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的方法
1.盡量早睡,並睡足7個小時;百
2.晨起做5分鍾腹式呼吸;
3.早餐吃一份針對你體質類型的養生粥(度如恬愉體質養生食方);
4.上午辦公間隙,花五分鍾練習恬愉辦公室養生功法;
5.吃一份細嚼慢咽的午餐;
6.午餐後小憩;
7.喝一杯針對你體質類型知的養生下午茶(如恬愉體質養生茶方);
8.下午辦公間隙,花五分鍾按摩合谷穴、內道關穴和足三里穴;
9.適量的步行,或其它有版氧運動;
10.學會克制的晚餐;
11.感受和培育親情、友情和愛情;
12.靜坐片刻,感恩今天的所有,把焦慮、憤怒、憂愁、沮權喪排遣干凈。
請採納。
2、呼吸養生法是什麼呢?
對於人的生命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先哲們與其弟子討論此命題時說:人之命系於呼吸。想先哲的話道破天機——氣乃人性命之寶。《內經》亦曰「氣者,人之根本也.」人得氣則生,氣滯則病,失氣則亡。「氣」古稱「炁」(後人稱為「真氣」或「先天一氣」)。「炁」為先天之氣,有體無形,含有信息、能量;「氣」為後天之氣,有形,為「炁」之演化物。《醫門法津》曰「氣(炁)聚則成形,氣(炁)散則形去。」「炁」既是構成宇宙世界的基本單位。又是構成人體和維系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物質,所以人體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在本質上是同一的。
因此,人們只要正確掌握呼吸,就能通過呼吸之「炁」實現人與宇宙溝通與融合。人體內的氣和血,是「炁」的一體兩面,故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 之說, 養生中的養氣血,就是養「炁」。人體的三寶『精、氣、神』,亦是「炁」在人體內三個層面的表現。
經絡也是「炁」在人體一種存在形式,所以經絡有信息、能量(光、波、熱等物理屬性)的性質;經絡既是「炁」在人體內的運行通道和儲存庫之一,也是人體接收天地宇宙之「炁」 的主要戶牗。調整經絡實質上是溝通信息、調動和補充能量,信息通、能量足,人體增強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故人稱其為人體大葯庫。《靈樞.經脈》強調曰:「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
《呼吸養生法》就是在人體三寶「精、氣、神」 中,以練「炁」入手,通過正確的呼吸方法,進行調身、調息、調心,改善和加強「炁」在人體內的運行
3、「吐納法」真的可以養生嗎?具體需要怎樣做?
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享受著非常高的物質生活,生活過得非常滋潤。每個人都想通過養生延長自己的生命,讓自己更加健康。這是非常正確的做法,生活中就有有很多養生的小方法。有的人通過練瑜伽,和作息來進行,有科學有規劃的養生。也有各種各樣的人,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進行養生,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題主所說」吐納法「是否可以養生這個問題,請聽我慢慢道來。
「吐納法」是通過呼出渾濁之氣,吸入新鮮的空氣,來調整身體各部分機能氣功鍛煉方法,簡單的來說就是一種呼吸的方式。其做法就是,通過深呼吸將肺部填滿空氣,靠全身放鬆,將肺部的空氣緩慢的排出體外。來進行身體的·呼吸過程。這就是「吐納法」。
那麼「吐納法「對身體有什麼益處呢。在進行」吐納法「這個過程中可以將全身心進行放鬆,所以對解除疲勞,清新頭腦都有非常明顯的作用。自己壓力較大的時候做這個方法的時候對自己是非常有幫助的。吐納法可以讓身體吸收更多的氧氣,加快血液與氧氣的結合,對五臟也有一定的偏頗之調作用,也可以對身體的經絡有一定的調整作用。
所以「吐納法」可以養生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們並不能完全依靠「吐納法」來達到養生的目的。我們在平時也可以藉助瑜伽的運動來幫助自己的養生大業。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4、呼吸養生保健如何訓練?
呼吸是生命的本能,人人都在呼吸中度過一生。但現代醫學證實,不正確的呼吸方法,會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損害身體的健康。倘若能及時調整呼吸方法,通過呼吸訓練,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呼吸,對於防病保健和緩解病情是大有好處的。在國外的很多保健機構,都用調整並使用正確的呼吸方式來治療疾病。
1.減慢呼吸的必要性人出生後,在靜息的狀態下,用的是生理呼吸,也稱作自然呼吸法,這是一種完全不加意念支配的呼吸,健康的成人在靜息時每分鍾呼吸16~20次。此自然呼吸法用的是胸式呼吸,它主要是由肋間肌肉收縮或舒張使肋骨上舉或下降、胸廓加闊或變窄來完成的。此呼吸法的特點是自然、柔和、均勻,缺點是呼吸不夠深長。研究長壽問題的學者們,在研究時發現,長壽的禪僧在坐禪中他們的呼吸次數為每分鍾4~5次,甚至有的僅為每分鍾1~2次,真可謂是吸氣綿綿、呼氣微微,息息均勻及深長。研究學者們還發現,環境適應性較強,以長壽著稱的烏龜,每分鍾呼吸也僅有4~5次,一些長壽動物如大象、鱷魚,它們的呼吸次數也很少;而猴子,呼吸次數在每分鍾內多達32次。由此,學者們還指出減慢呼吸是健康長壽的方法之一。其理由是慢而較深長均勻的呼吸更有利於肺的充分擴張,更有利於血液充分攜帶氧,所消耗的體內能量也較少。
2.腹式呼吸的形式腹式呼吸是減慢呼吸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主要是由膈肌收縮或舒張,促使胸廓增長或短縮來完成。腹式呼吸分兩種,一種為順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氣時膈肌上升,腹部內凹。另一種為逆腹式呼吸法,與順呼吸法相反,吸氣時膈肌上升,腹部內凹;呼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
3.腹式呼吸的作用腹式呼吸有利於胸廓的擴張,哮喘、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病人,胸廓常呈桶狀畸形,正常成人胸廓的前後徑要短於左右徑,而桶狀胸廓的前後徑等於甚至大於左右徑,肺活量受到障礙,此時採用通常的胸式呼吸方式,常不能吸人足夠氧氣以滿足生理需要,倘若鍛煉用腹式呼吸,不僅能夠使肋間呼吸肌得到適當的休息,而且還可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再則,腹式呼吸時,膈肌的上下運動、腹肌的外凸與內凹的活動,都會使相關的臟器組織得到有益的按摩,促進腹腔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功能,對於減少腹部器官的淤血、協助腹主動脈輸送血液到身體末梢部分,同時又幫助腹主靜脈血液返回心臟,減輕心臟負擔。並加強了腸胃功能和消化吸收能力,使腸蠕動增強,防治便秘的發生。
有研究表明,順腹式呼吸對防治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療效較好,逆腹式呼吸對防治消化系統疾病療效較好。但中國古代養生家認為,逆腹式呼吸對培育元氣,打通任、督二脈,涵養精、氣、神,長壽延年,治療五勞七傷有獨到之處。中醫養生理論則認為,腹式呼吸可激活經絡系統,增強臟腑功能,對保健延年有一定作用。為此,中國道教養生理論提倡龜息。龜息也便是龜的呼吸方法,龜的呼吸方法其實是典型的腹式呼吸,因為龜的生理因素特殊,肺不能直接呼吸,要靠腹部的起伏才能帶動肺的呼吸。因此,腹式呼吸是人體的一種保健長壽的方法之一。我國傳統的氣功保健法,其要領也是以仿生龜息的腹式呼吸為主,其目的也是在靜中以調整呼吸,盡量使其變得柔細深長。
鍛煉腹式呼吸時,可見到腹部的起伏,但在訓練操作過程中,切忌故意用力挺縮肚腹。形成腹式呼吸時往往覺得整個腹部都在呼吸,有功夫的人,即不加意念的導引,也會覺得腹部在作自動的收縮起伏呼吸。因此說,肚腹的挺縮運動,是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中自然形成的。
對於初學腹式呼吸者,每練5~10分鍾後都要改為自然呼吸法,以免呼吸肌過於疲勞,發生麻痹、憋悶等氣機逆亂等不良反應。練腹式呼吸還應留心吸氣時間要較短些,呼氣時間較長些,可按吸與呼之比為1:2或1:3進行為好。對於孕婦、腹水病人,因腹部膨脹,膈肌難以運動,故孕婦、腹水病人不宜作腹式呼吸。還有高血壓病人難以練習逆腹式呼吸,哪怕在練習順腹式呼吸時,也應做到吸氣自然,呼氣柔細深長,這樣有利於血壓的下降。
此外,不管你採用何種呼吸法,平時都應做到心平氣和、不生氣、少激動。因為生氣或激動都可使呼吸變得粗促、散亂。倘若平時沒有經過適當的運動鍛煉,就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或重體力活動,因為沒有鍛煉的人,做過於激烈的體力負荷運動,會使心跳增速,呼吸加快,身體的生理耐受力難以承擔,而損害身體。
5、如何呼氣,吸氣,吐納,養生方法
吐納吐納即吐故納新,古代道家的養生之術,即把胸中的來濁氣從口中呼出,再由鼻中慢慢吸入清鮮之氣。《莊子·刻意》雲:「吹呴(x )呼吸,吐故納新 為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濁氣,納入人體所需清氣,以達到修身養性、延年益壽之目的。具體說來,吐納屬氣功中的煉氣技法,吐納即呼吸,吐納練息的要訣是吸氣自時氣貫注於腹部,呼氣時氣上引至頭巔,這樣可以吸取生氣,排出死氣和病氣,從而提高人體潛能。吐納的方法很多,分動靜兩類,其中流行的吐納練息法有:六字zd氣訣、抱朴子胎息法、何仙姑胎息訣。而胎息是吐納練息的最高境界,《抱朴子·釋滯》載:「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練功至深者,就像胎兒在母腹之中,鼻無出入之氣。
6、最適合懶人的養生法,呼吸法「六字訣」是什麼?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注視到養生這個問題,確實是這樣,現代人的體質也是越來越差,所謂的懶人養生法,那就是傳統流傳下來的呼吸法,六字訣即「噓呵呼呬吹嘻」,是我國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的吐納法。
運用這種方法,能夠將我們專身體裡面多餘的濕氣排出來,當然這種方式在前期學習的時候並沒有那麼簡單。這幾種呼吸法大部分所運用的並不是嘴,而是用我們腹部,將氣流運行在全身,然後再排出體外。
其實我覺得,大部分人的肺部不太好的原因,還是因為肺活量不夠還有一點,那就是長期吸煙對肺部造成的傷害,這一點應該得到大家的重視。
而抽煙這種行為,我認為對於屬身體百害而無一利,只是因為煙中有尼古丁會讓大家產生亢奮。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肺部的疾病肯定會越來越嚴重,可以這么說,80%以上肺癌患者都是因為吸煙所造成的後果。趁著年輕抽煙的時間還不算太長,煙癮在自己身體裡面還沒有太久遠,所以在這個階段把煙戒掉最好,平時我們也要提高肺活量,進行戶外的有氧運動、
比如說跑步游泳都是非常好的方法。不要每天下班回到家裡就是玩手機看電視。進行有氧運動也能提高我們的強健體魄,提高免疫力,所以在秋冬季節來臨之後,流感季節容易爆發的時間,自己身體好也不會得上流感。
7、怎樣改變你的呼吸方式?
人的壽命無時無刻不與人的呼吸方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偶爾改變一下自己的呼吸方式,往往則能找到通向延年益壽的捷徑,而腹式呼吸方法的出現則為人們圓了這個夢想。
明代養生家冷謙所著的《修齡要旨》一書中有極為珍貴的十六字令:
一吸便提,氣氣歸臍;
一提便咽,水火相見。
這里有三項要旨:腹式深呼吸、提肛和咽津。幾百年來,這已成為人們長壽的秘訣。其中腹式深呼吸是這三項要旨中的一項要旨。可見腹式深呼吸對人體健康的重要。
醫學研究資料表明,人的自然壽命應為120歲左右,而在現實生活中,一般長壽者活到七八十歲,一百歲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這與人直立後僅用胸腔呼吸,放棄了腹腔呼吸方式,恐怕不無關系。
人在嬰兒時是全肺呼吸,即在呱呱墜地吸入第一口空氣以後,一直是在進行全肺呼吸。可是到學會了走路,身體經常直立活動,人就逐漸改成胸式呼吸。這樣便造成了肺使用的偏廢,佔全肺約4/5的中下葉肺泡長期廢用,再加上一條腰帶,便更限制了腹式呼吸,從而影響了人體的健康和人壽命的延長。這一現象,用生理學理論來解釋是可以解釋通的。
氣歸臍,如果人們每口氣都通過腹式呼吸而使包含中下葉肺的全部肺泡都及時得到開發,同時帶動腹部器官運動的話,那麼,這一呼吸方式將會給人體血液帶來更多的氧氣,也就是說,深呼吸可以促使肺里殘留的空氣呼出,消除肺部積聚的雜質,使肺的容量增加,充分供給身體活動所需要的氧氣。這樣便可以防止許多疾病發生,並能很好地控制腹部的脂肪的生長。
腹式呼吸的步驟是:先作呼氣,呼氣時雙手輕按腹部,腹壁逐漸下降,口唇應並攏成「魚嘴狀」,以增加氣道阻力,使氣體逐漸經口呼出。後作吸氣,吸氣時雙手仍置在腹部,使腹壁逐漸鼓起,空氣逐步由鼻子吸入,口要關閉。先呼後吸,盡可能做得既深又慢,並且盡量地使呼氣時間比吸氣時間稍長一些。這樣才能盡可能地多呼出肺里的「囤積」的氣體和胃內的空氣。慢慢地作最大的深呼氣,再慢慢地作最大的深吸氣,每口氣堅持10秒至15秒,每分鍾呼吸4次。
腹式呼吸,行走坐卧,隨時都可以進行。可躺在床上做,做時去掉褲腰帶;也可蹲著進行,做蹲坐狀,深呼吸,氣沉丹田,吐故納新。長期堅持,必會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