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敢於頂撞蔣介石的民國牛人是誰
那人叫劉文典。。。
「革命元勛,國學泰斗」章太炎是個怪人,也是顆福星。他大部分弟子都跟著乃師很沾了一些光。不過有一個例外,有一個人多少年裡一直在走背運,這就是劉文典(叔雅)。他原在陳獨秀麾下教書,後來陳獨秀走了,北方的軍閥來了。世道一變,他就走了。
那時候「北伐」功成,南方氣象一新,諸省皆大興辦學之風。安徽也辦大學,叫安徽大學。那時省會在安慶,安大也就設在安慶。安徽的大學當然要請安徽人做校長,可是他們不敢請陳獨秀,又請不來胡適之,就請來了姚永朴、丁緒賢們,其中就有劉文典。劉做的是文學院籌備主任,代行校長職權。他雖是個讀書人,辦學卻很有一套,相幫著就請來了許多名人,學校就很是有些樣子了。唯一讓人不放心的是當時學潮太盛,學生們動輒罷課,當局極為敏感,這讓劉文典很是為難。是時,有預科學生王某,江西瑞金人。某日國民黨安徽省黨部通知劉文典說王某是共產黨員,要他對其嚴加監視。因說是「證據確鑿」,劉遂命令校警丁某到王某宿舍進行搜查,還真搜出了「秘密文件」。劉文典於是立即叫傳達室王裕祥送王某離校。當晚,便衣特務來校搜捕,撲了個空。學校向當局推諉,最後不了了之。王某因此得救,對劉感恩不已。對於當局迫害進步青年的行徑,劉極為憤慨,頂撞道:「大學不是衙門!」這句名言不脛而走。
這時,蔣介石剛在南京坐穩,於是蒞臨各地視察工作。安慶離南京和武漢都實在不遠,又豈能不去「親自指導」?於是和有關方面打過招呼後,他就興沖沖地往安慶去了。那時,安慶剛鬧過學潮,影響很不小,安大當然尤其有份。於是蔣介石在安慶時,特地指名要視察安大,可是校方幾次都拒絕蔣的「訓話」。有人說,這不太好吧。劉文典就說:「我劉叔雅並非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應對我呼之而來,揮手而去。蔣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幾經折騰,蔣終於如願。可是,到安大一看:學校冷冷清清,毫無生氣,只有幾個瘦骨伶仃、土裡土氣的僕役旁若無人地灑掃著、勞作著。此地竟完全沒有預想中的「熱烈歡迎」的場面。蔣介石風風火火多少年,何曾受過這樣的冷場!更何況是在這么個小地方,這么個小學校!念及此,蔣介石大為光火。順手招呼個員工,恨恨地說:「來人,把你們校長找來!」
不多時,一位瘦骨伶仃的瘦子過來了。來者一襲長衫,破舊不堪,油跡斑斑。扣子也兩扣三不扣的,衣服實在是邋遢潦倒得不成樣子。娘希匹,就這鳥樣子,也配當校長?素來講究儀容的蔣介石很是光火,就問:「你就是劉文典?」
來者不以為然地說:「你就是蔣介石?」
對方大怒,訓斥道:「無恥文人!你慫恿共黨分子鬧事,該當何罪?」劉文典大聲反駁起來,於是大吵,大鬧,沒完沒了。這個說你學風不整是學閥,那個說你是新軍閥!劉文典還說:「你是帶兵打仗的,把軍隊管好就行,大學里是我校長說了算!」結果,蔣介石大怒,大手一揮,劉文典就被送進大牢。
劉氏入獄,全國呼籲一片,四處聲援。劉氏家人急得團團轉,實在走投無路了,只好到南京去求蔡元培、蔣夢麟和胡適一班人。他們都是劉文典在北大時的老領導,有話好說。蔡元培等立即求情,分別致電蔣介石,好話說了一籮筐。
經過各方艱苦努力,這個瘦子總算是活著出來了,條件是「即日離皖」。劉文典滿腹怨氣,他就是受不得這口氣。直迄後來,他還得意地說:「我一生除被一位老和尚打過,沒有誰敢打我。他蔣介石雖然把我關進了牢房,他也不敢動手打我。」
但無論如何,他是在那邊呆不下去了,或許只得再度北上。北方好歹有閻錫山,有馮玉祥,有張學良,封疆大吏,割據自雄,國民黨鞭長莫及,那兒的空氣是要宜人一些的。說來也巧,這時原蔣介石的秘書羅家倫正在清華做校長,立即邀劉文典北上。幾經誠邀,劉文典終於北上,落戶清華園。他開始老老實實安安分分過日子,做學問。
然而,不管怎麼說,經此一役,劉文典確實是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志氣,也打出了名氣,他開始大大地有名了。從此,劉文典從一個薄有文名的讀書人,成了個享有盛名的公眾人物。乃師章太炎聞之頗為高興。(這師徒二人真是大有意思,真可謂有其師必有其徒:他的老師做過孫中山秘書,他也做過孫中山秘書;他的老師怒斥過袁世凱,他也頂撞過蔣介石;他的老師先是搞政治,而後做學問,他也如此。)章老先生大悅,贈聯一副,曰:「養生未羨嵇中散,疾惡真推禰正平。」他的同門魯迅也說:「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教授,因為不稱主席而關了好多天,好容易才交保出外,老同鄉、舊同事、博士當然是知道的,所以,『我稱他主席』。」這「博士」當然是「我的朋友胡適之」。
2、哀世凱的怪癖
有酣睡在女人身上的怪癖,稍微一動即予腳踢手打
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在生活上是個特別講規矩的人。比如,他每天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餐,按時吃午餐,按時吃晚餐,按時睡覺。睡覺時,由幾房姨太太輪流侍寢,每人一星期,公平分配,童叟無欺。
但是,袁世凱又是個有很多怪癖的人。比如,他每天的早餐幾乎必定是一碗雞絲面,而且必須是一大碗,他哧溜哧溜的,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作為軍人,袁世凱有著驚人的吃飯速度。
尤其是在個人衛生方面,袁世凱的怪癖更加明顯。比如,袁世凱從來不用手絹。如果碰上傷風感冒,流鼻涕的時候,袁世凱就用袖子一蹭了事。結果,他的袖管上經常出現一些穢物,很不雅觀。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袁世凱不愛洗澡。據袁世凱的親生女兒袁靜雪女士回憶,袁世凱一年只洗一次澡,那就是在過年的時候。平日里,從不洗澡。哪怕是夏天的時候,遍體流汗,袁世凱依然不洗澡。他的姨太太們實在看不過去了,就輪流用濕毛巾給他擦洗身子。
可是在個人養生方面,袁世凱又特別注意。袁世凱的姨太太那麼多,難免體虛,所以,袁世凱的養生之道就是大補。怎麼補呢?無非是傳統的人參、鹿茸。袁世凱的服用方法非常豪放,不必做任何烹煮,他直接生吃。嘎吱嘎吱地生嚼啊,也不知口感如何。
除了食用這些傳統的大補之物外,袁世凱還發明了一個獨特的養生之道:喝人奶。他專門弄來兩個奶媽養著,每天都擠出奶汁,供袁大總統服用。
可惜,這么一陣大補,也沒能讓他活過60歲。看來,凡事都有度,補品吃多了未必是好事。
袁世凱還有一個大愛好是抽雪茄。這個愛好十分的高大上。要知道,當時上流社會的標配可是鴉片,而不是雪茄。比如,張作霖大帥的公子張學良就是個大煙鬼。
可是袁世凱對於鴉片深惡痛絕,他不但不允許自己抽,也不允許自己的部下抽。他在小站練兵的時候,曾發現自己手下的一個小軍官偷偷地抽鴉片,他抓了現行後,直接把這個小軍官用大刀斬首示眾,以儆效尤。由此可見,他對於鴉片的危害是很清楚的。
當然,袁世凱最大的一個怪癖應該是當皇帝。我一直不理解,以袁項城的頭腦,怎麼會認不清當時的形勢呢?怎麼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當皇帝呢?完全可以變通一下嘛,有皇帝之實未必要有皇帝之名嘛。
結果,皇帝沒當幾天,把命都給搭上了。要是老袁多活二十年,那中國近代史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可是歷史沒有假設啊。
人有人運,國有國運。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啊。
3、北京布鞋哪個牌子好?求推薦
推薦京特北京布鞋:
京特老北京布鞋專注於中國傳統布鞋工藝的繼承與革新,使老北京布鞋的傳統美與當代的時尚元素相結合。
從單一的傳統布鞋,延伸到如今迎合現代化特色,美觀與商務休閑的結合,京特鞋業走完了許多布鞋企業窮極一生都無法邁出腳步的路,單憑這一點,京特絕對有資格被稱為國內布鞋行業的領導者企業。
老北京布鞋的製作工藝比較復雜,以千層底布鞋為例需要經過納底、配幫、緔幫、綳楦、烘乾等十幾道工序。單就納底而言,需要用上好的白布,好麵粉製成漿糊,一層層貼在一起。納底一律用上等水麻搓成繩,一針一針地納,每平方寸的面積納80~100針,並要橫平豎直,納好後放在鍋里蒸,蒸完後用棉被包嚴進行悶,悶透之後,再錘干、整形、曬干。
不了解正宗老北京布鞋品牌和工藝特點的消費者很難分清。「一些產品,根本就不是正宗的老北京布鞋。他們的生產工藝、研發能力與百年品牌有很大的差距,以低價沖擊市場,吸引消費者。」 據了解,正宗的「老北京布鞋」售價偏高,尤其是高端產品,超出一般顧客的想像。消費者在選購「老北京布鞋」的時候,不能只看價格圖便宜,更應該看品牌,看做工。
4、求一篇《袁世凱與曾國藩比較》的論文!!!急急急!!!!!
先從曾國藩開始。曾國藩出生的時候,大清國延續的仍然是封建獨裁製度,如果有變化,那就是在世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的思潮,不時從門縫里吹進這個閉關鎖國近一個世紀的帝國。因為奉行「天朝大國」的思想,大清國沒有變革的意願,也沒有這樣的空間。在四書五經的熏染下,曾國藩的理想,是和先輩們一樣,仍然以「修齊治平」作為人生進階的圭皋。他的理想,仍然是走先輩的路,考科舉,當官,報效國家。雖然國家的統治者是異族滿人,但是,經過數年的教化,漢族官員,已經漸漸接受這個事實。在四書五經里,國家是每個人的母體。通過一步步向權力的高峰進取,每個人讀書人的夢想就是陞官進爵,光耀門庭,庇蔭子子孫。如果有可能,在他去官還鄉之後,還會認真寫幾本名回憶錄,以記載自己的光輝業績。事實上,曾國藩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史記文選,並參加長沙童子試,這些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天資聰明的人。十年七次升遷,也說明他是一個官運不錯的人。
如果沒有太平天國運動,曾國藩的人生之路,也許就會按他自己設想的那樣走下去:讀書,寫書並為官一方。然而,太平軍的出現,改寫了他的人生軌跡。他拉了一幫讀書人和他一起搞團練,這些讀書人在走上戰場之後,有的成了抵抗太平軍的高級將領。從骨子裡來說,以儒生自居的曾國藩,一直不想承認自己的軍事家的身份。
戰爭和典籍,給了他最好的營養,拓寬了曾國藩的文學和思想的疆界,讓他的後半生,變得非常深厚和廣闊。他把蘊藏於胸的塊壘,寫成了一百多卷書。他除了成為著名的軍事家,還成為清末著名的理學大師,文學大家,和古文運動的傳承者。他的治家和養生,以及家訓,被後世奉為圭皋。他在腥風血雨里,實現了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事業,被後世政治家稱作「中華千古第一完人」。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這些成就非常讓人吃驚。
在《晚清有個曾國藩》里,曾國藩是典型的中國士大夫代表,他由一介草民登堂入室,學而優則仕,十年寒窗苦練內功,做學問和談心性,他更多是思考做人和修身,內聖外王,他還是儒文化熏陶出來的傳統知識分子。
但是,在我們現在的教科書里,這個人是鎮壓農民運動的劊子手。因為我們現在的教科書,是站在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勞動者的立場上寫成的,教科書幾乎肯定了所有農民起義和反抗統治階級的運動,任何對農民運動鎮壓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如果持這種觀點,關於什麼時歷史的潮流,就要重新制定標准。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農民運動,都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關系和先進的生產力。事實上,中國封建王朝,哪一個朝代不是由農民發起,取得政權,然後又變質為統治階層,魚肉百姓的呢?歷史呈螺旋狀發展,直到中國民國建立,封建王朝走向毀滅,一種新的制度建立起來。
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他成為「中堂大人」的時候,外憂內患越來越嚴重,國家處在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的時刻,他能做的事情,就是全力延緩這個國家的滅亡,而不是讓它擁有新的生命。自嘲為「裱糊匠」,和一幫抱著權力不捨得放棄的滿清貴族周旋,作為一個漢臣,他並沒有取得最高統治者的完全信任,他和統治者的關系,不具備親密戰友的感情。因為利益相關,他們更多的是合作關系。
這個被梁啟超稱為「有才氣而無見識,有閱歷而無血性」的人,在晚清近半個世紀的歷史中,幾乎是中國對外對內歷史事件最主要的操辦者。因為在戰敗屈辱的條約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成了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他一手操辦起來的北洋水師,在中日甲午海戰中,慘敗受辱。他信奉行先進的科技和武器,能讓中國擺脫落後挨打的局面,所以他對洋務運動傾注了一腔熱血。說到底,李鴻章看重的是做事情的技巧,即使在官場上,他也講究謀術的運用。因為走出過國門,考察過歐洲的官場和工業,李鴻章更期待清朝由工業革命向制度革新轉變,由封建王朝走向共和制,而不是通暴力革命。可惜他在革命火種即將點燃的時候,已是暮年。時光沒有留給他機會。
李鴻章是曾國藩和袁世凱的過渡段。在學問、心性和做人辦事的高度上,他低於曾國藩,而高於袁世凱。
生於中原地帶的袁世凱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沒有讀過多少書,身上少有文化人的酸腐之氣。因為生在中原,中原文化對他有著天然的熏陶,從老子、管仲到曹操,要麼有大智慧,要麼有大智謀。這片土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但是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多戰亂,為了生存,每一個人都必須擁有足夠的智謀,民風彪悍,不是養成的,更多的是逼出來的,哪怕是個平民百姓,也會心有七竅。因為不讀聖賢書,袁世凱身上倒少了文人做事的顧慮牽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他選擇手段的餘地自然就多一些。趙焰老師說,論道德論操守,李鴻章不如曾國藩,袁世凱又不如李鴻章,人格卻是是遞減的,所以才會有了袁世凱式的悲劇。袁世凱做事乾脆,文武兼備,以兵起家,這和曾國藩李鴻章有點像,但袁世凱更虛榮,也更相信權力。所以,當被哄擁著「無奈」稱帝83天之後,又忽然間眾叛親離,是開了歷史的倒車。帝王思想,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殺戮和篡越。
《晚清》三部曲,是以三個重要歷史人物為線,將晚清近100年的歷史改革和重要歷史事件串聯成珠,三個人是遞進的關系,是社會變革的三個階段。如果抽調歷史環境,只以功過論是非,對他們並不客觀,也不公平。無論是保守或者倒退,他們都曾經嘗試過變革,對社會的前進,有過進步的推動。只是,他們更注重了器的變革,而忘記了制度的推進。這也是歷史的局限,所以歷史的錯誤,不應該算在一個人的頭上。我們不能掩飾一個人的缺點,但是也沒必要一棍子打死一個人,進而否定他所做的一切努力。
人性向善,如果他變惡了,或是私慾與貪欲或致,或得時勢所逼,明哲保身的需要。一個好制度,能把惡人改造成守規矩的好人;而一個惡的制度,會把一個好人熏染成惡人。關鍵,還是社會環境,歷史的機遇。
5、袁世凱身體健康,為什麼不到60歲就去世了?
對於袁世凱不到60歲就去世這件事後世有很多猜想,除了常見的基因說外,可能性最大的就是生活習慣說。
生老病死本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必然結局,但是對於那些歷史上掌握大權的梟雄們來說,他們最大的心願恐怕就是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活得更長久一點,因此就會想盡千方百計讓自己更加長壽。但有時候過於執著並不是什麼好事,古代秦始皇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因為追求長生不老,導致丹葯食用過多反而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而到了清末時期,袁世凱也成為了一個執著於壽命之人,但可惜的是,即使如此注重長壽,袁世凱最後還是活不到60歲就駕鶴西去。後世對於袁世凱的死有不少猜測,而其中呼聲最大的莫過於以下兩種。
01基因缺陷說
其實在很早之前袁世凱的家族就有一個“袁家世代短命”的說法,根據相關記載,袁家的男人基本上就沒有活過六十歲的,活到五十幾歲已經算是非常長壽了。而袁世凱本人當時也是十分清楚自己家族的“魔咒”,而為了讓自己打破魔咒成功活下去,袁世凱從小就十分熱愛鍛煉,通過武術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從他後來在軍隊中的表現也能看出,袁世凱當時的鍛煉成果非常出色。
但盡管如此,袁世凱最終還是沒能打破“活不過60”的魔咒,加上此前所說的袁家情況,不少人推測袁世凱活不到六十的一大因素就是袁家的基因存在缺陷。雖然這個說法沒有具體的證據,但是從袁家當時的狀況來看確實有著一定可能性。
02飲食習慣不健康
不過上述的基因說畢竟只是一種合理的推測,而更多的文獻記錄也讓不少人認為袁世凱的早逝可能與自身的飲食習慣有關。在袁世凱的理解中,肉類食物對人體非常有利,而他本人也是非常喜歡吃肉,可謂是“無肉不歡”。但是我們都知道,隨著人類年齡的不斷增大,肉類食物的攝入最好是有所減少,這樣能夠避免過多攝入膽固醇所造成的慢性疾病。
而袁世凱在年齡增大後卻絲毫不注意這一點,不僅中午要吃遍山珍海味,就連一大早起床後都要吃上一碗香噴噴的肉類佳餚。雖然袁世凱在習武後保持了早期鍛煉的好習慣,但是早上飲食過於油膩也為其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
除了飲食上不健康外,袁世凱吃飯時的一些習慣也是相當不利於身體健康。就拿他吃飯速度這一點來說,古人常說吃飯要細嚼慢咽,因為慢慢吃能夠有效將食物咀嚼充分,從而減少對胃部的負擔,但是袁世凱的吃飯速度就十分之快,長此以往自然會對健康有所損害。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夠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如果像袁世凱一樣長期保持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還每天吃上如此之多的大補之物,反而會起到拔苗助長、弄巧成拙的作用。
6、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或湯圓?
7、武漢春節周邊游
武漢春節周邊旅遊景點推薦:三江森林溫泉
隨著武咸城際鐵路的開通,以及武漢到咸寧溫泉巴士線路的開辟,武漢到咸寧泡溫泉是更加的方便。平時沒有時間去泡溫泉的,現在就可以趁著春節這個假期好好享受享受了。
三江森林溫泉融合了森林、溫泉、桂花、楠竹等原生態資源,融匯了新健康生態養生理念,更結合山地梯田地形打造露天泡浴與密林修竹水乳交融、溫泉養生與森林休閑緊密結合的「氧吧+溫泉」的雙料養生產品。溫泉泡池依山而建,隨山勢起伏形成錯落有致、相互輝映的景觀群。溫泉水自上而下24小時不間斷緩緩流淌,獨特的「活水」循環貫通設計使三江森林溫泉水質更純潔,更健康。
門票價格
景區掛牌價:189元/人 伯樂旅遊團購:115元/人 春天假日旅行社預訂108元
團隊票(10人以上) 預訂優惠價:135元/人
自駕路線:
線路1:武漢—京珠高速(安山/法泗段出)—009縣道—107國道(右轉,第一個出口)—208省道(環形交叉口第二個出口上)—溫泉路—月亮灣路2號即到三江森林溫泉
線路2:武漢-- 107國道--鄭店收費站--橫溝橋收費站--橫溫路--直行過溫泉城區(凡遇紅綠燈均直行)--過淦河一號橋即左轉到三江森林溫泉
線路3:武漢—青鄭高速—京珠高速—咸寧北—銀泉大道—岔路口—轉盤左轉—華中第一泉——三江森林溫泉
8、那些書是人一定要看的,不看會後悔
我喜歡看一些人物傳記什麼的,還有歷史書
再就是一些專業的書,你可以你看看那些著名
作家寫的東西,一般寓意深刻
9、我在煮湯圓,是不是飄起來就熟了
煮湯圓時當湯圓全部飄起來就是熟了。
湯圓是元宵節的必備食物,歷史悠久。
傳說: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在陽春三月,化為一位賣湯圓的老翁於西湖邊叫賣。這時許仙恰巧走過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個湯圓滾落西湖,被白蛇吞了。於是白蛇成仙,化而為人,與許仙結為夫婦。
另一種傳說,1912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為「元」和「袁」、「宵」與「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袁世凱就下令把元宵改為湯圓。
(9)袁世凱養生擴展資料
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禦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後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
10、袁世凱征戰沙場,非常注意養生,但為什麼只活到了50歲?
對於那些戎馬一生的將軍們而言,他們的身體素質當然是鐵打的一般,身體上面的各種機能什麼的也都是元氣滿滿,這些人一般情況下也都是非常的長壽,我國的開國大將們他們活下來的壽命也都通常十分的長久,在這里我要說的是另外一個人,他的一生也是在戰場中下來的,但是他的壽命卻只有短暫的57歲,他戎馬一生,對於我國而言,他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當時在最後的死後卻只是復辟影響了自己的聲譽,也算是他一生的總結,他便是北洋新軍的創始人袁世凱。
雖然在當時醫療水平是非常的差的,人們的壽命比著我們現在人來說是有一點低的。但是一個經常出征在外的將軍,很少有人只活了50多歲的,除了那些突然得病或者是死在沙場的人。讓人們感到非常不可思議的是袁世凱他並沒有不良的習慣,而且他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也是非常的注重養生的,可是為什麼他的壽命卻是非常的短呢?畢竟在平時的飲食習慣上以及生活都是非常的規律的,所以他就想是不是這是一個魔咒,如果自己有一天當上了皇帝,就能打破這個魔咒。
這種情況很多人給她家安慰到說,是因為風水的問題,但是這畢竟是一種迷信,而沒有什麼根據,或者來說,這就是一個很小的巧合,從科學上講,他們家並沒有什麼真正的遺傳病,因此他真正的死因,恐怕與他的生活作息規律有關。根據他奶媽的話來看,他每天一大早起來工作,就會喝一些雞湯或者牛肉湯,然後七點的時候准時會去吃早飯。在半晌的時候,甚至還會吃一些鹿茸。然後過一段時間他還會固定的喝一杯參茶,這就是他所謂的養生的生活習慣。
他是非常注重養生的,不僅早上吃的好,中午和晚上他吃的也是不錯,他會吃一些大補的東西,比如海狗腎,人參鹿茸等等,他甚至拿這些非常寶貴的東西當作零食來吃,可以說是非常奢侈的,不僅如此,他還有十個漂亮的妻子,而且每一個妻子都是光鮮艷麗,我們可以想像它夜間的生活到底有多麼豐富,雖然他吃了很多的補品,但是我們都知道任何東西吃得太多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後來這就導致了他身體出現了一些疾病,而且他最後也是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