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堂胃熱脾濕

養生堂胃熱脾濕

發布時間:2020-07-05 19:24:15

1、請教有經驗的中醫,胃熱脾濕,舌苔長久以來都很厚很黃,吃些什麼中葯比較好

我不敢算專家,只是有一點點經驗.你說的症狀也確實是脾虛有濕熱,這種的都是很難治療的.需要健脾清熱除濕.所以治療的時候很麻煩.
可是試下這個方子.
白術12g 人參10g 苦參12g 升麻10g 葛根12g 蒼術12g 防風10g 知母12g 澤瀉12g 豬苓12g 當歸身12g 炙甘草6g 茵陳10g 羌活15g

這個方子是治療濕熱的.主要的症狀有遍身肢節煩痛,或肩背沉重,或腳氣腫痛,舌苔白膩黃

樓主可以參考一下.也許別人有更好的方子.

你說的症狀應該和熱有關系,有熱的人一般睡眠都是不好的情況,或者煩躁不安,或者難以入眠,或者容易驚醒。

方子是煎的,一天一付,煎兩次,煎之前用冷水泡20分鍾。還有就是用冷水煎。煎30分鍾左右就可以了。

2、脾濕胃熱怎麼調理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您是體內濕氣重,而且是寒濕。應該溫化寒濕、燥濕和胃。
您是陽虛不能化水或濕從寒化所指的痰飲、水腫等。常用溫陽葯或健脾祛濕葯合用。您應該去找有名氣的老中醫開幾副中葯調理一下身子,堅持喝,效果是很好的。

3、看過好些中醫都說我胃火大,脾濕,宮寒,怎麼辦

二十多年前,老中醫說我胃火重,脾濕等,後來果然是發生胃潰瘍,出血,等多種疾病,經多年用葯現在好了,是自己根治好的,想交流一下嗎?

4、中醫看我是脾濕胃熱加脾虛的體質,虛胖,每天快走1小時打球1小時,持續近倆月了也不見瘦的成效

哪有快速調理體質的……通常情況下見效越快的葯副作用越大,脾胃乃後天之本,水谷及葯物都要經由脾胃運化吸收,三分葯七分養才是硬道理。
看症狀表現應是脾陽虛,陽虛必有氣虛,氣虛無力固攝故常自汗,氣虛無力溫煦故怕冷。
脾陽虛,無力運化津液,聚而生痰,痰濕又困脾,治宜健脾祛濕,溫陽利水。
有條件找中醫系統開方子喝葯調理是最好的,拔罐能一定程度上祛濕,但是畢竟還是有局限,不如喝葯好。
中成葯有:
參苓白術散:主治脾氣虛弱,濕邪內生,症見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大便溏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苔白膩,脈象細緩者。亦治小兒脾疳,面色萎黃,形容憔悴,毛發枯槁,精神萎靡,不思飲食,睡卧不寧,或脾虛水腫,或脾虛帶脈不固,白帶過多,綿綿不斷,如涕如唾者。

附子理中丸:溫中健脾。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

望採納,祝健康!

5、腸胃不好,吃了中葯說是脾濕胃熱,脾濕好了一些,現在舌苔又這樣的,腸胃不舒服,大便不成型,病根是?

上火,要注意飲食,按時吃飯。注意水果蔬菜營養攝入。養生可以咨詢專家

6、老中醫說我脾濕 胃熱 、、而且我大便稀、、這有什麼食療的方法么?

我和情況很相同,看過我們城市最厲害的中醫但也沒用,已對中醫徹底失望,最後還是西葯好,主要是吃麗珠腸樂和 谷氨醯胺顆粒,堅持吃幾個月定能好,同時鍛煉身體,每天慢跑,祝你早日康復

7、脾濕胃熱是先治脾濕還是胃熱,舌苔黃厚,口臭,口渴

你能確定自己是脾濕嗎?根據你所說你肺,心,胃火多旺盛,脾濕就不可能是寒濕而是濕熱了。是否有脘腹滿悶,不思飲食,大便粘滯不爽 ,口淡乏味,晨起口唇有發粘的感覺,渴不欲飲,舌苔黃厚膩,頭身困重,小便短少,脈濡緩。不可再用溫燥之品以免心肺胃火盛傷陰,可用清熱燥濕,淡滲健脾利濕之品。生黃芩10 炒白扁豆12 炒白術15 炒薏苡仁30 白茯苓12 佩蘭9 炒淮山葯15 車前子(包煎)9 上方黃芩清上焦火盛(心肺,胃),白扁豆健脾和中,祛暑化濕;白術,山葯補脾益胃,燥濕利水;茯苓薏苡仁,車前子健脾利濕,淡滲利水;佩蘭辛平,芳香化濕,醒脾開胃。

8、脾濕胃熱可以吃什麼葯

松花粉改善體質、促進健康,效果好。 如果健康情況不好,酸性太大,敗壞細菌滋生嚴重,體質就不好。

9、胃熱、脾濕且虛、體寒體質、但是卻經常容易上火!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和

濕郁生熱,應健脾祛濕。如果你身體沒大問題建議你加強運動鍛煉,多出汗,可以帶走大部分濕氣。運動是健脾的好辦法。

與養生堂胃熱脾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