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歲的女人步入中年,怎樣養生能使皮膚恢復彈性?
1:多補水;
2:早睡早起,保持好的生活習慣;
3:多吃一些膠原蛋白多的食物;
4:保持心情的愉悅。
2、中年女性如何養生?
中年女性要做到在職場中勞逸結合,不要熬夜,不要過度透支自己身體,每天都要保持一個良好來平靜的心態,保持足夠的自信和微笑,豁達的人生觀態度,容易讓自己變得更年輕,還要注意飲食上多吃水源果青菜,忌油膩刺激事物,不要抽煙飲酒,中年女性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加強戶外鍛煉,早睡早起,提供充沛的精力,維護好家庭夫妻間zd的關系,家庭的穩定可以讓中年女性過的更愉悅更開心,也會相應的延年益壽,提高壽命,做到很好的養生。
3、女人到中年如何保養自己的皮膚?
女人到中年如何保養自己的皮膚......
婚姻缺了這7樣東西索然寡味.......
很多中老年女性會發現,自己的肌膚不再白皙透亮,而是會容易出現皮膚暗黃。皮膚暗黃是一種常見的問題肌膚,這種肌膚的出現,跟肌膚的日常護理會有直接關系。究竟,皮膚暗黃該如何解決呢?接下來,告訴你一些美容護膚的秘方,按照這些方法去做,皮膚暗黃就能得到解決。
1.強力卸妝能美白
有多少姑娘是不化妝不出門的屬性呢?那麼卸妝工作可要做好了,因為每天的妝容如果遺留在臉上,會造成皮膚暗沉等不好的結果,而清潔可以更好的美白肌膚,所以美白第一招,卸妝一定要干凈。
2.注意補血
很多女性的皮膚萎黃都與血虛有關,通常血虛的女性平常會覺得很容易疲倦、頭暈,有時也會有心悸。再者,血虛還表現為舌苔比較薄、白,而且也可以發現平時的經血顏色比較淡、稀。
如果是血虛,那就可以通過補血來改善皮膚暗黃,可以食用一些有保健功效的天然食品,如黑豆、發菜、胡蘿卜、金針菜、龍眼肉等。也可以喝四物湯來達到滋補的目的,也就是將當歸、川芎、芍葯、生地一起煎服。同時配合上烏雞一起熬制會更好。還有就是可以多吃大棗及枸杞。
3.調整作息
平時,我們要調整好作息時間,千萬不要再熬夜了,熬夜會讓你搬來白皙的皮膚漸漸暗淡,失去光澤,生長皺紋,變得鬆弛。
4.做好防曬
外出一定要注意好防曬,防曬是美白的關鍵,可以擦防曬霜,也可以選擇戴墨鏡和防曬帽,這都是個人選擇了。
5.減少化妝次數
化妝品中含有多種重金屬,對皮膚的損害非常大。很多有著長年化妝經歷的人一旦卸了妝,膚色黯淡粗糙,完全沒有光澤。所以能不化妝盡量不化,無法避免的時候也要化淡妝。如果化妝不可避免,那麼卸妝一定要徹底。並且要多喝水,水能加速新陳代謝,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有害物質。
6.定期去角質
角質層過厚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會變黃變黑,尤其T區位置,不定期用磨砂等去角質護膚產品,整個臉部肌膚都會變得暗黃。但是,商場買的膜裝面膜(揭除式的)要少做,一個星期做一次就夠了,多了會損傷新長的角質。
7.減少上網時間
電腦的輻射對皮膚的損害很大,容易造成皮膚乾燥,還會影響內分泌。上網之後一定要認真洗臉,最好能用洗面奶,盡量洗去停留在臉上的游離電子。
如果你也是皮膚暗黃,那今天介紹的護膚秘方,就適合你來使用了。我我要提示你,皮膚暗黃的出現跟你平時護理不到位會有直接關系。要想防治皮膚暗黃,就要從日常護膚入手,挑選自己適用的護膚品,掌握正確的塗抹方法,這樣護理才會得到更健康的肌膚,你的皮膚才會更年輕。
婚姻缺了這7樣東西索然寡味
在古代,愛、敬、和諧,才是完美狀態。中國人對夫妻關系最高的禮贊不是如膠似漆,而是相敬如賓。中國式的夫妻,從來不缺默默支持相互攙扶,不缺隱忍堅守同甘共苦,卻容易因為缺了這7樣東西,讓婚姻索然寡味。
缺幽默
幽默也要選對時機
生活中的小摩擦,很多是一過性的,沒必要一一較真。有時用些輕松詼諧的方式也能讓針鋒相對化為輕松一笑。使用幽默化解矛盾時,也要選擇時機而且注意不能缺少傾聽。有時配偶很認真嚴肅地跟你溝通某事,你要重視並讓對方知道你慢慢已經理解問題的所在,避免給配偶造成總是嘻嘻哈哈無法重視問題的印象。
缺浪漫
浪漫的本質是用心
浪漫是個舶來詞,在中國人的傳統婚姻觀里,很少倡導這個東西。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信奉「平淡才是真」的觀念,藉由不重視取悅另一半。隨著彼此越來越了解,生活步調越來越一致,日子固然趨於平淡,但心意不應隨時間沖淡。對伴侶的心意不能只放在心裡,更要在行為及語言上表現出來,比如不定期送給對方一些意想不到的小禮物,提前默默買好門票突然帶對方去聽心儀已久的演唱會。婚姻是趨於平淡的,但我們還是應該花點心思讓彼此感覺到愛還在。
缺溝通
打通內心世界壁壘
溝通並不是在家庭重大事件上才需做的事。經常互相分享生活的點滴,才讓夫妻關系更佳,我們得以保持對配偶精神世界的理解。然而,溝通要注意避開飢餓、生病、疲倦、繁忙等時刻,避免我們或對方將其他的負面情緒不自覺地發泄在溝通之中。
缺欣賞
越親密越需要贊賞
相處久了,兩個人的缺點在摩擦中反復地呈現,而優點卻會隨著時間變得習以為常。
中國人把贊賞和肯定當做恭維,很多人認為只有有求於人時才需要恭維他人,按照這個邏輯,家人就完全沒必要表達贊賞了。其實,在婚姻中付出,我們都希望另一半能看到,你的肯定會讓對方感到付出是有價值的。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得到親密愛人無條件的肯定,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在對方心裡是被他疼愛的。
缺童心
調味夫妻生活點滴
有趣,是夫妻生活良好的潤滑劑。生活中不時的用童心來表達情意,比如淘氣地整蠱對方一下,一起玩玩兒時的游戲,能調劑枯燥、單調的日常生活,讓婚姻中的男女變得有趣起來,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擁有童心的夫妻,生活更輕松,也更善於一同發現生活的趣事。
缺親昵
秀恩愛並不可恥
一種被柴米油鹽充斥、平淡如死水一灘的室友般的關系,有人把這種中國式夫妻的通病稱作「中國式夫妻病」。
很多人常以為老夫老妻了沒必要表現得過分親熱,甚至對此感到羞怯。其實,肢體接觸對於保持良好的夫妻關系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接觸的部位要讓配偶感到舒適、避免配偶感到反感為宜,否則會起到反效果,比如有的女性就很反感丈夫手都沒洗就摸自己的臉。
缺情話
表達才能讓愛流動
中國式的夫妻常說:「那麼多年了,大家心裡都明白。」事實上是,如果我們不表達出來,對方並不知道你真實的想法,在平淡的日子裡,愛需要被無數次的強調,讓對方知道你此刻對他的感覺,語言讓愛在彼此的心間流動起來。當你被另一半的行為感動時,可以表達:「你為我做的讓我感覺好幸福。」當對方遇到挫折時,向他表達:「不管發生什麼,我都會和你在一起面對的!」
4、中年婦女如何保養,如何養生?
中年婦女的保養和養生:
1、早睡覺、敲膽經、按摩心包經這些養血氣的方法自出現以後,已經過很多人的實踐。尤其是早睡覺,順應自然生息的法則,讓身體自我修補、增長血氣,可以說達到了 無為而治 無為自化 的最高境界。脾胃乃後天之本,是血氣化生之源。脾胃不好,再補的食物也無法轉變成足夠的血氣,反而容易成為消化不完全的垃圾,在體內到處為患。所以調理脾胃是養血氣的重中之重。
2、健脾胃脾胃乃後天之本,是血氣化生之源。脾胃不好,再補的食物也無法轉變成足夠的血氣,反而容易成為消化不完全的垃圾,在體內到處為患。所以調理脾胃是養血氣的重中之重。
3、生薑大棗紅糖水生薑六七片,大棗四五枚,紅糖一湯勺,加水煮開成一杯即可。這個食療方能溫胃散寒、溫經補血,對於脾胃虛寒的人非常合適。強調一下,此方一定要早晨或中午之前喝,因為過了中午,人體的血氣就趨於收藏(下降)了,與本方溫通之意相違。經常腹脹的人煮湯時可不加紅棗。
4、牛肉湯或清燉牛肉《黃帝內經》說: 脾之畜為牛。 也就是說,牛是與脾臟最相配的牲畜,牛肉是脾臟喜歡的肉類。《本草綱目》認為,(黃)牛肉性溫味甘,安中益氣,養脾胃。中醫認為,牛肉還可治虛損羸瘦,脾弱不運等症。將牛肉燉爛(三小時以上,這樣容易吸收),去除浮油,喝湯食肉,能大補虛損。如果您脾胃很虛,牛肉就讓家人去吃吧。畢竟,牛肉的纖維比較粗,對於您那很虛的脾胃來說,實在是不小的負擔。您只需去掉浮油,喝湯就可以了。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燉煮,牛肉的營養基本上都在湯里了。
5、小米粥小米,古時稱稷(粟)。《黃帝內經》說: 脾臟對應的穀物是稷。 也就是說,小米是脾喜歡的穀物,有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的作用。適合氣血虧損、體質虛弱、胃納欠佳者進補。《本草綱目》還記載,有個非常虛弱的人,沒有用葯,只是每天吃小米粥,結果不久後身體都恢復了。小米粥之功,可見一斑。有朋友說,小米是偏涼性的吧,會不會傷到脾胃的陽氣?沒錯,小米性涼,不過做成粥以後就屬於溫性的了,且味道平和清淡,易於吸收。
6、當歸、大棗和阿膠能補血,黃芪和黨參可以補氣,灸甘草有補脾益氣、調和臟腑的功效以上食材,大家可根據自身狀況,在燉湯、做菜時適量放入。
5、男人到了中年,學會哪些養生法,避免未老先衰?
學會早睡早起,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適當的放鬆自己。到了中年,身體的各種功能開始逐漸衰退,所以日常的醫療保健也不能少。作為一個中年男子,健康應如何有益?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年男性的保健秘訣,來看看它是什麼。早餐好,晚餐巧。食物是提供我們身體能量的必要食物,所以我們必須多注意早午晚的三餐,早餐要吃豐富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例如,雞蛋或全麥麵包能夠補充足夠的能量。晚餐盡量多吃些蔬菜瓜果,烹調時盡量避免油炸,選擇蒸,煮即可。白切肉,白切雞,蘸醬與洋蔥同時食用,既有風味又能自我調節食鹽攝入量..建議大家每天至少吃兩份水果和半公斤蔬菜。閉上眼睛,練習肌肉放鬆,過著忙碌的生活,使我們的身體處於緊綳的狀態。
此時,我們可以適當地閉上眼睛,找個地方坐下來,專注於我們的肌肉來學習放鬆。快速收緊身體的肌肉5秒,然後慢慢放鬆。反復的肌肉「緊松」動作,從無到有,眼睛到腳趾,所有的肌肉都可以進行。睡個好覺睡到自然醒.充足的睡眠對我們的健康很有好處。容易失眠的人可以嘗試溫牛奶。
牛奶中的曲普他胺酸可以穩定5-羥色胺,這是大腦中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於睡眠。睡覺前做一個簡單的深呼吸,讓你很容易入睡,早上在床上深呼吸10分鍾,然後起床梳洗,你就會有一整天的精力。方法: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喝一點溫開水,慢慢深呼吸,忘記復雜的事情。
6、老年人養生有什麼秘訣?
人到中年,很自然地琢磨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健康長壽?最近德國科學家總結了26種養生方法,認為中年人如能認真按此方法去做,將可能益壽延年。
1.測體重
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你身高的平方除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2.不抽煙
抽煙會使你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3.少喝酒
對某些人來說,酒有著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4.控脂肪
每天脂肪攝人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5.忌亂性
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險不談,多個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6.淡名利
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緊張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7.擇居處
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種不適宜你的環境里,會經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或不輕易改變你已適應的選職業。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你的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8.避車禍
車禍是人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9.勿自憂
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等。
10.應結婚
結婚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獨身者、喪偶和離異者明顯要低。
1 1.心情舒暢
中年人工作繁忙,思想壓力大,因而易多愁善感,造成中年情緒不穩,成為多種疾病的誘發因素。古人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中年人要學會調節情緒,凡事想得開、忍得住、放得下,豁達大度,性格開朗,心情自然舒暢,這對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12.多果菜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13.多纖維
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益於你少患甚至不患胃腸道疾病。
14.多進鈣
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中年人應注意補鈣。
15.重澱粉
(碳水化合物)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16.常吃魚
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7.少吃鹽。
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量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8.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著直接的聯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19.少吃糖
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諸病的危險。
20.多運動
據臨床統計,當前中年人早逝以心腦血管病為多堅持適度的運動可使大腦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調節正常,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機體獲得更多的氧,並能影響血脂成分,從而延緩血管老化硬化。運動方式可因人而異,如騎車、快走、健身、跑、游泳、爬山、打球等。
21.勞逸平衡
中年人事業心強,他們為了工作,常常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然而,機體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如果超過一定限度,很容易會積勞成疾。所以,應該中年人在緊張的工作之暇,要學會合理的休息和調整,並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便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學習。不要只顧事業而自損健康。
22.平衡膳食
食物對健康和醫療的作用,自古以來就被重視。過飽、過飢會損害脾胃正常機能。偏食、夜間用腦不加餐等,可造成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缺乏,促使早衰。因此,要採用我國營養科學界推薦的膳食指南,即「食物要多樣,粗細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飢飽要適當,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適量,飲酒要節制,食鹽要限量。」
23.避免肥胖
肥胖是加速衰老的因素之一,肥胖的人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膽結石、癌症等。常言道:少年長胃,青年長肉,中年長腰。可見,人到中年更應重在預防肥胖。中年防胖除堅持適度運動外.尤應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晚餐不宜吃得太飽,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
24.定期檢查
不少中年人自認為身體健壯,與醫葯無緣,這種麻痹思想要不得,據統計,許多疾病會「神不知鬼不覺」地侵人人體的肌體,有些甚至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自己還難以察覺。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隱性冠心病、糖尿病等就是如此。所以,每人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全面健康檢查,這樣不僅可以及早地發現許多疾病,而且還能接受醫生的指導,開展健康活動和施行相關的保健措施。
7、誰知道養身密決?
養生秘訣 :
1 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 21 ∶ 00~ 早 3 ∶ 00 。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則春夏不長,即第 2 天沒精神。
2 一切葯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 , 不是治本 ,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 . 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 . 錯誤的因不除 , 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 . 健康的根本在心 . 一切法從心生 . 心凈則身凈 . 所以得病了 , 不要向外求 , 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 . 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 , 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 人也能 .
3 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葯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 1 )足夠的氣血; 2 )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 + 膽汁 + 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後 ~ 午夜 1 點 40 )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 + 良好的生活習慣。
9 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 「 增收(增加氣血) 」 ,也需要 「 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 。
11 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 1 )減少體內的垃圾; 2 )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 3 )增加體內的氣血。
14 與其相信葯物,相信檢查的資料,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 ( 智慧開了 ) 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會出現一些 「 有病 」 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 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 人為什麽必須保持一定的飢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 「 虛 」 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 「 虛靈 」 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 , 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 " 氣 " 來 " 氣化 " 所進的食物 . 只有這樣 , 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 , 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 " 虛火 " 損害你體內的臟器 . 這個 " 虛火 " 反過來會損耗你的 " 氣 ". 所以 ,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 現代人生病 , 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
20 、靜養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21 俗語說 「 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 。這個 「 機 」 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麽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 「 機 」 ,讓你 「 機 」 打開。這個 「 機 」 ,有時也叫 「 關鍵 」 。當然,這個 「 機 」 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盪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慾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慾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葯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麽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麽葯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發謂之機。箭在弦上要發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機,只有觸動這個機,事情才會發生,不觸動這個機,其他的條件再多,也沒辦法引發事件。機就是這麽一個東西,它是事情發生的最關鍵因素。它是點,不是面。可是觸動這個點,就能帶動面。所以,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最關鍵因素,(也可以講,病機一開,人的病狀就會顯現出來,人就進入了 「 病 」 的惡性循環當中。和病機相對的就是 「 生機 」 。生機一開,人就會進入康復這個良性迴圈當中。實際上病機和生機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是一對陰陽。病機開了,生機就關了,而生機開了,病機也就自然開始關閉了。這個就是辯證法。)
32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故安心法,為衛生第一要訣。心可以主動一切。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34 風寒陰陽璁濕,在在皆可使人致病。萬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虛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衛力,如衣食住等等。貧人有抵抗力,如氣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傷胃傷齒。貧人多餓,所食不雜,故無腸病。富人多逸,故多氣惱。貧人多勞,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盡則窮。窮人能勤儉,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衛力富,則精氣神之抵抗力弱。保衛力弱,則抵抗力強。
35 大病初癒,切忌理發洗足沐浴
36 故求長壽無病,常強肉身。欲強肉身,當調伏精氣神。欲調精氣神,當拒絕擾亂之賊。欲杜此賊,當先攝心。欲求攝心,當化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學心戒。但空口言戒,無益於事,必求開慧,方不為所愚。欲求開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學靜坐。
37 能靜則仁,有仁則壽,有壽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門,只有兩字訣∶曰放下、曰回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頭,病者頓愈,迷者頓覺。此真無量壽者。
39 心過勞的人,心疲肝旺,心過勞就是心太滿,不虛。心滿,則不納肝(木)生之火,心不納肝生之火,則肝氣必積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營養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於是腎水大虧,水不足則火更旺,心腎相聯,心氣更弱,肺病即成。內部相互關聯,一動全動,一病全病。而擾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覺,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靜坐。
40 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現在病可去,未來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則神明,神明則機靈,靜者心多妙,觀機辨證,格外敏捷,見理既正,料事益遠,遇亂不驚,見境不惑,能一切通達,自無主觀偏執之弊,而大機大用,由此開啟矣。
41 人在生病的時候最忌諱是嗔恚心起。這個時候一定要安然順受,讓心安定。然後慢慢調理,健康很快恢復。心安才能氣順,氣順才能除病。否則心急火上,肝氣受損,加重病情。心神寧一,那渾身的血氣,自可健全發揮。 心有兩種,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風動,風止波息,而水不動。寂然無念,是無心心也。
42 子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
43 睡時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
44 午時屬心,此時可靜坐一刻鍾,閉目養神,則心氣強。
45 早起如在寅時三點至五點,此時切忌郁怒,不然必損肺傷肝,萬望注意。
46 人生一切事業,皆以精神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強弱,全賴心神之靜定不亂,一個亂字,足以妨礙一切工作。
47 人生以血氣流通為主,氣滯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結毒為癤為瘰,為癌為瘤,皆是血氣不流通之故。氣以順為主,血以通為暢。百病無不先由氣滯,氣郁於內,肝先受傷。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訣。而化除要訣有二∶第一尋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則一切自化。第二以葯石、按摩助其化除,幫助血氣之流通。
48 養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損氣,反而不美。另不可貪多,貪則無恆而性急,況百病由貪而起,不可再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屬火、腎屬水,心腎相連。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濟,則蒸氣內發。各部機體運動,可求得健康。此可於舌上察知。舌無水則不活,故活字以三點水加舌字。舌上可以報告內部各種病狀深淺,以斷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決信我這個病,非但可以養好,並且身體可以格外健康,保證長壽。因為自己機體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醫葯或靠何種營養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從今日起,我決定不許再去打擾我那病體,不許想著我那個病是如何病的,好壞都不許去計較它,只做個無事人。四、在這修理期內,不許想念工作,也不許悔恨喪失了時間和工作,專心一致,否則又遲誤了。
51 靜養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52 修行要訣∶寂照照寂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無他秘密。 具體要求∶不許任何部分用一點氣力,包括意念、呼吸、肢體,做到∶眼不觀,耳不聞,鼻不嗅,舌不嘗,口不納,心不想。此是唯一條件。若有所思所聞所覺,即是用氣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氣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氣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內出納,而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中有了動作,或張或翕,此時無我無身無氣無心,天然心歸本位。所謂引火歸元,又名水火既濟,為治療百病之總訣。
53 為了養生而死的,佔十分之三。到底怎麽回事?是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身體了。為了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寵,怕吃虧,怕上當,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擔驚受怕,患得患失 ┅┅ 這樣,他那顆心整天縮成核桃樣,像是被狗反復啃過,怎麽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養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會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槍,就是遇上,刀槍也不傷他。為什麽?因為他不把死當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沒法了。養生,並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經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經不再怕死,那麽死也就不再是問題。生死這一關過去,還有什麽過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夠長生。沒想到長生,反倒能長生。一心想著長生,反而死得快。長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帶現象。
54 人有病,人還不以為有病,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三更半夜還在網上的人,本身就是養生的大忌。包括一些所謂的名醫也是這樣。還有,他們的心量也是斤斤計較,試問這樣的人連自己都保不住,還怎麽醫人呢?
56 別貪那個小便宜,大便宜也別貪。一個貪字就含著禍。貪,患得患失會導致人得心臟病。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現。
57 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麽補陰,吃什麽壯陽。記住了,運動就可以生陽;靜坐就可以生陰。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用。
58 人在氣不足的時候,不能盲目補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是因為血不足,就需要先補血,因為血為氣之母,否則就成了干燒器皿,把內臟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血氣同補。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作用。
59 環境對人養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就是為什麽人在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里,會把痼疾養好的道理。因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質(負離子)會通過人在放鬆情況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從而滋潤孕養五臟六腑,使人重新煥發活力。還有重要的一點常人並不所知,就是人不僅僅是通過口鼻來呼吸,人身體的每個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們吸取著天地的精華。
60 人在松靜的狀態下,慢慢深呼吸就能體會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氣的交換∶在吸氣時,實際除了肺在吸氣,整個身體是在把體內的氣向外排,即把人的氣釋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氣時,實際人是在通過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氣。這大概就是老子所說的 「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 。
61 運動有兩點禁忌∶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二是不能在污濁的環境中運動。
62 運動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促進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二是打開皮膚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氣。
63 什麽是悟性?什麽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擾的人總是把簡單的事情看復雜了、做復雜了。繁和簡其實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兩個方面。聰明的人看到的是簡單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復雜的一面。
64 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麽?佛是心。
65 現代的醫院和法院差不多,動不動就給病人下了死刑判決通知書。而好多情況下,是把不該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為什麽這麽說呢?就以 「 癌症 」 為例,癌症現在在人們的心裡 = 死刑。其實如果我們不叫它癌症,那麽對於病人來講,就等於給病人留下了希望,等於留下了生機。所以我講,現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 嚇死的,是被精神壓力折磨死的。同時也是被醫院折磨死的。因為你一旦被診斷成了癌症,那麽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處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為你是癌症。事實上講,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從心生,一切病從心治。只要你還活著,你就有生機。找到了這個生機,對症而治,你就會康復。
66 現在是一個競爭,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亂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競爭是什麽?競爭就是把人們引入無限的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競爭,一方面又談什麽構建和諧社會,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嗎。
67 根據陰陽互抱的原理來看,清與濁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將與體內污濁之物相抱,從而把它們排除體外。
68 污濁之物的產生一是因為食入不乾凈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過多的食物,體內不能運化造成食物堆積成垃圾。
69 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一個人生下來,他的命運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數的。他該干什麽,不該干什麽,該吃什麽不該吃什麽,如果能順著他的運數去做,就會平安無事。有悟性的人會發現、知道自己的運數,知道他應該干什麽,不應該干什麽。所以養生絕對不是簡單模仿,人雲亦雲。不要去羨慕別人,要從自己的心裡找到自己的悟性。那麽人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70 很多人一聽到醫師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時,往往都會顯現出一副無辜的模樣,希望用切、割、毒、殺等外來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會沒來由地產生嗎?世上絕對沒有這種「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話,通常患者都會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經一連熬了好幾個通宵 ; 有些人會說,自己最近吹了冷風、淋了雨;有些人則說,工作的壓力很大,常常頭痛又失眠。事實上,諸如此類現象,都是導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話說,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覺性夠的話,自然能夠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標。
71 真正的科學是什麽?就是因緣果報。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學。
72 沒有怕吃虧的心,沒有占別人便宜的心。換句話說,就是你能吃虧,別人就是要你命你都捨得,你都給他,而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去貪便宜,那你的心還能不定嗎?世人誰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73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但願您也能和我們一樣擁有這份自信。
74 學問深時意氣平,心定則氣平。所以對於一個得道的人來說,觀察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也是相隨心轉的結果。
75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名心不死,無以入道。
76 百病之始,起於風邪乘入。如體氣虛弱,營衛失調,或憂思驚恐,酒色勞力,真氣耗而外邪入矣。
77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78 對於醫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79 從當年希特勒繞開盟軍堅固防線攻克馬其諾防線的案例中,我悟到了∶對付一些頑固的病症,不能正面硬攻,要從其他的相關方面突破。如治療腎病,肝病這些頑固之症,可通過調肺、脾等來達到效果。
80 中庸,是養生的根本原則。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 人只有悟到什麽是 「 自然 」 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後能順其自然,這個人就是神人。懂得陰陽了,懂得順其自然了,你就一定會成為良醫大德了。
82 什麽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的過程。你順應這個過程,採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去調節病人的平衡,怎麽會治不好病呢。
83 簡單和復雜是一對陰陽,越是復雜的事情,往往用最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解決。同樣,看似最簡單的問題,你往往解決起來並不容易,你付出極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決得了。這就和剛柔一樣,柔極能克剛,剛極柔不防。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要有這個思路,遇到復雜的問題要去找簡單的方法解決,遇到簡單的問題不要忽視它,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就和毛主席所說的那樣,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就是對問題給予藐視,對過程引起重視。
84 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這個道理。吃飯睡覺有幾個人能順其自然,有幾個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為什麽?因為它太簡單了,正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這就是辯證法。
85 什麽是平衡?平衡就是陰陽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哪一方太過或不及都會失去平衡。怎麽會傷元氣,失去平衡就是在傷元氣。經常處於平衡的狀態,元氣就會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6 陰陽之道就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任何一對矛盾,如果一方脫離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約了。那它離消失、滅亡就不遠了。你看,當今社會,領導們都不喜歡制約,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貪污受賄,其結果是什麽就可想而知了。陰和陽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個事物的出現,總有另它產生的因素,但同時總會出現另一因素來制約它。這就是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也是陰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道理。所以養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總有一個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時也會有一個制約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葯存在一樣。
87 什麽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陰的制約了,所以其下場畢竟是 ┅┅ ,同樣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這就是失去陽對他的制約了。
88 如何具有大智慧,沒有博大的胸懷,哪來的大智慧。
89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也要應時,到什麽年齡就要學他這個階段應該學的東西,否則就是不應時,不順其自然。但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從幼稚園到大學,有多少是學了應該學的東西。小時候應該學什麽,應該學德,學孝道,接著學識字斷句,再往下學如何做事。到青年學如何優生優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學習養生之道。到了老年,學放下心態,安享晚年。繼續教育學什麽,就是要學這些。
90 情志跟疾病的相關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葯物治療,治來治去都不好,對於這類疾病,解鈴還需系鈴人。五志能夠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 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死神就會找到你。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當你把什麼學問理解到她是非常簡單樸素的時候,這時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還感到她是那麼博大精深,深不可測,那是你還沒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見到茂密的樹葉,而沒看到她的根本,這時候你還是處於「有」的階段,沒有達到「無」的境界。一切離不開陰陽,萬事萬物離不開陰陽。這個根本就是陰陽。知其一,萬事畢。
93 凝神定氣,物我兩忘。 --- 養生的真諦。
94 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5 五行相生相剋的應用∶凡是因五臟太過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剋的方法對治。同樣,凡是因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決。這是運用五行的根本原則。
96 現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質生活方面下工夫,這種追求的後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們對於物質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旦這種慾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們的就是無止境的痛苦。其實,物質能帶來的享受,精神也能;葯物能治療疾病,心理療法也能做到。所以,我們用一生來追求財富,不如用一生來培養出一種好的心態,讓我們的精神達到一種超凡的境界。
97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份自信。
覺得ok請採納~~
8、中老年人應該怎樣養身
其實老年人呢,最重抄要的就是保養好身體,首先呢,應該少吃油膩百的,鹽分高的,糖分較多的食物,這些都容易引發高血度壓,糖尿病,長期吃這些會造成膽固醇高,血粘稠度高,鹽吃的過多,還容易造成水腫,從而使身體發胖,誘發一系知列疾病..除了這些以外,還應該保持一個良好的情緒和心態.這個同樣重要道.
9、人到中年,怎樣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
不防看看這本《你應該知道中年人如何保健》
其目錄:
一、中年人應樹立正確的保健觀
中年人應警惕自己的第三種狀態
人到中年勿「苛求」
人到中年莫「恐老」
人到中年莫「硬熬」
人到中年莫「過勞」
二、中年人的日常保健
中年人日常保健應遵循哪些原則
中年人健身益壽應遵循哪些原則
中年人加強保健鄭重應從哪些方面做起
中年人應該怎樣科學生活
中年人養生應切記哪些要點
中年人保健應牢記哪些禁忌
中年人日常保健需做哪些基本事情
中年人保健需做到哪些「加減乘除」
人到中年如何防「懶散」
人到中年如何防「惰性」
人到中年怎樣防「五勞」
中年人怎樣避免焦慮
中年人怎樣戰勝疲倦
中年人怎樣知道自己已經疲勞
中年人怎樣消除伏案疲勞
中年人怎樣對付熬夜疲勞
中年人怎樣針對不同性質的疲軍採取不同的休息方法
中年人未老先衰,「過勞死」會有哪些信號
中年人舒緩壓力,減少疲勞有哪些妙法
中年腦力勞動者怎樣進行養生中年「白領族」怎樣保持健康
中年「電腦族」怎樣進特健康防護
中年人怎樣才能保持身體健美
中年人怎樣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健身
中年人怎樣度過健康周末
中年人休閑不當會致哪些疾病
中年人怎樣才能保持精力旺盛
中年人必須拋棄哪些傷身惡癖
中年人應警惕哪些現代生活中的「溫柔污染」
中年人怎樣預防生活中的「萬一」
中年人怎樣才能獲得「酣睡」
中年人怎樣進行適當午睡
……
三、中年人防止未老先衰的秘訣
四、中年人的飲食保健
五、中年人的運動保健
六、中年女性的特殊保健
七、中年男性的特殊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