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屠呦呦養生

屠呦呦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6 10:21:12

1、中醫自古流傳,為何現在西醫更加先進?

中國歷史淵源流長,醫者的本領也是非常的厲害,自古以來中醫一直是治病的方法,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更多的人會選擇西醫,西葯比中醫更加常見了,是什麼原因導致西醫更加先進呢。


首先說中醫,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淵遠流長。中國漢族的勞動人民智慧的成果,擁有著很多醫書,一直流傳到現在經驗豐富,把人看做一整個個體,不能說西醫高級於中醫,因為西醫是不能與中醫相比較的,中醫從預防到診治,治療根本從根處出發,在於除根。並且,中醫有很多非常好的治療方法,特別是針灸,從人體穴位入手,必須要有經驗豐富的人才可以,緩解手術後的疼痛,牙痛之類的,而且副作用極低,還有一些中草葯,是老祖宗的下來的,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偉大葯學家屠呦呦,就是通過中草葯青蒿中提取到了青蒿素,製作了對抗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上許許多多人的性命,是一項非常偉大的發明。屠呦呦就是通過從古代的各種葯本,民間收進來的方子學到的方法。


但是也不能否認西醫的好處,西醫是西方國家的醫學體系罷了。現在的葯店大多數都是西醫,小病小災都靠吃葯,主要是因為西醫治療速度快,像打針吃葯之類但是抗生素吃多了對人體不好, 是葯三分毒嘛。西剛剛流行的時候,對中醫是很大的沖擊。西醫分很多的學科,比如組織解剖學,分子化學或者是生物化學等等。各有各的好處。


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方法和好處,並不能兩者相作比較,也不能說誰比誰高級,誰比誰先進,都有自己的長處。

2、除了屠呦呦發現青蒿素這件事以外,還有別的將中醫葯推向世界的例子嗎

青蒿素那都是以後的事了!
好多例子在古代已經廣為傳頌!
可惜我僅僅識得一個:人痘!
人痘亦系起源於我哋中醫唯物辯證個「以毒攻毒」!
非常前瞻、非常科學、非常客觀個免疫理論,影響深遠,已成經典!
華佗麻沸散:外科鼻祖!
一濟麻沸散就任人宰割了!好好使!
在冇有麻葯的原始社會亦同樣存在著手術!但系,你認為會是醫學嗎?
針灸、拔罐:又刺又拔!拔了又刺,再加埋煙熏火燎,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不信你試試!
養生:你可以不信!因為你沒時間!
氣功:?系唔系練得一肚子氣個種吖?想氣死人吖?
經脈:奇經八脈!經過現代化科學研究終於證明經脈是——?
我忘記了(~_~;)!
還有?應該有個吧!
葯丸!(要完?)
那可不得了!
這葯丸挺好吃滴!加有蜜糖,很值錢滴!最主要的是夠甜!
我曾經食過過期兩年個『霍香正氣丸』!有點酸軟而已!沒事!
我曾經飲過過期十年個『三蛇膽川貝枇杷止咳糖漿』,梧州出品,玻璃瓶裝的,很甜!沒事!(我還留著六瓶珍藏,至今廿年了,將終生保存!)
中葯片劑、沖劑:太方便了,很實用又經濟!我衣家有咩頭痛腳痛、上吐下瀉,都系搵中成葯💊治療!懶得煲葯吖!
還有?
冇識得了!

3、青蒿香是不是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青蒿製成的?單方青蒿香和復方青蒿香哪個舒壓安神睡眠效果好?

是的,因為青蒿只有一種,就是也被稱為黃花蒿的青蒿,也是我們國家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所用青蒿。青蒿自古就是清熱解毒、清瘟辟穢、祛病驅蚊、養生安神葯物,單方青蒿香和復方青蒿香哪個舒壓安神睡眠更好,看自己的體質和失眠程度,會因人而異。青蒿有很多作用,不過目前這個季節沒有,春夏秋三季才可以採摘,取葉和蕾,花前發酵,二十比一粉,製作青蒿香。

4、春天怎樣養生?

5、中醫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實際上在03年SARS期間,中葯就已經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了。正是因為03年的經驗以及在03年治療過程中遇到的教訓,所以這一次新患肺炎普遍採用了中醫的療法。

這主要是為了考慮到患者以後的生存質量。畢竟得這個病最後死亡的人是少數,絕大多數生病的人還是要追求以後的生活質量的。沒有人希望在一場大病之後,還沒重獲新生就要面對更大的困難。
所以這一次在治療新冠肺炎的時候,中醫治癒的比例也比之前SARS期間的比例要大得多。
對於中醫在這兩次抗擊傳染病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一部分中醫黑選擇性失明。實際上公道自在人心啦,在100多年前洋務派就想打倒中醫,現在這么多年過去了,中醫仍然受到非常多人的喜愛。
並且中醫的知識以及養生的方法早就已經深入了我們日常人的生活之中,我們火氣大了要喝涼茶,夏天吃綠豆湯,喝菊花茶,冬天吃羊肉,都用到了中醫裡面的陰陽調節知識。
就連你被蚊蟲叮咬塗的風油精,清涼油都來自於中醫。可以說中國沒有了中醫,生存質量都會下降一個台階。
現在中醫黑橫行,以至於今年屠呦呦都坐不住了,跑出來再次面對媒體,表達了中醫的重要性,建議中醫黑還是要適可而止。雙盲不是殺醫刀,能治病的就是好醫!

6、一個人是讓我們吃飽一個人是讓我們健康,他們都是誰?

一個人讓你吃飽,一個人讓你吃健康都是水,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你爸爸一個是你媽媽,只有父母這樣關心你,哪還有什麼人能這樣關心你呢?

7、屠呦呦發現青蒿素後的感想

細數2011年健康領域發生的大事小情,無論是食品安全,還是醫療衛生,哪怕是再細小的事情,都牽動著社會公眾敏感的神經:經歷了日本大地震期間的搶鹽鬧劇,見證過來自台灣的塑化劑風波,為可能出現在餐桌上的地溝油而焦慮……當然,我們也有幸分享了青蒿素獲大獎的喜訊,也或多或少地受益於史上最嚴厲抗生素整治措施的出台。

為此,《科學與健康》編輯部邀請多位專家、媒體人士、采訪對象以及讀者評選出2011年十大健康事件。史上最嚴的抗生素整治行動
今年4月18日,衛生部下發了《2011年全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近日,又公布了第二版的《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此次整治對抗菌葯物使用「限品種、限用量、限級別」,被業內人士稱為「史上最嚴」的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整治行動。

點評:濫用抗菌葯已經成為了感染科醫生最大的心結。要止住這股濫用之風,不僅要提高醫院和醫生的合理用葯水平,還應該改變百姓的觀念,百姓應對醫生根據病情給出的治療意見予以配合、予以尊重。

謠言引發搶鹽潮

3月11日13時,日本北部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9.0級特大地震。受日本核污染影響,不少中國百姓擔心海水污染吃不上鹽或者想通過加碘鹽預防核輻射。於是,各地紛紛出現了一股搶購食鹽的風潮,從北刮到南,許多市民紛紛到大小超市和商店「批發」食鹽,甚至有人連夜開車到外圍城區商店買鹽。一包1元多錢的碘鹽竟然炒到了18元。

點評:恐慌多起於未知,謠言止於智者。從2003年非典時搶購板藍根、口罩,到今年的搶鹽風潮,政府應該更加重視信息公開、關注危機干預,當然,公民自身也要提升科學素養、增強獨立判斷力。勿讓搶購潮再次上演!

百餘人染丙肝
11月中旬,河南安徽兩省發生丙肝人群聚集性感染。安徽64人感染,河南104人感染。據安徽省衛生部門初步調查,此次疫情中發現的丙肝陽性者均在河南省永城市馬橋鎮一個體診所接受過靜脈推注治療,疫情可能是因不安全注射引起。

點評:雖然事件起因還只是停留在「可能性」的猜測,但事實已經出現,無論是輸血還是不潔器具,都將是導致疫情產生的直接原因,而事件直接反映了中國農村醫療現狀的薄弱。鄉村醫生是9億農民基本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而多數村醫沒有醫師資格證書。


地溝油流向餐桌

今年9月,公安部統一指揮浙江、山東、河南等地公安機關,歷時4個月成功破獲一起特大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案,一條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6大環節的地溝油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此次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32名,同時扣押食用地溝油100餘噸。據嫌犯交代,購買的地溝油主要銷往糧油市場。

點評:繼去年之後,地溝油再次「榮登」年度新聞事件,可見社會公眾對其「關心」的程度。醫學研究表明,長期攝入地溝油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可惜,截至目前,國內仍然沒有非常奏效的對地溝油檢測的方法。

徐文被砍17刀
9月15日下午,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科部主任徐文在醫院被曾經的治療對象王寶洺連砍17刀,致使這位國內頂尖的喉科專家肌腱斷裂、顱骨、尺骨等多處骨折,後經多學科專家全力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

點評:患者砍醫生,這不是第一例。造成這一類惡性事件的根本原因還是醫患之間信任缺失。不過,恐怕重塑信任的路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屠呦呦獲拉斯克獎
1971年,屠呦呦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青蒿素,一種用以治療瘧疾的新型葯物,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生命。2011年度拉斯克獎基金會將臨床醫學研究獎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屠呦呦研究員及其青蒿素研究團隊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

點評: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拉斯克獎,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學界獲得的世界級最高大獎。很多拉斯克獎獲獎者後來成為諾貝爾獎的得主,所以稱它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


塑化劑風波
「潛伏」30年後,在飲料食品中的塑化劑在今年的5月27日遭曝光。多家知名運動飲料及果汁等遭到污染。此次污染事件規模之大為歷年罕見,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中國大陸隨即禁止進口台灣「涉塑」的294家企業的973種產品。

點評: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化學物質層出不窮,但是完全了解這些化學物質潛在的危害卻還需要時間,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我們更期待的是,在產生危害之前,相關企業、政府部門能對新化學物質採取科學審慎的態度,多去追問可能的危害。

雙匯「瘦肉精」事件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的「3·15」特別節目《「健美豬」真相》報道,河南孟州等地養豬場採用違禁動物葯品「瘦肉精」飼養,有毒豬肉流向了雙匯。一直對外宣稱「十八道檢驗、十八個放心」的雙匯,卻不檢測「瘦肉精」。

點評:積攢聲譽、創立品牌可謂千辛萬苦,需要數十年之功,可稍有鬆懈、管理不善便可能土崩瓦解。雙匯「瘦肉精」事件讓大家又回憶起了幾年前因三聚氰胺轟然倒塌的三鹿集團。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


染色饅頭
3月29日,中央電視台《消費主張》欄目曝光了上海多家超市銷售的小麥饅頭、玉米面饅頭系染色製成,加防腐劑防止發霉。饅頭生產日期標注為進超市的日期,過期回收後重新銷售。

點評:做饅頭的工人可以不吃自己做的饅頭,但不能不吃加了瘦肉精的豬肉。中國人扎扎實實地進入了「互相投毒」的時代。苦苦問道:我們還能吃點啥?

「健康教母」馬悅凌受質疑
馬悅凌曾憑借一本《不生病的智慧》長期蟬聯各大圖書排行榜榜首,其首創的馬悅凌固元膏更是風靡全國。2011年,100多人因按照她書中所寫的「生吃泥鰍」導致中毒住院一事將馬悅凌推到風口浪尖,其鼓吹的其他養生怪論也不斷遭到質疑。

點評:看病貴,看病難,給所謂的養生專家製造了機會,但是不能因此而放棄對「偽專家」的揭露。去年的張悟本,今年的馬悅凌,我們很「期待」明年還會有哪一位專家「閃亮登場」!

與屠呦呦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