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書法與健康養生

書法與健康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5 17:35:35

1、中國書法與身心健康的關系

大略來說,在書法創作或學習中由於精神力的集中,呼吸自動進入胸吸腹出狀態,心境平緩無喜無悲,這種狀態是對身體有益的。
但是,任何事情也不過過於沉溺,正所謂物極則反,應該要合理安排時間。

2、書法的好處

一、字是「門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

書法具有廣泛的實用性。學書法最基本的活動是寫字,而寫字首要的目的是為了記事和交流感情,起碼的要求是把字寫得規范、整潔、清楚,使人看了樂於接受,如果把字寫得雜亂無章,甚至隨心所欲,胡亂造字,讀者如釋「天書」,無法辨認,就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今社會,寫得一手漂亮的字,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都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強自信心。

二、書法可以修身養性。

學書法能使人變「靜」,培養人的專心、細心、耐心和毅力等優秀品質,從而提高人的整體素質――這是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常言道:寧靜致遠,靜能生智。

當一個人的心靈處於寧靜狀態時,其思維質量和辦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則心浮氣躁、思緒混亂或語無倫次。現在的社會生活節奏變快,但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通過書法,可以彌補。

三、書法可陶冶情操。

書法的內在規律決定了習書的嚴肅性。這就要求習書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以高度的學習熱情,儼然誠懇的態度來對待;必須勤奮不息,孜孜不倦;必須加強修養,拓寬意境;必須豐富學識,博古通今,否則必將一事無成。

四、書法有益健康。

書法藝術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是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醫學專家研究結論表明,在可使人長壽的二十種職業中,書法名列榜首。

寫字能祛病健身。古人雲:「寫字用於養心,愈病君子之樂。」寫字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愛好,能使人在揮毫中自得其樂。人在寫字時「不思聲色,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惱,形無勞倦」,使軀體和精神放鬆,對肌體起到調節、修復等作用,可推遲或延緩腦的老化。

「作書能養氣,也能助氣。」練習書法時,須絕慮疑神,全軀啟動,力送毫端,注於紙上,抒胸中氣,散心中郁。這樣,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調節和鍛煉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靈心煥發,無疾而壽。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過練習寫字,養心愈疾,暢達延年。古往今來說書法能使人健康長壽,並非虛傳。

(2)書法與健康養生擴展資料: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對於人的健康長壽的確有一定作用。 歷代著名書法家的年齡情況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人活七十古來稀",而歷代書法家卻有很多 活了七八十、甚至八九十高齡。

例如,唐代的柳公權八十七歲,歐陽詢八十四歲,虞世南八十歲; 其後的徐浩七十九歲,楊凝式八十一歲,楊維貞七十四歲,文徵明八十九歲,劉世安八十五歲, 梁同書九十二歲,翁同和八十五歲,包世臣八十歲,何紹基七十四歲等等。可見,練習書法的確有助於人的健康。

書法與養生的這種維妙關系,從"練功"的角度也可以得到解釋。事實上,寫字時端坐的姿勢,就是氣功里所講的"坐功"。

一個人若能每天堅持坐上一陣子,便可以像練氣功那樣,達到以意導氣,使人精神振奮,意守丹田,呼吸勻稱,肌體和精神得到協調一致。如此堅持下去,定會有益身心!少生疾病,健康愉快,延年益壽。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志的民族符號。它是用毛筆書寫漢字並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

書法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儀式感和大眾參與性,故有五千多年來,各時期代表人物燦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顏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祝允明、王鐸、毛澤東等。

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系密切。從表面字義理解,書法指書寫的法度。生活中,書法一詞另具備以下含義。第一,某幅書寫作品的代稱或者所有書寫作品的統稱;第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指書寫漢字的藝術。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嚴謹,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最頂峰的。

3、書法能起到養生和保健作用,你知道嗎

書法養生方法其實,練習書法是動靜結合的運動,動靜結合、一張一弛是健康的必須條件。一個人光動不靜不行,光靜不動更不行。所以練習書法一來方面能使人從緊張中輕鬆起來,另一方面又使人能從閑散中充實起來,從而起到調節生活節奏以及內在系統平衡的作用。而且,據專業人士介紹,不同的自書法更可以帶來不同的養生功效:楷書:字體端正工整,結構緊密,筆法嚴謹,沉著穩重,適合於焦慮、緊百張、恐懼症、冠心病、高血壓、心率紊亂患者的心理調節。隸書:書體從容,風格變化多端,形象豐富,對於調節焦躁不安、固執偏激的情緒有幫助。草書:大起大落如風馳電掣,一氣呵成。尤其適合精神壓抑、憂郁者抒情達性之用,而不宜於焦躁者練習。篆書:嚴正安穩,行筆緩慢,尤適合於度焦慮、緊張和躁動者練習,有利於調節心理,適合於冠心病、高血壓患者的輔助治療。

4、如何看待書畫與健康的關系?

書法是我國的一種傳統藝術,由於我國的漢字起源於象形,象形文字都是由自然界中存在的物體描摹而來的,因此書法與繪畫有同源之說。書法與繪畫都是造型藝術,都是利用手中的筆將創作者心中的藝術構思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從事書畫的創作,既是一種藝術享受,也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養性的方法。

書畫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進行藝術構思時強調的是「調練心境、排除雜念、萬神歸一」,創作者必須端正姿勢、調整好呼吸、閉目養神、內視自己、控制感覺,把意識集中於一點,進入萬念皆空的藝術創作境界。現代醫學認為,處在這種境界中,人的生理反應有4個特點:大腦皮層穩定;能量消耗減少;血液中的乳酸鹽(人體內的一種疲勞素)降低;心平氣和,頭腦清醒。這種狀態是很好的養性過程。

書畫創作進入到運筆實際創作時,又是一個很好的體育鍛煉,不但腕力、臂力、指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鍛煉,而且還要有很多好的坐功和站功,對腰腿也能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手腕、手指得到充分的鍛煉可以健腦,腰腿得到鍛煉可以減少腰腿疾病,延緩衰老,有益於人的健康長壽。

書畫創作在中醫養生學家看來,是一種動靜結合的活動。進行創作時要求氣貫丹田,運勁手指端,才能做到「力透指背」、「入木三分」等藝術效果,這是一種用意念引導的功力,意念有氣功鍛煉的要素在內。這種注意力和運動力凝聚的特點,能活躍人體的經絡和脈息,有調理臟腑、舒展經絡的功能,從而可以娛心調情,散發心中的郁氣,使心理處於最佳狀態,而益壽延年。

所以產婦如果有條件從事書畫藝術的創作,煉神運氣靜心養性,定會身心健康,母嬰快樂。

5、現在大家對練習書法與養生保健之間有什麼更好建議嗎?

我認為練書法重要的意義不在於字寫得好與差,練得是人的情操、心境和修養,養生的關鍵就是養的人的情操、心境和修養。

6、書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練習書法,怡心養性,對人的身心健康的確大有裨益。
前蘇聯著名的科學家巴甫洛夫曾說:「緊張是顆定時炸彈」。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活節奏異常加快,常常使人處於緊張狀態之中,而這種狀態就會破壞人內在系統的動態平衡,影響人的心、腦,甚至危機生命。長期緊張不利於身心健康,而閑散又何嘗不是腐蝕生命的毒劑。特別是年老退休的人,在目前的社會制度下,老有所養,在物質生活方面有所依靠,又沒有具體的工作任務,若終日無所適從,這同樣不利於身心的健康。而練習書法是動靜結合的運動,動靜結合、一張一弛是健康的必須條件。一個人光動不靜不行,光靜不動更不行。所以練習書法一方面能使人從緊張中輕鬆起來,另一方面又使人能從閑散中充實起來,從而起到調節生活節奏以及內在系統平衡的作用。
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中指出:「作書能養氣,亦能助氣。靜坐作書數十字或數百字,便覺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揮灑,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覺靈心煥發。」他這里所說的「氣」主要是指精神氣、靈氣,本就兼含精神與物質,能使生理機能調暢,手、腕、臂、身諧調,使呼吸、血液循環、腦神經諧調,整個運動過程都在生理、精神諧調一致中進行。也就是說,若有某種心理性的或病理性的疾病,並因這些疾病使自己心理或生理失調,則寫字有使失調的機制漸趨和諧之功能。東漢大文學家、書法家蔡邕也曾說,落筆前「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口不出言,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書法講求調息、呼吸、練氣,故作書者必須靜心養氣,運筆之前應調節情緒,抒發心懷,排除雜念,以便能集中精力進行書寫(這尤其適用於篆、隸、楷這幾種相對屬於靜態的字體)。從這一角度來看,書法與「心無異緣、意絕妄想、六窗寂靜、端坐默究」(《宗門武庫》)的佛家禪定功夫並無二致,又與講究調息、凝神入靜、以意導氣,通過養氣來調動人體內的本能力量的氣功如出一轍。如按照周星蓮所說的寫字「先須端坐正心,則氣自和,血脈自貫,臂自活,腕自靈,指自凝,筆自端。是臂也、腕也、掌也、指也、筆也,皆運用在一心」。按這種方法去做,「自然之氣機」便流行體內,精神與生理機制諧調,真進入這般境界,這又何異於當代流行的「心理療法」。

7、書畫與健康有關系嗎?

書法是世界公認的一種我國僅有的傳統藝術,由於我國一的漢字起源於象形,象形文字都是由自然界中存在的物體描摹而來的,因此書法與繪畫有同源之說。書法與繪畫都是造型藝術,都是利用手中的筆將創作者心中的藝術構思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從事書畫的創作,既是一種藝術享受,也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養性的方法。

書畫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進行藝術構思時強調的是「調練心境、排除雜念、萬神歸一」,創作者必須端正姿勢、調整好呼吸、閉目養神、內視自己、控制感覺,把意識集中於一點,進入萬念皆空的藝術創作境界,現代醫學認為,處在這種境界中,人的生理反應有四個特點:大腦皮層穩定;能量消耗減少;血液中的乳酸鹽(人體內的一種疲勞素)降低;心平氣和,頭腦清醒。這種狀態是很好的養性過程。

書畫創作進入到運筆實際創作時,又是一個很好的體育鍛煉,不但腕力、臂力、指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鍛煉,而且還要有很多好的坐功和站功,對腰腿也能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手腕、手指得到充分的鍛煉可以健腦,腰腿得到鍛煉可以減少腰腿疾病,延緩衰老,有益於人的健康長壽。

書畫創作在中醫養生學家看來,是一種動靜結合的活動。進行創作時要求氣貫丹田,運勁手指端,才能做到「力透指背」、「入木三分」等藝術效果,這是一種用意念引導的功力,意念有氣功鍛煉的要素在內。這種注意力和運動力凝聚的特點,能活躍人體的經絡和脈息,有調理臟腑、舒展經絡的功能,從而可以娛心調情,散發心中的郁氣,使心理處於最佳狀態,而益壽延年。

所以長期從事書畫藝術的創作,煉神運氣靜心養性,定會使你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8、淺析書法與醫學之間的關系

書法與醫學的關系很微妙,它們有共性也有區別:
【共性】
1、都屬於藝術:書法就不用說了,醫學其實也是一門高深的藝術,一個優秀的醫生,不但能從身體上解決患者的病痛,也能讓病人在心境上得到升華,這就是高超的水平;
2、熟能生巧:學好書法要多看,多練,學好醫學更是如此,一個經過5年學習的醫學生要想獨當一面,至少需要5年的實踐,這十年才能打造一個初步成才的醫生,也是一個手熟的過程;
3、天資聰慧:練習書法的人很多,但是成為大師的人卻也了了,勤練固然可以寫好,但是要想胸有成竹也是講究天分的,醫學也是如此,別的不說,光入門的成績要求就在眾學科之上;
4、強調個性:沒有個性的書法,那隻能是臨帖,醫學也是如此,我國古代就有「張仲景、劉完素、李杲、朱震亨」四大家,都是各有千秋,各有成就。
【區別】
1、練習途徑不同:書法講究通過緩慢練習,而醫學是個高智商的實踐技術;
2、可逆性不一:書法寫錯可以重來,而醫療診治人命關天,必須精準無誤;
3、目標性不同:書法作為技藝可寫給他人展示,醫生卻不能以此自傲,因為那是職責;
4、合作性不同:書法是一個靜心的獨立藝術,而醫學是講究各綜合學科一起合作。

9、書畫與健康有怎樣的關系?

書法是世界公認的一種我國僅有的傳統藝術,由於我國一的漢字起源於象形,象形文字都是由自然界中存在的物體描摹而來的,因此書法與繪畫有同源之說。書法與繪畫都是造型藝術,都是利用手中的筆將創作者心中的藝術構思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從事書畫的創作,既是一種藝術享受,也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養性的方法。

書畫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進行藝術構思時強調的是「調練心境、排除雜念、萬神歸一」,創作者必須端正姿勢、調整好呼吸、閉目養神、內視自己、控制感覺,把意識集中於一點,進入萬念皆空的藝術創作境界,處在這種境界中,人的生理反應有四個特點:大腦皮層穩定;能量消耗減少;血液中的乳酸鹽(人體內的一種疲勞素)降低;心平氣和,頭腦清醒。這種狀態是很好的養性過程。

書畫創作進入到運筆實際創作時,又是一個很好的體育鍛煉,不但腕力、臂力、指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鍛煉,而且還要有很好的坐功和站功,對腰腿也能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手腕、手指得到充分的鍛煉可以健腦,腰腿得到鍛煉可以減少腰腿疾病,延緩衰老,有益於人的健康長壽。

書畫創作是一種動靜結合的活動。進行創作時要求氣貫丹田,運勁手指端,才能做到「力透指背」、「入木三分」等藝術效果,這是一種用意念引導的功力,意念有氣功鍛煉的要素在內。這種注意力和運動力凝聚的特點,能活躍人體的經絡和脈息,有調理臟腑、舒展經絡的功能,從而可以娛心調情,散發心中的郁氣,使心理處於最佳狀態,而益壽延年。

所以長期從事書畫藝術的創作,煉神運氣靜心養性,定會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10、練書法真的可以修身養性嗎?

【寫書法的六大好處】
一、可以培養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
通過觀察、分析點、橫、豎、撇、捺、折的形狀特點,書寫方法,形式效果等,來完成每個字的書寫過程。長此以往,書寫者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必定得到發展。

二、能養成細致、專注、沉著、持久的品質。
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的,「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養成這樣的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 為什麼學習書法可以使人變得細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呢?因為書法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要想把字寫好,須得全神貫注,凝神靜氣,仔細觀察字的結構,並要腦、眼、手相應,准確控制運筆的輕重緩急。這樣久而久之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養成沉著、鎮靜的習慣。而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品質,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乃至今後的發展都是極有益處的。

三、可以培養審美情趣。
因為漢字是由線條組成的、具有審美價值的方塊文字。書法實際上是以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運筆的疾緩來抒發情感和描寫意境的。 在練習過程中,首先,要按正確的筆順去寫,注意筆畫間呼應的規律,力求先將字寫正確、規范、整潔,再是美觀;進而,通過名貼欣賞和書法技能學習,逐步感受到漢字的形體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懂得什麼是美的,怎樣才能更美;最後,美感染了練習者,就會激發追求美、創造美的慾望。

四、發展健康個性,勇於創新。
因為藝術的生命在於個性,這一領域向來都有接納各種美的雅量,不會有人不喜歡隸書而否認隸書之美。在學著去欣賞、接納別人心目中的美的同時,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取長補短來滋長你心目中的美;其次,在這一領域一直推崇創新,追求個性化的東西。 有位畫家曾經說過:「對待傳統要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又要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 打進去,是去學別人的,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上,待到打出來時將是一個全新的自我。一切的創新都始於模仿。所以,書法中的臨摹只是學習和繼承的手段,這種繼承與借鑒就是為了創新。通過臨摹,我們在大腦中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的材料,為今後的創作做量的鋪墊。每一次創作都是由量到質的飛躍。不管這次創作成功與否,多多少少都隱蘊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因此,從臨摹到創作的過程實際上也在不知不覺中從模仿走向了創新。

五、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熱愛。
也許在很多人的眼裡漢字只是一種負載信息的書面符號,其實,漢字也是一種文化,因為每一個漢字都積淀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睿智與精髓,更凝聚著一種民族精神。 在平時的練習中,要探究古人的造字方法,學習歷代書法名家學書的故事。這樣,既可激發學習興趣,又可培養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六、起到養生的作用。  
不少醫學家認為,書法與氣功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中國書法也能起到促進身心健康,使人精力充沛,益壽延年的作用。練習書法與氣功的「三調」非常相似: 1)調身——姿勢:寫字要調整好身體的姿勢。中國書法非常重視寫字姿勢,要求兩腳平開與肩寬,松腰寬肩,含胸拔背,兩手自然放平,左手按紙成弧形,右手拿筆,體態要輕松自然,有利於全身肌肉、血管、神經的放鬆,從而促進入靜。 2)調神——入靜:練習書法,因為要聚精會神地讀帖、臨帖,從而調整了精神狀態,使意念集中。 3)調息——調整呼吸:練習書法時,要求呼吸自如、深長而均勻,不要屏氣或有意識抑制呼吸,促進心肺功能的調節。  
總之,書法能釋古通今,陶冶情操,好似知識大都市中的一派田園風光,自然、質朴、寧靜,給人無限的美好空間。

與書法與健康養生相關的內容