沒有明顯的不良感覺,平時也不按時服葯。他是昌圖縣農村某村黨支部書記,在選聘前他感覺自己這次可能落選,於是非常著急,想盡一切辦法,可是最後還是落選了。又急有火,一下子肝病加重。後來到醫院一查,是急性肝壞死。不久就去世了。而他的同胞哥哥正在我所治病,當時正是肝硬化中晚期,經常嘔血。他的弟弟去世後我很擔心他的病情,其妻兒也是非常擔憂,可是他自己卻非常豁達,時常語出幽默,有時竟弄得妻子破涕為笑……。在積極的治療下,此人病情漸漸好轉,至今還活得很好。良好的精神狀態對肝病患者來說非常重要。
在臨床上也時常遇到有的丙肝患者,服葯後病情不斷好轉,可是過一段時間卻突然加重了。一問(經詢問)有的是因事著急啦,生氣啦,有的是失戀啦。有的患者得了肝病整天憂心忡忡。同樣服葯,他的療效就遠不如別人。
人只有在精神放鬆,心情舒暢,免疫系統才能調整到一個健全穩定的狀態。正如《黃帝內經》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內經》這段話,描繪了一個古代和諧社會的民風。當然,這不乏理想色彩,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激烈的競爭,生存的壓力,現實中某些不合理的東西(事物),人生遭遇等,使得社會、家庭以及個人種種矛盾不可避免。這就需要努力調整心態,盡量保持心理平衡,才能有利健康。
肝病患者要盡量做到不過思、不過急、不過悲,不過憂。(當然真正做到不容易)有一個辦法,不妨可以試著去做,就是遇事退一步考慮,在得失上盡量向下看,跟不如自己的相比。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個人遭了車禍,斷了一條腿,走路一跛一跛的,他覺得自己很不幸,從此鬱郁寡歡。後來他看到由此而截癱的,失明和失去生命的,便覺得跟他們比自己已經很幸運了,從此,樂觀起來,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活。當然,我不是說一味地「阿 Q 」 , 遇到問題當然要首先努力想辦法解決,但是不要過於著急上火,而當任何努力都無效的情況下,不妨學一學「阿 Q 」的精神勝利法還是有必要的。「車到山前必有路」的俗語和「塞翁失馬」的寓言故事也都給我們類似的啟示。
當然,有時可能遇到與情與理都說不過去,實在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這時要控制情緒很難,但是,還是要盡量冷靜地想辦法。如:找當事人比較熱心開朗的談一談,必要時也可以訴誅法律,但當這些措施都不行時,不妨把心中的不平,委屈向可以傾訴的親友傾訴傾訴或自言自語,或用筆把它們寫出來,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內心的憤懣和痛苦。然後,盡量努力早些淡忘它。平時盡量多回憶一些愉快的事情。
總之,肝病患者要盡量調整好心態,盡量保持輕松樂觀心情,同時家人親友也要盡量關懷他們,理解他們,(肝病患者一般愛生氣,容易發脾氣)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氛圍。
三、肝病患者的飲食。《皇帝內經》講「五味以養五臟」。即提倡飲食的多樣性和均衡性。這與現代醫學的科學的營養觀是一致的。飲食的多樣性、均衡性是保證身體不缺乏一切營養物質的必要條件。多樣性是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食物:如米、面、穀物、豆類、各種蔬菜、肉、蛋、奶、魚等等;均衡性是指各種主副食搭配合理。國人的飲食自古以來以糧食、蔬菜為主搭配少量的肉類蛋類等。《皇帝內經·生氣通天論》講「陰之所生,本在五味」是指維持人的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陰精」的生成,離不開五味(酸苦甘辛咸)的滋養,所以,一般正常人或輕病人,無嚴格的禁忌,飲食的五味都可以吃,但不要太過就可以了。
《皇帝內經· . 生氣通天論》又說:「陰之五宮(指五臟)傷在五味」。但患病的人,就要注意調和飲食五味,使其符合疾病保養的特點,才不致使五臟受損。這在古代醫家是非常重視的。醫聖張仲景在《金貴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開篇便講到:「凡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枯,益用辛味之葯調之。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再用之。 」這就從虛實兩方面指出了肝病患者的用葯及飲食的五味原則。所以我們提倡,慢性肝病在處方用葯時要注意中葯的性味符合經典外,我們還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給出肝病患者的食療處方用與廚房蒸制菜餚。如: 1 、豬肉煎治療高酶不降,熱毒抗盛。處方:丹參 10 白芍 12 龍膽草 6 滑石 12 茵陳 10 梔子 6 木通 6 ( g )。以上七味,豬肉 3-4 兩切成塊放籠蒸,去紗布,稍擰,吃肉喝湯。有很好的治療肝炎轉氨酶不降的效果。 2 、甲魚蒸,有很好的補充精細蛋白治療肝硬化腹水反復發作的效果。用法:甲魚,宰殺去內臟洗靜,放獨頭蒜 5-10 個,上鍋清蒸,爛後,淋少許香油,味精,少放鹽或不放鹽。吃肉喝湯。 3 、燉泥鰍,有很好的消退黃疸的作用。做法:大泥鰍開膛,小泥鰍清水養數日換水待吐凈臟物後,與豆腐放在一起,即泥鰍鑽豆腐。燉熟後,在放少許味精,姜、精鹽。吃肉喝湯。
在反復發作的慢性肝病患者中有些禁忌是需要嚴格注意的。我們結合歷代中醫對肝病病因病機的認識,與臨床經驗反復認證,證明,肝病的病機主要是肝氣不疏和濕熱(不是熱重與濕,就是濕重與熱或濕熱並重)因此,肝病病人的飲食原則宜疏宜利不宜補。所以肝病患者不要吃助長濕熱,雍滯不疏通的食物。如肥膩,烤制、油炸、粘食、麻辣火鍋、羊肉等。參、茸也不宜服用。
慢性肝病患者的飲食應注意清熱利濕和疏通的原則,很多蔬菜和瓜類都有清濕熱的作用,如:西瓜、冬瓜、葫蘆(南瓜、苦瓜還治療肝臟病糖代謝紊亂引起的糖尿病),白菜、白蘿卜多有疏通的作用,可以多食用。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 , 蛋白質是構成人的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 蛋白質的生成在肝臟 , 肝組織的修復也離不開蛋白質 , 所以肝病病人應該攝取充足的蛋白質以保證肝臟的生理需要和病變組織的修復。但長期患肝病的人肝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 蛋白質攝取多了,轉化不了,可形成血氨升高 , 這是肝性腦病的發病原因。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肝功能不全時蛋白質食物要少吃,肝性腦病的病人還要禁食蛋白質食物。
在肝功能失代償期,即肝硬化腹水病人,因體內水鈉儲留,離子紊亂,此時就要少吃鹽(氯化鈉),此時食鹽進食過多,可導致水儲留,可引起腹水加重。
肝硬化中晚期的病人還應注意不要吃過硬的食物,以防劃破食道引起消化道嘔血。因為,中晚期病人由於門靜脈壓力增高,導致門靜脈所聯系的食道靜脈、腹壁下靜脈、痔靜脈壓力增加,靜脈壁層變薄,這些部位壓力增加均可引起出血。搬運重物,努爭憋氣也可以引起出血。
另外還要忌酒,白酒、啤酒對肝臟來說都是一種毒品,長期飲酒,可引起酒精肝、脂肪肝,造成中醫所講的濕熱纏綿,病情反復,久治不愈的病機。所以必須嚴格注意。
當肝病引起口苦、眼乾澀等上火症狀時,可適當多吃些苦味的蔬菜,如苦苣菜(中葯學名敗醬)、婆婆丁(蒲公英)、苦瓜、白菜均有清熱解毒效果。
總之,治病靠醫生,保養靠自己。
3、如何保養肝臟
4、中葯養生 養肝護肝的中葯有哪些
1、養肝護肝的常見中葯
1.1、靈芝。靈芝內含靈芝多糖,可以保護肝功能,清理血毒,提升免疫力和內缺氧力。多糖還可以清理自由基、抵抗輻射等。靈芝入五臟,固本培元,靈芝扶正又不會助火,祛邪又不會傷正。
1.2、五味子。五味子富含木脂素,可以提高GSH-PX和SOD的生物活性,可以保護肝細胞膜、抵抗脂質過氧化、促進肝細胞修復。五味子可以促進肝臟解毒、保護肝臟。而且可以讓濫用酒精、葯物或肝炎而致的受損肝臟再生。
1.3、紅棗。很多人愛吃紅棗,中醫也會用紅棗組方製作「養肝湯」。紅棗內含三萜類化合物,可以控制肝炎病毒活性。紅棗還可以提高單核吞噬細胞吞噬能力,保護我們的肝臟。慢性肝病病人蛋白偏低,紅棗有利於蛋白質合成,具有健脾養肝功效。
1.4、百合。百合富含蛋白質、脂肪及脫甲秋水仙鹼。可以益氣補中、益肺止咳。其中,秋水仙鹼可以抗肝纖維化及肝硬化,常吃可以防治肝硬化。鮮百合一定要把鱗片去掉,在沸水裡泡一會,可去除苦澀。
2、黨參、黃芪:促進肝細胞恢復
肝臟的任務就是,每天不停地和「毒素敵人」做斗爭。如果肝臟這支部隊里的士兵傷亡過大,身體健康的大門就會被攻破,導致抵抗力下降,繼而出現各種疾病。
黨參、黃芪可以「救死扶傷」,修復「受傷」的細胞。黨參和黃芪都是葯食同源的植物,不少人常常用它們煲湯,既可以調節味道,又可以補益身體。
具體服用方法因口味不同而異,如黨參、茯苓、生薑,加粳米可以做成參苓粥;黨參、黃芪,加粳米可以做成參芪粳米粥;煲湯的話可製成黨參北杏煲豬肺等。除此之外,這兩味中葯還有補氣的作用,黨參能補脾益肺氣,黃芪可以補氣固表。
3、百合、薏米:調節肝臟外部環境
人體的運行就像一部機器,在特定的溫度、濕度下才能正常工作。百合和薏米具有退濕熱的作用,可以調節肝臟外部環境,讓肝臟工作更有效率,達到預防肝病的目的。
百合可以直接泡水喝,除了退濕熱,百合最「拿手」的本領就是潤肺止咳了,碾成粉沖泡、洗凈搗汁、外塗等用法都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而薏米更是常見的食品,它的葯用功效也不容忽視。
養肝護肝的方法有哪些
1、多喝檸檬水
水有助於加快新陳代謝速度、排出體內的雜質與毒素,減輕肝臟的負擔。每天起床後就先喝一杯溫的白開水,它可以喚醒全身的機能。專家建議:可以嘗試在水中加入檸檬,檸檬的酸性可以促使肝臟生成膽汁,有利於身體排毒。每天喝8~10杯,每次300毫升即可。
2、常吃紫甘藍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甜菜、蘿卜、捲心菜、紫甘藍和芝麻菜等,或是含有硫元素的蔬菜,如洋蔥、大蒜、花椰菜,它們都可以增強身體的排毒功能。每天吃兩份十字花科蔬菜就能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
3、經常做按摩
當身體處於平躺姿勢的時候,輕柔地按摩膽囊和肝臟部位,大約位於身體右側的肋骨下方。專家認為,按摩有助於促進肝臟部位的血液循環,進而改善全身代謝功能。
4、遠離酒和葯
酒精對肝臟功能極為不利。有肝損的人一定要戒酒。另外,不少人身體不適時,習慣到葯房買非處方止痛葯來吃,但這類葯物可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經過肝臟代謝後,可能產生部分有毒代謝物,使肝臟受到損害。
養肝護肝的蔬菜有哪些
1、大蒜:屬百合科植物,性辛、溫,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軟化血管等作用。
2、空心菜:又名蕹菜,性甘、平,含蛋白、脂肪、無機鹽、煙酸、胡蘿卜素等,具有解毒、清熱涼血等作用。
3、薺菜: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卜素、煙酸及無機鹽。動物實驗表明,可縮短凝血時間,具有止血功效,適合於慢性肝病有鼻出血、齒齦出血等症。
4、包菜:即圓白菜、捲心菜、甘藍,性平、味甘,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還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E,生用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疼痛有效。
5、海藻:性寒、味咸,含大量碘、藻酸、維生素、蛋白和脂肪等。具有化痰散結之功效。據研究其提取物能較好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脂質氧化以及抗潰瘍。
5、中醫日常如何養肝護肝?
中醫:護肝可用貧絲果泡水。
春天養肝護肝可以早上喝貧絲果泡的水2-3勺,能刺激肝組織再生起到修復損傷的作用。慢性肝炎和肝功能不良者,常喝貧絲果水以改善肝功能。
貧絲果中含有硒元素,和維生素A硒是強有效的免疫調節劑,可刺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功能的增強有利於改善肝病患者多種症狀對調節免疫對養肝護肝和增加肝病患者的食慾有良好的作用研究表明維生素A能保護肝臟,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它能使正常組織恢復功能,還能幫助化療病人降低癌症的復發率。
研究表明,貧絲果能保護肝臟,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它能使正常組織恢復功能,還能幫助化療病人降低癌症的復發率。
6、肝病吃什麼好
7、養生護肝
1:飲食護肝
飲食護肝有兩大要點:一是優選食物供足養分,滿足肝臟的各項生理需求;二是注意食品衛生,防止細菌、病毒入侵肝臟。
建議你將以下細節貫穿於每天的食譜中:
奶、蛋、魚、瘦肉、豆製品等食品,每日膳食輪換安排,為肝臟提供足量優質蛋白。適當食用葡萄糖、蔗糖、蜂蜜、果汁等易於消化的單糖與雙糖類食物,以增加肝糖原儲備。酵母富含B族維生素,不可冷落。山楂含有熊果酸,能降低動物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有一定的防止或減輕動脈硬化的作用。如平時吃些鮮山楂,用干山楂泡水喝,或在燉肉時加入山楂,既調味,又能幫助消化。綠茶清熱解毒、消食解膩;菊花平肝明目;玫瑰花舒肝解郁。常飲這類茶水有益護肝。枸杞滋補肝腎、養肝明目,或泡茶、或燉湯、或熬粥皆可。常吃核桃仁、開心果之類的堅果,以疏肝理氣、緩解焦慮。多喝白開水。白開水要保持新鮮,每天3~4次,每次1小碗。白開水可增加循環血量,增進肝細胞活力,有利於代謝廢物的排除而收到護肝之效。
2:睡眠護肝
睡眠時人體處於卧位,肝臟能享受到更多的血液澆灌,加上身體處於休息狀態,肝臟的負擔最輕,故高品質的睡眠護肝功效顯著。反之,睡眠質量差,尤其睡眠障礙,容易累及肝功能。醫學專家已經注意到,一種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睡眠障礙可引起肝臟損害。
不難明白,要提升睡眠質量,首要一條是要積極治療睡眠障礙,如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等。其次,晚間不要從事太過耗損腦力的工作,也不要熬夜,一些人之所以肝不好,經常熬夜與晚睡難辭其咎。中醫學認為,一天之中人的睡眠有兩個時辰最重要,一是午時(上午11點到下午1點),一是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4個小時也是骨髓造血的時間,流經肝臟的血液最多,有利於肝功能修復。換言之,你要把握好午睡與夜間睡眠,尤其是夜間睡眠,最好晚10點床,保證11點左右睡熟,為肝功能的修復作好鋪墊。
3:運動護肝
積極從事體育鍛煉是護肝的又一有效方法,因為運動既可削減超標體重,防止肥胖,消除過多脂肪對肝臟的危害,又能促進氣體交換,加快血液循環,保障肝臟能得到更多的氧氣與養料。
從護肝角度看,一要選好運動場地,以場地寬廣、視野開闊、空氣清新的地方為佳;二要選擇好鍛煉項目,以鍛煉體力和耐力為目標的全身性低強度動態運動為好,如慢跑、快速步行(每分鍾大約110~120步)、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跳繩、游泳、打太極拳等。每天1次,每次持續20~30分鍾,以運動後疲勞感於10~20分鍾內消失為宜。
另外,護肝保健操也有裨益,做法是——
第一步,揉大敦穴。盤腿端坐,赤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腳大敦穴(腳大趾甲根部外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大敦穴,手法同前。
第二步,按太沖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腳太沖穴(腳背第一、二趾骨之間),沿骨縫的間隙按壓並前後滑動,做20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大敦穴,手法同前。
第三步,揉三陰交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處),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手法同前。
第四步,推搓兩肋法。雙手按腋下,順肋骨間隙推搓至胸前兩手接觸時返回,來回推搓30次。
4:情緒護肝
調節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緒,使自己始終擁有一份好心情,有益於肝的養生保健。如果情緒波動,則可使體內荷爾蒙分泌失去平衡,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影響肝的血液供應,使肝細胞因缺血而死亡,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憂傷脾,怒傷肝」。中醫認為,在七情之中,最不利於肝的就是怒,怒可導致肝的疏泄失常,造成肝氣郁滯,時間一長易惹肝病上身。
情緒護肝的核心是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鍾,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暢而長保健康。
5:主動休息
中年男人每天主動找時間休息,是對肝的最大鍾愛。休息能降低體力消耗,減少糖原、蛋白質的分解及乳酸的產生,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萬不可等到勞累感襲來才想到丟下手中的工作,這叫被動休息,此時體內的代謝廢物——乳酸、二氧化碳等已積累較多,對肝臟已經造成了傷害。而主動休息,即在疲勞感出現之前就休息,體內積存的廢物尚少,稍事休息即能完全清除,對肝的保護效果最佳。
勿做工作狂,不可過勞,特別是肝臟已患病者。前兩年英年早逝的著名畫家陳逸飛就是一個前車之鑒,值得中年男性高度警覺。
肝臟有不少「天敵」,首推肝炎病毒。換言之,肝炎病毒乃是肝臟健康的首要敵人,它們常將罹患者拖入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死亡之路。目前科學家已發現甲、乙、丙、丁、戊、庚等6種型號肝炎病毒,其中尤以乙、丙、庚等型號最為凶險。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種疫苗,如甲型、乙型肝炎疫苗。以甲型肝炎為例,疫苗應用近十年,受益者接近1億人,致使該型肝炎的感染率以每年平均22%的速度下降,估計20年後可消滅此病。
8、肝病怎麼保養?
都說我們是「肝病大國」。「大」到什麼程度?數字可以作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的肝病患者至少有1.2億之眾,佔世界肝病患者總數的三分之一還多。長期以來,中國人飽受肝病之苦。
硒-神奇的護肝因子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它被人們稱為人體的「生命塔」,人體的各種代謝和解毒、免疫功能都靠肝臟承擔。肝臟一旦得病,對人體危害極大。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20世紀50年代,美國科學家施瓦茨發現了一種「因素3」有著神奇的護肝效果,後經檢測表明,這就是微量元素硒,硒也因其卓越的保肝、護肝功能而被專家們稱為「抗肝壞死保護因子」。重慶某醫院用微量元素硒對138例肝病患者進行治療,其中乙肝24例,肝腫大98例(1例已有腹水形成),肝癌4例,治療結果發現,補硒對上述肝病患者有明顯的效果,凡連續就診者在服用硒後5-10天,肝臟體積均有明顯縮小,質地變軟,自覺症狀減輕,其中較為突出的一例病人,男性歲,住院治療肝腫大3個月以上,採用各種治療方法均無效,經檢查,肝在肋下4指,質地略硬,經每天服用高劑量硒,5日後開始縮小,15日後即縮至肋下。
肝病越嚴重,體內含硒量越低
肝臟是個大「硒」庫,人體中內含硒量最豐富的器官就是肝。但科學研究表明:肝病患者體內普遍缺乏硒元素,並且肝病患者病情越嚴重,血液中的含硒水平越低。北京同仁醫院對36名乙肝患者調查發現,94.4%的患者體內硒含量低於健康水平,專家認為:硒的缺少,會引起機體內的抗氧化系統遭到破壞而使「有害物質自由基」的清除受到障礙,乙肝遷延不愈與缺硒有著密切的關系。
為證實肝病與硒關系密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著名專家於樹玉教授歷經16年,深入肝病高發區,在江蘇啟東對13萬居民進行補硒觀察,結果發現補硒使肝炎病人減少35%,而肝癌病人特別是有家族病史的長期補硒可以減少一半。我國著名食品營養與安全權威專家陳君石教授說:當初在江蘇的啟東縣,肝癌的高發區,用硒進行肝癌的預防,由於時間比較短,人的數目也不是太多,看出一些苗頭,好象吃了硒以後,肝癌的發生率就少了,另外比較能夠肯定的,對於它的乙型肝炎的指標的陽性轉成陰性比較多,就是我們所謂的兩對半。
防治肝病從補硒開始:
專家認為,肝病患者應該補硒,北京酒仙橋醫院對22例肝硬化病人進行補硒試驗,其中20例為肝炎後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病史均在兩年以上,所有病例均有肝功能損害與不同程度的浮腫,試驗分二組進行,一組為補硒組,另一組為對照組也就是不補硒,結果發現,服用硒產品組的患者一周後即感全身疲乏現象得以改善,約二周全部補硒病人均有食慾增加,乏力減輕,其中8例面色漸由灰暗變清亮,9例腹脹減輕,6例病人失眠得以改善,8例腹圍有不同程度地縮小;縮小范圍為3厘米-25厘米,平均腹圍縮小9.2厘米。
臨床研究表明,多數肝病病人補硒,效果顯著:
1、 甲、乙型肝炎患者補硒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大大改善食慾不振、明顯乏力,面容灰暗等症狀;
2、肝病病人補硒能使患者的肝臟病變減輕,並能促進肝細胞的再生;
3、硒有保肝、護肝作用,補硒能防止慢性肝炎損傷人體的肝臟,並防止肝壞死;
4、補硒可以阻止肝纖維化,防止肝病病人病情的加深,加重;
5、補硒能夠提高肝病患者機體的免疫力,從而避免肝病的復發;
6、健康人補硒還能降低甲乙型肝炎和肝癌的發病機率。
硒為何能有效的防治肝病呢?臨床研究表明,硒能防治肝病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 調節免疫:肝病患者往往有易疲勞、睡眠不好的現象,其實這些都是由
於免疫力低誘發的,另外免疫力低還直接造成了機體識別以及抑制病毒的能力的下降,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體內的病毒難於完全清除,病情反復發作,其原因就是機體對乙肝病毒呈現「免疫耐受」,免疫功能不攻擊、不清除乙肝病毒,而且一味的「忍受」。因此,控制肝病的關鍵是增強免疫功能,打破機體存在的免疫耐受,使免疫功能派上用場,攻擊抑制病毒。硒是強效免疫調節劑,人體中,幾乎每一種免疫細胞都含有硒,補硒可有效調節人體免疫功能,改善肝病病人的多種症狀,防止肝病的復發與加重。
白求恩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用硒治療病毒性肝炎(另取相應各類肝病患者43例作對照),患者共計47例,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14例,慢性活動性肝炎18例,慢性遷延性肝炎5例,慢性重型肝炎5例,肝炎後肝硬化,活動性3例,治療方法:治療組用硒片和維生素E,未用其它降酶葯物,僅配用其它維生素類,肝安,血製品,止血劑,利尿劑等。對照組不用硒和維生素E,而代以降酶葯,具體是用益肝靈、復方益肝靈及護肝片。
治療結果:
15天黃疸消退者 30天內黃疸消退者 30天內ALT復常者
治療組47人(25例黃疸) 14例
佔56% 20例
佔80% 36例
佔77%
對照組43人(黃疸21例) 4例
佔19% 12例
佔57.1%, 22例
佔51%
結論:服用硒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 (註: ALT――丙氨酸轉氨酶)
二、防止肝纖維化:肝病病情的發展有「肝炎一肝硬化一肝癌三部曲」之說,所以肝病患者一定要防止肝病向肝硬化、肝癌方向發展,目前臨床專家均有以下共識:治療慢性肝炎:抗病毒的同時,必須抗肝纖維化,因為肝纖維化幾乎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肝癌轉化的必經之路,阻斷肝纖維化的發生和發展,對防治肝硬化具有重要意義。世界著名肝病權威專家漢斯就曾指出,「誰能阻止或延緩肝纖維化的發生,誰就將治癒大多數慢性肝病。另外抗肝纖維化也是防止肝病向肝癌轉化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科學研究表明:硒作為體內抗氧化保護系統的重要組分,能阻斷體內有害物質自由基對肝臟細胞的損傷,從而保護肝細胞、枯否細胞和肝星形細胞。因此,肝病病人補硒可以達到阻斷肝纖維化,預防肝硬化、肝癌的目的。
三、抗病毒:現代醫學認為,引發肝病的罪魁禍首是在機體內的乙肝病毒,而肝病的復發與加重與病毒變異有很大關系,在我國肝炎病人中70%左右有病毒變異現象,如臨床中常會出現「小三陽」合並病毒DNA陽性,肝功能檢查反復波動,主要就是由乙肝病毒變異引起的。我國著名食品營養與安全權威專家陳君石教授說:硒是唯一與病毒感染有一定直接關系的營養素,世界著名的病毒學家美國喬治亞大學泰勒博士也提出了硒與病毒有著密切的關系,如肝病病毒、心肌炎病毒中均有一種含硒酶存在,如果人體缺硒,就會使病毒發生變異,病毒更加兇狠,從而使病人病情加重、惡化。所以肝病病人補硒有利於阻斷病毒的變異,控制病情,防止肝病加重與反復發作。
此外,肝病是慢性病,病人往往需要長時間服用葯品,可是很多葯物都要經過肝臟解毒,用葯過多會增加肝臟負擔,反而對肝病不利,另外很多葯物還有副作用,如干擾素是治療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抗病毒制劑,但在臨床應用中發現其不良反應較多,如早期會出現發燒、頭痛、惡心等,還有干擾素也比較貴,會使一些病人因為無法承受經濟方面的負擔而中途停止治療。而微量元素硒不是葯物,適量的情況下對人體不會有任何的副作用,價格也不貴,適合於肝病患者長期服用。推薦硒旺膠囊,它的主要成分是納米硒,安全高效,補硒方便又安全。
專家們現已普遍認為,硒對肝的養護作用毋庸置疑,肝病患者通過補硒提高體內硒水平,從而來達到增強肝細胞功能,調節機體免疫力,抗炎的作用,這有利於肝炎症狀的消除,並能減少肝炎癌變率,因此有人說硒是肝病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