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代人的養生觀念是什麼
人人都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怎樣才算健康呢?很多人對此不太清楚,包括大學莘莘學子.過去人們都認為身體沒有生病就是健康,這種認識是非常膚淺的.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科學的進步發展,現代人對健康有了更科學更全面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新確定的定義是:『人的身體、精神與社會的最佳狀態,而不是單純的沒有生病」。
新的健康觀認為,沒有生病只是健康的一個基本方面,主要是機體的正常狀態,同時還包括心理健康和對社會、自然環境適應上的合諧.也就是說人的機體、心理與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均處於協調和平衡的狀態.這就是新的健康的完整而全面的觀念.
那麼,如何恆量一個人是否健康,其共同標準是什麼呢?世界衛生組織為此對健康定了10條准則: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
二、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
三、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四、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五、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六、體重適當,身材發育勻稱,站立時,頭、肩、臂的位置協調。
七、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睛不易發炎。
八、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九、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十、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這10條准則亦即健康的標准,是就一般情況和普遍情況而言的,但對不同年齡的人還有不同的標准.
新的健康觀的核心思想是「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任何集體的、個人的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及不道德、不講衛生的行為,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危及他人的健康.這種健康觀是「機體一心理一社會一自然一生態一健康』的一種整體觀,是一種社會協調發展型的健康觀.
我國傳統醫學中,也有一套健康的標准。
這一整套健康標准主要是針對中年人而盲,因此也可以視為中年人的10大健康標准.這]0大標準是: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無呆滯的感覺,說明精氣旺盛,臟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躍.
二、聲息和:聲如洪鍾,呼吸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反映出肺臟功能良好,抵抗力強.
三、前門松:指小便通暢,說明泌尿,生殖系統大體無恙.
四、後門緊:大便每日一次,有規律,無腹痛、腹瀉之慮,說明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豐:保持體型勻稱,注意不宜過胖,標准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減l00)。
六、牙齒堅:注意口腔衛生,基本上無齲齒,反映腎精充足。
七、腰腿靈:表現肌肉、骨骼和四肢關節有力或靈活,中年知識分子因工作性質尤其要保持腰腿靈。
八、脈形小:指每分鍾心跳次數保持在正常范圍(60-80次/分),說明心臟和循環功能良好.
九、飲食穩:飲食堅持定時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飽食濫飲,無煙酒嗜好,注意飲食養身法。
十、起居准:能按時起床和入睡,睡眠質量好。
2、大家對養生有什麼看法啊
養生就是精、氣、神、。主要是心態年輕陽光樂觀,然後就是飲食。睡眠要充足,這樣才能夠達到目的。
3、養生的理念都有哪些?
少思慮以養心氣,多讀書以養膽氣;
勿妄動以養骨氣,省言浯以養神氣;
薄滋味以養胃氣,戒嗔怒以養肝氣;
寡色慾以養腎氣,順時令以養元氣;
照這8句來,身體一定好。
4、大家對養生保健有什麼好的看法???
每個人的身體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保持平衡的。只要作到合理的飲食,身體就會健百康,沒有必要進補。度
老夫今年66歲了,從來就沒有吃過保健品,30多年來沒有吃過補葯補品中葯西葯,也沒有病。
進補,搞得不好,打破身體生長內的平衡,會起反作用。譬如補鈣多了,骨密度大了,骨頭的容承受力差了,對身體好嗎?這樣的「補」、這樣的「保健」好嗎?
5、目前最流行的養生理念是什麼?
現在最流行的養生理念就是:出去走走,讓全身動起來!
這和以前流傳下來的「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謀而合!
6、養生學術觀與基本理念的區別是什麼?
養生學術觀什麼的我不清楚,我按對知中醫第一經黃帝內經的理解告訴你:一年四季對應生長收藏,一年之計在於春,所以首重養生道;至於治未病是因為「順序」問題,比如一棵樹要先從種子生根發芽、日照水潤來成長、開花結果收獲成果、掉版落果實葉子孕藏...假如前一階段做好,病邪就難以入侵。養生、成長、豐收、儲藏,人體內的營氣、衛氣足夠,抵抗能力也就強大。(營衛權就是傳輸營養、保衛健康)
7、你對養生有什麼想法
養生的做法五花八門,想學都無從下手。但是,乾脆化繁為簡,把五花八門的經驗統統丟在一邊,調整好心態,注意運動,保證營養全面就妥了。就這么簡單,反而能讓人有指望,有奔頭。
8、養生未動觀念先行的理解
思想支配行動,只要充分了解養生理念和方法,才能有效的達到營養保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