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立秋喝什麼養生湯

立秋喝什麼養生湯

發布時間:2020-07-06 09:33:12

1、秋天是喝湯養生重要季節,哪些湯適合秋天喝?

對於喝湯這種行為,其實南方人很容易接受,因為在一日三餐當中,南方人都有喝湯這樣的行為,但是北方人尤其是東北人絕對沒有。

我活了30多年,從來沒有說家裡父母給做湯這樣的情況,甚至在飯店裡面吃飯,也不會有人點湯,這就是和我們兩個地方的氣候,生活習慣有著直接的因素。

之所以南方人喜歡喝湯,是因為南方的濕氣較重,無論是在任何一個季節,濕氣都要比北方重許多,所以喝湯也是一種除濕氣的方法。

秋天這種季節當然濕氣方面要略微低一些,但是還是應該多喝一些除濕氣的湯,因為我們的身體當中濕氣存留的時間太長,比如說和一些冬瓜排骨百合湯,就是一種除濕氣非常有效果的。

而且這幾種物質完全融合在一起,味道也非常適應大眾的口味,排骨能夠使湯的味道更加濃郁,而冬瓜和百合可以稀釋排骨的那種油膩,吃這個湯就算在不吃任何飯的情況下也能夠喝兩碗。還有一種湯,非常的滋補,那就是銀耳枸杞羊肉湯。

羊肉這種東西,可以生火所以能夠排除我們體內的濕氣,平時濕氣重的季節也可以多吃一些羊肉,但切記在湯裡面一定要多放一些生薑,因為生薑也有相同的作用,但是有一點大家要知道,在濕氣比較重,尤其我們身體在出現濕熱這樣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吃糯米以及喝米酒。因為這兩種屬於在濕熱時候會造成反向作用的食品。

2、二十四節氣養生之立秋,立秋吃什麼養生

立秋節氣適合吃什麼?
1、吃瓜曰:「咬秋」
杭州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天津等地立秋時節流行「咬秋」。
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預防痢疾。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少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2、苦夏後,貼秋膘」
北京立秋後,北方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什麼是「貼秋膘」呢?在炎熱的夏季,有厭食之感。一旦立秋,就意味著涼爽的天氣快到了,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准。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3、「減秋膘」:吃黃瓜
我國東北地區立秋有吃黃瓜的習俗,希望人們永保苗條身材。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慾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
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物,如黃瓜、赤小豆、蘿卜、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要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
立秋節氣養生事項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我們人類的貴重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
秋燥時節,一方面要多喝鹽水和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我們人體的危害。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薑,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卜下床姜」一說。但在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3、秋天適合喝什麼湯

4、立秋以後煲什麼湯更好

秋季
秋高氣爽,天氣乾燥,人們因少出汗而驟減了飲水量,很容易引致胃失調.除了多吃水果外,在日常飯菜中多備湯水,是保健的好辦法之一.
此時用以煲湯的材料,適宜的有白蘿卜,粉葛,蓮藕,白菜,西洋菜等.因其性質不同,配肉有別,所熬成的湯水,功能也不同.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和要求,選擇適合家人體質來飲用.
青紅蘿卜豬肉湯
用料: 青蘿卜一斤(約六百四十克),紅蘿卜四兩(約一百六十克),蜜棗四個,豬腿精肉十兩(約四百克),陳皮一小塊,清水適量
做法: (1) 把蘿卜去皮,切角塊;豬肉原塊洗凈;陳皮浸軟,洗凈
(2) 把清水與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下全部原料,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三小時即可.
附註: (1) 購買煲湯蘿卜,以粗壯身重,上圓下尖為好
(2) 這個湯有治肺燥,喉干,眼澀等食療功能
冬菇清湯
用料: 冬菇三兩(約一百二十克),清水三杯,雞精一粒半,葡萄酒一湯匙,生油一茶匙.
做法: (1) 將冬菇(又稱香菇)洗凈,放入大碗中加清水浸軟,剪出菇蒂,與浸冬菇水同留用.
(2) 把清水,冬菇同放鍋內,加雞精,生油和冬菇(連蒂)同燒滾,改用文火煲約半小時,離火稍溫,淋下葡萄酒蓋好,片刻即可.
附註: 如用日本香菇,湯味更鮮
鴨梨南北杏瘦肉湯
用料: 新鮮鴨嘴梨三個,瘦肉十兩(約四百克),南北杏共一兩(約四十克),花生油,鹽各少許,清水十二碗
做法: (1) 鴨嘴梨洗凈,去皮除心;南北杏洗凈,瘦肉原塊洗凈備用.
(2) 燒滾清水,下豬肉、梨和杏仁,旺火燒至大滾,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約二小時即成.
附註: 本湯可加油,鹽調味,也可淡飲,清爽潤喉

5、立秋後喝什麼湯好

秋季
秋高氣爽,天氣乾燥,人們因少出汗而驟減了飲水量,很容易引致胃失調.除了多吃水果外,在日常飯菜中多備湯水,是保健的好辦法之一.
此時用以煲湯的材料,適宜的有白蘿卜,粉葛,蓮藕,白菜,西洋菜等.因其性質不同,配肉有別,所熬成的湯水,功能也不同.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和要求,選擇適合家人體質來飲用.

青紅蘿卜豬肉湯
用料: 青蘿卜一斤(約六百四十克),紅蘿卜四兩(約一百六十克),蜜棗四個,豬腿精肉十兩(約四百克),陳皮一小塊,清水適量
做法: (1) 把蘿卜去皮,切角塊;豬肉原塊洗凈;陳皮浸軟,洗凈
(2) 把清水與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下全部原料,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三小時即可.
附註: (1) 購買煲湯蘿卜,以粗壯身重,上圓下尖為好
(2) 這個湯有治肺燥,喉干,眼澀等食療功能

冬菇清湯
用料: 冬菇三兩(約一百二十克),清水三杯,雞精一粒半,葡萄酒一湯匙,生油一茶匙.
做法: (1) 將冬菇(又稱香菇)洗凈,放入大碗中加清水浸軟,剪出菇蒂,與浸冬菇水同留用.
(2) 把清水,冬菇同放鍋內,加雞精,生油和冬菇(連蒂)同燒滾,改用文火煲約半小時,離火稍溫,淋下葡萄酒蓋好,片刻即可.
附註: 如用日本香菇,湯味更鮮
鴨梨南北杏瘦肉湯
用料: 新鮮鴨嘴梨三個,瘦肉十兩(約四百克),南北杏共一兩(約四十克),花生油,鹽各少許,清水十二碗
做法: (1) 鴨嘴梨洗凈,去皮除心;南北杏洗凈,瘦肉原塊洗凈備用.
(2) 燒滾清水,下豬肉、梨和杏仁,旺火燒至大滾,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約二小時即成.
附註: 本湯可加油,鹽調味,也可淡飲,清爽潤喉
羅漢果瘦肉湯
用料: 大羅漢果四分之一個,豬腿精肉八兩(約三百二十克),陳皮一小塊,清水十碗
做法: (1) 陳皮浸透洗凈,豬肉原塊洗凈
(2) 把清水,羅漢果和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然後下豬肉,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兩小時即可.
附註: (1) 買羅漢果,要以顏色黑褐,有光澤,搖時不響者為佳
(2) 這個湯適合哮喘患者,因羅漢果有解熱消暑,治咳化痰,促進腸胃機能和抑制哮喘的功能.

冬菜肉餅湯
用料: 瘦肉六兩(約二百四十克),大豆芽二兩(約八十克),冬菜一兩(約四十克),清湯八碗,雞蛋一隻,炒過米粉半兩(約二十克)
調味料: 酒一茶匙,薑汁半茶匙,鹽,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1) 把瘦肉切成碎茸,放碗內加入雞蛋和調味料,下炒米粉和清湯半杯,調勻腌片刻,待湯汁全部被肉茸吸收成大肉餅為止
(2) 把去凈根之大豆芽與冬菜同放入較深之平底碗中,加餘下之清湯並將肉餅鋪在上面,上蒸鍋內蒸熟即成
附註: (1) 可把冬菜切成絲或細長條再煲湯
(2) 應試味後才下鹽,因冬菜味咸

土豆排骨湯
用料: 新鮮肉排十兩(約四百克),土豆四個,蕃茄兩個,鹽一茶匙,清水十二碗
做法: (1) 排骨原塊洗凈,土豆去皮洗凈; 蕃茄去皮,每個切開四份
(2) 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排骨,土豆,旺火燒滾,改文火煲約兩個小時,加蕃茄滾幾滾即成
附註: (1) 把蕃茄放在沸水中略燙過,再放在冷水中浸片刻,便很容易剝皮
(2) 土豆洗凈,放沸水中略煮片刻,再取出用冷水沖過也易剝皮

栗子瘦肉排骨湯
用料: 新鮮栗子肉十兩(約四百克),新鮮瘦肉四兩(約一百六十克),肉排八兩(約三百二十克),生抽一湯匙半,清水十二碗
做法: (1) 將栗子肉冼凈,去衣,瘦肉,排骨原塊洗凈,土豆去皮洗凈; 蕃茄去皮,每個切開四份
(2) 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肉和栗子,旺火煲滾約半小時,改文火煲約一小時
(3) 將瘦肉、肉排撈出切塊,倒回湯肉,加鹽調味,裝碗食用
附註: (1) 扁身的栗子易軟味甜
(2) 把去殼栗子買回家,可放在沸水中煮五分鍾,熄火片刻,取出很容易撕去外皮。等冷卻再剝就不易了。

竹筍腌鮮湯
用料: 五花肉六兩(約二百四十克),熟咸瘦肉四兩(約一百六十克),熟竹筍八兩(約三百二十克),姜二片,蔥二根,韮菜半兩(約二十克),紹酒一湯匙,清水六碗,鹹肉湯二碗
做法: (1) 五花肉和鹹肉分別切成長方片
(2) 蔥切段,韮菜切段,竹筍切滾刀片
(3) 將五花肉放入鍋內,加水、姜、蔥、酒,加蓋,旺火燒滾,撇去浮沫。改文火燒半小時,加入鹹肉湯、鹹肉片和筍塊,燒滾再煲十五分鍾,下韮菜,離火推勻
附註: 如不喜歡太咸者,把鹹肉湯改清湯,加適量生抽。
蛋卷白菜肉末湯
用料: 豬腿肉末四兩(約一百六十克),咸豬肉片二兩(約八十克),白菜十四兩(約五百六十克),雞蛋一隻,上湯四兩
調味料: A 麻油、薑汁各一茶匙,酒半湯匙,鹽、胡椒粉各少許,栗粉二茶匙
B 鹽、胡椒粉各少許,酒一湯匙
做法: (1) 豬肉放碗內,下A拌勻成肉餡
(2) 雞蛋打散,以鹽調勻,攤成薄蛋皮,有其上撒少許干栗粉,中央放下肉餡,捲成蛋卷,放蒸籠用中火蒸約八分鍾
(3) 白菜放入鹽滾水中氽軟,取出;鹹肉煮過,撈出
(4) 取蛋卷切一厘米小段;白菜、鹹肉均切五厘米長塊,上湯加B調味
(5) 將蛋卷排入扣碗底部,貼碗邊排列豬肉片,白菜放入中央,注入湯至八成滿,入蒸籠蒸約十五分鍾,潷出湯,將菜倒扣入湯碗,再注入原湯即成
附註: 要蛋皮不破,可在蛋液中加少許栗米粉,再打勻攤皮
蜜瓜豬踭湯
用料: 白蜜瓜二斤半(約一點五公斤),南北杏共二兩(約八十克),瘦豬踭肉十二兩(約四百八十克),清水適量
做法: (1) 將蜜瓜切開數塊,去瓤
(2) 把清水與豬肉、南北杏同放鍋內燒滾,下蜜瓜,待滾起,改文火煲約三小時
附註: (1) 可買半生熟的蜜瓜煲湯
(2) 本湯有潤肺功能
西洋菜豬胰臟湯
用料: 西洋菜六百克,豬胰臟三個,瘦肉二百克,南北杏共四十克,蜜棗四粒,新鮮鴨肫二個,鹽一茶匙,清水十四碗
做法: (1) 先將西洋菜逐條摘除黃葉部分,洗凈;豬胰臟略燙,刮白膜洗凈
(2) 蜜棗去核;南北杏洗過;鴨肫剖開,去黃衣,用鹽、油擦勻,洗凈
(3) 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全部材料;旺火燒滾後改文火煲三小時
附註: 此湯能去煩悶,除心火,健肺去痰,有利於呼吸系統有疾患者

金銀菜杏仁豬肺湯
用料: 豬肺一個,豬肉一百六十克,大白菜六百克,白菜乾四十到八十克,南北杏共四十克,蜜棗六粒,陳皮一小塊,清水十六碗
做法: (1) 陳皮洗凈浸軟;棗去核,白菜乾浸軟洗凈;豬肺用水沖洗干凈,切開大塊,置燒紅鐵鍋中(無油)爆過,再洗凈,瀝去水分
(2) 把杏仁、白菜乾、蜜棗,陳皮與清水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下豬肺、白菜,再滾起時,改文火煲三小時
附註: 清洗豬肺時,可將連著豬肺的喉管套在水龍頭上,一邊灌水一邊輕拍豬肺,用力搓,並倒去肺中污水,反復搓洗數次,最後再割破肺膜,把內外洗凈、切塊,放鍋內爆過再煲湯

腐竹白果豬肚湯
用料: 豬肚一個,瘦肉一百六十克,腐竹八十克,白果仁八十克,生薏米、熟薏米各半碗,馬碲肉四個量,鹽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 (1) 先將豬肚上的脂肪去除,翻開用鹽、生粉揉捏擦勻,洗凈;再如法處理一次,洗干凈,放滾水中滾片刻,取出再洗凈
(2) 腐竹折段,白果去心,馬蹄切片
(3) 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約八成滿,下豬肚煲約一小時,加入其他用料再煲一小時,撈出豬肚切片,與其他料同裝碟
附註: (1) 湯料可用生抽蘸食
(2) 腐竹就是由豆腐皮加工製成的扁圓長棍狀的枝竹,素食中常用
大豆芽菜豬血湯
用料: 大豆芽菜四百八十克,熟豬血四百八十克,姜四片,花生油一茶題,鹽一茶匙半
做法: (1) 大豆芽菜洗凈,去根,切段;把豬血用清水洗凈
(2) 炒鍋燒紅,下花生油,爆香薑片,下大豆芽炒香,注入清水旺火燒滾約三十分;下豬血,燒滾即成,加鹽調味
附註: (1) 這個湯對老年人,婦女和正在發育的少年兒童都很適宜
(2) 也有人先不用油,稍炒大豆芽,去除豆腥味後煲湯。

鹹菜牛肉湯
用料: 牛腩約三百克,咸酸菜約八十克,紅蘿卜一個,土豆四個,蔥一條,姜一片,蒜二瓣,酒二湯匙
做法: (1) 大豆芽菜洗凈,去根,切段;把豬血用清水洗凈
(2) 炒鍋燒紅,下花生油,爆香薑片,下大豆芽炒香,注入清水旺火燒滾約三十分;下豬血,燒滾即成,加鹽調味
附註: (1) 這個湯對老年人,婦女和正在發育的少年兒童都很適宜
(2) 也有人先不用油,稍炒大豆芽,去除豆腥味後煲湯。

花生牛肉湯(五-六人份)
用料: 牛腿腱肉六百克,花生仁一百六十克,淡奶一小罐,陳皮一小塊,姜二個,紅棗十二個,鹽半茶匙,清水十四碗
做法: (1) 陳皮浸軟,颳去內層;紅棗去核洗凈
(2) 把紅棗、花生、陳皮、清水同放直身瓦煲內燒滾,下牛肉燒滾後改文火煲三小時,至牛肉夠軟時,注入淡奶,以鹽調味即可
附註: (1) 此湯補血奍顏,花生最好連衣煲煮 (註:花生生痰)
(2) 牛腿腱肉即為牛的前腿瘦肉,肉質滑嫩,除煲湯外還可炒、炆、蒸等

淮杞牛肉湯
用料: 牛腿腱肉四百八十克,淮山八片,杞子四湯匙,桂圓肉四十克,芡實半碗,姜二片,鹽半茶匙,清水適量
做法: (1) 旺火燒滾清水,下薑片、洗凈的牛肉,滾起後文火煲一小時
(2) 放入其他材料,旺火復滾改文火煲至牛肉和其他材料均熟透時,以鹽調味即可
附註: (1) 牛肉洗凈後,宜放沸水中煮五分鍾,再用作煲湯
(2) 杞子應挑粒大,干身,結實,肉厚,色潤者;圓肉即龍眼肉乾,也稱元肉,宜選片大肉厚無蟲蛀者

金寶牛尾湯
用料: 新鮮牛尾一大條,牛肉、椰菜各一百六十克,紅蘿卜、蕃茄、土豆各四百克,姜、青豆仁各四十克,砂糖二茶匙,清水適量
做法: (1) 牛尾斬段,氽水後洗凈,入滾水鍋;姜拍碎,入鍋同煲
(2) 紅蘿卜(胡蘿卜)、土豆切粒,蕃茄切塊,椰菜切絲,青豆仁洗凈;牛肉刴茸,調味均勻
(3) 牛尾煲約二小時半,下紅蘿卜煲半小時;加土豆、蕃茄,土豆軟時調味,下椰菜(捲心菜)、牛肉煮滾,加青豆仁滾起即可
附註: (1) 牛尾要去皮後煲湯,味道更鮮,營養豐富
(2) 如把椰菜先炸過再煲湯,可增加湯的鮮味

羊肉清湯
用料: 羊肉六百克,冬筍三條,紅頭蔥三根,姜二個,水八碗,鹽一茶匙,酒一湯匙
做法: (1) 羊肉切塊;冬筍去衣,取筍肉切角塊;蔥洗凈,打結,姜拍裂
(2) 羊肉入滾水氽過,撈出瀝干
(3) 清水用直身瓦煲燒滾,下材料及酒,加蓋,旺火燒約十五分鍾;改中火煲約三十分鍾,再用文火煲至羊肉和筍均酥軟,加鹽調味,揀去姜蔥供飲
附註: 若嫌羊肉膻味,可用一個小白蘿卜切開入水與羊肉整塊共煮十五分鍾,羊肉取出切塊煲湯

火腿雞茸湯
用料: 雞胸肉一大塊,金華火腿八十克,雞蛋一隻,鹽、胡椒粉、麻油各適量,清水六碗
做法: (1) 雞胸肉洗凈,蒸熟,撕成絲,刴茸,裝碗;火腿切絲
(2) 雞茸與火腿同入砂鍋,下清水,用文火煲約三十分鍾;放入雞蛋搗散成蛋花,加鹽調味
附註: (1) 可去超市買急凍的雞胸肉,以乳黃色或微紅有透亮感為佳
(2) 愛吃芫荽(香菜),蔥者,可在湯煮好後加入同吃,湯味更美
腐竹花生雞肝湯
用料: 新鮮雞肝四副,腐竹八十克,大花生仁一百六十克,雞精二粒,麻油一茶匙,胡椒粉適量,清水八碗
調味料: 生抽一茶匙,粟粉半茶匙,姜絲少許,玫瑰露酒少許
做法: (1) 雞肝洗凈,去筋切開成小塊,加調味拌勻腌片刻
(2) 花生仁洗凈,腐竹用濕毛巾擦凈,撕碎
(3) 燒滾清水,下花生和腐竹,旺火燒滾,煲至花生和腐竹熟後,下雞肝,迅速攪散即撈起,用鹽、胡椒粉調味
附註: 可先煲熟花生再放腐竹,因腐竹很容易熟,加入使湯呈乳白色

冬瓜珍肝湯
用料: 新鮮雞雜二副,豬肝八十克,冬瓜四百八十克,姜三片,清水八碗,花生油三湯匙
調味料: 酒、生抽各半湯匙,粟粉、花生油各一茶匙
做法: (1) 雞腸剪開洗凈,用鹽搓過再洗凈,反復幾次以消毒和除臭,切段;雞肝去筋切小粒;雞肫剖開去黃色胃膜,同冼雞腸方法,將雞肫洗凈;全部放碗內,加調味料拌勻稍腌,下姜絲拌勻
(2) 豬肝洗凈;冬瓜洗凈,切一厘米小粒
(3) 燒熱砂鍋,下油燒滾,加鹽,倒入冬瓜,注入清水煲約半小時;放入雞雜和豬肝,用筷子迅速攪散,待滾起、材料皆熟即可
附註: 雞雜在一遍鹽洗後,也可用鹽和蔥絲腌三十分鍾再洗,用辣椒和生抽放熱鍋內略炒,煲湯無腥味

黃瓜老鴨湯
用料: 老黃瓜一條(約一點五公斤),老鴨一隻(約一點二公斤),去核紅棗十二粒,花生油一湯匙,鹽一茶匙,生抽二湯匙,清水十六碗
做法: (1) 老黃瓜連皮洗凈,縱向切開,去囊和籽,切長段
(2) 老鴨劏凈,去皮除內臟,入熱油鍋中煎至焦黃色
(3) 燒滾清水,下瓜、老鴨及紅棗,旺火燒滾,改中火煲三小時,用鹽調味即可
附註: (1) 此湯味道鮮甜,可去積滯
(2) 鴨肉可挑出,蘸生抽進食
(3) 黃瓜宜削去頭尾,才無苦味;以粗壯,皮色金黃為上品,可清熱解暑

耙齒蘿卜鴨肫湯
用料: 耙齒蘿卜九百克,新鮮鴨肫四個,臘鴨肫兩個,排骨頭三百二十克,陳皮一小塊,姜二塊,清水十三碗
做法: (1) 蘿卜去皮,切厚角塊;鮮鴨肫去黃衣洗凈,排骨洗凈出水
(2) 臘鴨肫用溫水浸透,用刀在表面劃幾道深痕;陳皮浸軟洗凈去內層
(3) 直身瓦煲內加清水,下除蘿卜外其餘材料,燒滾,下蘿卜,再滾起改用文火煲三小時
附註: 耙齒蘿卜即優質蘿卜,比普通白蘿卜細而長,如買不到,也可用普通白蘿卜替代

乳鴿湯
用料: 清補涼湯料一包,乳鴿兩只,瘦肉一百二十克,鹽、生抽、清水各適量
做法: (1) 將清補涼各料用清水漂洗,瀝干
(2) 乳鴿劏凈,氽水洗凈;瘦肉原塊洗凈
(3) 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乳鴿、清補涼和瘦肉,再滾起用文火煲三小時,用鹽、生抽調味
附註: 清補涼大多有現成,由下列材料組成:生熟薏米、淮山各三錢,蓮子、百合、玉竹、芡實各二錢;有去濕、開胃、除痰、健肺的功效

節瓜鹹蛋湯
用料: 大嫩節瓜三個,生鹹蛋二隻,鹽四分之一茶匙,花生油一湯匙半,清水八碗
做法: (1) 節瓜颳去表層之毛皮,留青,洗凈,切長方塊
(2) 燒熱砂鍋,用油、鹽略炒節瓜,注入清水煲約半小時
(3) 鹹蛋打開加入湯中再煲十五分鍾
附註: 此湯加淡菜仔(小的貽貝干),瘦肉同煲,味更鮮

黨參田雞湯
用料: 田雞六百克,瘦肉一百六十克,黨參四十克,鹽半茶匙,清水十二碗
做法: (1) 田雞劏好洗凈;黨參、瘦肉洗凈
(2) 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田雞、瘦肉和黨參,旺火燒滾後,改中火煲約二小時,用鹽調味
附註: 本湯最宜秋天飲用,補氣益脾胃,利水消腫疳,老少咸宜;但外感發熱者不宜

野葛菜生魚湯
用料: 野葛菜六百克,生魚一大條,豬骨四至五塊,羅漢果半個,鹽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 (1) 野葛菜連根洗凈;生魚劏好,去鱗、內臟,洗凈;豬骨洗凈
(2) 燒滾多量清水,下全部用料,旺火燒滾,撇去浮沫,用文火煲三小時,用鹽調味
附註: (1) 野葛菜有清燥、下火、除煩的功效
(2) 有人不除生魚膽而食之,認為較有營養,但生魚吃下的污物均積存在胃中,故去魚膽再煲湯食之更安全

西洋菜生魚湯
用料: 西洋菜九百克,生魚一大條,瘦豬肉三百二十克,陳皮一小塊,清水十三碗,姜二片,鹽半茶匙
做法: (1) 西洋菜摘段,洗凈;陳皮浸軟;生魚劏除內臟,去鱗,洗凈,煎黃備用
(2) 清水與陳皮燒滾,下生魚、瘦肉和西洋菜,燒滾後再用文火煲約二小時,用鹽調味
附註: 這是一款清潤去熱毒、生肌癒合的良湯,但魚刺多,可作煲湯裝生魚煲,或飲前挑凈魚刺
粉葛鯪魚湯
用料: 粉葛九百克,鮮活鯪魚二大條,瘦豬肉一百六十克,赤小豆、扁豆共六十克,蜜棗四粒,鹽少許,陳皮一小塊,清水適量
做法: (1) 粉葛撕去皮筋,切塊,蜜棗去核,陳皮凈軟;赤豆、扁豆洗凈,用水浸一夜;瘦肉洗凈切片;鯪魚劏凈,去鱗、內臟,先煎香
(2) 直身瓦煲內注大量清水,下陳皮、蜜棗和豆類,旺火燒滾後一小時,下粉葛、肉和魚,旺火滾半小時,文火煲至粉葛熟透,下鹽調味
附註: (1) 秋日飲此湯可清熱、除煩、止渴;還可加板豆腐同煲
(2) 宜買廣東順德出產、頭尾兩端呈粉紅色或白色的粉葛

蘿卜絲鯽魚湯
用料: 鮮活鯽魚二大條,白蘿卜四百克,雲腿、姜各二片,蔥一條,鹽、胡椒粉各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 (1) 鯽魚劏凈去鱗、內臟,煎黃備用
(2) 蘿卜、姜切絲,蔥白切絲,蔥青綠部分切小粒
(3) 用砂鍋燒滾清水,下鯽魚,調味燒滾;加蘿卜絲及火腿片,滾約二十五分鍾,下姜、蔥絲,再滾起加蔥青粒即可
附註: 此湯呈乳白色,鮮甜味美,用白鯽魚或黑鯽魚均可,魚宜放煲湯中
芥菜牛鰍魚湯
用料: 芥菜四百克,牛鰍魚一大條,花生油一湯匙,鹽一茶匙,姜二片,清水十碗
做法: (1) 芥菜原棵洗凈,去老葉,修切成菜膽狀,也可一棵切開兩半
(2) 牛鰍魚去鱗、內臟,冼凈,煎過
(3) 旺火燒滾清水,下魚和薑片,滾三十分鍾,連骨取出魚,湯中下芥菜、鹽、花生油,滾十五分鍾
附註: 這個湯色奶白,味鮮甜,但要買體色微黃有光彩的牛鰍魚,因肉質嫩滑爽身;而另一種渾身灰黑帶泥土的則肉質粗而易爛,不宜用於煲湯
山斑魚湯
用料: 山斑魚四百八十克,瘦肉一百二十克,嫩豆腐二塊,白菜仔三百十克,冬菇四個,姜二片,鹽、生抽、紹酒、粟粉、胡椒粉、清水各適量
做法: (1) 瘦肉洗凈切片,下生抽、粟粉拌勻腌片刻;白菜仔去頭洗凈
(2) 山斑魚劏凈,去鱗,洗凈,瀝干,煎黃,烹入紹酒,下薑片,隨注入清水
(3) 待魚湯滾起,加入洗凈浸軟的冬菇、豆腐,加蓋滾二十分鍾,加鹽、肉和菜再滾八分鍾離火,加胡椒粉、熟花生油供用
附註: 山斑魚外形和食用效果與生魚相似。為安全,魚類應劏凈內臟再加工成菜餚食用

火腿白菜湯
用料: 黃芽白菜心一個,瑤柱二粒,瘦肉一百二十克,火腿四十克,清湯八碗,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 取鮮嫩之黃芽菜心洗凈,只在頭部切十字切
(2) 瑤柱用清水浸軟,蒸軟,撕成幼條;火腿、瘦肉切絲
(3) 燒熱戀砂鍋,下花生油兩湯匙,加入白菜兜勻,注入清湯,滾約二十五分鍾,下火腿絲,以鹽、胡椒粉調味
附註: 瑤柱用清水浸軟後,用刀拍松,再用手撕就容易了

菜乾豆腐咸魚頭湯
用料: 咸魚頭二個,白菜乾六十克,豆腐三塊,花生油一茶匙,姜六片
做法: (1) 咸魚頭去腮、去鱗等,洗凈,用姜爆過
(2) 白菜乾洗凈,浸軟,瀝干;豆腐洗過
(3) 直身瓦煲注入大量清水,旺火燒滾,下料,滾起,改中火煲三小時
附註: 此湯本身已有鹹味,無須加鹽調味

五彩蝦丸湯
用料: 鮮蝦肉四百克,豬肥肉一湯匙,雞蛋白一隻量,菜遠數條,荷蘭豆數粒,浸軟冬菇四隻,紅蘿卜、熟筍肉各四片,鹽半茶匙,砂糖、酒、麻油各一茶匙,粟粉一茶匙半,罐頭上湯一罐,清水四碗
做法: (1) 蝦和豬肉剁碎,同放碗中攪勻,加入蛋白和粟粉、鹽、酒、砂糖拌勻,攪拌成膠稠狀,捏出蝦丸多粒
(2) 燒滾上湯,下蝦丸,加入其他材料,滾起調味,煮至熟透,淋上麻油即可
附註: (1) 可用黃蝦、竹蝦、麻蝦做蝦丸
(2) 與豬肉攪拌前,蝦要擦乾水,用刀拍松;攪拌時向同一方向

金針蛤蜊湯
用料: 大蛤蜊十六個,金針菜六十克,金菇八十克,蔥一條,鹽、麻油各半茶匙,清水八碗
做法: (1) 用淡鹽水養蛤蜊,使其吐凈沙泥;金針菜洗凈,剪去硬蒂;金菇洗凈瀝干
(2) 燒滾清水,下蛤蜊、金針菜和金菇,滾至蛤蜊張開口後,加入蔥段,調味,下蔥即可
附註: 蛤蜊即是文蛤,生長在沿海泥沙中,味極鮮美;挑選時,敲其殼,聲越響越好,半張口的不新鮮或已死

生蚝清湯
用料: 生蚝四百八十克,蔥一條,姜四塊,紫菜二塊,鹽、麻油各一茶匙,酒一湯匙,胡椒粉少許,清水五碗
做法: (1) 開殼取出生蚝肉,用鹽、生粉調勻,洗凈,入沸水焯過,瀝水洗凈
(2) 姜切絲,蔥切小粒,紫菜切小塊
(3) 燒滾清水,以鹽、胡椒粉調味,下生蚝再煮滾,即下紫菜片、蔥粒熄火,加酒、麻油,裝碗,下姜絲即成
附註: 生蚝通常用粗鹽、生粉揉擦;但也有人認為只將生蝏置於瀝水籃內,在水喉下輕輕沖凈其滑潺就行了,這樣烹出的湯味更鮮美

豬肉鮑片湯
用料: 干鮑片八十克,豬腿精肉三百二十克,瑤柱四大粒,鹽半茶匙,清水適量
做法: (1) 干鮑片、瑤柱洗凈,溫水浸軟;豬腿精肉洗凈
(2) 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全部材料,旺火燒滾後改文火煲三小時,加鹽調味
附註: 一般的干鮑片並非用真正的鮑魚切片製成,而是干螺肉片,但用於煲湯亦可

瘦肉鳳爪響螺湯
用料: 干響螺片六十克,瘦肉一百六十克,雞腳十二隻,杞子二十克(五錢),淮山八片,蜜棗二個,姜一片,陳皮一小塊,鹽一茶匙,清水十四碗
做法: (1) 螺片用清水浸軟,置滾水十五分鍾,撈出洗凈瀝干
(2) 瘦肉原塊下沸水焯過,撈出洗凈切塊;雞爪入沸水氽過,撕去黃皮,斬去爪尖;淮山、杞子洗凈,姜拍裂,陳皮浸軟洗凈
(3) 直身瓦煲加清水,下全部材料,加蓋,猛火煲滾,改文火煲二至三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附註: (1) 干響螺片洗凈後,要用熱水浸半小時才會軟,浸水可做湯
(2) 湯煲好後,可將湯料蘸蝦醬進食,味極佳

6、立秋時節適宜喝什麼湯

推薦一: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白茅根具有涼血止血、清熱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雪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豬肺味甘,性平,可補肺虛、止咳嗽。所以本湯具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尤適用於秋季身體燥熱、流鼻血、咳嗽者服用。

材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做法:

1、豬肺洗凈切塊,放入沸水中氽燙去血水,撈起沖洗干凈。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大塊;白茅根洗凈,切成小段;陳皮用水浸軟,颳去白瓢。

2、瓦煲內注入適量清水,放入豬肺、雪梨、白茅根和陳皮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推薦二:雙棗蓮藕燉排骨湯

雙棗蓮藕燉排骨湯,功效是健胃消食。蓮藕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瀉、健脾生肌、開胃消食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煩躁口渴、脾虛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

材料:紅棗、黑棗各10顆。蓮藕2節(約600克),排骨250克、鹽2小匙。

做法:

1、排骨洗凈,在沸水中汆燙一下,去除血水。將蓮藕沖洗一下,削皮,再切成塊;紅棗、黑棗洗凈,去掉核,備用。

2、將所有的材料放入煮鍋中,加適量的清水至蓋過所有的材料(約6碗水左右),煮沸後轉小火燉煮約40分鍾左右,快起鍋前加入鹽調味即可。

推薦三:蟲草花燉瘦肉

蟲草花燉瘦肉,清潤美味,滋補養顏,性質平和,不寒不燥,具有補肺、補腎和護肝養肝的功效,最適合肝腎陰虛人士食用。因為這兩款菜不僅美味,而且略帶滋補,是秋天調理身體的最佳選擇。

材料:蟲草花15克、豬裡脊一條加前膀肉共600克、小蔥兩棵、生薑四片、料酒、鹽。

做法:

1、豬肉切片備用;鍋內加水,水熱後,添加小蔥薑片和料酒,放入肉片焯水;敞鍋攪動,至肉全部變色,約5分鍾,撈出;迅速用水沖去浮沫,瀝干水分。

2、砂鍋內添加焯水的肉片和沖洗干凈的蟲草花,添加足量的水;蓋蓋大火煮開,轉小火燉50分鍾;添加適量鹽,蓋蓋大火燉10分鍾關火。

7、入秋了喝什麼湯好

秋季喝什麼湯好
酷熱的夏天過去了,天高雲淡的秋季隨之而來。在這由熱轉涼的季節里,人們養生保健又應當注意什麼呢?夏天喝的是消暑解熱的湯水,秋天又應該喝什麼湯呢?祖國醫學告訴我們養生必須要注意天人相應,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避免外邪侵犯才不易生病。秋天的主氣是「燥」,燥邪侵犯人體就會出現一系列乾燥的症狀,如皮膚乾燥皸裂、毛發不榮,口乾、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少汗,乾咳無痰或少痰,甚或咽喉腫痛、痰中帶血、大便秘結等等。要減輕或防止秋燥的發生,我們應該適當多補充一些水分,多喝一些湯水。這些湯水應該是「清潤」的。清潤的湯水可以滋潤我們的肌膚和內臟,減輕燥邪對肌體的傷害。下面介紹幾款適合秋天的靚湯。
(1)羅漢果白菜乾湯:每次選用羅漢果l/3~1/2個,白菜乾50克,瘦豬肉100克。用清水將羅漢果、白菜乾洗凈,瘦豬肉洗凈切粗件,三物同放進湯煲內,先用武火後用文火煲湯,使菜乾變軟爛即可。本湯能養陰清肺、潤燥化痰。
(2)沙參玉竹煲老鴨湯:本湯選用沙參50克,玉竹30克,老鴨(大者半隻,小者一隻)。先將老鴨去毛及內臟洗凈,切粗件;沙參、玉竹洗凈。用中火至文火煲煮一個半小時,調味即可。本湯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3)冰糖燉木瓜:選熟木瓜(小者一個,大者半個),去皮去核切件,放入燉盅內,加進適量冰糖,隔水燉1小時。-本品有養陰清潤養顏之功效。
(4)劍花煲豬肺湯:劍花干品30克(若是鮮劍花則取250克),鮮豬肺300克。先將豬肺用清水灌洗干凈後,切粗件;劍花用水稍浸洗凈。然後將二者放進瓦煲內,加進適量清水,先用武火後用文火煲煮一小時,調味即可。本湯有潤肺清熱、補肺止咳的功效。
(5)南杏仁燉雪梨湯:取南杏仁12克,雪梨一個,白砂糖30克。先將南杏仁用水稍浸泡去皮,雪梨切成四塊。將杏仁、雪梨、白砂糖一齊放進燉盅內,加清水200毫升,隔水燉l小時後,飲湯食雪梨。本湯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的作用。
(6)冰糖銀耳湯:先將銀耳洗凈去雜質,加冷開水浸泡1小時。然後將已發好的銀耳放進燉盅內,加進適量冰糖和冷開水,隔水蒸2小時。本湯有滋陰潤肺、生津止咳的作用。
1. 南北杏鷓鴣湯
材料 南北杏9克、川貝6克、鷓鴣4隻(凈約900克)、瘦肉100克、珧柱3克、清水4杯、大薑片4片。
做法 用大薑片同鷓鴣、瘦肉飛水後,連同珧柱、南北杏、川貝放入燉盅加水加蓋,隔水猛火燉20分鍾,轉慢火燉兩個小時即可。
2. 黑芝麻豬肉湯
材料:黑芝麻60克,瘦豬肉250克,胡蘿卜40克。鹽5克,蔥、姜適量,小麻油10克。
做法:將黑芝麻洗凈,瘦豬肉洗凈並切成小塊,胡蘿卜洗凈,切成小塊後,放入砂鍋中,煲50分鍾,放入鹽、蔥、姜和小麻油,即可食用。
3. 海參木耳湯

海參、黑木耳100克,白木耳50克,大棗40克,瘦豬肉100克,麻油15克,精鹽5克,姜粒5克。

將海參切成薄片,豬肉切成小塊,木耳(水發後)、大棗洗後一同放入砂鍋內煲湯,煲30-50分鍾後,放入麻油、鹽、姜粒,5分鍾後即可食用。

8、立秋養生喝什麼湯比較好

俗話說:「秋百季養生,水果當先。」剛一入秋,秋果便源源上市,度品種繁多,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醫食兼優,人人想先嘗為快。但是,吃秋果並非多多益知 善,如果過食或暴食道亦會致病,因為很多水果本身性偏涼,所以諸位在「大飽口內福」時切莫輕視。 秋日吃九種應季水果的禁忌:蘋果 棗 柿子 栗子 柑橘 香蕉 奇異果容 葡萄 石榴

9、立秋之後,喝什麼茶最好,最養生

立秋之後,氣候變化異常,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較大,養生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而每天喝茶能夠及時的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知使營養得以輸送、食物得以消化、廢物得以排泄、體液道得以循環,人體的各項機能在茶的幫助下得以順利運行。
俗話說:「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秋天適合喝青茶,青茶即烏龍茶。烏龍茶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不溫不寒。
主要品種有:安溪鐵觀音、鳳凰水仙、東方美人、羅漢沉香等。
秋天還可以喝專黑茶,黑茶為後發酵茶。
主要品種有:茯磚、屬花磚、黑磚、青磚、四川邊茶、廣西梧州六堡茶。
黑茶中含有豐富的咖啡鹼、維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於人體消化,調節脂肪代謝。

10、立秋應該吃什麼養身好?

現在已經立秋了,天氣稍微轉涼,但「秋老虎」時,依然很熱悶,應該注重養肺,秋天做好養生,對接下來的冬天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應該吃什麼好呢?下面我來推薦幾個食譜,以供大家參考:

工具/原料

蜂蜜

大棗山葯粥

冰糖銀耳湯

蓮藕花生排骨湯

百合蓮子瘦肉湯

方法/步驟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我們人類的貴重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

大棗山葯粥:盛夏時節人體消耗比較大,入秋需要收斂補益,大棗補氣血,山葯健脾胃,兩者搭配,能有效調和機體,常食強身健體,男女老少皆宜

冰糖銀耳湯:秋天乾燥,飲食方面要注意調和,銀耳富含膠質,有潤燥、美顏之功,配以冰糖煮成羹湯,是秋季最適宜的甜品。

蓮藕花生排骨湯:秋天是收獲蓮藕的季節,蓮藕有滋陰補血,美容養顏的功效,花生富含各種維生素和蛋白質,有「長生果」之稱,,蓮藕花生排骨煲成湯是這個季節最適宜不過了,補而不燥,最是養人。

蓮子百合瘦是一道常見的漢族葯膳,肉湯有潤肺、安神、美容、抗癌的功效,養心神,益腎氣,健脾胃。補腎又增加了蛋白質的攝入。

END

注意事項

秋季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物,要以清淡為主

「秋天蘿卜小人參」秋天也是吃蘿卜的最佳季節,多食蘿卜也有養生之功

與立秋喝什麼養生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