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三伏養生食療

三伏養生食療

發布時間:2020-07-06 03:05:32

1、三伏天如何養生 吃6種食物有必要,尤其是最後一種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人們普遍想到的是如何降溫防暑,如何開始跟著節氣養生治未病的行程,此時三伏天的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以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

■2010年的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9日(農歷六月初八)——7月28日(農歷六月十七)

中伏:7月29日(農歷六月十八)——8月7日(農歷六月二十七)

末伏:8月8日(農歷六月二十八)——8月17日(農歷七月初八)

■三伏天如何養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並且潮濕悶熱的日子,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在這個時節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另外,要做好心理調節,要靜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什麼?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記的就是:三伏天,吃什麼?有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伏天吃餃子、烙餅、面條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麥之後糧食充足的喜悅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們,夏天飲食不可太湊合,要經常慰問自己一下,多吃點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因為夏天溫度高,出汗多,會損失不少蛋白質氨基酸,更損失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等礦物質,吃面更有利於補充營養。具體到吃什麼,主要掌握四個要點:多酸多甘、補氣去火、新鮮干凈、補水養生。

2、三伏天養生適合吃什麼

三伏天養生適合吃粥飲食宜清淡,適當吃些瓜果,午餐多喝些湯水,這樣可以起到生津止渴、清涼解熱、祛暑靜心的作用。

夏季氣溫較高,消化功能和抵抗力相對減弱,因此要多喝水,少吃油膩食品,飲食以zd清淡為宜,多吃新鮮的蔬菜和豆製品。食譜應該以清熱、化濕、清心、補專脾為主。 過於油膩會造成胃腸負擔,還會導致肥胖。所以盡量少攝入油炸類食品。

夏季正當頭,如果飲食過多辛辣煎炒食物,或長時間講話,睡眠不足等,常常會引起脾胃伏熱、心火上炎——俗稱「上火」。而人在「上火」時,抵抗力會降低,就會出現如熱感冒,咽喉炎,扁桃體炎等症狀。夏季本來就乾燥燥熱,在屬飲食方面最好是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最好少吃些辣椒、火鍋這類刺激的食品,防止臉部因上火長痘。

3、三伏天期間,應該吃什麼食物最養生

養生煲湯
養生煲湯有許多種,比如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做做冬食去寒夏食解熱之功效的烏魚蛋湯;還可做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鴨血羹等都是您夏季養生食補的最佳選擇。
飲水
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物質。由於天氣炎熱,人體的水分蒸發消耗過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喝開水最好,也可以引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葯茶,出汗較多的引用糖鹽水、茶水等,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還可預防中暑,
增加清熱解暑
綠豆湯是我國漢族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

4、三伏天養生注意什麼 飲食方面非常重要

三伏天注意6個飲食禁忌

1、三伏天飲食應注意祛除濕氣

三伏天的時候,天氣悶熱潮濕,人體很容易被濕氣侵蝕。所以說,在三伏天期間,飲食一定要注意排出濕氣。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哪些食物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濕氣呢?其實,我們常見的可以幫助身體排濕的食物是有很多的,像是薏米、紅豆、綠豆等食物,都是很不錯的排濕食物。

2、三伏天飲食要注意少糖

夏季的時候,吃一些甜品,點一杯飲料是很多人的選擇。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夏季如果吃糖太多的話,是會引發一系列身體疾病的。像是痱子、高血糖等疾病。所以說,三伏天飲食,一定要注意少糖。

3、三伏天飲食應注意避開冰冷食物

因為三伏天的時候氣溫很高,天氣很炎熱,所以很多人為了給身體降溫,就喜歡吃一些冰凍的食物。其實,在三伏天的時候,吃冰凍的食物除了容易刺激腸道之外,還容易誘發一系列的腸胃疾病,更甚至,還會造成身體寒氣堆積,從而引發一系列的身體疾病。所以說,在三伏天期間,大家一定不要因為貪嘴而大量的食用冰凍的食物,特別是冰淇淋、冰鎮碳酸飲料等一些列不健康的食物。

4、三伏天飲食應以開胃為主

在夏日的高溫天氣下,很多人都很容易沒有食慾,吃不下飯。只是,如果三伏天飲食量太少,身體熱量補充太少的話,是很容易導致中暑的。所以說,三伏天飲食,一定要注意開胃。

而在夏季,能夠開胃的蔬菜選擇還是比較多,像是苦瓜、苦菜等一些苦味的食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酸性的食物,像是山楂、話梅等小食。除此之外,為了能夠讓自己的食慾更好,也可以選擇山葯、蓮藕、木耳等益氣養陰的食物來食用。

5、三伏天飲食應多食甘涼

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暑濕最重的一段時間,所以說這段時間的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除此之外,夏季的時候,人們又喜歡吃冷食,喝冷飲,造成身體濕氣寒氣入體,從而引起脾胃功能下降,造成消化功能減弱。

而這個時候,想要調理身體的話,就應該多食一些甘涼的食物,這樣不僅能夠幫助調理身體,還可以幫助身體排出濕熱。

6、三伏天飲食應注意補氣去火

三伏天除了給我們帶來了炎熱之外,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火氣。所以很多人在三伏天的時候,都會出現很多的上火症狀。這些上火的症狀除了身體上的之外,還有情緒上的。所以說,三伏天的時候,飲食一定要注意補氣去火。

那麼補氣去火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其實,苦瓜、西紅柿、牛奶、鴨肉等食物,都是很不錯的補氣去火的食物,大家可適當的選擇。

5、三伏天怎樣養生,推薦五種食物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並且潮濕悶熱的日子,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
在這個時節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
少飲酒、少抽煙。另外,要做好心理調節,要靜心、安神、戒躁、息怒。

6、三伏養生吃什麼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記的就是:三伏天,吃什麼?有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伏天吃餃子、烙餅、面條的意思,主要是提醒人們,夏天飲食不可太湊合,要經常慰問自己一下,多吃點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 多酸多甘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補氣去火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 新鮮干凈 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胡蘿卜、檸檬、莧菜是其中首選;時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處。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冷或不潔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瀉等。

7、三伏天養生食療應該注意哪些

三伏天養生食療注意事項:

1、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膳食中蛋白質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12%左右,其中優質蛋白質應佔一半以上。含優質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包括瘦肉、魚、蛋、牛奶、黃豆及豆製品等。

2、食用含鈉、鉀、鈣、鎂、鐵等豐富的食物

鈉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中,鈉的主要來源是食鹽、醬油、味精、鹹菜、豆腐乳等,不用刻意增加就足夠啦,吃鈉太多會增高血壓。缺鉀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之一,含鉀豐富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和豆類等。

3、及時補充水分

不等口渴才喝水,要定時喝水,少量多次。可選用白開水、茶水、檸檬水、綠豆湯等。如果出汗較多,可選擇一些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飲料,也可以每餐做點菜湯、魚湯或雞湯等。

4、及時補充維生素

含維生素較多的食物有花生、瘦豬肉、豆類、小麥粉、小米等,含維生素B2和維生素A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蛋類以及奶類等,含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較多的食物為各種新鮮的水果和綠葉蔬菜。

8、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 8種食物最養生

1、酸梅湯
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老北京人很喜歡喝的就是酸梅湯了,它可以有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2、綠豆粥
綠豆水是三伏天養生防中暑的重要食物,綠豆亦食亦葯,可用以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熱煩渴、水腫等。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葯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會出現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否則會致虛火旺盛而出現口角糜爛、牙齦腫痛等症狀。
3、茯苓鮮荷粥
荷葉1張(鮮、干均可),鮮紫蘇10片,茯苓50克,鮮淮山100克,薏米3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先將荷葉、紫蘇煎湯去渣,把茯苓、淮山、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根據口味下適量糖或鹽入鍋。茯苓鮮荷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神經內科 心理咨詢)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與三伏養生食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