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極文化是什麼
太極,中國古代哲學用以說明世界本原的范疇,「太極」一詞,出於《周易·系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即大;極,指盡頭,極點。物極則變,變則化,所以變化之源是太極。
關於太極的含義,有以下幾種解釋:
(1)指宇畝最初渾然一體的元氣。
唐穎達《周易正義》:「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易緯·乾鑿度》認為「有形生於無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階段來解
釋「易有太極」。以未見氣時為太易,氣初為太初,形之始為太始,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混然一體而未分離的狀態,稱之為渾沌。渾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說的元氣。
以元氣未分狀態為太極,斌以其原始物質的含義。這種觀點在兩漢較為普遍,如劉歆:「太極中央元氣」;王充引易學家的話說:「元氣未分,混沌為一」。鄭玄則
以「淳合未分之氣」解釋大極。
太極,中國古代哲學用以說明世界本原的范疇,「太極」一詞,出於《周易·系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即大;極,指盡頭,極點。物極則變,變則化,所以變化之源是太極。
http://ke.baidu.com/subview/3914/4940537.htm
2、太極拳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將該項目的申遺緊迫性寫進了提案。來自河南代表團的李光宇等33名全國人大代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加快推進太極拳申遺工作進一步弘揚太極文化的建議》。
(2)太極太極文化太極拳太極養生擴展資料:
太極拳溯源形成:
太極拳是極富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
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復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元末明初,武當道人張三豐開中國「內家拳」之先河。其後發展出「太極十三勢」,為太極拳的原型,後發展成為武當太極拳。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大桿和青龍偃月刀等。
3、太極文化的內涵
太極文化的內涵就是,迷離恍惚地看待百萬事萬物的現象和本質的人生態度。
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 易經系辭度:「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知 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觀念這種迷離恍惚地看待萬事萬物的現象和本質的人生態度,以及這種道思維方式本身,實則包涵著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終內極目的是希望人類活動順應大道至德和自然規律,不為外物所拘,「無為而無不為」,最終到達一種無所不容的寧靜和諧的精神領域容。
4、太極拳的由來
5、中國古代太極文化
太極這一概念影響了儒學、道教等中華文化流派。《易緯乾鑿度》和《列子》談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極宇宙五階段說法。宋儒周敦頤在《太極圖說》開篇就說:「無極而太極。」這把《老子》中提到的無極一詞注入了理學含義。也就把無極的概念與太極聯系在一起。清代乾隆年間太醫院匯編的《醫宗金鑒》則採用了五階段說法(聶文濤談《周易》):「無極太虛氣中理,太極太虛理中氣。乘氣動靜生陰陽,陰陽之分為天地。未有宇宙氣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氣。從形究氣曰陰陽,即氣觀理曰太極。」
《系辭》又說:「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著陰和陽,以及表與里的兩面。而它們之間卻既互相對立斗爭又相互滋生依存的關系,這即是物質世界的一般律,是眾多事物的綱領和由來,也是事物產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天地、日月、雷電、風雨、四時、子前午後,以及雄雌、剛柔、動靜、顯斂,萬事萬物,莫不分陰陽。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長養百骸。經絡、骨肉、腹背、五臟、六腑,乃至七損八益,一身之內,莫不合陰陽之理。太有至的意思; 極有極限之義, 就是至於極限, 無有相匹之意. 既包括了至極之理, 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 放之則彌六合, 卷之退藏於心. 可以大於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圓周和空間,也可以小於任意量而不等於零或無, 以上是太極二字的含義.
http://ke.baidu.com/view/3914.htm
6、陝西善諾太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陝西善諾太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2017-09-15在陝西省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虢十路3號院盛世廣場A區商業9號樓B區4樓。
陝西善諾太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302MA6XAH2D89,企業法人萬學勝,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陝西善諾太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太極拳推廣及教學視頻製作銷售;傳統養生學交流、推廣;太極拳相關產品銷售零售;推拿按摩養生技術研究;健康管理服務;國際國內太極拳學術交流;太極拳文化交流咨詢;賽事承辦,組織文化藝術演出活動;傳統文化交流推廣;廣告設計、製作、代理及發布;會務服務;展覽展示服務;攝影服務;禮儀服務;電子設備、舞台設備的租賃;室內裝飾工程設計;電腦圖文設計、製作;企業形象策劃;書畫、攝影、茶道、香道、花道、戲曲、音樂、樂器、舞蹈咨詢服務;音像製品、樂器、印刷品、禮品、手工藝品、陶瓷製品、玻璃製品、家居製品、日用百貨、服裝服飾的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陝西善諾太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7、太極拳動作柔美常被稱為空氣中的游泳拳,這是為什麼?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的一種,歸類為內家拳。明朝萬曆年間(具體年月不詳),山西武術家王宗岳著《太極拳論》,才確定了太極拳的名稱。楊露禪(1800 ~1873),推動了太極拳在全國的快速普及和傳播,使得太極拳廣為人知。
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1]、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楊、吳、武、 孫、趙堡、武當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系,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截至2014年4月,周邊國家如韓國、日本、印度等都已著手太極拳申遺工作。2018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將該項目的申遺緊迫性寫進了提案。
太極拳,發源於中國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極富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她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
作為一種飽含東方包容理念的運動形式,其習練者針對意、氣、形、神的鍛煉,非常符合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對人類個體身心健康以及人類群體的和諧共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太極拳這種以體育運動作為主要外在表現形式和載體的非物質文化形態,充分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界的客觀認知和科學實踐。
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大桿和青龍偃月刀等。
傳播重要載體之際,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太極拳文化,溫縣人民政府聘請國內一流設計單位,對陳家溝文化旅遊區進行全面規劃,按照傳承、弘揚、養生、功夫、產業五大功能區設計,建設包括太極拳展示基地、教育培訓基地、休閑度假基地、文化產品基地、研究傳播基地在內的陳家溝世界太極拳文化中心,開展對太極拳全方位多層次的挖掘、整理、推廣,描繪出了陳家溝世界太極拳文化聖地的美好藍圖。河南省文投集團等單位已經入駐,開始建設美麗陳家溝。
8、太極文化精髓是什麼
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一意一念,一舉一動,隨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達到養生、防身的效果。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
(8)太極太極文化太極拳太極養生擴展資料:
研究者發現,太極拳練習同時可以加強老年人下肢的穩定能力,降低因摔倒而受傷的概率。長期堅持太極拳鍛煉,可有效延緩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如改善肌力、平衡能力和骨密度,對改善老年人整體身體素質有著積極的作用。
太極拳重在養心,在「致虛極,守篤靜」的意念下,調心、調息、調身,對不同年齡段的練習者的心理素質能產生良好的影響。
長期規律地進行太極鍛煉可以改善肌肉力量與耐力,同時改善其神經肌肉控制能力和膝關節的本體感覺。相對於步行、慢跑等運動,太極運動有著其自身獨特的優勢——太極是一種低沖擊力,柔和緩慢的有氧運動,可以訓練練習者的神經肌肉控制能力。
9、安徽徽太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麼樣?
安徽徽太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2013-08-05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合肥市包河區金寨路162號安徽國際商務中心A-802。
安徽徽太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100075622963T,企業法人徐艷峰,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徽太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太極拳養生信息咨詢;太極拳賽事策劃;國內廣告設計、製作、發布;禮儀服務;室內外裝飾;預包裝食品批發兼零售;(在許可證有效期內經營)工藝禮品銷售。在安徽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2730176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1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5548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良好。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安徽徽太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10、太極拳起源和發展
創始起源:
太極拳的創始,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在抗日戰爭之前,全國各地的太極拳家無不尊張三豐為祖師。
其原因是,張三豐創建了武當派,創始了內家拳。太極拳作為內家拳之首,尊稱張三豐為祖師,是一種自然歸屬。張三豐創立的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從道教經書中汲取了精華,引申而來。
張三豐所創立的拳法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注重內功和陰陽變化,講求意、氣、力的協調統一,動作沉穩,姿勢含蓄,勁力渾厚,神意悠然。這些特徵無不與道家的清靜柔弱、淡泊無為的主張和道教的「三寶修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相吻合,內以養生,外以卻惡,可以說是留給後世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另一種說法,太極拳創自陳王廷。此種說法出自顧留馨、唐豪先生對太極拳的考證和《太極拳研究》。他們考陳王廷創太極拳依據有兩點:一是有陳氏後人所撰有祖先的打油詩《悶來時造拳》五字。二是有陳王廷留有一篇《拳經總歌》。據考這篇陳氏《拳經總歌》並非陳氏所獨有。山西洪洞通背拳《拳經總論》除幾個別字外,其它內容完全相同。
現代發展:
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曾號召全國人民打太極拳。1978年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給太極拳的全面發展營造了巨大的空間,太極拳進入推廣普及期,鄧小平曾親筆題詞「太極拳好」。
在溫縣陳家溝,習練太極拳之風甚盛,婦孺老幼皆練,當地流傳的諺語說「喝了陳溝水,都會蹺蹺腿」、「會不會,金剛大搗碓」,這都形象地反映出當地習練太極拳的情形。這種風氣世代沿襲,經久不衰,使得陳家溝歷代名家輩出。
溫縣現有武術館校30餘家,其中文武學校有4家,習武場所近30家,家庭武館20餘家,學員2000餘人,流動學拳人數達8000餘人。300餘名太極拳師在海內外開辦太極武術館及連鎖加盟店300餘家。
不僅國內演練太極拳之風盛行,太極拳大師們還走出國門,將太極拳這一國之瑰寶傳播海外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太極拳傳播至今,已經成為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最受人們喜愛的武術運動和健身活動項目,全世界的太極拳習練者高達三億之眾。
太極拳成為東方文化的一種符號象徵,成為促進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太極拳的創編,也是繼「四大發明」之後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力的又一次展示。繼承和保護太極拳,對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弘揚民族傳統美德、增強社會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特點:
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陰陽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大桿和青龍偃(yan一聲)月刀等。
太極拳這中華武術瑰寶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普遍推崇。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及廣大民眾對太極拳這一古老文化體系的保護意識日益強化,各級政府相繼制定保護措施,以太極文化為主的各個地方先後舉辦了11屆國際性太極拳交流大會。傳承人、民間傳承組織也加大深入推廣的力度。2006年5月,太極拳被中國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網路-太極拳 (中國武術中的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