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出自哪裡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此句出自《孟子》中的《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意思是: 使民眾養活生者,安葬死者,沒有遺憾,此乃王道的開始
以下是《寡人之於國也》的全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2、寡人之於國也的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
1、填然鼓之:一般「鼓」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打鼓,擊鼓進軍。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響戰鼓。
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一般「衣」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穿。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
3、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般「王」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為王、稱王、統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歸順。
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些而不能統一天下稱王的還從未有過。
4、樹之以桑:一般「樹」是名詞,在此活用做動詞:種植。
樹之以桑:種上桑樹。
5、王無罪歲:「罪」是名詞活用為動詞:歸罪、歸咎。
王無罪歲: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
動詞作名詞
6、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一般「生」是活著(動詞),在此活用為名詞:活著的人一般「死」是死去(動詞),在此活用為名詞:死去的人喪,為動用法,為……辦喪事。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了。
形容詞作動詞
7、謹庠序之教:一般「謹」是謹慎(形容詞),在此活用為動詞:認真從事。
謹庠序之教: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
動詞的使動用法
8、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一般「移」是移動,在此是使動用法:使……遷移。
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就把那裡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
3、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什麼意思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讓老百姓能夠贍養活著的人,埋葬死了的人,而不感到有遺憾。
4、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的翻譯。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使民眾養活生者,安葬死者,沒有遺憾,此乃王道的開始.
王道:成為zd王者的道路(差不多吧)
王道
1.儒家提出的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政回治主張.與霸道相對.
2.大路.喻仁政.
3.與「霸道」義略同,謂劇烈,利害.為北京土語,如:這種辣椒別看小,辣味兒可真王道.但說「橫行霸答道」時,絕不會說「橫行王道」.
5、是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的意思
應該是「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譯為:這就使得老百姓能夠奉養活著的人、安葬死去的人,而沒有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