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波蘭城養生會所

波蘭城養生會所

發布時間:2020-07-07 03:17:11

1、要去波蘭交流一個月,有何需要注意的地方?

哪個城市呢?:3我做AIESEC的時候在波茲南呆過2個月,可以給你提供一些經驗哇。貨幣:波蘭用自己的貨幣,Plz(茲羅緹),國內不能直接兌換,你需要兌換歐元現金帶過去,當然商場超市便利店都是可以用VISA或MasterCard來支付的。如果需要現金,Kantor是專門兌換貨幣的地方,城市裡一般都有,火車站是一定會有但是一般匯率會低一點,大型的商場也會有。自己比較啦。波蘭屬發展中國家,物價不會很高,巧克力,牛奶什麼的尤其便宜。交通:一般波蘭城市都不大(即使是波茲南,克拉科夫這樣的大城市,和我朝是沒的比的)城中選擇步行也可以。記得配上Googlemaps!trum(就是有軌列車),一般較大的城市都有,基本上是城市內的主要交通工具。可以到報亭或站台邊的自動買票機上購買車票。不過車票不是像地鐵一樣按車站數來計算的,是按時間來計算的,分15min30min之類的,你要自行選擇,買好車票後需要在上車後尋找一個小盒子自行檢票,票上就會便會打上你的上車時間。車上沒有人檢票,但是可能會有檢票員隨機抽查。(我兩個月被查了3、4吧)你是去交流的話應該呆在這個城市的時間很長,可以買周票或月票哦,比較劃算。Taxi的話略貴,不推薦。火車,是來往城市間的主要交通工具。波蘭的學生都可以享受很低的折扣(半價以下吧)不知到你交流的學校會不會給你配發學生證之類的東西。火車票上沒有固定座位,到車上自己找空位左就可以了,會有檢票員檢票。給你個網站RoutePlanner可以用來查火車班次,上面說到的trum也可以用這個查!-----------------------------------------------------------------------------------------------------------------------------------------------(出去有個事,回來再更新)那我就按你的問題來回答好了!1.Kantor是波蘭語,Currencyexchange,有沒有全國連鎖的我不知道,(應該不是),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因該不存在信譽的問題,你擔心的是匯率吧,不同的地方是會不一樣,你想一下,火車站商場這些地方,外地人多,匯率肯定就比較低么,方便和實惠不可兼得哇,其它地方比較偏的,換得人少,匯率稍高,有一個竅門就是你查一下最新的國際兌換匯率,基本上正負0.05(怎麼可能是正...)因該都是正常的。而且你不需要大額的兌換,所以影響不大的。2.電話卡的問題。我的建議是首先不要用移動聯通的開國際,完全是個坑。強烈推薦你使用當地的PLAY電話卡,火車站的小店,或者一般的超市便利店都有賣,買一張5zt的就可以了,是3G的,默認就是可以上網的,不過建議你去開一個套餐1G10zt30天有效,(20塊錢)資費什麼的你自己去網上看吧,我用著挺好。Play.Prepaidforvisitors

2、波蘭華沙中國城

波蘭華沙中國城位於波蘭首都華沙,於1994年9月14日開業,目前已開發成集批發、倉儲、 酒店、銀行及其他商務設施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國際商貿中心。

投資規模
華沙中國城是中國(含港、澳地區)在中東歐最大的投資項目。總投資超過8000萬美元,佔地面積達250.000平方米,主題建築面積113.000平方米,其中有四棟商業大樓90.000平方米,三棟倉庫17.000平方米,酒店6000平方米。內有650個商鋪,進場經營的公司超過600家,是中東歐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地。

產品經營
中國城的產品分為服裝、鞋類、小商品、家電、床上用品、內衣等幾大板塊。產品由廠家或進口商直接經營,保證產品質量,節省中間成本。進場經營的600家企業,主要來自中國、越南、土耳其、印度、波蘭以及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他們不同的產品設計為采購商提供眾多的選擇。中國城內充足的周轉倉儲為采購商提供充足的貨源。

客戶來源
中國城經過十年經營,已建立了很高的知名度。到中國城采購的客人有來自波蘭的批發商;有在波蘭各地經營的大型跨國超市,包括家樂福、泰斯科、奧尚等;有波蘭周邊國家的商人,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等,他們每星期乘采購直通巴來中國城集中采購。

供貨商主要來自亞洲,有中國生產廠家直接設立的直銷點;有從事國際貿易的中國企業設立的銷售中心,他們在中國有眾多的采購網點;有波蘭的進口商;有專門對大跨國超市的接單企業;有中東歐分銷網路的地區中心。

配套服務
中國城的主體商業大樓是鋁合金玻璃幕牆結構,在竣工當年評為波蘭年度最佳建築。
商業大樓有680個獨立商鋪,每個面積從78-249平方米,內有陳列室、辦公室、倉庫、衛生間、茶水間。商鋪內還鋪設了寬頻和多條電話線。
倉庫面積17000平方米,提供多種面積供用戶選擇,主要是為進駐商業大樓經營的公司配套使用的。
BZ WBK西部銀行是波蘭五大銀行之一,在中國城設立的分行營業額節節上升,為中國城內的公司提供各種銀行服務。中國城內開設有兩處貨幣兌換點,貨幣兌換和存款可以足不出門。
酒店設有95個標准房,配有檯球、衛星電視(可收看四套中文頻道、四套英文頻道和十多個波蘭頻道)。酒店大門和房間門均用先進的電子識別卡開啟,安全方便。
餐飲服務有中國餐廳、中菜快餐、越南餐廳和土耳其餐廳,分布於各商業大樓。中國餐廳為商務人員提供宴請、就餐以及中國城內二十四小時送餐服務。此外,中國城內中國食品店也大受歡迎。
波蘭郵局在中國城設有地區分局,辦理特快專遞和普通郵政業務。中國城內的旅行社為來往客商提供訂機票、酒店的服務,方便他們穿梭世界各地。
常設會計事務所和秘書事務點在中國城內為到中國城的企業開辦公司事務和會計事務。
中國城內設有二十四小時保安,配有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巡邏車等。酒店住客實行人、車證件登記。營造安全、良好的經商環境。

對當地社會的貢獻
中國城為當地創造就業3000個。每年向波蘭政府交納各項稅款超過300萬美元。

未來計劃
為滿足日益增加的各類客戶需求,公司計劃在未來進一步開發、拓展傢具、建材、五金等商品領域的發展,使中國城更加服務於當地社會。

銀行、兌換店、酒店、郵局、餐飲、旅行社、倉庫、大型停車場構成了中國商城的全方位配套設施,使中國商城成為波蘭當地及周邊國家遠道而來的采購商以及來自亞洲廠家的商務天堂。
波蘭華沙中國商城位於波蘭首都華沙,於1994年9月14日開業,目前已開發成集批發、倉儲、 酒店、銀行及其他商務設施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國際商貿中心。

投資規模

華沙中國商城是中國(含港、澳地區)在中東歐最大的投資項目。總投資超過1.1億歐元,佔地面積達300.000平方米,主題建築面積150.000平方 米,其中有五棟商業大樓100.000平方米,三棟倉庫26.000平方米,酒店6000平方米。內有1300個商鋪,進場經營的公司超過1200家,是中東歐 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地。

產品經營

中國商城的產品分為服裝、鞋類、小商品、家電、床上用品、內衣、箱包等幾大板塊。產品由廠家或進口商直接經營,保證產品質量,節省中間成本。

客戶來源

中 國城經過十年經營,已建立了很高的知名度。到中國商城采購的客人有來自波蘭的批發商;有在波蘭各地經營的大型跨國超市,包括家樂福、泰斯科、奧尚等;有波蘭 周邊國家的商人,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等,他們每星期乘采購直通巴來中國商城集中采購。

供貨商主要來自中國、越南、土耳其、印度、波蘭以及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其中:有中國生產廠家直接設立的直銷點;有從事國際貿易的中國企業設立的銷售中心,他們在中國有眾多的采購網點;有波蘭的進口商;有專門對大跨國超市的接單企業;有中東歐分銷網路的地區中心。

配套服務

中國商城的主體商業大樓是鋁合金玻璃幕牆結構,在竣工當年評為波蘭年度最佳建築。
商業大樓有680個獨立商鋪,每個面積從78-249平方米,內有陳列室、辦公室、倉庫、衛生間、茶水間。商鋪內還鋪設了寬頻和多條電話線。
倉庫面積26000平方米,提供多種面積供用戶選擇,主要是為進駐商業大樓經營的公司配套使用的。
BZ WBK西部銀行是波蘭五大銀行之一,在中國商城設立的分行營業額節節上升,為中國商城內的公司提供各種銀行服務。中國商城內開設有兩處貨幣兌換點,貨幣兌換和存款可以足不出門。
酒店設有95個標准房,配有檯球、衛星電視(可收看四套中文頻道、四套英文頻道和十多個波蘭頻道)。酒店大門和房間門均用先進的電子識別卡開啟,安全方便。
餐飲服務有中國餐廳、中菜快餐、越南餐廳和土耳其餐廳,分布於各商業大樓。中國餐廳為商務人員提供宴請、就餐以及中國商城內二十四小時送餐服務。此外,中國商城內中國食品店也大受歡迎。
波蘭郵局在中國商城設有地區分局,辦理特快專遞和普通郵政業務。中國商城內的旅行社為來往客商提供訂機票、酒店的服務,方便他們穿梭世界各地。
常設會計事務所和秘書事務點在中國商城內為到中國商城的企業開辦公司事務和會計事務。
中國商城內設有二十四小時保安,配有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巡邏車等。酒店住客實行人、車證件登記。營造安全、良好的經商環境。

對當地社會的貢獻

中國商城為當地創造就業3000個。每年向波蘭政府交納各項稅款超過600萬美元。

未來計劃

為滿足日益增加的各類客戶需求,公司計劃在未來進一步開發、拓展傢具、建材、五金等商品領域的發展,使中國商城更加服務於當地社會。

波蘭華沙中國商城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交流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波蘭華沙中國城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交流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KRAKOW是什麼地方

克拉科夫(波蘭南部一城市)

4、誰去過巔峰時刻會所

第28屆夏季奧運會於2004年8月13日至29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

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舉辦地希臘曾申辦過1996年和2000年的兩屆奧運會,但都未能成功。尤其是1996年的第26屆奧運會,躊躇滿志的雅典欲奪下主辦權,以在本土舉辦的奧運會慶祝現代奧運會創辦100周年,並對申辦獲勝胸有成竹。但不料,美國的亞特蘭大從半路殺出,將那屆奧運會的主辦權搶走。這一失敗令希臘人耿耿於懷。2004年奧運會,雅典連續第三次提出申辦。

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日益普及,以及舉辦奧運會越來越大的商業利益,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舉辦奧運會表示出了興趣。本屆奧運會的申辦也不例外,全球共有10個城市提出了正式申請,最終進入決選的5個城市除了雅典外,還有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義大利首都羅馬和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1997年9月5日,在瑞士洛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06次全會投票決定,雅典獲得本屆奧運會的主辦權。奧運會在時隔108年後,終於又回到了其故鄉希臘。

希臘盡管得到了來之不易的舉辦權,但他們的籌備工作進展緩慢,以至於國際奧委會在2000年時曾一度考慮過變更本屆奧運會的比賽地。希臘主辦方此後加快工作節奏,在賽會開始前夕,總算勉強完成了籌備工作,使奧運會得以順利進行。不過,由於游泳比賽場地已來不及建設頂棚,下午參賽的運動員只能經受烈日和酷暑的考驗。幸好半決賽和決賽等最重要的比賽都是安排在水溫和氣溫都相對稍低一些的晚間進行,便於運動員能在最重要的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雅典奧運會不僅有些場館的建築受到稱贊,更令人欽羨的是,雅典還有著其他任何城市都無法比擬的優勢。本屆運動會田徑項目中的男、女鉛球比賽是在古奧林匹亞體育場進行的,頗能使人重溫古代奧運會的神聖和輝煌。而曾舉辦過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的帕那西奈科體育場經過重新布置,承辦了本屆賽會射箭和馬拉松終點階段的比賽;曾經作為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自行車賽場的卡萊斯卡基體育場經過翻建後,成為本屆男、女足球比賽的場地;馬拉松賽的路線則完全是傳說故事中公元前490年希臘勇士菲里皮迪斯傳遞消息時所跑的原路線。

簡介

1894年6月經過巴黎國際體育會議協商,歷史名城雅典,贏得了首屆現代奧運會主辦權。希臘首都雅典,位於希臘東南部的阿蒂卡半島西側,三面環海,氣候宜人。這個今日希臘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在古希臘時期就是重要競技場所之一。它特別重視文化教育,強調把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四者結合起來培育人才,創建了光輝燦爛的雅典文化。如果說,希臘是歐洲古代文明的搖籃,雅典則是這個搖籃的中心,聞名世界體壇的古奧運會發源地奧林匹亞,也在離這里約300公里的地方,因此,首屆奧運會選在這個古城舉行是有其重要歷史意義的。

艱辛的歷程

巴黎國際體育會議結束以後,國際奧委會第一任主席澤維凱拉斯將召開奧運會的喜訊帶回了雅典。正如後來維凱拉斯給顧拜旦的信中所說:「當時,從布林迪西到雅典,我的同胞都在興高采烈地談論著奧運會」。但是,維凱拉斯過於樂觀了。沒隔多久,在他會晤希臘首相特里庫皮斯時,首相提出,因經費問題,要求緩辦奧運會。這對維凱拉斯來說無異於當頭棒喝。

顧拜旦得知這一消息後,心急發焚,是年10月底,他倉促就道,從巴黎坐火車到達馬賽,然後乘輪船奔赴雅典。到達雅典後,他與維凱拉斯略事寒暄,就來到雅典古運動場遺址。

當他看到斷垣殘壁、滿目荒涼的景象時,心一下涼了半截。在這樣的廢墟上重建運動場需要一大筆資金的。離開巴黎前,顧拜旦曾收到國際奧委會委員、匈牙利人凱麥尼的一封來信。凱麥尼也知道了希臘發生的事情。他在信中向顧拜旦提出,如果希臘無力承辦,匈牙利樂意接管這次比賽,以此作為匈牙利建國一千周年的紀念活動。在希臘舉行,這是顧拜旦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使奧運會國際化的奮斗目標,而易地於匈牙利,則是與他的理想毫無關聯的活動。凱麥尼的建議是顧拜旦難於接受的。可是,堅持原議,在希臘舉行,錢又如何籌措呢?

特里庫皮斯首相的態度,遭到了反對派的指責,也引起了雅典市民的不滿。當他得知顧拜旦來到雅典,立即來到了顧拜旦的下榻處,但是兩人的交談不歡而散。特里庫皮斯說,一個國家負債累累,而卻拿很多錢去開運動會,這是不行的。法國駐雅典使館代辦也給顧拜旦施加了無形的壓力,代辦說,由於他的到來,使雅典產生了一場政治危機,也為在野黨反對特里庫皮斯提供了口實,因為在野黨是贊成按期召開運動會的。顧拜旦幾乎陷於一籌莫展。

但是,他是一個意志頑強的人,並未因此而灰心喪氣和悲觀失望。他有給一家報刊的信中說,在法國人字典中沒有「不能」二字。當時正值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出訪俄國彼得堡未歸,於是他抱一線希望求助於希臘王儲。

希臘王儲康士坦丁,是一個26歲的英俊青年,孔武有力,喜愛運動。當他聽完顧拜旦的訴說後沒有立即表態,學識淵博的顧拜旦隨後與王儲談到了1821年希臘反抗土耳其統治的起義;談到了英國詩人拜倫為了希臘人民的自由,帶著病殘之軀,橫渡海洋,遠赴希臘,參加那次正義戰爭,最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談到了在那次殘酷戰爭中30萬希臘人為了活下來的60萬同胞能做自己命運的主人,義無反顧地灑下了最後一滴鮮血......最後,顧拜旦滿懷激情地說:「因此,我對這樣的希臘滿懷信心。」

王儲顯然被顧拜旦的情緒感染了,他激動地說:「而我,對奧運會充滿信心」。

王儲被說服了顧拜旦不虛雅典之行。

王儲接管了籌備奧運會的一切工作,這引起了首相的強烈不滿,國王喬治一世回國後,又公開支特王儲,迫使特里庫皮斯辭去了首相職務。一國高級官員,因奧運會主辦問題辭職這在奧運會史上是僅有的一次。

籌備工作中的障礙消除了,為了籌集資金,希臘全國各地掀起了募捐運動,募集了33萬2千7百56德拉克姆(古希臘貨幣單位),但這只是杯水車薪。為了彌補資金不足,希臘政府撥款40萬德拉克姆,郵政部門利用這筆款,發行了一套以古奧運會歷史為題材的郵票,高於面值出售。這是世界上第一批奧林匹克郵票。1906年為紀念現代奧運會創辦十周年在雅典舉行運動會時,希臘再次採用了上述籌款辦法。希臘發行奧林匹克郵票原先只是為了經濟利益,但卻使這類郵票風行於世界,產生了積極影響。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時,比利時首次仿效了希臘的作法。此後,不僅奧運會主辦國,其他國家也發行這類紀念郵票。冬季奧運會郵票是從1932年開始發行的。1982年世界奧林匹克集郵愛好者還專門成立了集郵協會,並選舉薩馬蘭奇擔任了這個協會的主席。

希臘人雖然通過募捐、發行郵票籌集了不少資金,但運動會能順利召開,最後還得力於希臘富商喬治.阿維羅夫(1814-1899)他慷慨解囊捐出了58萬5千德拉克姆,在古運動場的廢墟上重建了大理石運動場。為了紀念阿維羅夫對運動會所作的貢獻,希臘在雅典廣場為他建造了一座塑像,並在運動會開幕前一天舉行了揭幕典禮。

開幕

第一屆奧運會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1896年4月6日開幕了。這是歷屆奧運會舉行月份最早一次。東道主之所以將開幕式選在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希臘反抗土耳其統治起義75周年。

4月6日下午3時,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宣布了大會開幕。維凱拉斯、顧拜旦等國際奧委會官員出席了開幕式。在開幕典禮中,演奏了一曲庄嚴的古典弦樂,1958年國際奧委會將它定為奧運會會歌,會歌作曲者為希臘薩馬拉斯,作詞者為帕拉馬斯。希臘人對這次大會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出席開幕式的觀眾達8萬人,這一數字直到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才被突破。應邀參賽的有澳大利亞、奧地利、保加利亞、英國、匈牙利、德國、丹麥、美國、法國、智利、瑞士、瑞典和東道主希臘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員,希臘陣容最大,共230人占總數的三分之二;德國、法國各19人;美國14人,居第四位。美國選手大都來自哈佛、普林斯頓大學。他們是自行組織、自籌經費,而是抱著到歐洲觀光的目的參加的。他們原以為大會在4月18開幕,4月1日到達義大利後才得知開幕日期是4月6日,因此只好放棄一切游覽計劃,趕在開幕前到達了雅典。首屆奧運會東道主沿襲了古奧運會舊制無女子參加。對參加國的資格,不象今天有非國際奧委會會員國不得參加的規定。希臘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發出了邀請,但絕大多數國家因對奧運會不甚了解或其他原因,都未派隊出席,中國亦屬此列,希臘鄰國義大利曾去了一名米蘭運動員,這也是義大利派出的唯一選手,大會組委會認為他是職業運動員,因此未被允許參加。

本屆比賽項目有田徑、游泳、舉重、射擊、自行車、古典式摔跤、體操、擊劍和網球9個大項。原計劃中有賽艇項目,後未舉行。取消的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氣候不佳海面風大,無法進行;另一說法是無人報名,不得不孜變計劃。

戰幕於4月6日開幕式當於拉開。美國詹姆斯.康諾利在三級跳遠賽中旗得勝,成績是13.71米,成為現代奧運會的第一個冠軍。他獲勝後,運動場奏起了美國國歌,升起了美國國旗。這在以且就成了奧運會的傳統發獎儀式,康諾利是美國哈佛大學一年級學生,來雅典時未能獲得校方同意,但這位熱愛古典文學和體育運動的青年,為神話之國的希臘和運動會所吸引,下決心退了學。當他帶著第枚奧運會獎牌回到母校時,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學校認為這既是康諾利的光榮,也是哈佛大學的光榮,康諾利後來成了有名的記者和作家。

美國是這次田徑賽中的寵兒,在康諾利奪冠後兩小時,又一選手在希臘人自認為可穩操勝券的鐵餅項目中獲取桂冠。他是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羅伯特.加勒特。美國在1897年才有全國性的鐵餅比賽,此前很少為人知曉。奧運會前,當加勒特得知有這項比賽昌,千方百計打聽了鐵餅的投擲方法,並專門做了一個大小象古奧運會時期的鐵餅,自己琢磨著練習。

來雅典後,他發現比賽用的鐵餅比自己做行輕些,使用時也方便些。他擲出了29.15米,勝了希臘人。後來他還獲得了鉛球第一名。

100米決賽於4月10日進行。起跑姿勢,可以說是千姿百態,有直立著的,有彎著腰的,有雙手攤開的,只有美國的托瑪斯.伯克採用了近似「蹲踞式」的跑法,他以12秒整的成績奪得了冠軍,這也是他繼400米賽後又一次取得的勝利,伯克在100米預賽時曾以11秒8創造了這個項目的第一個奧運會紀錄。

雅典大理石運動場呈「U」字形,周長333.33米,長192米,因轉彎角度注,易出事故,東道主沒有設200米項目。這在奧運會中僅有的一次。

本屆110米跨欄,實際距離是100米,欄也只有8個。比賽時,過欄姿勢也是五花八門,有的甚至是雙腳跳過欄後頓一下再跑。報名參賽的只有7名運動員,無法按原計劃分為三組預賽,臨時改為兩組,各組閃二名進入決賽。可是後來獲得決賽權的美國烏.霍伊特和匈牙利的紹.索科伊因故沒有出席。最後決賽只有兩參加。來自波士頓體育協會的美國跨欄冠軍托瑪斯.柳蒂斯摘下了這頂桂冠。

美國在這次田徑賽中,顯露了強大實力,獲得了12個項目中9項冠軍。但是,雅典奧運會最熱烈、最轟動的比賽場面,還是馬拉松賽。

奧運會前,法國語言學家米歇爾.布里爾曾赴希臘考察,對馬拉松戰役中的傳奇英雄菲迪皮得斯非常欽佩。公元前490年希臘在馬拉松河谷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波斯軍。當時擔任傳令兵的菲迪皮得斯奉命把這一勝利消息迅速告知固守待援的雅典,他不顧疲累,從馬拉松跑到雅典,到達雅典後已精疲力盡,只說了一句「我們勝利了」!就倒斃在廣場上。布里爾有感於這一英雄事跡,寫信給他的同胞、國際奧委會秘書長顧拜旦,建議在奧運會田徑賽中,專門增設一項馬拉松賽並提出,他願捐獻一個「布里爾銀杯,作為對冠軍獎賞。

雅典馬拉松賽,是昔日菲迪皮得斯所跑過的路線,在馬拉松至雅典之間,全程40公里。希臘對這項比賽非常關心,因為田徑項目開賽後,希臘接連遭到失利,還未拿到一項冠軍,而馬拉松賽,是他們寄予希望的唯一一個項目了。

氣氛

比賽於4月10日進行,參賽的有4個國家的17名運動員。氣氛十分熱烈。當時雅典只有13萬5千人,而觀看這次馬拉松賽竟達10萬人之多,真可說是」萬人空巷「。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看台上的觀從都急不可耐地等待看到認將獲得這一比賽的勝利。當身著淺藍背心的希臘人斯皮里東.魯易斯第一個沖入運動場時,全場雀躍,歡聲雷動。擔任在會總裁判的希臘王儲康斯坦古情不自禁地陪隨著魯易斯跑向終點,國王喬治一世也步下觀禮台,迎接著這位凱旋的英雄。一束束鮮花,一件件禮物,投向魯易斯的身旁,拋向的他的腳邊。成千隻系著希臘國旗、綵帶的鴿子,飛向天空。四處都是歡樂的節日氣氛。人群潮水般地湧入場內,爭相擁抱他,把他拋上拋下,甚至有人高呼:給他部長當。賽後,他獲得了希臘民族英雄的光榮稱號,但沒享受高官厚祿的殊榮。他仍回到了偏僻的家鄉,當上了一名鄉郵迪員,和妻兒一起過著清貧的生活。1940年他去世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奧林匹克五環的標志。

游泳比賽在公海舉行。用浮艇拉著纜繩作為起終點標志線。距離未經過他細測量,只是大致估算。至於姿勢,名為自由式,實際上是悉聽尊便,賽時天氣陰冷,海水冰涼,加之波濤很急,個別選手甚至望而卻步。匈牙時僅有一名選手,18歲的阿爾弗雷德.哈約什獲得了100米、1200米自由泳兩項冠軍,成為匈牙利第一個奧運會金牌獲得者,被希臘報赴譽為「匈牙利海豚」。這位布達佩斯的大學生,在奧運會前就頗有名氣。1895年8月他在奧地利舉行的歐洲游泳錦標賽就曾獲得過冠軍。1924年巴黎奧運會時,他又在藝術賽中獲了一枚奧運會銀牌。

本屆游泳賽還專為停泊在比魯士港口軍艦上的水手設立了一項100米自由泳水兵賽,原日程表上沒有,是臨時增加的。這表明當時對比賽項目設立還不是很嚴謹的。雖有14人報名,實際參賽的僅有3名希臘水手。

舉重、摔跤在當時未按體重分級。舉重只有單手舉和雙手舉兩項。英國勞.埃利奧特在單手舉中以71公斤取勝;在雙手舉中,他也舉起了同冠軍丹麥維.瓊森一樣的重量。

但裁判認為他舉起的姿勢不如瓊森准確、漂亮,所以只得了第二名。據說埃利奧物獲勝後頗有點神氣十足的味道。可是當他看到王儲康士坦丁輕易舉起他舉過的重量後,那股氣焰不見了。這個傳說很有點羅曼蒂克,是難於見諸正史的。

當時對運動員參賽項目沒有規定,也沒有參賽標准,因此,不少運動員是跨項的。摔跤賽中這種情況更是突出,如舉重賽勝的埃利奧特,同時也是摔跤選手,不過他只獲得了第四名,獲得冠軍的是身體靈巧、體重比所有對手都輕的德國人卡.舒曼。舒曼也是跨項選手,除摔跤外,他還參加了田徑、體操比賽,他在體操賽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績,獲跳馬冠軍和雙杠、單杠團體第一名,加上摔跤,總共4項第一,是本屆獲金牌最多的選手。

1894年在巴黎會議上制訂的奧林匹克憲章明確規定,各項比賽只許業余運動員參賽,但擊劍可以例外。本屆擊劍只有花劍、佩劍兩劍種,人業余和職業兩種比賽。法國埃.搭拉夫洛特和希臘傑.喬吉亞季斯分獲了業余賽的花劍和佩劍冠軍。職業賽只有花劍一項,冠軍為雅典擊劍學校的老闆、著名職業劍手萊昂.皮戈斯獲得。

自行車比賽共6個項目,其中5項安排在賽車場。另1項是公路賽,東道主別出心裁地把它中為馬拉松賽。路線是從雅典到馬拉松再折回到雅典,全程87公里。當時沒有特製賽車,加之道路崎嶇,車經常出現毛病,甚至無法騎駛。獲得冠軍的希臘阿.康斯坦古尼迪斯兩易車才賽完全程。其實,在賽車場進行的12小時賽,才真正稱得上「馬拉松」賽。7名參賽選手只有3人堅持到底,奧地利阿.施馬爾最後獲得了金牌。在此之前,他還在另兩項比賽中各獲取了一枚銅牌。100公里賽情況更不好,9名選手只有兩人騎完全程。法國萊.弗拉明不僅摘取了這個項目的桂冠,而且還顯示了良好的體育道德。比賽進行中,他發現身後的希臘格.科列蒂斯的車壞了,便停下來,和後者一同將車修好才繼續前騎。他的高尚風格,受到了人們的贊賞。自行車賽成就突出者是法國的保羅.馬松,他一人獨得了短距離賽2000米和10000米3個項目的冠軍。4月15日,歷時10天的首屆奧運會結束了。美國共獲得11枚金牌、7枚銀牌和1枚銅牌;東道主次之,金、銀、銅牌依次為10、19、17枚;德國名列第三,金牌6.5枚,銀牌5枚,銅牌2枚。德國的半枚金牌,是其網球選用弗里茨.特勞恩與英國約翰.博蘭德合作在雙打中獲得的。博蘭德不是英國代表團正式選手,而是碰巧在這里觀光的牛津大學生。他是一名網球愛好者,技癢難禁,臨時參加了比賽,不僅在雙打中獲勝,而且爭得了單打冠軍。

今日奧運會是以國家奧委會為單位參賽的,這種兩國合作的情況已不存在了。兩國合作,在獎牌統計中帶來了一些混亂。如這次的雙打賽,,不少史料是英、德各記了1枚金牌,但也有隻各記半枚的,按實際情況,後者計算方法更合理些。

閉幕式上,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向獲獎運動員頒發了獎牌。當時國際奧委會尚屬初創時期,對獎牌質量的成分、規格大小和圖案設計等,都無嚴格的規定,據說,東道主認為金子俗氣,獎牌只有銀、銅牌兩種。授予冠軍的的銀牌和橄欖環,亞軍的是銅牌和月桂花冠,第三名則是只有銅牌。但是,為了統計上的方便,在計算這屆奧運會獎牌時,仍按金、銀銅三類計算。

閉幕式後,國王在華麗的王宮,設盛宴招待了各國運動員和官員,在歡樂和熱烈的氣氛中相互惜別,並預祝四年在巴黎再次相逢。

108年後,第28屆(2004)奧運會又回到了雅典

雅典奧運會與北京奧運會

在第28屆雅典殘奧會閉幕式開始前4個小時,雅典奧組委正式通知北京奧組委和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由於雅典發生車禍,為悼念遇難的7名高中生,雅典奧組委決定取消閉幕式上所有的煙火表演、全場歡慶和大部分文藝演出,只保留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為配合雅典與北京交接殘奧會會旗而演出的8分鍾節目《我的夢——從奧林匹亞到紫禁城》。

這台被媒體稱為「中國八分鍾」的節目曾讓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法國藝術家皮平感動不已,稱它將會「震撼世界」。這台8分鍾的演出主要由琴聲、鍾聲和舞蹈3部分組成。

當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奧組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從國際殘奧委主席克雷文手中接過殘奧會會旗時,隨著會旗的8次舞動,中國殘疾孩子用不同的樂器向世界問好,2分鍾的琴聲把人們帶入美麗、友愛、祥和的意境。

3聲厚重的中國鍾聲響起,在裊裊的餘音中,由天、地、人3個章節組成的舞蹈《我的夢——從奧林匹亞到紫禁城》映入觀眾眼簾:其主要章節為:

《夢中天堂》在一座蓮花台上,聾啞姑娘邰麗華與20位同伴化為一身,在鑲嵌著殘奧會會徽與一千多隻手的金碧輝煌的拱門下,以繽紛的手姿與斑斕的色彩,「述說」著內心世界的美麗話語,描繪著腦海中的夢中天堂。身著白紗衣的4位手語指揮,天使般地相伴四周,向舞者解讀著他們無法聽到的音樂。

《大地生輝》聖潔的舞者邰麗華以千手恭請無臂青年黃陽光登上蓮花台,眾多友善之手如花朵綻放,簇擁著黃陽光無臂的軀體;伴隨蓮花台360度旋轉,黃陽光的眼中充滿期待和嚮往,用嘴銜下神聖的2008年北京殘奧會會徽。

《相聚北京》 演員們如孔雀開屏,迎來身著紅色旗袍的美麗聾人姑娘姜馨田;在一片寧靜的奧林匹克中心,姜馨田用手語表達心中夙願:「感謝雅典,相聚北京」;電子屏幕呈現出紫禁城畫面襯托下的「感謝雅典,相聚北京」中、英和希臘文。同時在現場的大廣播中,也將傳來同樣內容的現場翻譯聲音。

從那一刻起,殘奧會從奧林匹亞走向紫禁城,「天地人」的會旗將高高飄揚在古老而又年輕的北京

雅典奧運會金牌榜
排名 國家/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數
001 美國 35 39 29 103
002 中國 32 17 14 63
003 俄羅斯 27 27 38 92
004 澳大利亞 17 16 16 49
005 日本 16 9 12 37
006 德國 14 16 18 48
007 法國 11 9 13 33
008 義大利 10 11 11 32
009 韓國 9 12 9 30
010 英國 9 9 12 30
011 古巴 9 7 11 27
012 烏克蘭 9 5 9 23
013 匈牙利 8 6 3 17
014 羅馬尼亞 8 5 6 19
015 希臘 6 6 4 16
016 挪威 5 0 1 6
017 荷蘭 4 9 9 22
018 巴西 4 3 3 10
019 瑞典 4 1 2 7
020 西班牙 3 11 5 19
021 加拿大 3 6 3 12
022 土耳其 3 3 4 10
023 波蘭 3 2 5 10
024 紐西蘭 3 2 0 5
025 泰國 3 1 4 8
026 白俄羅斯 2 6 7 15
027 奧地利 2 4 1 7
028 衣索比亞 2 3 2 7
029 斯洛伐克 2 2 2 6
伊朗 2 2 2 6
031 中國台北 2 2 1 5
032 喬治亞 2 2 0 4
033 保加利亞 2 1 9 12
034 牙買加 2 1 2 5
烏茲別克 2 1 2 5
036 摩洛哥 2 1 0 3
037 丹麥 2 0 6 8
038 阿根廷 2 0 4 6
039 智利 2 0 1 3
040 哈薩克 1 4 3 8
041 肯亞 1 4 2 7
042 捷克 1 3 4 8
043 南非 1 3 2 6
044 克羅埃西亞 1 2 2 5
045 立陶宛 1 2 0 3
046 埃及 1 1 3 5
瑞士 1 1 3 5
048 印度尼西亞 1 1 2 4
049 辛巴威 1 1 1 3
050 亞塞拜然 1 0 4 5
051 比利時 1 0 2 3
052 以色列 1 0 1 2
巴哈馬 1 0 1 2
054 喀麥隆 1 0 0 1
阿聯酋 1 0 0 1
多明尼加 1 0 0 1
愛爾蘭 1 0 0 1
058 朝鮮 0 4 1 5
059 拉脫維亞 0 4 0 4
060 墨西哥 0 3 1 4
061 葡萄牙 0 2 1 3
062 塞黑 0 2 0 2
芬蘭 0 2 0 2
064 斯洛維尼亞 0 1 3 4
065 愛沙尼亞 0 1 2 3
066 中國香港 0 1 0 1
巴拉圭 0 1 0 1
印度 0 1 0 1
069 奈及利亞 0 0 2 2
委內瑞拉 0 0 2 2
071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0 0 1 1
哥倫比亞 0 0 1 1
敘利亞 0 0 1 1
蒙古 0 0 1 1
厄利垂亞 0 0 1 1
總計 301 301 327 929

5、波蘭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波蘭具有迥異的東歐風情。復首都華沙呈現明快現代的都會風情,有東歐小美國制之稱;波蘭南部的克拉科,是波蘭史上重要的古都,有熱鬧繽紛的市集廣場、古老的大學,以及王室遺跡的城堡。克拉科舊城區是聯合國UNESCO榜上有名的世界遺產,克拉特鄰近的鹽城維利奇卡,和電影「辛德勒名單」拍攝地的奧斯威辛這樣的藝術小鎮,都值得造訪。

6、波蘭~~??

7、波蘭魔法學院真的假的

波蘭的「霍格沃茨學校」

來自波蘭和丹麥的哈利•波特粉們決定要自己實現魔法教學,他們在波蘭的城堡開了一個霍格沃茨學校,讓各地的哈利•波特粉絲來體驗書中的魔法生活。真的有人來了,11月,來自11個國家的190名角色扮演愛好者聚集在一起,體驗了茨左查魔法學校為期4天的「第一學期」的課程。他們紛紛扮演霍格沃茨的學生、教授和書中其他角色,真實體驗《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學校生活。

學校地點設在波蘭建於十三世紀的茨左查城堡,它是波蘭的旅遊景點,有時也供影視作品作為拍攝地。不管怎樣,這里很快就會聚集各地的哈利•波特粉絲。場景已經被發起者們布置得相當逼真,組織者將學生們分成了五個學院,分別有黑魔法課程、解咒課程、治療師課程、奇獸飼育學和工作內容超級保密的魔法部員工。最終需要通過高級保護魔法師的終身許可證(S.P.E.L.Ls),還真的有老師來授課——不過這學校不是正式學校,只是這些游戲扮演愛好者的舉辦的幾場活動。

8、介紹一下波蘭

波蘭
波蘭共和國(簡稱波蘭;波蘭語:Rzeczpospolita Polska)是一個中歐國家,西面與德國接壤,南部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在東,東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羅斯接壤,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歷史

早在6~10世紀中葉,西斯拉夫的原始公社就開始逐步解體,封建土地所有制產生。10世紀中葉,以格涅茲諾為中心的波蘭部落逐漸統一了其它部落。皮亞斯特(Piastów)家族的梅什科一世(Mieszko I,約960~992在位)建立了早期封建國家。公元996年,波蘭接受基督教。1025年,博萊斯瓦夫一世(Boleslaus I,992~1025在位)加冕為波蘭國王,波蘭成為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國家。

封建國家的建立和統一時期(10-15世紀中葉)

12世紀中葉,博萊斯瓦夫三世(Boleslaus I,1102~1138在位)死後,由於王公、貴族和教會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發展和城市的興起,全國分裂為幾個公國,波蘭進入封建割據時期,達200年之久。瓦迪斯瓦夫一世(Ladislaus I,1314~1333在位)統一大波蘭、小波蘭、庫雅維,於1320年在克拉科夫加冕為波蘭國王。卡吉米日三世(Kazimierz III Wielki,1333~1370在位)又統一了馬佐夫舍。但是,西波莫瑞和東波莫瑞還分別為勃蘭登堡和條頓騎士團佔領。西里西亞則被波希米亞王室佔領。為抵抗條頓騎士團的侵略,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實行了王朝聯合(1385),立陶宛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亞蓋洛(Jagiellon)為波蘭國王。1410年,波蘭-立陶宛聯軍在格倫瓦爾德戰役中,給了條頓騎士團以毀滅性打擊。1466年,收復了東波莫瑞。

第一共和國時期(15世紀中葉-1795)

以格但斯克為中心的東波莫瑞的收復,刺激了波蘭糧食的出口,貴族庄園紛紛建立勞役制庄園,從事商品糧食的生產。城鎮出現手工工場。1505年,議會通過憲法,規定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頒布法律。從而削弱了王權,招致外來勢力干預,面對莫斯科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議會在盧布林通過了成立統一的波蘭共和國的決議,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波蘭共和國成為一個多民族的農奴制國家,面積達31萬平方公里,17世紀後半期,波蘭的農奴制進入了危機階段,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Богдан Михайлович Хмельницкий),領導的哥薩克在烏克蘭舉行民族起義。統治階級內部也分崩離析,1652年大貴族迫使議會通過自由否決權,1654年沙俄對波蘭宣戰,兼並了第聶伯河以東的烏克蘭。北方戰爭初期、波蘭被迫追隨俄國參戰。1655年波蘭-瑞典戰爭爆發,波蘭丟失部分領土。1733~1735年俄、奧與法、西、撒丁為爭奪波蘭進行了戰爭,嚴重破壞了波蘭主權和國家經濟。

波蘭第一共和國的政治制度非常特別,在當時也是相當先進的,稱為「貴族民主制」。這種制度有兩根支柱,一個叫自由選王制,國王由貴族選舉,凡不是貴族就沒有民主權力;一個叫自由否決權,只要有一個議員反對,這項議案就不能通過。而真正的民主是基於少數服從多數的基礎之上的,所以這種貴族民主造成了波蘭極端的民主和無政府狀態。這也導致了在有爭議的議題上往往議而不決,從而導致國家意志得不到體現,這也是波蘭最後衰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18世紀後半期,波蘭生產關系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西歐啟蒙運動影響下,中小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發起愛國革新運動,但受到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武裝干涉。1772年,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對波蘭進行了第一次瓜分。波蘭人民在法國革命的影響下,把革新運動推向高潮。1791年5月3日,波蘭四年議會通過了《五三憲法》(Konstytucja 3 Maja),取消自由否決權,這也是歐洲最早的憲法。葉卡捷琳娜二世再次對波蘭進行武裝干涉。1793年,俄普兩國對波蘭進行了第二次瓜分。1794年,波蘭人民在民族英雄科希丘什科領導下舉行起義,後被俄國鎮壓下去。1795年,俄、普、奧三國對波蘭進行了第三次瓜分。

波蘭的三次被瓜分

1772年5月,沙皇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國在彼得堡會談,於8月5日簽署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條約。據此,波蘭喪失了約35%的領土和33%的人口,波蘭成為俄、普、奧的保護國。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簽訂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協定,經第二次瓜分,波蘭成為僅剩領土20萬平方公里,人口400萬的小國,成為沙俄的傀儡國,波蘭國王未經沙皇許可,不得與外國宣戰與媾和。 1795年1月3日,俄、奧簽訂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協定,10月24日,普魯土也在協定上簽署。根據該協定,波蘭領土被全部瓜分。「俄國吞並了立陶宛、庫爾蘭、西白俄羅斯和沃倫西部,把邊界推進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線,共12萬平方公里,人口120萬;奧地利佔領了包括克拉科夫、盧布林在內的全部小波蘭和一部分瑪佐夫舍地區,共4.75萬平方公里,人口150萬;普魯士奪得其餘的西部地區、華沙、其於部分的瑪佐夫舍地區,共5.5萬平方公里,人口100萬。」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國家滅亡了。概括在三次瓜分波蘭的過程中,沙俄奪占的領土約占原波蘭領土的62%,共約46萬多平方公里;普魯士奪占約20%,共約14.11萬平方公里;奧地利奪占約18%,共約12.18萬平方公里。經史了這三次瓜分之後,波蘭亡國,波蘭就從歐洲地圖上消失長達123多年。

外族統治時期(1795~1918)

1809年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在波蘭中部建立華沙公國(Księstwo Warszawskie),拿破崙失敗後,華沙公國被肢解,其西部土地成為波茲南公國(Wielkie Księstwo Poznańskie),受普魯士管轄;在克拉科夫成立了中立的克拉科夫共和國(也叫克拉科夫自由市,Rzeczpospolita Krakowska,或者 Wolne Miasto Kraków);在其主要地區成立了波蘭王國(Królestwo Kongresowe),由俄國沙皇兼領國王。1830年11月29日,一批貴族青年在華沙舉行起義,結果失敗。1846年克拉科夫起義也遭失敗,克拉科夫被並入奧地利。1848年波蘭人民又一次掀起革命,迫使普奧當局廢除農奴制度。1863年 1月的起義遍及波蘭王國、立陶宛和白俄羅斯西部。1864年3月2日,沙皇政府不得不頒布解放農奴的法令。 1864年後,波蘭王國的資本主義有了很大發展,19世紀七八十年代,完成產業革命。從80年代起,先後成立了波蘭國家民主黨、波蘭無產階級黨、波蘭社會黨和波蘭王國社會民主黨(後改名為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國家民主黨投靠俄國,社會黨右派投靠奧、德,只有社會民主黨和社會黨左派堅決反對戰爭。

第二共和國時期(1918-1939)

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1918年8月29日,蘇俄政府頒布法令,宣布廢除沙俄與普、奧簽訂的關於瓜分波蘭的一切條約,承認波蘭人民享有「獨立和統一的不可否認的權利」。與此同時,1916年11月,德國政府許諾建立「獨立的波蘭國家」,12月底,德、奧成立了「波蘭臨時國務會議」,並在波蘭青年中徵兵,社會黨人畢蘇斯基(Józef Klemens Piłsudski,1867—1935)被任命為臨時國務會議的軍政部長。1918年10、11月,奧匈帝國和德國趨於崩解,從而為波蘭的復國形成了有利的國際條件。10月28日,奧占區的波蘭愛國者在克拉科夫成立了「波蘭清算委員會」。11月7日,社會民主黨人在盧布林成立了波蘭共和國臨時人民政府。10月23日,華沙組成了波蘭政府,11月11日,該政府由畢蘇茨基領導。盧布林政府和克拉科夫的清算委員會也宣布接受畢蘇茨基領導。11月18日,畢蘇茨基在華沙組成聯合政府,他成為波蘭共和國的國家元首。這樣,自1795年波蘭被瓜分滅亡以來,歷經123年,至1918年11月恢復獨立,重建祖國。

1919年12月8日,協約國最高委員會在巴黎和會上通過決議,同意重建波蘭國家,承認波蘭共和國,並建議在俄波之間劃一臨時分界線,即沿著格羅德諾、布列斯特、赫魯別舒夫、普熱米代爾、直到喀爾巴阡山一線。然而,波蘭政府力圖恢復1772年的俄波邊界線,為此,新成立的波蘭共和國就發動了對也是新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的戰爭,史稱蘇波戰爭。1920年4月,波軍進占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廣大地區,蘇俄紅軍進行反擊,但最後被波軍擊敗,波蘭軍隊雖然取得了最後軍事上的勝利,但是自己也力不勝任的戰爭弄得民窮財盡,最後雙方同意媾和。7月12日,英國外交大臣寇松(George Nathaniel Curzon,1859—1925)代表協約國致電蘇俄建議停火,停火線大體是巴黎和會決議中規定的分界線,故稱「寇松線」。7月22日,波蘭要求停戰。1921年3月18日,波蘭與蘇俄在里加正式簽訂《波蘭與俄羅斯和烏克蘭和平條約》,即《里加條約》。其主要內容是:締約雙方承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獨立,劃定了波蘭東部邊界(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西部地區劃歸波蘭),這時波俄邊界線約在寇松線以東150英里處。根據該條約,波蘭獲得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蘇俄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大片領土,這也為二戰時蘇聯和德國分割波蘭埋下了伏筆。由《里加條約》確定的波俄(蘇)邊界一直保持到1939年9月17日。另外,根據1919年巴黎和會決議,波蘭獲得了東波莫瑞和波茲南地區,但澤(後波蘭改為格但斯克)被辟為國際自由市,西里西亞的大部分仍歸德國,波蘭領土面積共38.8萬平方公里。1921年 3月,議會通過憲法,波蘭成為議會制共和國,史稱波蘭第二共和國。

1926年 5月,畢蘇斯基發動軍事政變並上台,自任總理,在波蘭境內實行獨裁統治,逮捕議會中反對他的人,宣傳法西斯主義。另外,他積極和納粹德國的元首希特勒(Adolf Hitler)合作,簽定了《波德互不侵犯條約》。1938年,波蘭共產黨被解散,黨的主要領導人也被害。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39-1944)

從1938年10月起,希特勒向波蘭提出波蘭走廊的問題,並向波蘭發出戰爭威脅。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和劃分勢力范圍的秘密議定書(蘇聯一直否認該秘密議定書的存在)。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突襲波蘭,迅速侵佔波蘭大部分領土,波蘭軍民英勇抗戰。9月17日,波蘭政府逃亡國外,先在巴黎組成了以西科爾斯基(Władysław Eugeniusz Sikorski)將軍為首的流亡政府。法國戰敗後,1940年,流亡政府遷往英國。與此同時,9月17日,蘇聯領導人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為了建立東方防線,命令60萬蘇聯紅軍越過蘇波邊界,進入波蘭東部,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9月18日,蘇軍與德軍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會師,德、蘇兩軍以皮薩河—那累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一線為界分割了波蘭。9月28日,德軍攻陷華沙,波蘭再次淪亡。波蘭人民開始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

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並全部佔領了波蘭領土,而後蘇聯與波蘭流亡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1942年,流亡政府在國內建立了國民軍,同年,蘇聯支持的波蘭共產黨人建立了波蘭工人黨和人民軍,在地下同納粹佔領軍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此,許多人付出了珍貴的生命。1943年,由於發生了卡廷森林事件,流亡政府和再次和蘇聯斷交。

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蘇軍的反攻將戰線逐漸推進到波蘭境內。1944年元旦,在工人黨的倡議下,成立了全國人民代表會議,由貝魯特(Bolesław Bierut)任主席。1944年7月22日,全國人民代表會議在海烏姆組成了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頒布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七月宣言》,宣告波蘭新國家誕生。

9、波蘭最主要的三大城市是?

波蘭最主要的三大城市如下:

10、波蘭dolnoslaskie是哪個城市

波蘭dolnoslaskie是省,不是城市。
下西里西亞省(波蘭語:Województwo dolnośląskie)是波蘭的一個省,省都為弗羅茨瓦夫,該城亦為此省最大的城市,奧得河流經此省,本省目前的行政區劃創建於西元1999年1月1日,由弗羅茨瓦夫省、萊格尼察省、瓦烏布日赫省和耶萊尼亞古拉省整並而來。
下西里西亞省人口2,987,000人,面積19,946平方公里。

與波蘭城養生會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