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中的生是

養生中的生是

發布時間:2020-07-06 02:42:39

1、什麼是養生

2、養生是什麼意思

3、五行養生中的「生克乘侮」是指什麼?

中華文化不同於古埃及、古印度的商業文化,也不同於古巴比倫的游牧文化,因為我們生活在溫帶地區,適合農耕,所以我們是以農耕文化為主體,四季分明,靠天吃飯。老百姓在春耕夏作的同時,順天應地觀察萬物,發現要想有個好收成,吃得飽,離不開水的灌溉(水),金屬農具的耕作(金),土壤的肥沃(土),植物的好種子(木),以及火的燒制(火)。由此,便有了「五行」,古人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五大基本要素。
《尚書》對五行有如此闡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老百姓從觀察天地間最基本的物質人手,發現「五行」是宇宙萬物的組合、生滅、循環、演變的方式與規律的本始,也是人們養生保健的本始。由此,便將自然科學中的五行觀上升到醫學中的基本理論。自從有了五行學說後,圍繞這一學說的相關討論就從未間斷。
大醫學家張景岳說得好:「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克);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克)則亢而為害。」張老師的論述讓我想到了「雞與蛋」的問題,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是蛋克雞,還是雞克蛋?世間的事,有男有女,有陰有陽,有長有短,有左有右,很多問題是沒有定論的,我們只能說,「雞與蛋」之間是相生相剋的關系,五行亦如此。
五行之間有四種關系:
1.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每一生都有「生我」和「我生」的相向關聯。
2.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每一克均有「我克」和「克我」的相向關聯。
3.相乘:按五行相剋次序,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有乘虛侵襲的意思。
4.相侮: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為其所克,有恃強凌弱的意思。
中醫根據五行的特性,來描述五臟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
木性可曲可直,條順而暢達,肝屬木,其特點是喜條達而惡抑鬱,並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溫煦而炎上,心屬火,其特點是心陽有溫煦之功能,心火易於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之特性,脾屬土,其特點是有消化水谷,運輸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其特點是具有清宣肅降之功能;水性潤下,有下行、閉藏之性,腎屬水,其特點是主水液代謝之蒸化排泄,並有藏精功能。
我們講究養生保健,應該遵循五行規律,按照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的關系,辯證有度,發揚傳統養生文化。

4、什麼是真正的養生?

5、養生到底是身體的身還是生氣的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養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漸漸成為一種時尚和休閑,充分體現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中。每個人都探索著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如果有效果,便拿來與親朋好友分享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那什麼是養生呢?

「養生」一詞出現的比較早,由此也可了解古人對養生的重視,在道家的書《莊子?養生》中就有幾則與養生有關的故事。《黃帝內經?靈樞?本神》有言:「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邪僻不至,長生久視。」即養生得道的人,必定是依託四時寒暑之變化而養生,喜怒調和而安貧樂道,節欲飲食而調陰陽,這樣才能外邪不侵,氣血調暢,達到長生久視的目的。《中醫大辭典》亦謂「養生」:「研究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而各種養生方法都是通過調節人體的「精」、「氣」、「神」而達到健體強身,防病祛病,延年益壽的目的。

那麼養生又有哪些分類呢?

養生從廣義上分可以有養性(亦謂養心)和養形兩種,亦有「養性」、「養氣」、「養形」之分,但總不外調養身體與調節情慾心性兩類。明?胡翰就說「太上養性,其次養氣,其次養形。三者得其養,百疾不作;苟失其養,六沴(沴:風、寒、暑、濕、燥、火太過,致人生病之六淫。)干之。」即最善養生者必先養其心、養其性,其次是導引吐納養氣者,再次是調節飲食、適動進補養形者,但如果將三者結合,必會達到百疾不生,身體健康,盡終天年的效果,如果失養,則外邪必至,有損健康。

如果在養性、養形的基礎上,又可細分為以下幾類:

靜坐養生 靜坐又名打坐,是一種使心無雜念、神氣清靜的養生方法,被廣泛用於儒、釋、道各家養生中。中醫講,「兩神相薄,合而成形」,陰陽交合,而成形體,形神備俱,而命之曰人。所以,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明,不但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還有助於疾病痊癒、恢復健康和延年益壽。

修身養生 養生有道的人必定是為人正直,心胸開闊,德行兼備,平日里不為各種妄念欲想所累,多行善事,多言善語者。唐代醫學家孟詵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所以,誠意正思是養生做人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

調氣養生 中醫講,人體的健康是先天之氣(亦謂元氣、元精等)和後天之氣共同作用的結果。人體的氣機有化生、推動、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調氣養生主要是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養性養生除上述幾類外,還有琴、棋、書、畫養生法,均是以調養情志、養心修身為主,現在隨著社會進步,還有旅遊養生、情志養生、聞香養生、釣魚養生等方法,均可歸入養性之列。而養形養生,則是以保持身體各部機能正常的一些養生方法,如:

運動養生 「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形要小勞之」,這都說明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氣功、五禽戲、太極拳、八卦掌、八段錦等運動方式,以強身延年。現在隨著西方的運動概念湧入,還有拉丁、恰恰、慢跑、有氧操等運動方式,合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可以有效的保持身體健康。

膳食養生 人食五穀雜糧,補充體力和身體所需要的各類營養物質,所以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膳食養生現在是養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養生方法,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進補養生 進補養生現在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雖然剛起步,但其未來的發展之勢必不可小覷。中醫認為,人所受父母先天之氣,必有所偏,並不完整,加之後天補養失宜,必定會引發各種疾病,提前補偏救弊是「治未病」、預防疾病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合理的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延年,如南方冬令進補食用膏方,就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進補方式。

經絡養生 經絡養生亦是一個新的時尚養生方法。它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基礎,通過推拿、艾灸等手段,促進人體氣血流通、祛邪外出的一種方法。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一個「網路」系統,可以控制人體一切功能,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所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一種經絡養生方法。

除按養性、養形分外,按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分,又可有以下幾種養生分類:

儒、釋、道養生論。儒家養生重視頤養,即入世養生,在「齊家、致國、平天下」的同時,保養身體。道教養生重視性命雙修,以精、氣、神三寶為基礎,達到身心必修的境界;佛教養生重視悟性,講「性空緣起」「緣起性空」,超脫生死,達到涅磐。

還有按季節養生,可分為:

順時養生 「人以天地之生,四時之法成」,季節氣候有春夏秋冬之不同,萬物有生長收藏之變化,人體與之相應。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者與四時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則,因時制宜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於健體防病。

在順時養生的基礎上,現代又提出了「二十四節氣養生」等,亦不外是順時養生的一種。

除以上外,還有按年齡、性別養生的,如男性養生、女性養生、老年養生、幼兒養生等,這些都是在人體的生理變化的基礎上提出的,但亦不外外以養形,內以養心兩方面,所以本欄目就從「養生必修心」、「養生先養形」兩方面展開,從旁又涉及了「養生概述」「疾病養生」「養生趣聞」幾個與養生有關的版塊,從不同角度和方面系統介紹養生的知識和方法

6、誰看過口碑互動里老中醫楊飛的文章,我想問下,中醫養生的「生」具體是指什麼?

根 據 楊 飛在 口碑 互 動發 布的學 術 論 文 , 我認 為所謂 「生」 ,就是生命 、 生存 、 生 長之 意 ;所 謂 養, 即保 養 、 調 養 、 補養 之 意。 總之, 養生就 是 保養 生 命的意 思 。 以 傳 統 中醫理 論 為 指 導, 遵循 陰 陽五行 生 化 收藏之變化 規律,對 人 體進 行 科 學 調養 , 保 持生命健 康活 力。

7、道家的貴生、養生、樂生是什麼意思

貴生,指宣揚道家子華子學派以生命最為貴重的思想。樂生,指以生為樂。

養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7)養生中的生是擴展資料

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版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權一定的養形作用。

8、是使民養生桑死無憾也中的生和死是什麼或用方法

動詞做名詞用。

9、誰看過口碑互動裡面的老中醫楊飛的文章,中醫養生的「生」具體是指什麼?

根據楊飛在口碑互動發布的學術論文,認為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與養生中的生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