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聽說有一種美容養顏粥,長期喝有非常好的養生效果,這種粥要怎麼做呢?
有很多的養生美顏粥都是有作用的,原料的不同使得它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幾種粥的效果比較好,作用很大。
例如這幾種。美容養血粥由當歸,川芎,黃芪5克和紅花5克還有雞湯1000毫升、粳米100克組成 。制備方法:前三種成分用米酒洗凈,切成薄片,與紅花一起放入布袋中,加入雞湯和清水,煎煮成湯劑,取出布袋,放入粳米,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沸成粥。用法:每天1劑,分幾次服用 ,說明:具有補血、理氣、祛瘀、和色、祛斑的功效。 適用於血虛引起的面色蒼白,能消除皮膚下的黑斑和黑眼圈。 孕婦和月經過多的人不應該使用它。
地黃抗皺粥,分別取雞胸,大米,精鹽、和蔥花各適量 ,再將雞胸肉洗凈,切成肉末備用。熟地黃等三種中葯煎煮兩次,取汁備用;將精米洗凈,放入砂鍋,加入葯汁和雞胸肉,用文火煨粥,加入精鹽、蔥末、生薑和味精攪拌均勻,煮一會兒每天吃一劑早餐,趁熱吃。 具有調節血流、滋養皮膚、滋補肝腎、烏發、固齒功效長期服用具有抗皺和抗衰老的作用。還有桂圓糯米粥,心氣、心血不足者,30克圓肉、30克蓮子肉、100克糯米加水煮沸,然後文火慢慢煮至米粒完全腐爛。經常吃這種粥可以養心、補血、養顏。
美容美顏粥不僅能養生,還有食補和葯用價值。
2、食粥益壽的「粥道」養生法有哪些?
俗話說:老人吃粥,多壽多福。人至老年,生理機能老化,所需熱量減少,消化功能衰退,其飲食大抵以少而精、清淡熟較為宜。若恣食膏粱厚味,往往會加重脾胃負擔,造成脂肪堆積,血管硬化,心腦血管疾病叢生,最終導致衰老。誠如明代莫是龍在《筆塵》中所說:「人久御肥甘炮炙之味,不獨令腸胃受傷,亦令人心氣昏濁。」因此,老年人慾求健康長壽,必須格外注重飲食的調養。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加火慢煎至糜膩似膠,具有補脾潤胃,祛除濁氣等功效,老年人飢即可食,不必計頓,味美而益人,的確不失為養生良法。據考證,經歷代醫學家、養生學家的實踐與理論總結,粥譜(方)已達數百種之多。古人養生,喜歡自然和隨意,食粥養生便時養生良方之一。宋代著名詩人陸游享年86歲,他在一首《食粥》詩中雲:「世間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老人食粥益壽,是古人倡導的一種養生之道。如《後漢書》曰:「民年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以糜粥。」北宋文人張文潛著《粥記》謂:「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清代大醫學家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粥為世間第一補物,病人、產婦粥養為宜。」清代養生學家黃雲鶴在《粥譜》中說:「一省費、二津潤、三味全、四利隔。五易消化。」
清代醫學家陳修園在《神農本草經讀》中說:「凡上品之葯,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穀之養人相佐,以臻壽考。」這是指用人參、黃芪等補益葯煮粥食,可使人健康長壽。我國元朝老年醫學名著《壽親養老新書》中曾指出:「老人之性,皆厭於葯而喜於食,以食治疾勝於用葯。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食治不宜,然後命葯。」
粥能防病治病,養生延年。我國人民歷來有進補的傳統,但葯補不如食補,食補當首推粥補。粥補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可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健脾潤腸、清熱散寒……能防治呼吸、神經、泌尿。生殖、循環系統及小兒、婦科等疾病。《本草綱目》指出:「古有用葯物、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醫葯六書葯勝總義》中說:「粳米粥為資生化育神丹,糯米粥為滋養谷氣妙品。」我國民間流行的粥養諺語,如「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蓮」,「心虛氣不足,粥加桂圓肉」,「要保肝臟好,枸杞煮粥妙」,「若要雙目明,粥中加旱芹」等,實踐證明,十分有效。《本草綱目》中的「胡蘿卜粥」,老年人若能經常食用,可防高血壓病;《廣濟方》中的「薏苡仁粥」,可防老年人得癌症;「玉米粉粥」可防心血管疾病;有慢性氣管炎的老人冬天常吃「羊肉粥」和「生薑粥」,可防慢性氣管炎的發作;又如神仙粥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熱,屢試屢效;鴨粥、冬瓜粥、赤豆粥可治各類水腫;杏仁粥可治老年人咳嗽;酸棗仁粥治療失眠;黃芪粥治療慢性腎炎;蓮子、芡實粥治療造精、泄瀉等等。
粥能應時宜人。夏天可食綠豆粥、赤豆粥、荷葉粥、百合粥、蘆根粥,再配薏苡米仁、山葯等。集防暑解毒滋補於一體。若將綠豆、赤豆、黑芝麻、麥片製成四色粥,其色、香、味俱全,滋補作用更為明顯。冬天可食狗肉粥、羊肉粥、牛肉粥、糯米紅棗粥,既暖胃、禦寒,又可滋補,著實妙不可言。
「葯食同源,葯食同用」。古人總結出粥補的「葯借食力,食助葯威」的八字訣,闡明了食物互補作用的優點。那麼,在科學發達的今天,補品眾多的現實面前,粥補仍有其獨特的優勢。老人養生,粥補最宜了。
3、都說喝粥可以養生,怎樣喝粥最健康,為什麼?
現在的社會狀況來看,人們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好,但每個人的生活追求都會有所不一樣。為了自己的個人健康在生活中也掌握了更多養生方法,在生活中也特別喜歡參加健身運動,這些都是主要為了自己能有一個更好的身體。
當然,在平時的生活中喝粥的確能夠達到養生的目的,不同類型的粥,有不同的養生效果。但是想要讓粥發揮到最大作用,那麼的確要掌握一些製作粥的方法,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分享,相信會對您有所幫助:
1、選擇純天然的材料。
想要做出一份更有營養價值的粥,那麼就要選擇更純天然更健康的材料。所以在購買材料之時,最好是到農民菜市場去進行選購。雖然說價格會稍微昂貴一點,材料會更新鮮,材料不會受到農葯的「打擾」,相信這樣製作出來的粥,才會更加有營養,對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2、掌握製作方法。
在平常的生活中掌握一些製作粥的方法,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不同類型的粥,它們的作用就會不一樣。綠豆粥,小米粥,黑米粥,八寶粥,皮蛋瘦肉粥等等。這些粥不僅味道非常鮮美,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會有著很大幫助,所以在生活中掌握更多的製作這種方法,的確非常重要。
喝粥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喝粥不僅能夠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也會有助於提升我們的胃口,重視喝粥也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4、養生粥的做法大全
5、喝什麼粥最養生呀?
四季喝粥也養生
我一年四季離不開粥。天天喝粥,喝來喝去,終於悟出了古人所講「粥飲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的道理。粥具有適口、易消化吸收、生津益氣的功效。
學過醫學,我深知人的臟腑功能是隨著節氣的變化而變化的。為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季節喝不同的粥。例如,春季喝百合粥。百合具有養陰、潤肺、養胃去燥火的功效,粳米性甘平。煮法是百合20g,粳米100g,冰糖少許。先煮百合,去渣取汁,然後加入粳米,煮熟後即可加入冰糖,稍後便可食用。夏季常喝綠豆藕粥。綠豆、藕均有清暑熱、增津液的功效。做法是先煮綠豆,待綠豆要開花時,將粳米100g放入,煮至半熟後將切成薄片的藕放入,文火稍煮至熟,冷卻後即食。秋季常喝玉米面紅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紅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做法是將玉米面l00g先用涼水調成糊狀水燒開後放入,然後將切成碎塊的紅薯一並放入,輕輕攪動防止玉米面粘在鍋底。熬粥時要用文火,中間可點幾次冷水,玉米面紅薯粥以不稀不稠為好。冬季我常喝小米、大棗、紅小豆粥。小米性溫,大棗補氣養血。紅小豆含人體必需的糖。冬季補之,有益健康。做法是先將紅小豆洗凈,放入溫水中煮熟,然後放入小米、大棗。大棗以7—10枚為好,小米200g,紅小豆40g。水適量煮熟後放在電飯煲中,隨時可以食用。
6、養生保健粥有哪些?有沒有簡單點的?
1.甜漿粥
大米50克洗凈與新鮮豆漿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許,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大豆有寬中益氣,利大腸,潤澤肌膚的功效,豆漿的營養價值更為豐富,並易消化吸收。
本粥除起潤膚的作用外,對體虛久嗽、便秘等症亦有良效。
2.番薯粥
取番薯100 克洗凈切小塊,與粳米150 克及適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番薯是人們常食之佳蔬。《綱目拾遺》載,番薯可「補中、和血、肥五臟」。
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能將水谷化生為氣血,滋養榮潤面部肌膚,使人容光煥發。本粥便據其健脾胃,和氣血之功,來達到潤膚悅色之效果。
3.燕麥粥
燕麥50克同適量水煮成粥。可供早晚餐食用。燕麥又叫油麥、裸燕麥,性味甘平,是一種高蛋白食品,其補虛健脾營養價值很高。常食此粥,對保持皮膚彈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有顯著效果。
4、黑米八寶粥
黑糯米100克,紅豆、綠豆、薏仁、蓮子、桂圓、百合、大棗各50克,紅糖米酒各少許。紅豆、綠豆、薏仁洗凈後,加水浸泡一晚,將紅豆、綠豆、薏仁煮、蓮子先煮爛,再加黑米等洗煮成粥狀。此粥香甜美味,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5.胡桃粥
取胡桃5 個取仁略搗,同粳米100 克煮成粥,加紅糖少許拌勻,早晚空腹食用。宋代《海上名方》中錄:本粥通過補骨益肺健脾而使氣血充盛,潤燥生津,肌膚潤澤,形體健美,烏須黑發。故常食此粥不僅有潤膚之功,且有排石之能,但大便溏薄者不宜。12345
7、養生粥晚上喝好還是早上喝好
晚上。睡前一定要空腹,這是養生之道,胃裡有食物睡覺對健康不理,晚上喝粥除了養胃外,胃裡排空也快。早上是一天工作的開始,從養生角度就要吃飽,吃好,才能有利於工作。
8、請描述一下粥的文化
中國人(漢族)食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多年前的五帝時代。《周書》已有「黃帝蒸谷為飯,烹谷為粥」的記載。《說文解字》也有「黃帝初教作糜」之說。《札記·檀弓上》開始把粥分成「娘、粥之食」。《辭海》釋饘(Zhan)為厚粥,「厚曰饘,稀曰粥」。可見粥食的興起不會晚於周代。關於粥食,歷代典籍醫書記敘茫多,比較著名的專著就有20多部。《札記》中有「仲秋之月養衰老,授幾杖行,糜粥飲食」的記載。清人《老老恆言》載有粥方百種。《戒庵藝人漫筆》記有「神仙粥方」,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屢試不爽。《普濟方》說:「米雖一物,造粥多般……治粥為身命之源,飲膳可代葯之半。」清光緒年問,黃雲鵠編寫的《粥譜》粥的品種多達247個。近年問世蛇《美食米粥百例經典》 (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收集流行的粥品也打240種。食粥之風。源遠流長,歷久不衰,地域寬廣,蔚為大觀。
關於食粥的故事,古籍也多有記述。有人食粥為樂,有人以食粥為苦。據說,唐「白居易在翰林院時,皇上賜隊風粥,喝了一碗,口香七日。」清鄭板橋在給其弟的信中就活靈活現地陳述食粥之樂:「暇日咽碎米餅,煮糊塗粥,雙手捧碗,縮頸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然而,更多的寒士,廣大的貧民,長年累月餐餐吃稀粥、雜糧粥,甚至「瓜菜代」粥,有上頓沒下頓,確實也是一種苦日子。宋秦觀有詩雲:「日典春衣非為酒,家貧食粥已多時。」據《宋史》記載,范仲淹少時家貧,日夜孜孜不倦勤奮讀書,冬天太疲倦了就用冷水冼臉,糧食不夠廠就吃稀粥度日。《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中、晚年貧困潦倒,囚而有「舉家食粥酒長賒」的濤句。總之,食粥的苦樂,皆因入因事而開,而非因地而異。
潮人稱粥為糜(每5),稀粥叫清(教ga3)糜,特別稀的粥叫(尺CIO4)糜或渭飲(am2)糜。飯湯叫飲(am2),「大躍進」時期,潮汕民間流傳著一個順口溜:「得罪書記上興梅,得罪炊事食滒糜。」那時公共食堂的炊事員權力確是不小的。潮州糜通常都比較粘稠,稱得上「厚粥」,不像半流質的廣州粥、北方粥。鄭板橋所煮的「糊塗粥」,用潮州話來說,就是「滒飲糜」。這也許就是潮州糜「有別於外方」的一個特點吧!潮汕大米粥也稱白糜。用大米混以其他糧食或食品的粥,都冠以摻入物的名稱,如番薯糜、菜糜、芋糜、豆糜、魚糜、肉糜、蚝糜,等等。這些糜,荒年町以療飢,便於推行「糠菜牛年糧」或「瓜萊代」的政策,豐年可以精心烹調為美食。「食大麥糜口旦皇帝話」則成了富有地方色彩的流行語。
潮人食糜的習俗起於何時?黃挺先生在他所著的《潮汕文化源流》書十提出兩點見解:一、「不會很早」;二、「很難考訂」。但他認為「潮州人食白粥最早的記載」可見於元人李杲《食物本草》中蘇軾的一段文字:「夜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雲能推陳出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黃先生說:「吳子野,名復古,潮州人,是蘇東坡的好朋友。北宋熙寧十年(1077)一月,兩人在濟南初次見面。吳復古對蘇軾談起處世養生之道。蘇軾因此寫了《論養生》一文。」此串距今920多年。可惜蘇軾當時未曾寫過與潮州人有關的食粥詩,否則其詩當會為潮人的飲食文化增輝添彩。
吃粥能節約米糧,又可治病養生,所以古往今來,地無分南北,人不論貧富,國人愛粥者比比皆是,而不僅限於潮汕一隅。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大眾粥譜》,稱粥是「巾國人最喜歡的三餐主食之一」。這該是比較客觀公允的說法。
潮汕人喜歡食粥。食粥是潮汕飲食文化的優點。為了弘揚食粥的飲食文化,讓潮汕人了解一些粥食文化歷史知識(包括食粥詩)很有必要。
好幾年前,曾見報上登載一首《煮粥》詩,作者是明·張方賢。詩雲:
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女兒細商量。
一升可作二升用,兩日堪為六日糧;
有客只須添水火,無錢不必問羹湯。
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長。
此詩首聯表達了「煮粥比煮飯好」的觀點。頷聯和頸聯是「煮粥好」的論據:一節省,二方便。末聯是全詩的真諦:淡泊明志。古人以勤儉、淡泊為美德,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有客只須添水火」,與唐詩「寒夜客來茶當酒」有異曲同工之妙。晚清名僧敬安《客來》詩說:「客來無酒試新茶,淡泊莫嫌衲子家。」宋·朱熹有·次去探望女兒,剛好女婿蔡沈外出。女兒家貧,只以麥飯蔥湯待父,深感慚愧不安。朱熹當即寫詩安慰開導她:
湯蔥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飢。
莫謂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
婿歸,備受感動,以此詩作座右銘。
另一首較著名的食粥詩是陸游的《食粥》,被收入《陸放翁全集·劍南詩稿》。詩雲: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放翁為此詩寫了題解:「張文潛有《食粥說》,謂食粥可以延年,予竊愛之。」按:文潛名耒,北宋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曾作《粥記·贈邠老》,勸人食粥自養,收於《宛丘集》。文中說:「今勸人每日食粥,以為養生之要,必大笑。大抵養生命、求安樂,亦尤深遠難知之事,不過在寢食之間耳。」由此可見,陸、張均以吃粥為樂。
葯粥在我國醫葯史上,可謂歷久不衰,利用「葯食同源」等觀念,將古人流傳下的粥方,以現代的飲食方式和烹調方法,古粥新吃,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養生粥》最養益身心,中國人以粥求周全,不論是清粥,或是桂圓糯米粥、綠豆粥、海鮮粥等,都有其各自養益的效果,粥以米為主,米又以碳水化合物補養人的體力,是人的基本生命力的來源,一如大樓的地基、汽車的四個輪子,才能平地起與行萬里。
桂圓糯米與湯圓,都是保養脾腎的珍品,也都是以米為本,都是以糯米為主,糯米以粘性為特質,勞治心傷非它莫屬,糯米性粘有團聚的含意,確實也有讓人凝聚體力與神志的功用,讓人意志堅強,天冷與身心俱疲的時候是該多補養一番。
綠豆粥用的米為一般米,也可用小米,小米與糯米所含的營養相似,但是,性較不粘,有健脾胃的效果,綠豆退心火去肝鬱,懂得在心神煩躁之際,吃碗綠豆粥,不但有清理腸胃,還可讓人清心寧神添好運,更有養顏美容的功效,夏至綠豆粥,一如冬至桂圓糯米粥一樣,夏至養心神讓人開心,冬至益志讓人歡心。
地瓜粥與清粥是人們日常養生的補品,天下第一粥是清粥;感冒風寒最好用清粥來料理;體虛氣粥最宜地瓜粥,地瓜是薯類中最宜煮粥的、養益脾胃、整腸健胃中的珍品,早上健肺益大腸,晚上養肝益腸胃,清晨寅卯時辰屬肺與大腸,晚上子丑時屬膽與肝,同是地瓜粥與清粥,同樣的人吃,因時辰不同,養益效益也不一樣,懂得掌握吃的季節與時辰,配合體操的動作,能讓人心曠神怡、精力充沛。
魷魚粥。
方法是這樣的,魷魚絲,蒜末,都先在鍋里煸炒一下,煸出香味。
等到粥好了的時候先放魷魚絲,等一會兒,再放煸好的蒜末,香菜末,為了漂亮還可以放些葫蘿卜丁,很細小的,那個味道非常香,對了,別忘了放鹽和雞精。
廣州的粥其實就是「生滾粥」
意思就是先要熬好一鍋粥,然後就把一部分的粥倒在小鍋里煮,等到粥煮沸後就把調好味的材料放進去一起煮,直到再沸騰時就可以了。至於材料就隨個人愛好(如:牛肉片、豬肉片、魚片等,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加一點姜絲和蔥花)
PS 每次煮的時候最好分量不要太多,一兩碗就好,分量多了煮的時間長材料就會過火了。
先用骨頭煲湯,再用那個湯來熬粥,會特別的好吃,也很有營養.
皮蛋粥就加入碎的皮蛋,起鍋時加入鹽、蔥花、還有胡椒粉,看個人口味吧。重點就是粥要熬得好。
其實平常做粥只要先把粥熬好了 再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放下去 加油鹽味精調味就好了
1、皮蛋瘦肉粥 皮蛋一個 瘦肉約半斤 粥熬至約五成熟時下鍋同煮 待起鍋再調味
2、芥菜瘦肉粥
3、牛肉粥
9、喝粥有什麼好處呢?
喝粥對人體的好處
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里叫做「米油」,俗稱粥油。很多人對它不以為然,其實,它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可以和參湯媲美。
通常所說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後所得的。中醫認為,
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用來熬粥後,很大一部分營養進入湯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為豐富,是米湯的精華,滋補力之強,絲毫不亞於人參、熟地等名貴的葯材。清代趙學敏撰寫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醫學家王孟英在他的《隨息居飲食譜》中則認為「米油可代參湯」,因為它和人參一樣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
中醫有「年過半百而陰氣自半」的說法,意思是說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腎精不足的問題,如果常喝粥油,可以起到補益腎精、益壽延年的效果;產婦、患有慢性胃腸炎的人經常會感到元氣不足,喝粥油能補益元氣、增長體力,促進身體早日康復。
喝粥油的時候最好空腹,再加入少量食鹽,可起到引「葯」入腎經的作用,以增強粥油補腎益精的功效。據《紫林單方》記載,這種吃法還對患有性功能障礙的男性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此外,嬰幼兒在開始添加輔食時,粥油也是不錯的選擇。
《紅樓夢》里寶釵曾經介紹過她的養身補品:「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吊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葯還強,最滋陰補氣的。」可見,用粥養顏是很有些道理的。而養顏粥中又以燕窩為上品,古為八珍之一,可謂是所有愛美女性的口服護膚品。
喝粥的7大好處:
1、容易消化
白米熬煮溫度超過60攝氏度就會產生糊化作用,熬煮軟熟的稀飯入口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
2、增強食慾,補充體力
生病時食慾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澤鮮艷又開胃的事物,例如梅干、甜姜、小菜等,既能促進食慾,又為虛弱的病人補充體力。
3、防止便秘
現代人飲食精緻又缺乏運動,多有便秘症狀。稀飯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能果腹止飢之外,還能為身體補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4、預防感冒
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禦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
5、防止喉嚨干澀
對於喉嚨不適、發言疼痛的人,溫熱的粥汁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適感。
6、調養腸胃
腸胃功能較弱或潰瘍患者,平日應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很適合喝稀飯調養腸胃。
7、延年益壽
喝粥可以延年益壽,五穀雜糧熬煮成粥,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素與膳食纖維,對於年長、牙齒松動的人或病人,多喝粥可防小病,更是保健養生的最佳良方。
10、四季有哪些養生粥?
春季喝養肝粥
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肝病頻發的季節。因此春季喝粥應以養肝、護肝為主。
芹菜粥:將芹菜連根洗凈,加水熬煮,取汁與大米同煮粥服用。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上火頭疼、眩暈目赤,有此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調養肝臟、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
薺菜粥:先將大米倒入鍋內加水煮沸,再放入薺菜,同煮為粥。近年研究資料表明,食用薺菜等野菜,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還可養肝。
菠菜粥: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燙一下,切段;大米淘凈置鍋內,加水適量,熬至大米熟時,將菠菜放入粥中,熬片刻停火,再放入鹽、味精即成。菠菜粥對因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貧血、糖尿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夏季喝消暑粥
夏季因暑熱所致的種種熱性病,中醫稱之為暑症。症狀表現為身熱煩躁、氣喘氣短、頭昏頭痛、大汗淋漓。粥可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夏季宜食消暑粥。
山楂冰糖粥:生山楂加水煮成濃汁,去山楂的殘渣後加入到快熟的大米粥中,小火繼續煮粥,熟後加冰糖攪勻即成。此粥可健脾胃,消食積,散淤血,解暑氣。
秋季喝潤燥粥
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主,秋季宜喝有潤燥功效的粥。
胡蘿卜粥:將胡蘿卜用油煸炒後加大米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乾燥、口唇乾裂者食用。
芝麻蜂蜜粥: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大米煮熟後,拌入芝麻、蜂蜜同食。適於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冬季喝強身健體粥
冬令時節,喝有增強體質功效的養生保健粥最好。
甜漿粥:取新鮮豆漿適量同大米煮粥,粥熟後加冰糖少許,再煮沸即可,早晚溫熱服食。這種粥有健脾養胃、潤肺補虛的功效,適用於體虛消瘦、血管硬化、久咳、便燥等症患者食用。
奶汁粥:先將大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新鮮牛奶再煮片刻,早餐食用即可。此粥有補虛損、潤五臟之功效。
雞汁粥:取適量的雞湯同大米一起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微火煮到粥稠。該粥有滋養五臟、補益氣血之功效,適用於年老體弱、氣血虧損引起的衰弱病症。
人到中老年了吧 要多喝粥啊 別吃油膩的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