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葯養生膏方
可以找虹口周家嘴路的張兆霞開
2、傳統中醫養生膏滋的熬制方法是什麼?
中醫博大精深,可以治根,這是很多人的共識。它雖然見效慢,但是病癒後不易復發。中葯的熬制有一些學問,中葯的配方也可以在生活中留心獲得。膏滋屬於中國傳統中醫古方制劑八大劑型(丸回、散、膏、丹、湯、酒、露、錠)中的流傳最悠久的一種。因「膏方」具有養生、駐顏、滋補、抗衰的作用,因此又稱「膏滋」。「膏滋」歷史悠久,在中醫典著《千金要方》中早有記載,一度作為帝王後宮養生駐顏上品。稠厚的膏滋,效果強勁,葯性較緩和,葯力持久,特別好吸收,通過答調整人體的氣血陰陽,達到扶正祛邪,具有滋補強身,抗衰延年,治病糾偏等多種作用。
3、一年四季能服中葯膏方來養生嗎
你好:一般來講中葯膏方養生多以冬至至春分這個期間為好,其他時間服用的話有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
4、微信上有一個古方養生周老師是真的嗎說他的膏方很火爆真的假的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在她那裡買了三千多的膏滋,根本就沒有效,他說是我吸收效果不好,這啊那啊都不負責任,錢已到手你找他,他就不回信息了,渺無音訊的消失了,我被騙了,請大家在不要相信他話,小心謹慎為好
5、中醫養生滋補膏方怎麼熬制?
第一步:膏方的配置
膏方配置,可以找中醫進行四診辨證後,針對個人不同的體制,而開出不同的滋補葯品。現在的人基本上都是陽虛居多,所以多以鹿茸、附子、乾薑、人參、肉桂、菟絲子、黃芪等助陽補氣葯。加當歸、熟地、大棗、阿膠、川芎、芍葯等補血葯。
具體的要有醫生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對證下葯。
第二步:浸泡
把葯放入不銹鋼的鍋子里或砂鍋里,加水。第一次的水量要足夠多,因為要浸泡時間長,所以如果水少了,浸泡時間長的話,水都被葯材吸收了,還要二次添水。要盡量不要二次添水。網上有些浸泡時間有12~24小時的說法,為了盡量把葯性熬制出來,所以浸泡的時間一定要保證12小時以上。這個和我們平時自己煎葯不同,一般的葯我們都建議煎之前浸泡30分鍾至1個小時。而滋補葯的浸泡時間是要一定要長一些的。
這個要注意一下。浸泡過程中,要隔段時間進行翻動一下葯材,盡量浸泡均勻。
第三步:煎葯
把浸泡好的葯放到爐子上進行煎,先用大火把葯煮開至沸騰,後調小火,保持水的沸騰即可。頭一煎的時間可以煎3個小時,煎好後,把水倒到一個干凈的容器里,繼續煎二煎和三煎。二煎和三煎的時間就不用那麼長的時間了,可以保持2個小時即可。(一些貴重的葯材要另包,打粉後備用。不入煎劑里煎煮)
第四步:收膏
這步很關鍵,把三煎的水合在一起,小火慢慢進行熬制,待水變稠後,這時可以把一些貴重的葯材粉放入,比如鹿茸、蟲草、阿膠等。然後放入冰糖、蜂蜜等繼續熬制,把水熬製成很稠的濃汁即可。
保存:
膏方一般是在冬季進行熬制的,如果天氣很冷的話,可以不用放在冰箱了,如果南方天氣暖和的話,一定要放在冰箱里保存。
當然,傳統的膏方熬制很多講究。比如:
膏方熬制有三道工序:首先是配料。通常是經過老中醫的全面診斷處定的膏方,先採用湯劑處方診治服用一段時間,確定有效後,再擬定膏方劑量。
然後是浸泡。將配製葯物和勻後,放入特定器皿加冷水浸泡12小時左右,以保證葯物中的有效成份煎出來。
最後是煎葯。將泡製好的中葯配料放入一口大銅鍋,加火熬制,先用大火將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時應及時攪拌,並去除浮於表面的泡沫,以免葯液溢出,煮至2小時左右,過濾取出葯液。葯渣續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沒葯料為准,如法煎煮三次再合並葯液,沉澱後再用四層紗布過濾3次,盡量減少葯液中的雜質。
兩個小時後,老葯工將煎出的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發濃縮。同時用特製的大竹筷不斷地攪動葯液,防止焦化,逐漸形成稠膏狀。然後在稠膏狀的葯液中加入阿膠、龜板膠、鹿角膠等膠劑和適量蜂蜜或冰糖,用小火煎熬並不斷用筷子攪拌和勻。「收膏嘍!」隨著老葯工一聲悠長的吆喝聲,用百年傳統古法熬制的膏方正式出鍋了。
6、五穀磨房的養生配方有哪些?
五穀磨坊的養生原料,主要精選燕麥、紅豆、黑豆、黑米、黑芝麻來、首烏、茯苓、枸杞等五穀雜糧和葯食同源的食材,低溫烘焙制熟,根據不同功效搭配,磨製成粉,即沖即源食。
五穀磨房的養生配方較多,主要有:
1、五穀磨坊固元膏配方:阿膠250克,(冬天可用500克)黑芝麻500克,核桃500克,紅棗百片750克,冰糖250克。
2、養顏度美容食療配方:薏米、銀杏、核桃、黑芝麻、杏仁、茯苓、紅棗、葛根。
3、健脾開胃食療配方:淮山、蕎麥、紅棗、薏米。
4、清熱利尿食療配方:紅豆,問綠豆,黃豆,黑豆,紫米。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止渴解煩、明目降壓、利咽潤膚、祛脂保肝功效。常用於暑熱煩渴、腎炎水腫、瘡瘍答腫毒、腸胃炎、咽喉炎等防治。
7、怎樣在家熬葯膏(蜜煉)
膏方是傳統醫學的精華,因為它既博採了民間傳統葯方之長,又融入了歷代名醫臨床經驗的結晶,所以深受人們喜愛和歡迎,但由於滋補膏方價格偏貴,在過去僅僅是被皇家貴族、豪門大戶所享用,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普通百姓也已經越來越注重冬令進補,捨得花錢買健康,所以在冬季滋補膏方越來越盛行,特別是上海、江浙地區每到冬季,甚至出現排隊要求熬制膏方的現象。
膏劑的製作工藝復雜、講究,自製膏劑很難達到最佳效果,目前國內很多中醫院和中葯廠都推出了自己的膏劑產品。我們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推出的膏劑製作,一人一方,工藝老到,適合中老年人冬季的養生滋補,讓古老的中醫中葯成為大眾健康的守護神。
膏滋方舉例 參芪膏
原料:黨參、黃芪各500g,蜂蜜適量。
製法:將參、芪切片,加10倍量水煎1小時,取汁;再加6倍量水煎半小時,取汁;兩汁合並,文火濃縮至稀流膏狀,兌入蜂蜜,續熬至黏稠狀即可。
服用方法:每次10~15ml,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主治:補中益氣,適用於氣虛體弱,食少便溏,自汗等。 益精膏
原料:枸杞子250克,龍眼肉250克,桑椹25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三味葯洗凈,加水適量,煎煮1~2小時,水將熬盡時,搗成膏狀,再加入蜂蜜攪拌成膏,放入冰箱中。
服用方法:每日不拘時服用,每次服1湯匙。
功效主治:養血安神,益精烏發,適用於中老年人肝腎不足,陰血虧虛所致的面色萎黃,須發早白,失眠健忘等。 瓊玉膏
原料:人參750克,生地黃8千克,白茯苓1.5千克,白蜜5千克。
製法:人參、茯苓為細末,蜜用生絹濾過,地黃取自然汁,拌和勻,瓷器內封閉留用,入湯內,以桑木柴火煮三日夜,取出,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煮一日,出水氣,取出。
服用方法:每晨服。
功效主治:滋陰潤肺,益氣補脾。適用於肺陰虧損,虛勞乾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氣短乏力。 秋梨膏
原料:秋梨、紅棗、冰糖、姜、蜂蜜等。
製法:將以上諸品熬煮成膏。
功效主治:滋陰潤肺,止咳化痰。適用於陰虛肺燥,咳嗽痰稠。 膏方的製作方法 膏方的工藝方法十分講究,傳統熬制過程有「12時浸漬,24小時化膠,武火3次,文火收成膏」等16道傳統工序操作,近年來,國家制定了《膏方加工管理方法》,從人員配備、硬體設施、操作規范等合作和諸多方面進行了規定,保證了膏方的質量。現將膏方的製作過程簡介介紹如下:
1.一人一方。膏方是針對個人的不同體質或疾病,經中醫師診斷後處方,對症下葯,將中葯配製煎熬成膏劑後服用。
2.浸透中葯。一般要將中葯飲片先浸泡12~24小時,膠類葯用陳酒(黃酒)浸潤,人參、西洋參等精細葯物另浸另煎。
3.濃煎取汁。將葯物倒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開,文火慢煮,煎2~3遍,第一遍煎煮1小時,2遍40分鍾,3遍30分鍾,將三次葯液合並過濾去掉葯渣。
4.煎熬水膏。將3次的葯汁用紗布或絹篩過濾沉澱後,倒入鍋內煎熬濃縮,至一定程度後加入糖類、膠類或蜂蜜。
5.慢火收膏。收膏是最後一個關鍵過程,火候十分要緊,切不可火力太猛,防止焦底。收膏時攪拌葯汁有稠厚感,撈起少量葯汁冷卻後,膏液成帶狀向下滴,表明膏滋葯已經熬成,即可收膏。
8、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養生都選擇中醫膏方呢?
很多人選擇中醫膏方,是因為膏方主要功效是補虛扶弱,就是對於虛弱體質的人。可以達到補益、增百強體質的作用;它還有治療的作用,就是說對於一些慢性疾病,它可以達到促使疾病康復這樣的作用;在老年人中間,它可以起度到抗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女性通問過膏方的調理,能達到駐顏美容的作用;而且他們都選擇了復方阿膠漿,「復方阿膠漿」是補氣養血的代表方,是在明代張景岳的「兩儀膏」的基礎上形成的,陰陽平衡是治病養生的總綱,在熟地補陰的基礎上,用人答參補陽。補陰的熟地就是鍋里的米和水,補陽的人參是鍋底的薪火,通過薪火的蒸煮,生米變版成了可以吃的熟飯,滋陰補氣的效果就這樣達到了。無論是鍋中的米,還是釜底的薪火,都加了磅,對那些氣血虛損嚴重的人權,這鍋更加充裕的熟飯,無疑是雪中送炭,用復方阿膠漿來養身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9、哪個老中醫的養生膏方出名
可以找虹口周家嘴路的張兆霞開,開的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