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鄱陽湖是屬於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的嗎
生態功能區分為國家級與省級兩個級別。 十二五規劃,按照生態脆弱性與生態重要性兩個指標,劃定了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三江源水源涵養地等25個國家級的重點生態功能區。
2、25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分別為哪些
生態功能區分為國家級與省級兩個級別。
十二五規劃,按照生態脆弱性與生態重要性兩個指標,劃定了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三江源水源涵養地等25個國家級的重點生態功能區。
區域:
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
長白山森林生態功能區
阿爾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態功能區
三江源草原草甸濕地生態功能區
若爾蓋草原濕地生態功能區
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
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
南嶺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
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大別山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
三峽庫區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
阿爾金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
呼倫貝爾草原草甸生態功能區
科爾沁草原生態功能區
渾善達克沙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
陰山北麓草原生態功能區
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
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
藏東南高原邊緣森林生態功能區
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態功能區
三江平原濕地生態功能區
武陵山區生物多樣性與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海南島中部山區熱帶雨林生態功能區
共25個。除此之外,還有省級生態功能區。
內容太多,不便一一道來,給你幾個連接,自己查詢。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名錄》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1-06/09/c_121511266_19.htm
3、生態產品的生態功能區
生態產品 同農產品、工業品和服務產品一樣,都是人類生存發展所必需的。生態功能區提供生態產品的主體功能主要體現在: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氧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水質、防風固沙、調節氣候、清潔空氣、減少噪音、吸附粉塵、保護生物多樣性、減輕自然災害等。一些國家或地區對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實質是政府代表人民購買這類地區提供的生態產品。
4、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就是自然保護區嗎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不是自然保護區,兩者主要有以下區別:
一、目的不同
1、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的設立是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生態功能,關系全國或較大范圍區域的生態安全,保持並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2、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是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以到達對保護對象集中保護的目的。
二、范圍不同
1、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面積較大,截至2016年09月29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市區數量為676個,占國土面積的比例53% 。
2、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的面積要遠小於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2006年底,已建立各級自然保護區2349處,其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5%。
三、類別類型不同
1、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是指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幾個大類。如:南嶺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等等。
2、自然保護區
我國自然保護區分為3大類別,9個類型。
第一類是自然生態系統類,包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類型、荒漠生態系統類型、內陸濕地和水域系統類型、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第二類是野生生物類,包括野生動物類型和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第三類是自然遺跡類,包括地質遺跡類型和古生物遺跡類型自然保護區。
5、貴州16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分別在哪裡?
貴州新增16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赤水市、習水縣、江口縣、石阡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黃平縣、施秉縣、錦屏縣、劍河縣、台江縣、榕江縣、從江縣、雷山縣、荔波縣、三都水族自治縣。
近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了《關於明確新增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類型的通知》,貴州省16個新增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明確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優化國土資源空間格局、堅定不移地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所提劃定的重點區域。又分為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類型。
說白了就是讓你的家鄉更加水碧、天藍、地綠,干凈、整潔、有序,讓廣大群眾生活得更加安逸、舒心。也是讓咱們家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居民健康衛生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6、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有哪些
這25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包括: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三江源草原草甸濕地生態功能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等
7、如何加快水源涵養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的建議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不是自然保護區。
重點生態功能區是指生態系統十分重要,關系全國或較大范圍區域的生態安全,目前生態系統有所退化,需要在國土空間開發中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以保持並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屬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兩類「限制開發區」之一,目前已經確定25個地區,總面積約38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陸地國土面積的40.2%。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以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為首要任務,因地制宜地發展不影響主體功能定位的適宜產業,引導超載人口逐步有序轉移。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分為水源涵養型、水土保持型、防風固沙型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型四種類型。
重點生態功能區側重對開發的限制,不是限制發展,主要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化城鎮化開發,但允許一定程度的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重點生態功能區通過限制開發更好地保護這類區域的生態產品生產力,實現科學發展,這與環保部所提出的「生態功能保護區」發展方向是一致的。
8、由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編制完成的《全國生態功能區劃》於2008年7月31日發布,此次區劃將全國生態
小題1:C
小題2:C
9、水源區生態環境敏感性與生態功能評價
4.2.1 評價目的
生態環境敏感性評價是針對區域可能發生的生態環境問題,結合區域的現有自然環境特徵和人為干擾程度,確定敏感性評價指標,評價生態環境對人類活動干擾的敏感程度,即發生生態失衡與生態環境問題的可能性大小。通過對影響區域生態環境敏感性主要環境指標的綜合分析,確定生態環境敏感性級別,評價生態環境敏感性的地理空間分布。
生態功能評價是對典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能力和價值評估。結合區域的現有生態環境和人為干擾程度,確定重要性評價指標,對區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作出評價。通過對影響區域生態系統功能主要環境指標的綜合分析,明確生態系統功能重要性級別,評價生態功能重要性的地理空間分布。
在生態環境敏感性與生態功能評價基礎上,進行生態功能區的劃分,分析各功能區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實現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維護區域生態環境安全,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4.2.2 評價內容
分析影響區域生態環境敏感性的主要指標,對研究區土壤侵蝕敏感性和生物多樣性敏感性進行評價。分析影響區域生態系統功能的主要指標,對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土壤保持、營養物質循環進行生態功能重要性評價。
4.2.3 評價方法
確定評價指標和分級依據,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價,評價單元選擇到鄉級。根據評價結果,將生態環境的敏感性程度分為極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輕度敏感、不敏感 5 個級別; 將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程度分為極重要、中等重要、較重要、不重要 4 個級別。
4.2.4 生態環境敏感性評價
4.2.4.1 土壤侵蝕敏感性評價
以降水侵蝕力 (採用徑流深值)、土壤質地、地形起伏度和植被等因素為土壤侵蝕敏感性的評價指標,分級依據見表 4.3。
表 4.3 土壤侵蝕敏感性影響分級
土壤侵蝕敏感性評價結果見表 4.4,結果表明,水源區屬於土壤侵蝕中度敏感區,符合研究區實際情況。
4.2.4.2 生物多樣性及生境敏感性評價
根據評價地區國家與省級保護物種的級別來評價生境敏感性,分級標准見表 4.5。
表4.4 水源區生態環境基礎資料及生態環境敏感性評價綜合
續表
注:數據來源於南陽市環保局,032,南陽市生態功能區劃報告。
表 4.5 生物多樣性及生境敏感性分級
生物多樣性及生境敏感性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6。由表可以看出,水源區生物多樣性及生境敏感性的區域分布:極敏感區面積1782.38km2,占水源區土地總面積的28%,主要分布在西峽縣;高度敏感區面積2491.39km2,占水源區土地總面積的39.2%,主要分布在西峽縣和淅川縣;中度敏感區面積1506.13km2,占水源區土地總面積的23.7%,主要分布在淅川縣和內鄉縣;輕度敏感區面積582.04km2,占水源區土地總面積的9.1%,內鄉縣、淅川縣和鄧州市均有分布。
表4.6 水源區生物多樣性及生境敏感性評價
4.2.5 生態功能評價
4.2.5.1 生物多樣性維持功能重要性評價
依據評價區域生物多樣性敏感程度,確定評價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級別。
生物多樣性維持功能重要性評價結果見表4.7,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8。水源區生物多樣性極重要區面積4273.77km2,占總面積的67.2%,主要分布在西峽縣涉及的全部鄉(鎮)和淅川縣西部的部分鄉(鎮);中等重要區域面積1506.13km2,占總面積的23.7%,主要分布淅川縣的中部地區;較重要區面積582.04km2,占總面積的9.1%,淅川、內鄉、鄧州均有分布。西峽縣山區面積達到80%,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區內有老界嶺自然保護區,動(植)物物種豐富,生物多樣性整體表現為極重要。
表4.7 水源區生態功能重要性評價
表4.8 水源區生物多樣性重要性評價
4.2.5.2 水源涵養重要性評價
根據評價地區在對區域城市流域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對整個流域水資源的貢獻來評價區域生態系統水源涵養的重要性。水源涵養功能重要性評價結果見表4.7,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9。
表4.9 水源區水源涵養功能評價
由表4.9可以看出,水源區生態系統水源涵養功能重要性分布情況:水源涵養極重要區域面積2371.2km2,占總面積的37.3%,主要分布在淅川縣,西峽縣也有分布;中等重要區域面積3485.46km2,占總面積的54.8%,主要分布在西峽,內鄉,淅川也有分布;不重要區域面積505.28km2,占總面積的7.9%,西峽、淅川和鄧州均有分布。
淅川縣既是丹江口庫區所在地,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因此,是極重要的水源涵養功能區,水源涵養功能極重要區域面積占該縣土地總面積的77.3%。
4.2.5.3 土壤保持重要性評價
土壤保持重要性的評價是在考慮區域土壤侵蝕敏感性的基礎上,分析其可能對下遊河流和水資源造成的危害程度,評價結果分為極重要、中等重要、較重要和不重要4項。
土壤保持重要性評價結果見表4.7,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10。
表4.10 水源區土壤保持功能評價
由表4.10可以看出,土壤保持功能極重要區域面積1967.87km2,占總面積的30.9%,只在淅川縣分布;土壤保持功能中等重要區域面積1514.15km2,占總面積的23.8%,主要分布西峽,內鄉和淅川也有分布;土壤保持功能較重要區域面積2862.31km2,占研究區土地總面積的45.3%,研究區各縣(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峽;該研究區不存在土壤保持功能不重要區。
4.2.5.4 營養物質循環功能重要性評價
營養物質保持的重要性主要是根據評價地區氮、磷流失可能造成的富營養化後果與嚴重程度,確定評價區域營養物質保持重要性級別,即以評價區域相對河流的位置及所影響目標的重要性程度為評價指標,將評價結果分為極重要、中等重要、較重要、不重要4項。
營養物質循環功能重要性評價結果見表4.7,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11。由表4.11可以看出,南陽市營養物質循環功能重要性分布情況:極重要區域面積1260.62km2,占總面積的19.8%,只在淅川縣有分布;中等重要區域面積2731.78km2,占總面積的42.9%,主要分布在西峽和淅川;較重要區域面積2369.54km2,占總面積的37.3%,各縣(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峽。
表4.11 水源區營養物質循環功能評價
4.2.6 生態功能分區研究
分區以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土壤保持、營養物質循環、礦產資源開發等生態功能為指標,以鄉域為最小區劃單元進行分區。分區結果見表4.12和圖4.7。
圖4.7 生態功能評價圖
分區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為依據,對嚴重退化的特殊生態功能區實施搶救性保護,對重點資源開發生態功能區實施強制性保護,對良好的生態功能區實施示範性保護。在此基礎上,對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區、飲用水源區、水文調蓄區和水土保持區等作為特殊生態功能區標識出來。資源開發性生態破壞是當前生態破壞的突出問題,尤其是對礦產資源開發區、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區、森林草地資源開發區和土地資源開發區等重點資源開發區也明確標識出來,加強監管並實施強制性保護;在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地區,以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物種特別豐富區及生態示範區等標識成生態良好功能區,實施示範性保護。
表4.12 水源區生態功能分區與生態環境保護內容
10、我國劃分的50個重要生態功能區是哪些
國家級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只有25個呀~
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
長白山森林生態功能區
阿爾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態功能區
三江源草原草甸濕地生態功能區
若爾蓋草原濕地生態功能區
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
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
南嶺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
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大別山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
三峽庫區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
阿爾金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
呼倫貝爾草原草甸生態功能區
科爾沁草原生態功能區
渾善達克沙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
陰山北麓草原生態功能區
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
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
藏東南高原邊緣森林生態功能區
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態功能區
三江平原濕地生態功能區
武陵山區生物多樣性與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海南島中部山區熱帶雨林生態功能區
你找的是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嗎?這類共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