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陳氏太極拳24式養生教學

陳氏太極拳24式養生教學

發布時間:2020-07-06 18:23:46

1、太極拳24式口令

24式太極拳口令如下:

1,起勢,2,左右野馬分鬃,3,白鶴亮翅,4,左右摟膝拗步,5,手揮琵琶,6,左右倒卷肱,7,左攬雀尾,8,右攬雀尾,9,單鞭,10,雲手,11,單鞭,12,高探馬,13,右登腳,14,雙峰貫耳,15,轉身左登腳,16,左下勢獨立,17,右下勢獨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針,20,閃通臂,21,轉身搬攔捶,22,如封似閉,23,十字手,24,收勢。

2、24式太極拳口令

24式太極拳口令如下:

1,起勢,2,左右野馬分鬃,3,白鶴亮翅,4,左右摟膝拗步,5,手揮琵琶,6,左右倒卷肱,7,左攬雀尾,8,右攬雀尾,9,單鞭,10,雲手,11,單鞭,12,高探馬,13,右登腳,14,雙峰貫耳,15,轉身左登腳,16,左下勢copy獨立,17,右下勢獨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針,20,閃通臂,21,轉身搬攔捶,22,如封似閉,23,十字手,24,收勢。

拓展資料:

楊氏太極拳是歷史悠久的拳術,太極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鄲市永年人楊露禪及其子楊班侯、楊健侯,其孫楊少侯、楊澄甫等人發展創編百的。由於楊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朴實,練法簡易,因此他深受廣大群眾熱愛,開展得最為廣泛。楊式太極拳對手眼身法步有嚴格的要求,練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國家體委正式公布的48式、24式以及在許多場合表演的,都是這種楊式太極拳或由其演化而來。楊式又派生出李式、吳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在太極拳界執大旗地位,楊氏太極拳緊隨其後度。

3、陳氏太極拳 24式各式名稱??

第一段
一、起式 1、並腳直立 2、開步站立
二、右金剛搗碓 1、轉體棚捋 2、轉身右捋 3、擦腳平推 4、虛步撩掌 5、舉拳提膝 6、震腳砸拳
三、攬扎衣 1、左轉托掌 2、分掌劃弧 3、擦腳合臂 4、馬步立掌
四、右六封四閉 1、轉體旋腕 2、下捋棚舉 3、棚刁上托 4、虛步雙按
五、左單鞭 1、轉體推收 2、轉身提勾 3、屈膝擦腳 4、馬步立掌
六、搬攔捶 1、轉體變拳 2、轉體橫擊 3、劃弧翻拳 4、轉體橫擊
七、護心捶 1、轉體栽拳 2、躍轉掄擊 3、馬步合臂
八、白鶴亮翅 1、擦腳插掌 2、收腳分掌
九、斜行拗步 1、轉體繞臂 2、踏腳擦步 3、左轉提勾 4、提膝推按
十、提收 1、扣腳合手 2、收腳收手 3、提膝推按
十一、前趟 1、擦步右捋 2、轉身旋掌 3、馬步分掌
十二、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擦腳合臂 3、轉身旋臂 4、弓步發拳
十三、披身捶 1、轉身撩拳 2、外旋舉拳
十四、背折靠
十五、青龍出水 1、轉提繞臂 2、轉提旋臂 3、撩彈收拳 4、馬步發拳
十六、斬手 1、擺腳翻掌 2、震腳切掌
十七、劈架子
十八、翻花舞袖
十九、左掩手肱捶 1、擦腳合臂 2、轉身旋臂 3、弓步發拳
二十、左六封四閉 1、下捋棚舉 2、虛步刁托 3、擦腳翻掌 4、虛步雙按
二十一、右單鞭 1、轉體推收 2、轉身提勾 3、屈膝擦腳 4、馬步立掌
第二段
二十二、雲手(向右)1收腳旋掌 2、開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開步旋掌 5、旋掌平擺 6、提膝橫擊
二十三、雲手(向左)1、踏腳旋掌 2、開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開步旋掌
二十四、高探馬 1、轉提旋掌 2、馬步分掌 3、轉身推掌
二十五、右連珠炮 1、轉身捋棚 2、撤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二十六、左連珠炮 1、撤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二十七、閃通背 1、屈膝分掌 2、弓步穿掌 3、擰腰旋掌 4、轉身推劈
第三段
二十八、指襠捶 1、轉身旋掌 2、擦腳合臂 3、轉身旋臂 4、弓步發拳
二十九、白猿獻果 1、轉提左捋 2、轉提棚臂 3、提膝出拳
三十、 雙推手 1、落腳旋掌 2、虛步雙推
三十一、中盤 1、轉身挫掌 2、翻轉挫掌 3、翻轉挫掌 4、轉身穿掌 5、繞臂擦掌 6、馬步提手
三十二、前招
三十三、後招
三十四、右野馬分鬃 1、轉提繞臂 2、提膝繞臂 3、馬步穿掌
三十五、左野馬分鬃 1、提膝旋掌 2、馬步穿掌
三十六、擺蓮跌叉 1、轉身旋掌 2、轉身捋按 3、收腳擺掌 4、獨立擺腳 5、震腳跌叉
三十七、左右金雞獨立 1、提膝穿掌 2、落腳踏按 3、擦腳擺掌 4、收腳收掌 5、提膝穿掌
第四段
三十八、倒卷肱 1、馬步展臂 2、退步推掌 3、退步推掌
三十九、退步壓肘 1、轉身旋掌 2、轉體擺掌 3、退步橫擊
四十、 擦腳 1、轉身右捋 2、歇步疊臂 3、分腳拍掌
四十一、蹬一根 1、轉身疊腕 2、撩拳揣腳
四十二、海底翻花 1、屈膝旋臂 2、提膝翻臂
四十三、擊地捶 1、落腳落拳 2、提腳舉拳 3、弓步舉拳
四十四、翻身二起 1、翻轉舉拳 2、騰起拍腳
四十五、雙震腳 1、落腳分展 2、屈蹲按掌 3、落踏按掌
四十六、蹬腳
四十七、玉女穿梭 1、落腳穿掌 2、騰插架推
四十八、順鸞肘 1、擦腳合臂 2、馬步頂肘
四十九、裹鞭炮 1、跳轉繞臂 2、馬步分擊
五十、 雀地龍
五十一、上步七星 1、弓步穿拳 2、虛步架拳 3、旋腕外撐 4、變拳翻轉
五十二、退步跨虎 1、撤步分掌 2、丁步舉掌
五十三、轉身擺蓮 1、轉身旋掌 2、提膝分掌 3、落腳擺掌 4、獨立拍腳
五十四、當頭炮 1、落腳推掌 2、轉身收拳 3、轉體棚擊
五十五、左金剛搗碓 1、變掌平捋 2、虛步撩掌 3、震腳砸拳
五十六、收式

.預備式 23.扇通臂 45.如封似閉 67.上步搬攬捶
2.起勢 24.撇身捶 46.十字手 68.上步攬雀尾
3.攬雀尾 25.進步搬攬捶 47.抱虎歸山 69.單鞭
4.單鞭 26.攬雀尾 48.斜單鞭 70.雲手
5.提手上勢 27.單鞭 49.野馬分鬃 71.單鞭
6.白鶴亮翅 28.雲手 50.攬雀尾 72.高探馬帶穿掌
7.左摟膝拗步 29.單鞭 51.單鞭 73.十字腿
8.手揮琵琶 30.高探馬 52.左右玉女穿梭 74.進步指襠捶
9.左右摟膝拗步 31.左右分腳 53.上步攬雀尾 75.上步攬雀尾
10.手揮琵琶 32.轉身蹬腳 54.單鞭 76.單鞭
11.左摟膝拗步 33.左右摟膝拗步 55.雲手 77.下勢
12.進步搬攔捶 34.進步栽捶 56.單鞭 78.上步七星
13.如封似閉 35.翻身撇身捶 57.下勢 79.退步跨虎
14.十字手 36.進步搬攔捶 58.金雞獨立 80.轉身擺蓮
15.抱虎歸山 37.右蹬腳 59.左右倒輦猴 81.彎弓射虎
16.肘底看捶 38.左打虎式 60.斜飛式 82.上步搬攬捶
17.左右倒輦猴 39.右打虎式 61.提手上勢 83.如封似閉
18.斜飛式 40.回身右蹬腳 62.白鶴亮翅 84.十字手
19.提手上勢 41.雙峰貫耳 63.左摟膝拗步 85.收勢
20.白鶴亮翅 42.左蹬腳 64.海底針
21.左摟膝拗步 43.轉身右蹬腳 65.扇通臂
22.海底針 44.上步搬攬捶 66.轉身白蛇吐信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
來源:陳正雷太極網
第一式 太極起勢 第三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二式 金剛搗碓 第三十九式 小擒打
第三式 懶扎衣 第四十式 抱頭推山
第四式 六封四閉 第四十一式 六封四閉
第五式 單鞭 第四十二式 單鞭
第六式 金剛搗碓 第四十三式 前招
第七式 白鵝亮翅 第四十四式 後招
第八式 斜行 第四十五式 野馬分鬃
第九式 摟膝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閉
第十式 拗步 第四十七式 單鞭
第十一式 斜形 第四十八式 玉女穿梭
第十二式 摟膝 第四十九式 懶扎衣
第十三式 拗步 第五十式 六封四閉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五十一式 單鞭
第十五式 金剛搗碓 第五十二式 雲手
第十六式 撇身捶 第五十三式 擺腳跌岔
第十七式 青龍出水 第五十四式 金雞獨立
第十八式 雙推手 第五十五式 倒卷肱
第十九式 肘底看拳 第五十六式 白鵝亮翅
第二十式 倒卷肱 第五十七式 斜形第
第二十一式 白鵝亮翅 五十八式 閃通背
第二十二式 斜形 第五十九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三式 閃通背 第六十式 六封四閉
第二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一式 單鞭
第二十五式 六封四閉 第六十二式 雲手
第二十六式 單鞭 第六十三式 高探馬
第二十七式 雲手 第六十四式 十字腳
第二十八式 高探馬 第六十五式 指襠捶
第二十九式 右擦腳 第六十六式 猿猴獻果
第三十式 左擦腳 第六十七式 單鞭
第三十一式 左蹬一跟 第六十八式 雀地龍
第三十二式 前趟拗步 第六十九式 上步七星
第三十三式 擊地捶 第七十一式 轉身雙擺蓮
第三十四式 踢二起 第七十式 下步跨肱
第三十五式 護心拳 第七十二式 當頭炮
第三十六式 旋風腳 第七十三式 金剛搗碓
第三十七式 右蹬一跟 第七十四式 收勢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

第一式 太極起勢 第二式 金剛搗碓
第三式 懶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閉
第五式 單鞭 第六式 躍步護心拳
第七式 進步斜行 第八式 回頭金剛搗碓
第九式 撇身拳 第十式 指襠
第十一式 斬手 第十二式 翻花舞袖
第十三式 掩手肱拳 第十四式 轉身腰攔肘
第十五式 大肱拳小肱拳 第十六式 玉女穿梭
第十七式 倒騎龍 第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十九式 裹鞭裹鞭 第二十式 獸頭勢
第二十一式 披架子 第二十二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三式 伏虎 第二十四式 抹眉肱
第二十五式 黃龍三攪水 第二十六式 左沖右沖
第二十七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八式 掃堂腿
第二十九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式 全炮捶
第三十一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二式 搗叉搗叉
第三十三式 左二肱右二肱 第三十四式 回頭當門炮
第三十五式 變勢大捉炮 第三十六式 腰攔肘
第三十七式 順攔肘 第三十八式 窩底炮
第三十九式 回頭井欄直入 第四十式 金剛搗碓
第四十一式 收勢
陳氏太極拳新架一路
第一式 預備勢 第四十三式 抱頭推山
第二式 金剛搗碓 第四十四式 三換掌
第三式 懶扎衣 第四十五式 六封四閉
第四式 六封四閉 第四十六式 單鞭
第五式 單鞭 第四十七式 前招
第六式 第二金剛搗碓 第四十八式 後招
第七式 白鶴亮翅 第四十九式 野馬分鬃
第八式 斜行拗步 第五十式 大六封四閉
第九式 初收 第五十一式 單鞭
第十式 前蹚拗步 第五十二式 雙震腳
第十一式 第二斜行拗步 第五十三式 玉女穿梭
第十二式 再收 第五十四式 懶扎衣
第十三式 前蹚拗步 第五十五式 六封四閉
第十四式 掩手肱捶 第五十六式 單鞭
第十五式 第三金剛搗碓 第五十七式 雲手
第十六式 撇身捶 第五十八式 雙擺腳
第十七式 青龍出水 第五十九式 跌岔
第十八式 雙推手 第六十式 金雞獨立
第十九式 三換掌 第六十一式 倒卷肱
第二十式 肘底看捶 第六十二式 退步壓肘
第二十一式 倒卷肱 第六十三式 中盤
第二十二式 退步壓肘 第六十四式 白鶴亮翅
第二十三式 中盤 第六十五式 斜行拗步
第二十四式 白鶴亮翅 第六十六式 閃通背
第二十五式 斜行拗步 第六十七式 掩手肱捶
第二十六式 閃通背 第六十八式 大六封四閉
第二十七式 掩手肱捶 第六十九式 單鞭
第二十八式 大六封四閉 第七十式 雲手
第二十九式 單鞭 第七十一式 高探馬
第三十式 雲手 第七十二式 十字單擺腳
第三十一式 高探馬 第七十三式 指襠捶
第三十二式 右擦腳 第七十四式 白猿探果
第三十三式 左擦腳 第七十五式 小六封四閉
第三十四式 轉身左蹬一跟 第七十六式 單鞭
第三十五式 前蹚拗步 第七十七式 鋪地錦
第三十六式 擊地捶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三十七式 二起腳(踢二起)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第三十八式 護心拳(獸頭勢) 第八十式 轉身雙擺蓮
第三十九式 旋風腳 第八十一式 當頭炮
第四十式 右蹬一跟 第八十二式 金剛搗碓
第四十一式 掩手肱捶 第八十三式 收勢
第四十二式 小擒打

陳氏太極拳新架二路
陳氏太極拳新架二路亦稱炮捶。 新架二路拳動作比較復雜。套路中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運用為主, "掤履擠按"四正手的運用為輔,剛中寓柔,力求堅剛,震腳發力,閃戰 騰挪,竄蹦跳躍,松活彈抖,著重於彈性勁的練習。外形上顯示疾剛跳 躍為主,緩柔沉穩為輔的特點。運勁方法要求以手鄰身,配合靈活的步 法,以剛為主,剛柔相濟,以內勁為統馭,內不動,外不發,一動全動 ,節節貫穿,完整一氣。 學習新架二路拳,應在練好新架一路拳的基礎上進行。
陳氏太極拳新架二路動作名稱
第一式 預備勢 第二式 金剛搗碓
第三式 懶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閉
第五式 單鞭 第六式 搬攔肘
第七式 護心捶 第八式 拗步斜行
第九式 煞腰壓肘拳 第十式 井攔直入
第十一式 風掃梅花 第十二式 金剛搗碓
第十三式 撇身捶 第十四式 斬手
第十五式 翻花舞袖 第十六式 掩手肱捶
第十七式 飛步腰攔肘 第十八式 雲手(前三)
第十九式 雲手(後三) 第二十式 高探馬
第二十一式 連珠炮 第二十二式 倒騎麟
第二十三式 白蛇吐信 第二十四式 海底翻花
第二十五式 掩手肱捶 第二十六式 左裹鞭炮
第二十七式 右裹鞭炮 第二十八式 獸頭勢
第二十九式 劈架子 第三十式 翻花舞袖
第三十一式 掩手肱捶 第三十二式 伏虎
第三十三式 抹眉紅 第三十四式 右黃龍三攪水
第三十五式 左黃龍三攪水 第三十六式 左蹬一跟
第三十七式 右蹬一跟 第三十八式 海底翻花
第三十九式 掩手肱捶 第四十式 掃膛腿
第四十一式 掩手肱捶 第四十二式 左沖
第四十三式 右沖 第四十四式 倒插
第四十五式 海底翻花 第四十六式 掩手肱捶
第四十七式 奪二肱 第四十八式 連環炮
第四十九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式 回頭當門炮
第五十一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二式 回頭當門炮
第五十三式 腰欄肘 第五十四式 順攔肘
第五十五式 穿心肘 第五十六式 窩里炮
第五十七式 井攔直入 第五十八式 風掃梅花
第五十九式 金剛搗碓 第六十式 收勢

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
第一段
一、起式 1、並腳直立 2、開步站立
二、右金剛搗碓 1、轉體棚捋 2、轉身右捋 3、擦腳平推 4、虛步撩掌 5、舉拳提膝 6、震腳砸拳
三、攬扎衣 1、左轉托掌 2、分掌劃弧 3、擦腳合臂 4、馬步立掌
四、右六封四閉 1、轉體旋腕 2、下捋棚舉 3、棚刁上托 4、虛步雙按
五、左單鞭 1、轉體推收 2、轉身提勾 3、屈膝擦腳 4、馬步立掌
六、搬攔捶 1、轉體變拳 2、轉體橫擊 3、劃弧翻拳 4、轉體橫擊
七、護心捶 1、轉體栽拳 2、躍轉掄擊 3、馬步合臂
八、白鶴亮翅 1、擦腳插掌 2、收腳分掌
九、斜行拗步 1、轉體繞臂 2、踏腳擦步 3、左轉提勾 4、提膝推按
十、提收 1、扣腳合手 2、收腳收手 3、提膝推按
十一、前趟 1、擦步右捋 2、轉身旋掌 3、馬步分掌
十二、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擦腳合臂 3、轉身旋臂 4、弓步發拳
十三、披身捶 1、轉身撩拳 2、外旋舉拳
十四、背折靠
十五、青龍出水 1、轉提繞臂 2、轉提旋臂 3、撩彈收拳 4、馬步發拳
十六、斬手 1、擺腳翻掌 2、震腳切掌
十七、劈架子
十八、翻花舞袖
十九、左掩手肱捶 1、擦腳合臂 2、轉身旋臂 3、弓步發拳
二十、左六封四閉 1、下捋棚舉 2、虛步刁托 3、擦腳翻掌 4、虛步雙按
二十一、右單鞭 1、轉體推收 2、轉身提勾 3、屈膝擦腳 4、馬步立掌
第二段
二十二、雲手(向右)1收腳旋掌 2、開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開步旋掌
5、旋掌平擺 6、提膝橫擊
二十三、雲手(向左)1、踏腳旋掌 2、開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開步旋掌
二十四、高探馬 1、轉提旋掌 2、馬步分掌 3、轉身推掌
二十五、右連珠炮 1、轉身捋棚 2、撤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二十六、左連珠炮 1、撤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二十七、閃通背 1、屈膝分掌 2、弓步穿掌 3、擰腰旋掌 4、轉身推劈
第三段
二十八、指襠捶 1、轉身旋掌 2、擦腳合臂 3、轉身旋臂 4、弓步發拳
二十九、白猿獻果 1、轉提左捋 2、轉提棚臂 3、提膝出拳
三十、 雙推手 1、落腳旋掌 2、虛步雙推
三十一、中盤 1、轉身挫掌 2、翻轉挫掌 3、翻轉挫掌 4、轉身穿掌 5、繞臂擦掌
6、馬步提手
三十二、前招
三十三、後招
三十四、右野馬分鬃 1、轉提繞臂 2、提膝繞臂 3、馬步穿掌
三十五、左野馬分鬃 1、提膝旋掌 2、馬步穿掌
三十六、擺蓮跌叉 1、轉身旋掌 2、轉身捋按 3、收腳擺掌 4、獨立擺腳 5、震腳跌叉
三十七、左右金雞獨立 1、提膝穿掌 2、落腳踏按 3、擦腳擺掌 4、收腳收掌 5、提膝穿掌
第四段
三十八、倒卷肱 1、馬步展臂 2、退步推掌 3、退步推掌
三十九、退步壓肘 1、轉身旋掌 2、轉體擺掌 3、退步橫擊
四十、 擦腳 1、轉身右捋 2、歇步疊臂 3、分腳拍掌
四十一、蹬一根 1、轉身疊腕 2、撩拳揣腳
四十二、海底翻花 1、屈膝旋臂 2、提膝翻臂
四十三、擊地捶 1、落腳落拳 2、提腳舉拳 3、弓步舉拳
四十四、翻身二起 1、翻轉舉拳 2、騰起拍腳
四十五、雙震腳 1、落腳分展 2、屈蹲按掌 3、落踏按掌
四十六、蹬腳
四十七、玉女穿梭 1、落腳穿掌 2、騰插架推
四十八、順鸞肘 1、擦腳合臂 2、馬步頂肘
四十九、裹鞭炮 1、跳轉繞臂 2、馬步分擊
五十、 雀地龍
五十一、上步七星 1、弓步穿拳 2、虛步架拳 3、旋腕外撐 4、變拳翻轉
五十二、退步跨虎 1、撤步分掌 2、丁步舉掌
五十三、轉身擺蓮 1、轉身旋掌 2、提膝分掌 3、落腳擺掌 4、獨立拍腳
五十四、當頭炮 1、落腳推掌 2、轉身收拳 3、轉體棚擊
五十五、左金剛搗碓 1、變掌平捋 2、虛步撩掌 3、震腳砸拳
五十六、收式

視頻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CC%AB%BC%AB%C8%AD&lm=1

4、王二平陳式太極拳養生24式的內容介紹

<

5、陳式太極拳24式口訣誰知道?

24式簡化太極拳動作口訣 第一組 (一)起勢 左腳邁出平行站,與肩同寬體自然。兩臂前舉不過肩,屈膝按掌緊相連。 (二)左右野馬分鬃 左野馬分鬃: 收腳抱球微右轉,再向左轉左步邁,左上右下把手分,弓步右按右伸手。 右野馬分鬃: 上體右坐腳外展,跟步抱球體左轉,腰向右轉右腳邁,弓步分手走弧線。 左野馬分鬃: 上體後坐左腳展,跟步抱球體右轉,腰向左轉左腳邁,弓步分手分鬃完。 (三)白鶴亮翅 左轉抱球經胸前,跟步後坐虛步連,左按右提將手分,白鶴亮翅眼看前。 第二組 (四)左右摟膝拗步 左摟膝拗步: 右手前落左手翻,右轉伸臂左腳點,邁步屈肘體左轉,左摟右推拗步站。 右摟膝拗步: 重心後移腳外展,左轉收臂收腳站,邁步屈肘微右轉,右摟左推法同前。 左摟膝拗步: 重心後移腳外轉,左勢動作重復練,上下肢體須連貫,兩手一定劃弧線。 (五)手揮琵琶 跟步收手上下連,後坐挑掌至體前,落腳合臂虛步站,恰似手抱琵琶彈。 (六)左右倒卷肱 左倒卷肱: 上體右轉掌上翻,落手伸臂劃弧展,提腳屈肘至耳邊,退步提腳眼前看。 右倒卷肱: 上體左轉右上翻,左掌後伸劃弧展,提腳屈肘至耳邊,退步推手眼前看。 左、右倒卷肱: 左右卷肱重一遍,上下相隨虛實變,兩手配合前後換,松腰松垮靈活轉。 第三組 (七)左攬雀尾 上體右轉伸臂翻,劃弧抱球收腳站,上體左轉把步邁,弓步左捋右手按。 兩手邊伸邊翻轉,後坐回捋腰要轉,伸手翻掌左右分,後坐收手右腿蹲, 弓步雙手前上按,沉肩墜肘並坐腕。 (八)右攬雀尾 後坐扣腳體右轉,收腳劃弧抱球站,捧捋擠按皆同前,肢體左右方向換。 第四組 (九)單鞭 後坐扣腳體左轉,雲手收腳右勾變,左轉邁步手經面,弓步推掌成單鞭。 (十)雲手 重心右移左腳扣,左手右雲右掌變,重心左移左雲手,收腳並步右雲轉; 右落左起左橫邁,雲手三個重復連,邊雲邊翻隨腰轉,眼隨左右手變換。 (十一)單鞭 變勾邁步做單鞭,方法要領皆同前。 第五組 (十二)搞探馬 右腳跟步雙手翻,虛步推掌馬完。 (十三)右蹬腳 提腳穿掌兩手分,落腳合抱右腳跟,右推提膝屈臂分,蹬腳撐臂一起伸。 (十四)雙峰貫耳 收腿落手體右轉,邁步握掌經腰間;兩掌半握弓步貫,雙峰貫耳走弧線。 (十五)轉身左蹬腳 後坐扣腳體左轉,兩拳變掌分開展;重心右移左腳收,右蹬方法同右邊。 第六組 (十六)左下勢獨立 收腳收手右勾變,仆步穿掌貼地面,左弓右蹬前起身,提膝獨立挑掌伸。 (十七)右下勢獨立 落腳左轉左勾變,下面動作左右換。下勢獨立難度大,功到自成不用怕。 第七組 (十八)左右穿梭 左穿梭: 落腳外展體左轉,抱球跟腳腳尖點,邁步分手右上架,弓步推掌松腰跨。 右穿梭: 後坐右轉腳外展,左右穿梭肢體換,切忌方向斜向前,上下協調一致連。 (十九)海底針 右腳跟步腿微蹲,左落右提劃弧分,虛步插掌海底針,避免低頭體前伸。 (二十)閃通臂 提腳抬手體右轉,邁步翻掌繼續轉,左推右撐左腿弓,上體自然背伸展。 第八組 (二十一)轉身搬攔捶 後坐扣腳體右轉,收腳再撇握拳搬,左腳上步左掌攔,弓步打拳此勢完。 (二十二)如封似閉 右拳變掌左掌穿,後坐收手掌下翻,弓步兩手前上按,注意雙手走弧線。 (二十三)十字手 後坐扣腳體右轉,撇腳分手重心換,收腳合抱在胸前,兩腳平行同肩寬。 (二十四)收勢 分手前撐掌下按,兩臂落至跨兩邊,左腳收並體還原,二十四式太極完。

6、24式太極拳詳細步驟

動作及口訣

一、起勢

1、兩腳開立,2、兩臂前舉,3、屈膝按掌。

二、野馬分鬃

A.1、收腳抱球,2、左轉出步,3、弓步分手。

B.1、後坐撇腳,2、跟步抱球,3、右轉出步,4、弓步分手。

C.1、後坐撇腳,2、跟步抱球,3、左轉出步,4、弓步分手。

三、白鶴亮翅

1、跟半步胸前抱球,2、後坐舉臂,3、虛步分手。

四、摟膝拗步

A、1、左轉落手,2、右轉收腳舉臂,3、出步屈肘, 4、弓步摟推。

B、1、後坐撇腳,2、跟步舉臂,3、出步屈肘,4、弓步摟推。

C、1、後坐撇腳,2、跟步舉臂,3、出步屈肘,4、弓步摟推。

五、手揮琵琶

1、跟步展手,2、後坐挑掌,3、虛步合臂。

六、倒卷肱

1、兩手展開,2、提膝屈肘,3、撤步錯手,4、後坐推掌。(重復四次)

七、左攬雀尾

1、右轉收腳抱球,2、左轉出步,3、弓步棚臂,4、左轉隨臂展掌,5、後坐右轉下捋,6、左轉出步搭腕,7、弓步前擠,8、後坐分手屈肘收掌,9、弓步按掌。

八、右攬雀尾

1、後坐扣腳、右轉分手,2、回體重收腳抱球,3、右轉出步,4、弓步棚臂,5、右轉隨臂展掌,6、後坐左轉下捋,7、右轉出步搭手,8、弓步前擠,9、後坐分手屈肘收掌,10、弓步推掌。

九、單鞭

1、左轉扣腳,2、右轉收腳展臂,3、出步勾手,4、弓步推舉。

十、雲手

1、右轉落手,2、左轉雲手,3、並步按掌,4、右轉雲手、5、出步按掌。(註:重復三次)

十一、單鞭

1、斜落步右轉舉臂,2、出步勾手,3、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馬

1、跟步後坐展手,2、虛步推掌。

十三、右蹬腳

1、收腳收手,2、左轉出步,3、弓步劃弧,4、合抱提膝,5、分手蹬腳。

十四、雙峰貫耳

1、收腳落手,2、出步收手,3、弓步貫拳。

十五、轉身左蹬腳

1、後坐扣腳,2、左轉展手,3、回體重合抱提膝,4、分手蹬腳。

十六、左下勢獨立

1、收腳勾手,2、蹲身仆步,3、穿掌下勢,4、撇腳弓腿,5、扣腳轉身,6、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勢獨立

1、落腳左轉勾手,2、蹲身仆步,3、穿掌下勢,4、撇腳弓腿,5、扣腳轉身,6、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落步落手,2、跟步抱球,3、右轉出步,4、弓步推架。

5、後坐落手,6、跟步抱球,7、左轉出步,8、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針

1、跟步落手,2、後坐提手,3、虛步插掌

二十、閃通臂

1、收腳舉臂,2、出步翻掌,3、弓步推架。

二十一、轉身搬攔捶

1、後坐扣腳右轉擺掌,2、收腳握拳,3、墊步搬捶,4、跟步旋臂,5、出步裹拳攔掌,6、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閉

1、穿臂翻掌,2、後坐收掌,3、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

1、後坐扣腳,2、右轉撇腳分手,3、移重心扣腳劃弧。

二十四、收勢

1、收腳合抱,2、旋臂分手,3、下落收勢。

(6)陳氏太極拳24式養生教學擴展資料:

演練注意事項

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干擾。
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鬆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狀態。

太極拳練習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採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採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極拳是國家本著弘揚國粹、發揚傳統武術的指導思想而編制的一套入門級的太極拳,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老少皆宜,實在是居家晨練之必備佳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四式太極拳

與陳氏太極拳24式養生教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